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效能感与用户信息查寻行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介绍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和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以及国外将自我效能感理论运用于信息查寻领域的相关研究,借鉴心理学和教育学领域已有的研究成果,从认知、选择、动机和情绪过程分析自我效能感对用户信息查寻行为的重要影响,并针对不同的影响方面,提出通过增强用户自我效能感来提高信息查寻行为效率的4种方法。
〔关键词〕自我效能感 信息查寻 信息查寻行为
〔分类号〕B849
Self-efficacy and Users’ Information Seeking Behavior
Chen Zuqin Ge Jike Zheng Hong
College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self-efficacy and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its formation, and its related research in information seeking. Drawn lessons from the achievements of psychology and pedagogy, and based on the process of cognition, election, motivation and sentiment, the paper analyzes the importance of self-efficacy in users?information seeking behavior. Then, in view of every aspect, the paper puts forward four methods to raise users?self-efficacy, so a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information seeking behavior.
〔Keywords〕self-efficacy information seeking information seeking behavior
1引言
个体对自我效能所具有的信心,其强度会决定他是否愿意面对困难的情境。如果个体判断自己有能力去处理某项事务,他就会毫不犹豫的勇往直前;如果个体自认为没有能力去处理,他就会产生恐惧感和逃避的行为。在用户的信息查寻行为中,其自我效能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外相关研究也早已出现,比如Wilson和Johnson在构建信息查寻模型时都强调了自我效能感的影响[1]。然而,虽然国内对自我效能感应用在教育学和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已较成熟,但对其应用到情报学领域的研究还相当的少,尤其是对自我效能感与用户信息查寻行为关系的研究还近乎空白。
2自我效能感
2.1自我效能感的概念
班杜拉在1986年提出,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层面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它包括三层含义:①自我效能感产生于活动发生之前,是对能否达到某一表现水平的预期;②自我效能感是针对某一具体活动的能力知觉;③自我效能感是个体的一种主观判断。
2.2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
班杜拉与他的学生对自我效能的形成条件及其对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后发现:“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主要来自四种不同的途径:一是通过以往的成败经验;二是通过他人的示范效应;三是通过社会劝说,告诉人们他们具备获得成功的能力;四是通过情绪状况和生理唤起[2]”。
2.2.1以往的成败经验即个体的亲身经历。在某一活动上多次成功会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感,而重复的失败则会降低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在本文中以往的成败经验主要指用户在进行信息查寻行为的过程中自身的成功或失败的经历。
2.2.2他人示范效应即与个体能力相近的他人的替代性经验。班杜拉认为,由直接经验导致的所有学习现象,都可以在替代的基础上发生,即都可以通过观察他人行为及其结果而发生。成功的例子能促进个体自我效能感的提高,失败的例子则会降低其自我效能感。本文中主要指用户通过观察与自己情况相似的其他用户的信息查寻行为获得的经验。
2.2.3社会劝说他人的言语劝说也可影响自我效能感,当人们被劝说他们拥有完成任务和工作的能力时,他们更有可能投入更多的努力和毅力坚持下来。本文中主要可理解为信源或信道等相关因素通过宣传等为用户所熟知,进而得到用户认可使其认为自己有能力进行使用的过程。
2.2.4情绪状况和生理唤起个体的情绪状态和身体状况也会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在进行信息查寻行为时,如果用户具有良好的情绪状态和身体状况,则有助于用户自我效能感的提高,反之则会降低用户的自我效能感。
3自我效能感对用户信息查寻行为的影响
Wilson将信息查寻行为定义为:用户进行的有目的的查寻信息的活动,这种活动是为了满足一定的目标需求的结果[3]。心理学认为行为是个人与环境相互作用后的某种特定反应,人之所以有这样或那样的行为是受个人内部因素和环境两方面的影响[4]。班杜拉认为,个体在有了相应的知识、技能和目标时,自我效能感就成了行为的决定因素。在信息查寻行为中,自我效能感是通过个体的选择、认知、动机、情感四种中介来发挥其主体作用的。Wilson的信息查寻模型把自我效能感作为影响信息查寻行为的激活机制中的一个因素,他强调自我效能感是信息查寻行为的动机。Johnson的信息查寻模型则把自我效能感作为信息查寻行为的先行因素,强调自我效能感制约着个体的思想和信息查寻的动机的强度[1]。
3.1对认知过程的影响
自我效能感以各种方式影响认知过程,如影响信息查寻目标定向、期望水平及查寻结果的归因等。K. Kuhlthau运用个人建构理论来描述用户如何建构他们所遇到的信息。他认为信息查寻过程是一个不断修正需要表达的过程,需求目标的形成乃是信息查寻成败的关键[5]。自我效能感强的用户更能明确信息查寻的任务,并能合理地设置自己的目标以及自己期望获得的成果。对于取得的结果,高自我效能者会进行合理归因,认为是自身能力和努力等保证了成功的查寻,而失败的查寻则是由于系统中信源或信道等外部环境的原因以及努力不够的原因导致的。
通过对用户进行调查(本文以笔者所在的西南大学用户为调查对象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笔者发现在进行信息查寻活动时,约80%的高自我效能者(本文的高自我效能者指认为自己能有效完成信息查寻任务的用户)能理性地设置查寻目标和期望的查寻结果。同时,在遭遇失败的查寻后,约85%的高自我效能者在接受调查时表示“相信自己有能力最终解决问题”,而大部分的低自我效能者则认为自己不能解决问题。
3.2对选择过程的影响
自我效能感影响个体对信息源及信息查寻渠道的选择,这些选择又反过来影响个体某些能力的发展,从而影响个体的自我效能感。用户只有在认为选择某个信源和信道进行查寻有可能获得成功才会去选择,反之则不会选择。此外,自我效能感还通过其他的方面影响着用户的信息查寻行为。本身能力相近的用户,在信息查寻的过程中对信源和信道的选择可能大相径庭,这在很大程度上和用户的自我效能感密切相关。例如,李晓东和张柄松研究发现,自我效能感与回避求助呈显著的负相关[6]。在面对他人这一信息获取渠道时,高自我效能者会比较容易选择向他人求助,而低自我效能者则会由于害怕被别人说能力不足而羞于向他人请教,导致本来可以简单化的查寻行为要付出大得多的努力。
调查发现,90%以上的用户只有在认为选择某个信源和信道能获得需要的结果时才会选择它。同时,针对用户常用的信源和信道的调查发现:用户最初选择利用该信源和信道,大部分是受到身边人的劝说或者是看到身边的人用这些信源和信道获得了成功;而用户坚持使用这些信源和信道则多数是因为使用这些信源和信道常常能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了自我效能感。
3.3对动机过程的影响
正如Wilson和Johnson的信息查寻模型所指出的,自我效能感影响着信息查寻动机的强度[1]。动机的强度直接影响着个体在信息查寻过程中的努力程度以及面临挫折、困难、失败时对活动的持久性和耐力,而这种持久性和耐力是保证查寻行为成功不可缺少的条件。用户对某一活动的自我效能感的强度与从事该活动的动机强度成正相关。如果用户对某一信息查寻行为具有较高的自我效能感,则会具有更强的动机去进行该行为,遇到问题就会积极的去解决,反之则会消极逃避。调查显示,在最初的查寻行为遇到挫折时,高自我效能者约有70%以上会另谋其他途径解决问题,而超过50%的低自我效能者则选择了放弃。
3.4对情绪过程的影响
在信息查寻过程中,自我效能感会影响个体面临紧张事件时的应激状态、焦虑及抑郁程度,这些情绪反应又通过改变思维过程的性质而影响个体的活动及其功能发挥。乐观向上的情绪会增强个体的自我效能感,消极逃避的情绪则会降低个体的自我效能感。社会学习理论关于自我效能感通过心身反应过程发挥主体作用的研究,在心理神经免疫学上具有重大的突破。自我效能感作为心理意义上的一种主观感受,是通过影响体内生化过程而介入到应激源与免疫系统之间关系的[7]。保持乐观的自我效能感,对于保证免疫系统的功能、促进身体健康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而健康的身体又是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非常重要的一个条件。
高自我效能者在面对问题时首先会冷静的思考其出现的原因,积极的去寻求对策,他们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可以解决问题。而低自我效能者在面对问题时,会非常慌乱,怀疑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旦他们判断自己不能解决问题,则会消极放弃,同时更加怀疑自己的能力,使自我效能感进一步降低。调查显示,在面对与自己期望不吻合的查寻结果时,容易产生心理上的焦虑与疲劳的用户约有70%是低自我效能感者。
4增强用户自我效能感,提高信息查寻效率
经过上述分析,可见自我效能感对用户信息查寻行为具有很大的影响,增强用户自我效能感对提高信息查寻效率具有很大的作用。分析了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不同因素后,笔者认为可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增强用户信息查寻行为中的自我效能感。
4.1让用户体验更多的成功经验
让用户在利用某些信息源或者信息传输渠道的过程中体验到更多的成功,有助于增强用户信息查寻行为的自我效能感。让用户体验到更多的成功经验,可从用户自身和环境两方面入手。
4.1.1增强用户的信息查寻能力对用户进行适当有效的培训,对提高用户的信息查寻能力具有显著的效果。而随着用户信息查寻能力的提高,用户在进行信息查寻时容易体验到更多的成功,其自我效能感会得到明显的增强。
4.1.2提高系统可用性首先,要保证信息源的可获得性,一旦用户选择了该信息源并具有相应访问权限,就要保证该信息源是可以利用的,尽量避免系统故障等意外的不可用情况;其次,要保证信息传输渠道的畅通,从技术上和服务上使用户体验到更多的成功,只要是正常合理的使用,都要力图使用户实现自己的目的;再次,要尽量使信息源和信息传输渠道具有易用性,降低用户使用复杂程度,以尽可能的保证用户能得到满意的结果。以网络信息检索行为为例,服务器一般要求7×24小时工作,通信网络也要求全天候畅通,以保证只要用户选择了正确的信息源和信息传输渠道,就能得到满意的结果,同时,要提供多种检索途径,降低对用户信息素质的要求。用户经常使用某些信息源和信息传输渠道进行信息查寻行为,并能获得成功,则对该行为的自我效能感就会增强,从而信息查寻行为的效率就会得到提高。
4.2进行归因训练,引导用户进行正确归因
引导用户在每次信息查寻行为结束后进行正确的归因,把成功的结果归因为自身知识水平和努力以及查寻技能高等个人能力因素上,把失败的结果归因为信息源不够显著、信息渠道不畅通等客观因素。这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训练,同样以网络信息检索行为为例,在用户成功的完成了信息检索后,可通过提示用户“对成功的检索式进行保存,以便今后使用或者方便其他用户使用”等,来让用户肯定自己的能力;对于失败的检索,可通过提示“系统暂时没有收录您检索的内容,推荐使用……进行替代检索”等方式,既避免打击用户的积极性,又可以给用户以有效的提示,保证用户能检索到需要的信息。这样的归因训练有助于用户增强自我效能感,避免用户对自己丧失信心。
4.3加强宣传力度,提供更多的成功案例
对于典型的成功的信息查寻案例,要加强宣传,让用户多多接触以增强他们的自我效能感。不管是信息源还是信息传输渠道,之所以有存在的价值,都是因为有用户需要,所以,要生存下去,就要加大自身的宣传力度,以吸引更多的用户。只有得到用户的认可,才有存在的价值,而要获得用户的认可,关键在于要让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成功的驾御该信息源或者信息传输渠道,获取所需的信息。因次,信息源和信息渠道可在适当的范围内将用户对自身的利用情况进行记录,特别是对典型的成功案例,进行积极的宣传,让更多的用户知道。同类用户从其他用户的成功经验中会增强自我效能感,因而选择与其相近的信息查寻行为,则信息源和信息传输渠道的宣传效果就实现了。
4.4注重情感因素,增加与用户的沟通
D. Nahl采用人种学的取向,从认知和情感功能的角度寻求描述查寻行为,结果发现:情感目标影响查寻的方向,查寻行为依赖于对相关评价提供标准的情感过滤器[8]。用户对于熟悉的、印象好的信息源和信息传输渠道更愿意使用,且具有更高的自我效能感。在信息查寻行为中,增加与用户的沟通,增设反馈渠道,让用户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以主人翁的态度去面对每一次信息查寻行为,则可事半功倍,堪为情感因素利用的典范。首先,通过言语劝说等让用户了解信息源和信息传输渠道,并让他们在了解的过程中增加对信息源和信息传输渠道的好感,从而增强自我效能感;其次,在用户的信息查寻行为结束后让用户对整个过程进行评价,并提出意见,根据用户的意见进行适当的改进。这样的情感交流有助于增强用户在相应行为中的自我效能感,提高信息查寻行为的效率。
5结语
本文将自我效能感理论引入信息查寻行为的研究中,通过对自我效能感理论进行分析以及对自我效能感对信息查寻行为的影响进行研究,提出了通过增强用户自我效能感来提高信息查寻行为效率的方法。当然,本文还只是初步的研究,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调查对象的代表性还有待考证,相关理论以及方法的有效性还有待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Case D O. Looking for Information: a survey of research on information seeking, needs, and behavior. Florida: Elsevier Science, 2002:114-128.
[2] Evans R I. Albert Bandura: the man and his ideas: A dialogue. Foreword by Ernest R. Hilgard Praeger, 1989:82-97.
[3] Wilson T D. Human information behavior. Informing Science, 2000,3(2):49-55.
[4] 粟慧,童庆松.影响信息查询行为的五大个性特质.情报理论与实践,2004,27(5):454-457.
[5] Kuhlthau C. Seeking Meaning: A process approach to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ervices. Norwood, NJ: Ablex Publishing, 1993:103-148.
[6] 李晓东,张柄松.初二学生目标取向、自我效能及学习成绩与学业求助的关系.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4):31-37.
[7] 高申春.自我效能理论评述.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1):60-64.
[8] Nahl D. Ethnography of novices?first use of web search engines: affective control in cognitive processing. Internet Reference Services Quarterly,1998(3):5l-72.
〔作者简介〕 陈祖琴,女,1981年生,硕士研究生,发表论文2篇。
葛继科,男,1977年生,博士研究生,发表论文5篇。
郑宏,男,1965年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发表论文20余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48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