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生活化教学误区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生活即教育,教育与生活是分不开的,尤其是新课改之后教育生活化更是受到了教师们的高度重视。道德与法治是生活的一部分,所以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生活化是必须的。但在新课改推行的过程中,部分教师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生活化教学中还存在有一些质疑性的问题,常常会走进教学误区,从而影响了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生活化;误区;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6-0068-02
素质教育的推进要求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要突出学生的重要性和主体性,要在教学实践中体现出教学与生活的重要关系,并能够使学生更好的理解道德与法治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以此来推进新课程标准改革的进程,促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生活化教学的误区
1.忽视教学过程与方法。
受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多数教师在教学中将成绩作为直接的教学目标,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和技能,忽视了教学过程和学习方法,所以很多学生在学习时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也没有得到很好的提升。另外,还有部分教师认为学好书本中的知识就可以,没有必要将知识与生活进行联系,也不必对知识进行额外的拓展,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中十分容易出现偏科的现象,进而影响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1]。
2.生活案例的应用不科学。
为了更好的突出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生活化,就要在教学过程中广泛的应用生活案例,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没有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案例的选择,而是盲目进行案例的叠加,导致案例的针对性不强[2]。这种教学形式化的教学现象,教学实效性并不明显。学生学习知识是为了将知识理解透彻,并能够将其运用到生活中去,所以在应用案例时教师必须要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解读,使学生对案例的认识从感性上升为理想,这样才能够从案例中获取到知识和经验。
3.对探究式学习过分推崇。
新课改后探究式教学被重视起来,传统接受式教学被一味的唾弃。虽然探究性学习方式突出了对学生的尊重,但这种教学方式也并不是完美的,其中不乏被动接受性学习。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生活化教学中,不要过分推崇探究式教学,要处理好学生被动接受学习和主动探究获取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有效性。
4.赞赏性评价多于有效批评。
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肯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一味的进行赞赏性评价,不得罪学生只能使学生产生盲目自信,甚至自大的心理,从而对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发展不利影响。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部分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时就存在赞赏性评价过多的现象,致使学生无法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准确的评判,从而产生了错误的学习认知。
二、避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生活化教学误区的对策
1.强对教学过程和方法的重视。
古语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可见在教学过程中传授给学生知识,不如将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这样学生就能够在以后的学习中产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生活化的教学中,教师向学生传授正确的学习方法,避免学生在学习中只會死记硬背,而是要在背诵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更加细致的理解,能够将字面后的深刻内涵分析透彻[3]。所以,教师在日后的授课过程中要做好教学研究,充分分析学科特点,给学生总结一些高效的学习方法。
2.在教学中科学选择生活化案例。
生活是随时变化的,所以将道德与法治课堂与生活结合起来,能够将瞬息万变的生活作为教学素材对教师的教学内容进行丰富。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生活化要突出对生活素材的重视,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科学选择生活化的案例,然后对此进行精心设计,使学生在案例分析时掌握举一反三的能力。例如:在学习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课《认识自己》时,我们可以设置三个案例问题让学生讨论:(1)你认识你自己吗?从哪几方面认识你的?(2)有人评价过你的外貌吗?你是如何反应的?(3)你会听取别人的意见吗?你是接受还是拒绝他人的意见?以此来引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即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我们可以通过什么途径认识自己。这样一来,虽然只有一个案例三个问题,但案例更有针对性,所反映的问题和内容更加全面,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案例知识的理解和吸收,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内容,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3.科学发挥接受性教学的优势。
接受性教学虽然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处境中,但并不是一无是处的。实际上学生在接受新知时是需要教师指导的,所以采取学讲结合的方式,将学生主动探究与教师传输结合起来,能够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更高,教学效果更加明显[4]。另外,在接受性教学中,教师能够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思路和经验,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吸收和理解不理解的学习内容,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4.实施赞赏与批评结合的评价方式。
在教学中应用赞赏性评价优势不言而喻,但也不能缺少必要的批评性评价。因为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时一定要讲科学、讲方法,使教学评价既能够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又能够对学生间激励和启发,从而使学生能够时刻保持高度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学习自信心。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找准时机,想好措辞,给予学生及时、准确、公正的评价。同时,教师的评价要具有灵活性、平等性和实时性。简单来说,教师在评价时要奖罚分明,既肯定学生的学习和表现,又能够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学习中不足和需要改进之处,这样学生才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纠正,才能够在学习中不断的完善自己,从而得到知识和技能上的全面提升。
综上所述,学习即生活,生活即学习,学习与生活具有密不可分的重要关系。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与生活进行结合,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但在实践教学中,要协调好学生与教师的关系,不能忽视了教师的主动性,也不能过分强调学生的主动性,这样才能够避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走向误区,保证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卢自录.关于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探讨[J].神州,2017.(26):98.
[2]陈应兴.浅析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生活化教学策略[J].速读(上),2017.(7):33.
[3]郑宇锋.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课堂探微[J].速读(中旬),2017.(5):41-42.
[4]任娜.浅析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思考[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35):11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259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