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薰衣草精油微胶囊制备条件的优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郑健琨 李慕春 王爱霞 陈国通 陈俊宇 韩飞 邵家丽

  摘要 [目的]为提高薰衣草精油的稳定性、延缓精油的释放速度、拓宽其应用领域奠定基础。[方法] 使用微胶囊造粒仪B-395制备薰衣草精油微胶囊,通过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对影响薰衣草精油微胶囊化包埋效果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精油的包埋率进行测定,确定薰衣草精油微胶囊化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薰衣草微胶囊的最佳制备参数为海藻酸钠2.0%,明胶3.0%,壳聚糖0.10%,氯化钙2.5%。[结论]此条件下制备的薰衣草精油微胶囊具有较高的包埋率,减少了精油成分的挥发,拓宽了精油的应用领域。
  关键词 薰衣草精油;微胶囊造粒仪;包埋率
  中图分类号 TQ 65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0)23-0220-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0.23.057
  Optimization of Preparation Conditions of Lavender Essential Oil Microcapsules
  ZHENG Jian-kun1,2, LI Mu-chun1,2, WANG Ai-xia1,2 et al
  (1. Xinjiang Autonomous Academy of Instrumental Analysis, Urumqi, Xinjing 830011;2. Xinjia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for Green Processing of Nature Product, Urumqi, Xinjing 830011)
  Abstract [Objective] To lay a foundation for improving the stability of lavender essential oil, delaying the release of essential oil, broadening the application field. [Method] Lavender essential oil microcapsule was prepared by using granulation instrument B-395. Through single factor and orthogonal experiment, factors influencing lavender essential oil microcapsule embedding effect were studied, and embedding rate of essential oil were determined by GC-MS, the optimum process conditions of lavender essential oil microcapsule were obtained. [Result] The best lavender microcapsule preparation parameters were 2.0% sodium alginate, 3.0% gelatin, 0.10% chitosan, 2.5% calcium chloride. [Conclusion] Lavender essential oil microcapsule prepared under the above conditions has high embedding rate, reduce the oils volatilization, widen the oil application field.
  Key words Lavender essential oil;Microcapsule granulator;Embedding rate
  基金项目 新疆地产中药民族药新药研发培育项目(2017-02-07);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B0316-3)。
  作者简介 郑健琨(1977—),男,安徽广德人,高级实验师,从事食品研究与检测工作。*通信作者,实验师,从事食品研究与检测工作。
  收稿日期 2020-04-20;修回日期 2020-06-03
  薰衣草(Lavandula angustifolia Mill.)又名灵香草、香水植物、香草等,为唇形科薰衣草属小灌木,原产自欧洲、大洋洲及地中海沿岸国家,后被广泛栽种于中国、英国等[1]。新疆的天山北麓与法国普罗旺斯位于同一纬度带,且气候、土壤条件相似,是中国著名的的薰衣草之乡。目前新疆的薰衣草已列入世界知名品种[2]。薰衣草在古罗马时代就已是相當有名的香草,功效颇多,被称为“香草皇后”[3]。薰衣草是珍贵的中药材和食品香料[4-5],可抗菌[6]、健胃、提神醒脑[7]、松弛肌肉[8],亦可用于治疗风寒感冒等疾病。
  薰衣草精油是一种挥发性精油,由薰衣草提炼而成,其主要成分为乙酸芳樟酯和芳樟醇,有芳香性[9]。研究表明,薰衣草精油有镇定、镇痛、降脂、降血压、保护神经、抑制肿瘤、驱虫、抗菌、抗抑郁、抗氧化、抗突变等功能[10]。但是在空气中,薰衣草精油极易挥发,而且受环境影响较大,物理化学性能不够稳定。微胶囊化具有提高精油稳定性、改善精油物理性质、延缓精油释放速度、保护精油免受环境影响等优点[11-14],将薰衣草精油微胶囊化有利于贮藏和延长香味保持时间等,同时可以拓宽薰衣草精油的应用领域[15-18]。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薰衣草精油购自伊犁天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海藻酸钠:瑞士步琦有限公司;壳聚糖(脱乙酰度87%,工业品)、明胶、氯化钙、二氯甲烷、乙酸、无水硫酸镁均为国产分析纯;试验用水均为去离子水。   1.2 设备
  微胶囊造粒仪(B-395),瑞士步琦有限公司;在线凝胶净化气质联用仪(GCMS-QP2010),日本岛津公司;纯水制备系统(ELIX5),美国密理特公司;冷冻干燥机(ALPHA2-4),德国CHRIST有限公司。
  1.3 方法
  1.3.1 薰衣草精油微胶囊的制备。使用微胶囊造粒仪B-395制备薰衣草精油微胶囊。微胶囊造粒仪B-395采用振动喷嘴技术,依据的原理(图1):液体连续流出喷嘴时,喷嘴上方的振动装置会将其分成大小相等的小液滴。振动频率由液滴的数量决定,喷头的尺寸由液滴的大小决定,如若液滴带电或尺寸较小可加电压分离[19]。
  配制一定浓度的海藻酸钠-明胶溶液、壳聚糖-氯化钙溶液,取海藻酸钠-明胶溶液于压力瓶中、薰衣草精油于注射器中、壳聚糖-氯化钙溶液于烧杯中。调整进样速度、振动频率以及搅拌速度,使液滴在离开喷嘴后呈现出单液滴。制备出的微胶囊过滤,用二次水冲洗,低温烘干。
  1.3.2 单因素试验设计。分别以海藻酸钠浓度(0.5%、1.0%、1.5%、2.0%、2.5%、3.0%),壳聚糖浓度(0.05%、0.10%、0.20%、0.40%、0.60%),明胶浓度(3%、5%、7%),氯化钙浓度(1.5%、2.0%、2.5%)为影响因素,探究其对微胶囊化薰衣草精油包埋率的影响[20-21]。
  1.3.3 正交试验设计。根据单因素试验的结果,选择影响薰衣草精油包埋率的4个因素:海藻酸钠浓度(A)、壳聚糖浓度(B)、明胶浓度(C)、氯化钙浓度(D)进行工艺优化,确定3个水平,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筛选最佳包埋条件,正交试验设计因素见表1。
  1.4 测定方法
  1.4.1 样品的制备。制备好的微胶囊过滤,滤过液加一定量的二氯甲烷,充分振荡,静置,取出二氯甲烷层,得游离精油。微胶囊加一定量的PBS pH 7.4磷酸缓冲液,超声,使得缓冲液将壁材溶解,释放出芯材。然后,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二氯甲烷,充分振荡,静置,取出二氯甲烷层,得核内精油。二氯甲烷层过无水硫酸镁和0.22 μm滤膜于气相小瓶。
  1.4.2 GC-MS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条件。进样口温度:240 ℃;分流比:50∶1;载气:氦气;柱流量:1.00 mL/min;吹扫流量:5.0 mL/min;色谱柱:DB-5MS 30 m×0.25 mm×0.25 μm;检测器温度:280 ℃;溶剂延迟:5.5 min;程序升温:初始温度60 ℃,保持5 min,5 ℃/min升温至280 ℃,保持15 min;质谱条件:EI离子源,离子源温度:250 ℃,电子倍增压0.1 kV。
  通過主要化合物峰面积对薰衣草精油进行包埋率的计算,计算公式如下:
  包埋率(%)= 核内精油峰面积/(核内精油峰面积+游离精油峰面积)×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单因素试验结果
  2.1.1 海藻酸钠浓度的影响。固定壳聚糖浓度为0.15%、明胶浓度5%、氯化钙浓度1.5%,探究不同海藻酸钠浓度(0.5%、1.0%、1.5%、2.0%、2.5%、3.0%)对薰衣草精油包埋率的影响,结果见图2。由图2可知,薰衣草精油包埋率随着海藻酸钠浓度的增大而增加,当海藻酸钠浓度为2.0%时,包埋率达到最大值88%。当海藻酸钠浓度大于2.0%时,包埋率减小,原因是海藻酸钠浓度过大造成体系黏度过大,喷出液滴时较困难;海藻酸钠浓度过小,反而会使微胶囊外壳强度过低易破裂。因此,海藻酸钠浓度过低或过高均不利于形成稳定的微囊结构。
  2.1.2 壳聚糖浓度的影响。固定海藻酸钠浓度为2%,明胶浓度5%,氯化钙浓度1.5%,探究不同浓度的壳聚糖(0.05%、0.10%、0.20%、0.40%、0.60%)对薰衣草精油包埋率的影响,结果见图3。由图3可知,薰衣草精油包埋率随着壳聚糖浓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当壳聚糖浓度为0.10%时,包埋率达到最大值79%。原因是氯化钙和海藻酸钠的浓度一定时,随着壳聚糖浓度升高,形成微胶囊的概率增大,但壳聚糖浓度过大时,芯材与壁材间接触的概率减小,包埋率降低。
  2.1.3 明胶浓度的影响。固定海藻酸钠浓度为2%、壳聚糖浓度0.1%、氯化钙浓度1.5%,探究不同浓度的明胶(3%、5%、7%)对薰衣草精油微胶囊包埋率的影响,结果如图4所示。由图4可以看出,随着明胶浓度的增加,包埋率反而降低,当明胶浓度为3%时,包埋率最大,为84%。原因是,随着明胶浓度的变化,体系的黏稠度增加,流动性降低,减少了芯材与壁材的接触,所以包埋率会降低。
  2.1.4 氯化钙浓度的影响。固定海藻酸钠浓度为2%,壳聚糖浓度0.1%,明胶浓度3%,探究不同浓度(1.5%、2.0%、2.5%)的氯化钙对薰衣草精油微胶囊包埋率的影响,结果如图5所示。由图5可以看出,随着氯化钙浓度的增加,薰衣草精油微胶囊包埋率逐渐增加,当氯化钙浓度为2.5%时包埋率最大,为81%。
  2.2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由表3可以得出,RC<RD<RB<RA,因此A、B、C、D 4因素中对薰衣草精油微胶囊包埋效果的影响顺序是:海藻酸钠浓度>壳聚糖浓度>氯化钙浓度>明胶浓度。正交试验筛选出的最优组合为A2B1C1D3,即海藻酸钠浓度为2.0%,壳聚糖浓度为0.10%,明胶浓度为3%,氯化钙浓度为2.5%。但此组合在9组正交试验中并没有出现,此组合较接近4号试验,在4号试验中只有明胶不是处在最优水平,而明胶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因素不大。从实际测定的4号试验包埋率结果看出,4号试验的包埋率是最大的,说明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的最好的方案是符合实际的。正交试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FA=25.48*,PA=0.038;FB=5.08,PB=0.165;FC=1.00,PC=0.500;FD=2.25,PD=0.308;F0.05(2,2)=19.00,F0.01(2,2)=99。   3 结论
  采用正交试验确定的薰衣草精油微胶囊的最佳工艺条件为2.0%海藻酸钠、3%明胶、0.1%壳聚糖、2.5%氯化钙,通过该工艺条件制备的薰衣草精油微胶囊包埋率平均值为63.8%。
  海藻酸钠-明胶-壳聚糖微胶囊法应用于薰衣草精油的包埋,其制备方法简单,成囊速度快,且包埋率较高,有效地提高了薰衣草精油的稳定性,有利于贮藏和延长香味保持时间等。 参考文献
  [1] 李亚涛,白红彤,石雷,等.新疆薰衣草规模化生产中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J].香料香精化妆品,2011(1):33-35.
  [2] 王志明.薰衣草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新疆农业科技,2012(5):54-55.
  [3] 顾国海.薰衣草在张家港地区冬季温棚育苗技术[J].中国园艺文摘,2015,31(7):181,211.
  [4] 王雪飞,康金森,刘发,等.复方薰衣草糖浆对半乳糖致老年痴呆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3,29(1):138-140.
  [5] 刘婷,厍文波,王婷,等.水蒸气蒸馏和超临界萃取薰衣草精油抗氧化作用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9,20(12):3035-3037.
  [6] 林玉环,高昆,吕鑫华,等.薰衣草精油的制备及其微胶囊化工艺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7,45(13):76-79,120.
  [7] 李扬.薰衣草精油微胶囊化研究[J].纺织科技进展,2017(3):15-17.
  [8] 张群,扎灵丽.薰衣草的研究和应用[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6):1312-1314.
  [9] 马廷方,张梅飞.薰衣草精油微胶囊的制备及性能研究[C]∥浙江省纺织工程学会,江苏省纺织工程学会,上海市纺织工程学会.第十届长三角科技论坛——纺织分论坛论文集.杭州: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2013:5.
  [10] 程鹏,潘勤,许善初.薰衣草精油的生物活性[J].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2008,23(1):7-10,41.
  [11] 张志旭,刘东波,赖锡湖,等.植物精油的研究与应用[J].绿色科技,2011(9):61-64.
  [12] 郝红,梁国正.微胶囊技术及其应用[J].现代化工,2002,22(3):60-62,67.
  [13] 劉永霞,于才渊.微胶囊技术的应用及其发展[J].中国粉体技术,2003,9(3):36-40.
  [14] 王延圣,苏平.微胶囊技术在植物精油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J].食品工业科技,2012,33(10):453-456.
  [15] 刘晓伟,王利强,廖祝胜,等.微胶囊技术在食品包装中的研究进展[J].包装工程,2017,38(1):149-155.
  [16] 张洁琼,李刚,黎白钰.微胶囊技术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研究进展[J].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11,12(12):37-42.
  [17] 赵阳.微胶囊技术及其在食品添加剂工业中的应用概况[J].中国食品添加剂,2010(2):182-187.
  [18] 王瑞,廖艳芝,王晓晴,等.微胶囊技术及其在纺织领域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纤检,2016(9):138-142.
  [19] 韩飞,王苗苗,严欢,等.黑果枸杞花色苷微胶囊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7,45(34):74-77.
  [20] 赵倩云,陈燕,蒲凤琳,等.茶多酚微胶囊化工艺及其缓释研究[J].生物技术世界,2015,12(6):11-13.
  [21] 胡嘉亮.喷雾干燥薰衣草水提物及精油微胶囊化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农业大学,201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844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