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案例教学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郑伟秋

  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案例教学成为一大特色,人教版必修2人文地理中的案例达到21个,案例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等,以下结合笔者的教学实际主要从案例教学的优势以及应注意的问题,对案例教学进行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案例 创新 地理
  现行的高中地理新课程教材的一大特色就是引用了大量的案例。通过对某一典型地理案例进行研究和分析,了解地理事物时空演变规律,在这个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近几年来,高考也越来越侧重以社会热点问题作为命题的载体,所以地理案例教学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使用。
  1 中学地理案例教学的概念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进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提问,锻炼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苏格拉底的这种教学思想为案例教学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870年时,由当时担任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的克里斯托弗・朗道尔教授创立案例教学法。到了20世纪70年代以后,案例教学开始应用于普通教育学,发展到现在普通教育的学科教学中案例教学的尝试日渐增多。案例教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大多学者认为所谓的中学地理案例教学,就是指基于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以及学生发展的特点,教师进行精心准备策划,通过对一个具体的地理现象或情境的描述、呈现,指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地理教学方法。
  2 中学地理案例教学优势
  2.1 运用案例教学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学习地理的最终目的就是学以致用。案例教学一个最大特点就是通过实际案例的运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更好地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以此来解决实际问题,因而,案例教学实质上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增强。现在教学内容在很大程度上缺乏从理论到实践的转移,理论脱离实际,导致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感到单调、沉闷、乏味,上课没有兴趣,提不起精神。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避免了教学过程单调、枯燥,而且同时也调动了学生主动进行学习探究的积极性,这样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2 运用案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以地理案例作为一个出发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动机。教师经过精心选择案例并创设一个地理问题情景,让学生深入其中,就会对某些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产生好奇,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有了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努力去解释这一现象,主动寻找结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样学生主动学习,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教材,掌握知识。2.3 运用案例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基本理论知识,还要求要有一定的能力。传统教学,强调对知识的灌输和对已有理论的讲解,再加上采取标准答案的高考这个“指挥棒”,使得学生局限于教师传授的知识和理论,这样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使许多学生错误地认为学习就是对知识的记忆和套用。而案例教学,强调的是分析和思考,同一个案例中问题的解决方法并不是唯一的,学生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可以站在不同的立场,多角度地分析问题,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法和答案,同时通过讨论,还可以吸取其他人分析问题的方法,拓宽自己的思路,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3 中学地理案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3.1 注意案例与原理的有机结合。案例所展现的信息对学生具有相当的吸引力,但对地理事物可能缺乏整体的说明,使学生在某一案例上形成片面的认识,不利于学生对有关原理的掌握。而且案例教学也不能孤立存在,它需要以一定的理论为基础。学生必须在掌握一定的原理前提下才能充分地进行案例分析与讨论。因此,我们在提倡案例教学时,不要忽略了传统教学。传统教学的连贯性较强,能更全面、更系统地向学生传授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正确运用案例教学,就是在讲解基本原理时,结合典型的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本案例的因与果、问题与对策等,把生动的案例与原理融为一体,使学生由对单一的案例认识,上升到对相应原理的理解和巩固上,深入浅出,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运用原理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另外这也给老师提出一个要求,就是在选择案例的时候,应该要先明确课标要求学生掌握哪些基本原理,尽量选择较全面的案例。当学生分析、讨论案例后。教师要及时给予小结,小结虽然不是一种权威性的结论,但是对案例中基本原理的概括与提取,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往往让学生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使学生的认识进一步趋于完整、深化。
  3.2 案例教学要以教师的有效组织为保证,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尽管案例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方法,但要使之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要以教师的有效组织为保证。高中地理是一门包括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文理交叉的综合性学科。首先,要求教师要有扎实的知识基础,且知识面要比较宽,要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在准备案例的同时,既要考虑到整个课程标准,以及根据课标制定的教学目标,还要注意到学生的已有知识储备、认知特点、兴趣以及当今社会的热点。要使案例具有典型性,与学生实际生活和应用相结合。其次要求学生要认真阅读教师所给的案例,对案例所给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作出自己的判断,同时积极争取发言,提高自己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3.3 及时给学生评价和鼓励。案例教学要求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都能够参加到讨论中来,同时又要引导学生的讨论方向,使课堂分析讨论不离开主题。对学生要及时给予积极的评价,中肯的评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委婉的批评可以引导学生反思,修正自己的态度与认识。
  在新课程背景下,案例教学法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利于改进教学策略,提高教学的效果,但是也必须看到案例教学法只是教学方法中的一种,要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应该是多种教法的综合运用,而且必须随着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的不同而有所侧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笔者正处在摸索阶段,所以难免存在有待改善和解决的问题,以及一些不大成熟的想法。
  参考文献
  [1] 李德林.《案例教学》[M].青岛出版社,2006年
  [2] 《高中地理案例教学常见的误区》[EB\OL].高中地理新课程网,2008年
  [3] 袁书琪,刘健等.《高中地理必修2》[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
  [4] 曹林.《高中地理新课程中使用案例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EB\OL].宿州
  [5] 潘维奕.《高中地理案例教学初探》[EB\OL].无锡市堰桥中学网,2007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366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