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在新的起点上建设新农村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本刊记者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任务。福建省委七届十次全会明确了福建省“十一五”期间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积极促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具体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在哪里?路径何在?福建省如何抓住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机遇,在新的起点上,走出一条适应福建实际的建设新农村、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路子?近日,本刊记者专访了福建省资深农业经济专家沈亚军。
  
  在推进城市化中,要重视农民和农村建设问题
  
  记者:关于新农村建设,建国初就类似提过,八十年代初也曾提过,这次五中全会又作为“十一五”规划的一个突出“亮点”问题提出,其必要性及重大深远意义该怎么认识?
  沈亚军:城市化并不能完全解决农村问题。在未来几十年里,我国就算实现了50%、60%的城市化,届时仍有七八亿人继续生活在农村。因此,在积极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同时,应着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构建新型城乡关系。
  推进农村城镇化,不是消灭农村,而是要发展农业、富裕农民、改造农村。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城镇化进程是建立在农业发达、农村发展基础之上的,不是要放弃农业和牺牲农村,而是要发展农业,建设一个现代化的新农村。否则,就会导致城乡关系畸形,造成城乡关系断裂。
  推进乡村建设,是许多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普遍规律。许多国家和地区在经济起飞中,都不同程度地出现农业萎缩、农村衰退、城乡差距扩大等问题,解决办法就是掀起乡村建设热潮。日本从20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积极推动“造村运动”,坚持20年,成效很大。韩国1970年发起了“新村运动”,已经坚持30多年,农民收入已达到城市居民收入的水平。我国台湾,从20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实施了农村建设项目计划,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目前,农村存在的实际问题都充分表现在农民的身上:农村家庭教育负担太重,一人上学,影响农民全家吃喝;农民看病难,医疗费用高,大病一场,小康泡汤;财政支农资金不仅很难到位,而且很难统筹使用;城市对待进城务工农民“经济上接纳,社会上排斥”的状况,直到现在还没有大的改观;低价征地是当前损害农民利益的最突出问题,成为新时期“以农养工,以乡兴城”的一种新形式,目前农民失地引起的社会矛盾不断加剧;以农村信用社为主体的正规金融机构难以满足农民的信贷需求,农民反映说,富人贷款一句话,穷人贷款拜菩萨,拜了这家拜那家,两手空空跑回家。当前农村的贫穷、落后和不发达,城乡差距的不断拉大,已成为和谐社会中最明显的不和谐之音。
  当前,有不少人忽视、轻视、漠视乡村建设,一味强调推进城市化,一味强调劳务输出,农村留下的劳动力几乎都是老、少、妇。中央明确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不是所有的劳动力都转移出去。有些人忘记了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忘记了在农村生活着还有8亿人口。因此,要在稳步推进城市化过程中,切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按照城乡统筹、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在哪里?
  记者: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内涵与要求看,与过去比有什么不同,“新”要求有哪些?
  沈亚军:回顾乡村建设历史,自上个世纪以来,我国出现几次乡村建设热潮。上世纪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的乡村建设运动,是由梁漱溟等知识精英推动下搞起来的,核心内容是教育农民。上世纪五十年代搞的新农村,盲目推行“几个不要钱”,实际上,那是一个空想的新农村,结果是一哄而散。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后出现了乡村建设热潮,核心是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以后我国提出了建设“小康社会”。其实,亿万农民向往的小康社会,就是文明的新农村。这次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在总结前几次乡村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以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线,推动农村综合改革,再次掀起乡村建设热潮。
  长期以来,人们对“新农村”具体含义的理解是比较模糊的,如何科学界定这一概念是非常重要的。现在看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体现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要求。用农民的话来说,新农村就是幸福窝。这个幸福窝怎么构建?来自全国的500多名“村官”为建设新农村提供了一幅清晰的“路线图”。这个“路线图”概括起来就是五个“新”字。
  一是新房子。这就要求新农村因地制宜地建设各具自己特色和地方风情的宜居房子。这些房子的建设,要符合“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充分体现节约土地、材料和能源的特征。福建一些地方建设了一批比较阔气的农民住宅,看起来很洋气、很气派,实际上,不仅土地浪费严重,而且资源浪费也是惊人的。建设新民居,要统一规划,切实加强管理,广泛采用节林节地的新技术、新材料。
  二是新设施。这就要求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水电、广播、通讯、电信等配套设施。当代农民应当共享信息文明,这是新农村的重要“硬件”。这个“硬件”搞不上去,也就谈不上开放型的新农村。
  三是新环境。不仅要求生态环境良好,而且要实现生活环境优美。尤其是在环境卫生处理能力上,要充分体现新的时代特征。农村的生活垃圾区、污水沟、厕所、畜禽栏舍,都应按照卫生标准来规划来建设。建立新型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人畜共患疾病的防治。抓紧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四是新农民。要培养大批具备现代化素质的新农民。新农民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在农村教育、农民培训和文化道德的建设上,农村还有一段很长很长的路要走。目前城乡最大的差距表现在文化和教育上。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要千方百计缩小这个大差距。
  五是新风尚。这就要提倡移风易俗,树立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目前在农村,赌博成风,大搞迷信,大修大建活人坟墓等等,这些都不符合新风尚的 要求,应当耐心地教育农民扫除这些陋习。
  如何推进新型发达的“海西”现代农业建设?
  记者: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内容是多方面的,但中心任务是发展经济,实现农民增收。从福建农村与农业实际出发,如何围绕中心,突出重点,走出一条适合福建实际的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子?
  沈亚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要积极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建设新型发达的“海西”农业,增加农民收入。
  要积极探索适合福建省情、海情、山情的农业综合开发模式,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海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福建工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但仍是一个重要的农业省份,绝对不能放弃农业,要坚决保住这块得天独厚的农业宝地。福建农业不仅具有南亚热带优良的特色,而且具有闽台交流合作的一定规模。
  中央“十一五”规划建议已将“海峡西岸”写进这一纲领性文件,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福建的关心和支持,这是福建省农业发展的新动力。建设新型发达的“海西”农业,不仅是建设新农村的中心内容,也是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需要。事实表明:闽台交流合作也是生产力。福建省抓住自己的特色,抓住台侨客,发展新农业,前景不可估量。建设新型发达的“海西”农业,是一个全新的变迁历程,我们不能片面地生搬台湾的道路和操作经验,要走出一条适合自己条件的新型的发展路子。这条路子概括起来就是如下八个字:
  “深加”。农产品深加工的实质就是发展食品工业。发展农产品加工,兴办食品工业,目的在于富民,也就是把农产品加工增值的好处留给农民。脱离“三农”搞农产品加工和食品工业,那是没有什么发展前途的。

  “节约”。农业上的浪费现象也是触目惊心的,因此,只有建设节约型农业,才能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促进农业尽快走上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路子。
  “循环”。福建省发展农业,不仅有着耕地资源的劣势,而且还有生态成本高和技术效益低的劣势。要改变这种劣势,就是发展循环农业。必须从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和制度创新入手,选择适合的循环模式,积极推行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导向的农业生产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尽快改变农业弱质的劣势。
  “智力”。福建省农业发展遇到最大的困难就是技术落后,人才缺乏。近几年来,一些地方出现了农技机构不稳,保障措施不力,农技人员流失严重。稳定和完善农技推广体系,是建设福建农业的迫切要求。必须增加智力投入,大力培养农技人才,以智取胜,促进农业腾飞。
  台湾实施农业现代化领先于福建,其实践的借鉴价值显然大于“外洋”经验,台湾建设现代农业,采用不同于西方大农场制度战略和技术路线,适用于福建省农民家庭承包制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制度,其经营管理和技术经验的大部分是值得我们借鉴的。要加快实施福建农业现代化,必须以国际市场为导向,以国内市场为依托,大力推广农业适用技术,按照“高产、优质、高效、低耗”的要求,建立一个市场、创汇、生态三位一体的新农业体系。这个新体系能不能建成,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因此,建设福建现代农业的突破口,应当从抓紧解决工业反哺农业和城市支持农村问题入手,建立城乡统筹发展和互助协调机制,深化土地、金融等改革。
  
  需要创新发展思路和实施方法
  
  记者: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美好蓝图要变成现实,福建省在观念、体制、机制上该如何创新,才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科学的决策与制度的保障?
  沈亚军:建设新农村要坚持规划先行。这个规划,不仅要站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高度,实行城乡统一规划,考虑城市化的进程和发展布局,还要站在农村自然和文化发展脉络的角度,尊重农村的实际和特点,切实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其次,是思路要对路。新农村建设的美好蓝图能否变成现实,关键还在于工作的思路和实施的方法是否对路。一个比较好的机制是:政府引导,农民主体;政府出钱建设农村基础和公共设施,农民自主建设新房子;新农村建设如何逐步推开,应由农民自己做主申报。不能照搬硬套一个模式,也不能急于求成、大干快上。
  首先是发动农民创建小康大业。只有依靠农民这个根本力量,才能实现小康大业。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是组织农民兴办自己的合作社,拿出更多的精力,更大的财力去支持农业增长、农民增收、农村共同致富。
  其次,是提高农业部门工作能力。农业部门不仅要在学习上深造,技术上创新,而且还要在工作上拼搏,千方百计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培养一批知识深厚、技术过硬、实践丰富、作风踏实的优秀人才,为建设福建农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三,下决心发展壮大农技力。目前与农业发展极不相称的是,农技力资源出现了很大的缺口。要提高农技水平的能力,提高推广普及农技实施能力。要建立一套农技人员激励机制,让他们主动进入农技主战场。
  第四,推进互利双赢的闽台农业合作。不能牺牲福建农业去促成台湾农业的发展。农产品贸易应该是平等交易,不能在推销台湾农产品时搞“政治价格”,伤害自己的农产品。在对台农业合作的同时,应当充分发挥侨客力量,适当搞一些“外洋”的交流合作,这对福建农业发展是大有好处的。
  第五,构筑走向国际市场的大平台。农业要升级,产品要更新,产前抓良种,产后抓加工,千方百计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创造农业产业链延长的顺畅通道,切实解决农户与市场对接问题。要加快培育和发展大中型农产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专业市场,组织农产品出口集团,构筑走向国际市场的大平台。只有这样做,福建省才能建成一个新型发达的“海西”农业。
  
  建设新型发达“海西”农业需要抓好“三大工程”建设
  
  记者:您长期从事福建农村与农业经济问题的研究,对福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有何建议?
  沈亚军:近几年来,福建省农业遭受越来越多的发展瓶颈,来自城市的压力,来自农村的抛荒,来自农民承包土地的不稳定,来自各种灾害的袭击。“十一五”时期,国家将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建设新农村,发展新农业,这是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新希望。“十一五”时期,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建设新型发达的“海西”农业,应成为福建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为此,我建议抓好建设福建农业的“三大工程”:
  一是“双增工程”,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工程。要瞄准市场,大抓拳头产品。市场决定规模,而不是盲目上了规模而后再来找市场。没有名牌和拳头产品,没有市场规模,这个项目是上不得的。
  二是“竞争工程”。市场竞争,不仅是质量的竞争,而且也是品牌的竞争。农产品创名牌,要有一套高标准的开发模式,高超的经营策略,科学的管理办法,先进的技术设备,高素质技术人才以及前景广阔的市场。因此,要有一个高起点,在资源丰、条件好、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以技术密集的优、细、精、尖产品为主导,把这个工程推向高质量、高层次、高水平。
  三是“接轨工程”。目前,福建省开展农产品国际贸易,接轨困难重重,产品优势平平,前进障碍多多。要开动脑筋,下大力气开发创汇产品、山海产品、加工产品、绿色安全食品,以及国际市场需求的休闲食品和保健食品,有序地打入国际市场。要扩大招商引资,兴办数量更多规模更大的种养加企业,分批兴办农业开发区、农业示范区、科技园区和对台合作试验区,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同时组织劳务输出,鼓励有条件的生产经营者到境外去兴办农业企业和发展远洋渔业。充分利用福建省优势,创办旅游农业、观光农业、生态环保农业,从而使海西农业尽快与国际市场接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101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