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新的《政府会计制度》实施,2018年底,财政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政府会计准则制度新旧衔接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核算的通知》(财会〔2018〕34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通知》(财资〔2018〕108号),进一步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规范国有资产分类核算、强化资产账实相符,确保资产信息的全面性、完整性和准确性。本文以某地级市W委为例,剖析当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
自2016年以来,上自中央下到县区财政部门连续印发一系列强化国有资产管理的文件。从资产配置标准、处置办法、资产清查、年度报告等各个方面进行了规范和强化。这些文件的出台,一方面说明我们对政府及事业单位的服务成本有了更深刻地认识,另一方面也说明国有资产的购置使用管理属于全面预算绩效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当前国有资产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以某地级市W委为例,截至2018年底,国有资产账面价值达到1335.97万元,与2014年国有资产价值516.31万元相比,增长2.59倍。国有资产的增长背后还存在一些问题值得研究和解决。
(一)資产配置方面
新制度经济学派认为,资源配置问题就是经济效率问题,资源如果能够得到相对合理的配置,经济效益就会显著提高;否则,经济效益就会明显下降。
1、资产配置效率不高
通用设备以电脑、打印设备为例,在市级单位通用资产配置标准执行前,部分科室跟换电脑较频繁,部分科室电脑通过不断维修勉强运转。打印复印一体机设备紧缺,配置效率较低。
2、资产配置无专岗职责
资产配置虽有专人负责,但是岗位职责不清,缺乏对配置需求评估、配置采购、配置登记等职责的落实。配置需求评估不到位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不高,配置采购管理不到位,导致产出配置标准偏高,配置登记管理不严,导致使用过程中不能进行动态管理。
(二)资产日常管理方面
资产日常管理不到位,具体表现在:一是资产信息系统不完善,未实行条码化管理。以桌椅为例,召开会议、培训等经常变动地点,导致桌椅存放地点与账务登记不符。二是资产日常调拨制度不完善。调拨程序无流程化、表单化设计,导致调拨资产与账务登记不符。三是资产管理未全覆盖,存在抓大放小问题。
(三)资产处置方面
一是资产处置不规范,应报废资产长期未报废。单位考虑到资产保值增值需要,出现了只增加不减少的现象,部分资产超期服役甚至已报废,得不到报废处置,存在资产价值账实不符。二是资产处置权限不清或经查变动,以应收款为例,5000元以上原有主管部门审批,后又改为报财政部门审批。专用设备价值10万元以上报财政审批,由原来的账面净值改为账面原值。三是资产清查制度执行不到位。大部分单位做不到每年资产清查一次,导致适时调整账实相符工作落实不到位。
(四)资产报告方面
资产报告制度存在职责权限不清问题。资产报告应当由资产管理部门报送,但由于日常管理不到位,资产报告实际由财务部门报送。资产报告的三级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卡片信息录入简单为资产清查工作带来不便。
(五)资产管理内控制度不健全
突出问题是未做到制度流程化、流程岗位化、岗位职责化、职责表单化、表单信息化。制度落实不到岗位,岗位职责不明确、表单碎片化未形成制度链条式约束,信息化建设滞后。这些问题带来管理的隐患较大。
二、国有资产管理的规范措施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是长期以来国有资产粗放型的管理理念造成的,只注重资产前期购入的价值、数量,不关注资产的日常维护及处置,导致出现重采购、轻管理、轻处置的局面。这些历史遗留问题需要在统一的资产清查过程中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逐步规范、消化。严格落实资产管理的内控制度,规范新购置资产的管理。
(一)认真规范做好资产清查工作
资产清查工作是规范管理国有资产的前提条件。只有通过规范、全面、细致的资产清查,才能真正摸清单位资产情况、梳理遗留问题、分类提出解决方案。资产清查要做好方案设计,资产的账务和实物管理部门要密切协作,第一要认真分析国有资产明细账中的资产类别,综合考虑到各类资产的管理性质,设计好资产清查登记的表格,确保做到应登尽登。第二要做好资产清查的政策宣传和业务培训工作,务必让各个业务部门重视起来,积极加入到资产清查工作中。第三要汇总分析资产清查登记的资产与国有资产明细账逐一比对,甄别出盘盈盘亏资产。
(二)规范国有资产内控制度
规范国有资产内控制度就是要把好国有资产管理的各个关口,明确资产管理科室、资产账务管理科室及资产使用科室的职责,确保做到资产取得依据充分适当,决策审批程序明确;资产购置、验收、领用、盘点和报废等环节控制程序清晰;避免资产流失或浪费,有效维护资产安全完整;确保资产能够得到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资产的价值核算、处置等会计处理方法符合会计准则的规定。二是固定资产验收。固定资产按照政府采购程序采购完成后,要进行实质性验收。单位资产管理部门要组织验收小组,小组成员应包括资产管理部门人员、设备专业人员,要按照政府采购合同约定的设备参数、售后维保等关键条款进行验收,需要安装调试的要安装正常运行后并出具验收报告。三是资产清查。资产管理科室牵头成立资产清查小组,编制固定资产清查表,进行现场清查,出具资产清查报告,审批通过后存档,为资产处置提出建议。
(三)完善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
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从购建、使用到处置的整个管理体系建设流程实现信息化。配置依据的各种信息,使用的效率信息,维修与改造产生的费用与效果信息,处置的依据和方式信息,要完整记录,及时反馈。信息是固定资产流程管理、生命周期管理的基础。国有资产信息化的完善一是要以单位为主导,根据本地区的国有资产管理的具体政策、规定,结合本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特点提出信息化需求,确保信息系统符合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管理需要。二是将单位资产管理的内控制度内嵌入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内控制度是资产管理从“入口”到“出口”的全程管理,信息化的作用就是要实现内控制度的动态化管理,使内控制度得到有效执行。三是资产管理系统要与账务管理系统及人力资源系统实现实时互通与牵制。
三、国有资产管理的展望
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要实现采购合规、使用合理、处置有序必经之路是实行有效的预算绩效管理。预算绩效管理的最大作用就是能够实现资产配置的公平性、使用的效率性、处置的及时性。设计一套适合我国行政管理实际需要、满足预算管理要求的国有资产绩效评价体系势在必行。
我国在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绩效管理虽然起步较晚,但也开展了一系列探索性的研究。但截至目前,还没有形成一致性的可操作的绩效评价体系,这与行政事业单位的公益性质相关,资产追求的效益性与政府职能的公益性之间的平衡点较难把握导致绩效评价的着力点不好控制,加之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水平明显滞后,基础工作还需要进一步筑牢。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通知.2018.
[2]吴敏.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效率研究-基于中央驻宁行政事业单位的调查[D].2017.
[3]王燕梅.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建设[J].北京社会科,2009,(2):36-39.
[4]赵爱玲 潘姝.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实证研究—以甘肃省为例[J].甘肃社会科学,2012,(2): 232-235.
[5]郭恒金.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信息化管理的几点思考[J].中国商论, 2016,(31):74-7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267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