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土地利用计划考核体系与激励机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工作中,工作人员会发现土地利用还未完全与现代化社会的发展需求相统一,有待进一步优化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工作,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利用科学的发展观能够实现土地利用规划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有效优化我国土地使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同时,能够促进土地规划的科学发展和管理。本文在分析中国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构建了土地利用计划考核指标体系及相应的激励机制,为提高土地利用计划管理绩效提供参考。
  [关键词]土地利用;规划管理;考核激励
  中图分类号:TP5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12-0112-01
  前言
  土地利用规划是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基本策略,其目的在于最大限度的发挥出土地资源的价值,以此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并提高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效率。科学发展观是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能够促使土地规划管理工作充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既可以解决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不足,又可以实现土地资源的重复使用,从而提高我国土地资源利用规划管理效率。
  1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现状
  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工作与经济发展没有保持同步,表现出滞后性。经济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动态特点,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随时可能出现特殊情况,使其在市场经济的自发性调节下不断的调整和优化。而经济发展对土地资源的使用也在随着时间、特殊情况的出现以及空间等问题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因此,要求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也要具有前瞻性和动态性,充分运用现有的经济发展因素,推测出土地利用规划中可能出现的变化,从而确保提出的土地资源使用方案符合当时的经济发展形势。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工作依旧存在的明显的指令性和静止性特点,最终导致动态的经济发展与静止的土地使用规划管理之间出现矛盾,且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二者之间的矛盾展现出不可调和性。可见,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工作在经济发展中表现出滞后性。
  2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的主要策略
  土地使用管理计划应当符合节约集约用地的要求。还需要调整土地利用结构的原有布局和结构,配合生态结构,经济结构和社会文化结构,在循环经济理论下进行合理规划。
  2.1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
  在全面协调和全面平衡后,提出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规划,确定规划目标年份各类土地的布局和面积。其中,基本农田面积,耕地面积,新增耕地面积,建设占用耕地面积,城镇用地面积等五个控制指标。
  2.2制定实施计划的措施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切实保证该计划的实施。总体实施措施包括:年度计划的制定,建设用地预审,农用地转用评估,城镇,乡镇建设规划的审查,对农业结构的有效调整效果通过实施这些措施。
  2.3整合土地资源,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首先,要充分发挥土地利用功能,有效改变乡镇企业分散,鼓励更多的高层或多层住宅小区和公寓的建设,以取代别墅的底层和院落类型的住宅区,有效提高了建筑工程量率。要全面改善不合理产业布局形势,切实推进土地效益最大化。然后,要引导农民集中居住,按照步骤和计划实施农村居民点整合,为引导农民发挥积极作用。此外,有关部门要加强农村耕地一体化,有效形成有影响的大规模农田,不断增加水利设施设施,有效促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城镇化发展。
  3土地利用计划考核激励机制设计
  3.1考核激励
  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系统必须包括评价和结果反馈。所谓计划内指标激励是指评估结果与土地利用年度规划相结合。对评价得分高或处于最前沿的地区,在当地规划草案总指标的一定比例内给予适当的指标奖励。对于分数明显低于平均值的区域,采用相应的减少计划指标。同时,根据评估结果,对不同地区进行差异化规划。对于不合格区的评估,在对土地利用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动态跟踪和评估的基础上,分阶段发布规划指标,严格控制规划对地方政府的作用。
  3.2竞争激励
  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系统必须结合对结果的评价和反馈。所谓计划内指标激励是指评估结果与年度土地利用计划相结合。对评价得分高或处于最前沿的地区,在当地计划草案总体指标的一定比例内给予适当的指标奖励。对于得分明显低于平均值的区域,采用相应的降低计划指标。同时,根据评价结果,产生了不同区域的差异性。在对土地利用计划实施动态跟踪评价的基础上,分阶段发布计划指标,严格控制计划对地方政府的作用。
  3.3考核指标选取原则
  众所周知,对于一个考核体系,指标的选取是关键,尽量选取能够以定量的方式,相对客观地反映各地节约集约用地水平的指标。所以指标选取应考虑的原则有:一是主导性原则。考核指标设定应体现对考核区域节约集约利用状况起支配作用的主导因素,并将其作为评价指标选取的重要依据;二是综合性原则。考核指标应全面反映考核区域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状况,既要考虑土地投入产出水平等宏观层面,又要兼顾反映土地管理绩效的中观层面;三是可操作性原则。考核指标尽量选择国土资源部门日常管理中采用的指标,便于理解和掌握。
  3.4考核计划指标体系
  根据土地利用计划管理的任务及其与土地集约利用、土地供应管理、土地收益分配(民生保障)——、土地行政执法的关系,构建土地利用计划考核指标体系。其中,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和耕地保护是对计划自身执行情况的评价。土地集约利用考核反映计划执行对区域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固定投资用地效率、固定投资合理性的影响。土地供应考核反映地方政府是否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功能,更好地利用存量建设用地,防止过度依赖土地财政。土地收益分配(民生保障)考核反映地方政府使用土地收益的合理性,主要是失地农民安置、经济适用房建设和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的支出是否合理。土地行政执法考核反映地方政府履行行政监督职能,推进土地利用计划及相关法律法规执行情况。
  4结束语
  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工作中,需要土地职能部门突破传统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的工作模式,打破思想束缚,积极的将社会各界的力量集中在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工作上,集众人的智慧完善规划管理工作,从而使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工作更具合理性,并满足科学发展的要求。通过将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在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中,提升我国土地使用规划的管理水平,提高土地资源的使用效率,同时加强土地利用计划管理的考核激励,并以此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
  參考文献
  [1]段丹桂.浅析土地管理改革中的资源利用策略[J].智能城市,2018(08)
  [2]王蓉蓉.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策略分析[J].价值工程,2018(07)
  [3]王雪.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J].民营科技,2018(07)
  [4]柴红云.城市更新中土地利用管理问题的初步研究[J].上海房地,2018(06)
  [5]傅晶晶.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与管理[J].中外企业家,2016(3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252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