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议小学科学课堂趣味实验教学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科学的知识较为抽象,但多集中于生活中的科学事物,依从生活熟悉的视角进行科学的辩证,学生能够由浅入深的感受科学的魅力,并从中认识到生活问题的科学性,单纯理论知识的解读,难以消除学生的困惑,科学本身具有难以言喻的枯燥与困难,在重点问题的突破时,必然要借助科学的实验辅助概念的理解,也从实验中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化学生的科学实验思维能力,科学实验应依从学生的视角出发展开互动,并在实验中填充趣味元素,调动学生的实验参与积极性,在小学阶段关注学生的实验认知能力,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的记忆与理解。
  关键词:小学科学 课堂 趣味实验 教学策略
  科学是生活生产的推动力,科学在不断的更替延伸,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科学的认知是作为小学生的基础要求,实验的教学中,以往多是教师单向化的操作,学生被动的观察和参与,他们中鲜少能够提出自己的意见,实验的过程也多是凑个热闹,只能短时间的激发学生的热情,之后学生的懒散状态依旧难以改变,小学的科学实验应让学生始终在实验的探究环节中,乐此不疲的展开科学的互动,在实验过程中给学生充分的构思机会,拓展学生的视野,并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将科学的种子深埋于学生的情感意识中,懂得利用科学解说生活问题。
  一、趣味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实验的乐趣越多,娱乐性与实用性越强,学生的参与热情也就越大,部分的实验依从教材展开,但又融合了其他的趣味条件,使得学生顿时有了兴致,在较为新鲜的科学视域下,很多难点问题也自然迎刃而解,教师应网罗与科学核心问题向关联的探究内容,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总是不由自主的提出问题,阐述自己的想法,在实验的操作中,学生从被动的状态中脱离出来,走进主动的情境思考世界中,对科学产生了无限的向往,逐渐的调动学生的参与好奇心理,不断的牵引学生的视线,使得实验的前后学生的参与热情都极大的高涨。例如,当教师在教学“校园里的植物”这一内容的时候,为了让学生知道植物呼吸中氧气与二氧化碳的交换规律,并对二氧化碳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教师可以给学生做这样一个趣味小实验。
  教师将一瓶打开的可乐放在一个塑料的水槽中,再将一瓶粒状的口香糖倒入可乐中,这时候,就会出现非常有趣的一幕:可乐和二氧化碳气体如同喷泉一样从瓶子中喷出来,学生看到这一幕之后一定十分惊讶,并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都十分好奇是如何发生这一幕情况的,就会产生很多疑问,这时,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引导就会收到非常好的效果。还有,例如,教师在教学《观察描述矿物》这一部分的教学内容时,让同学亲眼看到不知名的矿物是不太现实的事情,因此可以准备一些材料对这一部分进行模拟。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番茄酱和土豆泥辅助实验,让学生了解矿物的存在状态都是怎样的。展示矿物不同的形态样貌并進行模拟联想。
  二、趣味实验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结构
  教师如果在课堂上只是讲知识点的话,学生自然不会很好地理解,而加入一定的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掌握知识点的话,就会取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在教学“面包发霉了”这一部分的教学内容时,选取四块同样大小,同天生产出来的吐司面包放入保鲜袋。开展两组实验。第一组实验比较1号面包和2号面包。1号面包保持干燥状态装入袋子。2号面包上面滴入10滴水再装入袋子。两个袋子都放在室内常温环境中。第二组实验比较3号面包和4号面包。3号和4号面包都各滴上10滴水。不同的是,把3号面包放入冰箱冷藏格,4号面包放到窗外太阳能照射到的地方。一段时间后,2号面包上出现了一些黑色的小点点,一直放在室外的4号面包更夸张,黄绿色的东西面积更大。这些东西大概就是霉菌了。2号和4号面包不仅样子发生了变化,闻过去也是一股酸腐味,很恶心,我真想马上扔到垃圾桶里,可是考虑到还要继续观察,只能忍住。没有加水的1号面包和加了入但是放在冰箱里的3号面包,依旧还是原来白白的模样。对比面包的变化探究其发霉背后的科学真理。
  三、造就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做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验进行探究,获得科学知识,以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科学探究性教学中,教师在实验中应鼓励、引导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组织者,学生与教师的分工明显不同。比如:提出问题时,不能因为学生提不出来,直接告诉学生,教师应该冷静地去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学生实验不成功,教师不能立即去做给学生看,而是应该组织学生去分析问题出在哪儿。对学生的探究活动,教师更要舍得花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多动眼,多动脑,多动口,多动手,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开发学生的情感潜能、思维潜能、操作潜能,激发学生创新的火花。学生只有在参与中去深刻体验成功,体验挫折,体验合作,体验质疑,体验挑战,才能健康成长。
  四、实验教学过程中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主要在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老师应当让学生自己去设计实验,参与实验,多多动手,多多动脑,做学习的主人。比如,老师完全可以撇开教材,撇开课本内容,放开双手,让学生自己去准备实验材料,自己去组织参与这节课。学生可以找任何材质的材料,比如卡纸、铁片、废弃的瓦楞纸、易拉罐、塑料、玻璃等,可以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充分利用手边能够找到的素材,去完成一座桥的搭建,一个建筑物的搭设,可以是任何的形状和大小,只要能保证结构稳固。学生从实验素材的搜集、目标构筑物的选择、实际动手搭建、失败过程中的思考等方面全方位地参与进来,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结语
  在不影响正常课程教学的前提下,教师可以适当的添加一定的科学教学内容到课程中,使学生对课程内容充满好奇心,调动小学生对于科学实验的兴趣,使学生能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下,始终保持探索的心态进行学习。
  参考文献
  [1]沈洋.小学科学趣味实验微教学建模的设计与实践[J].浙江教育科学,2017(05):33-36.
  [2]蔡安镜.小学科学趣味实验教学策略探究[J].新课程(上),2016(06):164.
  [3]房筱梅.小学科学课堂趣味实验教学策略探析[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6(04):39.
  [4]华艳.小学科学趣味实验的开发研究探微[J].教学仪器与实验,2012,28(02):49-5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236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