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优质护理对急腹症患者的护理效果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对急腹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将本科自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急诊收治的急腹症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与对照组(35例)两组,并分别应用优质护理方法和常规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SAS)和紧张(SDS)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非常满意和一般的数量为34例,满意度为97.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0例(85.7%),组间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对急腹症患者具有显著的护理效果,既降低了并發症发生率、消除了患者的焦虑紧张情绪,又提升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 急腹症;优质护理;护理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clinical nursing effect of high-quality nursing for patients with acute abdomen. Methods: Seventy patients with acute abdomen admitted to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from January 2018 to June 2019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nd high-quality nursing methods and conventional nursing methods were applied. Results: The SAS score (32.6±12.4) and SDS score (32.7±10.5)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t1=2.797,t2=3.704,:.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very satisfied with the nursing care and the number of patients was 34, and the satisfaction rate was 97.1%,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27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77.14%),χ2=4.590,:. Conclusion: High-quality nursing has a significant nursing effect for patients with acute abdomen, which not only reduces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eliminates the anxiety and tension of the patients, but also improves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patients with care.
  [Key words]Acute abdomen; Quality care; Nursing effect
  急腹症的发病人群较为广泛,可发生于任意年龄段人群[1]。由于急腹症具有发病速度快、病情重、疾病种类多且涉及科室多等特点,加大了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难度[2]。若急腹症患者未得到及时诊断、治疗及护理,在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恐惧及紧张等不良情绪的同时,也易导致患者出现高热、感染及心肺功能不全等并发症,不利于患者的治疗与康复。为有效降低患者的不良情绪和减少并发症,本科将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急诊收治的急腹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优质护理对急腹症的临床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科自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急诊收治的急腹症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与对照组(35例)两组,并分别应用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70例患者中,急腹症的类型主要有急性肠胃炎、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胆囊结石、泌尿系结石、泌尿系感染等。观察组35例患者中,男17例,女18例,年龄25~80岁,平均年龄(56.3±3.4)岁;对照组35例患者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20~75岁,平均年龄(53.4±2.6)岁。两组患者从性别和年龄两方面看,组间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两组具有可比性。
  患者选取标准:患者年龄20~80岁;所有患者均符合各急腹症类型诊断标准;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及家属均已知情同意,且已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观察病情发展、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方面的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方法,具体操作如下:
  1.2.1 优质的急救护理方法 为每位患者建立档案,根据医院制定的护理制度,进行护理工作时,护理人员在明确其自身护理职责基础上,做到有效服务患者。将本科的治疗环境、设施、相关注意事项介绍给患者,同时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由于医院患者众多,急腹症患者因具有发病急、病情迅速等特点,本科在接收急腹症患者时,当排队患者较多时,为免除急腹症患者排队时间,缓解急腹症患者疼痛并及时接受治疗,本科室多采用优先输液。输液时注意滴注速度,并告知患者相关输液注意事项,不可自行调节滴液速度,同时密切关注患者的输液情况,保持静脉通畅,部分患者就诊时因疼痛坐不住,安排其卧床输液,患者卧床输液时,避免出现输液管压折情况。叮嘱因泌尿系统造成的腹痛患者多饮水,避免直接饮用冷水。对患者做好解痉止痛消炎处理,患者经诊治归家前,对其做好相关注意事项的告知。   1.2.2 提高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与素养 对医护人员开展包括沟通技巧、专业护理知识及接待礼仪等培训,在提升医护人员护理知识和专业素养的同时,与患者保持良好的医患关系。
  1.2.3 环境护理方法 注意保持输液室环境整洁,及时消毒与清扫,保持输液室卫生、整洁,为患者营造良好的输液环境,确保患者得到充分休息,输液期间禁止喧哗。
  1.2.4 心理護理方法 患者由于剧烈腹痛,易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和恐惧等不良情绪,为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通过鼓励和安慰的方式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配合度。
  1.2.5 饮食护理方法 给予患者饮食指导,建议患者多摄入高蛋白食物,禁止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蔬菜、水果、戒烟戒酒,保持良好的日常饮食和生活习惯,加速患者的康复时间。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者焦虑(SAS)和紧张(SDS)评分。应用焦虑(SAS)和紧张(SDS)自评量表平均两组患者的焦虑和紧张情绪,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评分情况,分数越高代表焦虑紧张程度越高[3]。
  2)对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应用医院通用调查问卷对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满分100分,80分以上为非常满意,60~80分为一般,60分以下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软件处理相关数据,评分与时间等数据用计数资料(±s)表示,治疗有效率用计量资料(n,%)表示,用卡方及t检验,P<0.05表示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焦虑(SAS)和紧张(SDS)评分
  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SAS)和紧张(SD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组间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SAS)评分(32.6±12.4)分和紧张(SDS)评分(32.7±10.5)分均优于对照组的(40.5±11.2)分和(41.4±9.1)分,t1=8.912,t2=10.073,P<0.05,组间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由于急腹症患病种类较为复杂,包括急性肠胃炎,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胆囊结石,泌尿系结石,泌尿系感染等疾病,涉及科室较多,护理方法也有所不同[4]。因此,在急腹症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准确判断患者病情是护理的关键,对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挽救患者生命及提高护理质量具有重要作用[5]。
  本次研究表明,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SAS)和紧张(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有效消除了患者的焦虑、紧张情绪,增加了治疗与护理的依从性。观察组患者对护理非常满意和一般满意的数量为34例,满意度为97.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0例(85.7%),组间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优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通过与患者的积极沟通,有效避免了各项矛盾与问题,增进了医护关系,减少了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在提高了医院的信誉与形象的同时,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对急腹症患者具有显著的护理效果,既消除了患者的焦虑紧张情绪,又提升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路雅芝,奚建媛.人性化护理对急诊急腹症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04):437-440.
  [2] 张艳萍.人性化护理对急腹症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国校医,2018,32(07):33-35.
  [3] 许邦玉,魏在琴.对外科急腹症患者进行规范化护理的效果评价[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12):43-44.
  [4] 刘超英,李云星.急诊优质护理对急腹症患者的疗效[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08(27):235-237.
  [5] 沈晶晶,张欣雨.急诊护理对急腹症患者提高治疗效果及预防并发症的作用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03(42):97,10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212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