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焕双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1)09-0-01
学生在情感、思维、动机等方面自主参与了教学活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才能体现。因此,学生能否自觉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成为教学活动的一个难点。要解决这一难题,在教学活动中首先要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下面谈谈我自己的看法:
一、培养数学兴趣,让学生学有动力
兴趣是动力的源泉,要获得持久不衰的学习数学的动力,就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在教学中我做到了以下几点:1.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能接近数学。让他们知道数学并不神秘,数学就在我们周围,我们时时刻刻都离不开数学。2.重视数学的应用教学,提高学生对数学的认识。许多人认为,学那么多数学有什么用?日常生活中根本用不到。事实上,数学的应用充斥在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以往的教材是和生活实践脱节的,新教材在这方面有了很大改进,这也是向数学应用迈出的一大步。比如: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之后,让学生实际测量校内一块花坛的面积或操场的面积.。教学中重视数学的应用教学,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的作用和魅力,从而热爱数学。3.引入数学实验,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直观。让学生以研究者的身份,参与包括探索、发现在内的获得知识的全过程,使其体会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的快乐,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4.鼓励学生攻克数学,使其在发现和创造中享受成功的喜悦。数学之所以能吸引一代又一代人为之拼搏,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数学研究的过程中,充满了成功和欢乐。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们学习乐在其中,才能培养出他们不断探索的欲望。
二、指导学习方法,给学生学习的钥匙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这充分说明了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它是获取知识的金钥匙。学生一旦掌握了学习方法,就能自己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因此,改进课堂教学,不但要帮助学生“学会”,更要指导学生“会学”。在教学中,我主要在读、议、思等几个方面给以指导。
(一)教会学生“读”,这主要用来培养学生的数学观察力和归纳整理问题的能力。我们知道,数学观察力是一种有目的、有选择并伴有注意的对数学材料的知觉能力。教会学生阅读,就是培养学生对数学材料的直观判断力,这种判断包括对数学材料的深层次、隐含的内部关系的实质和重点。让学生逐步学会归纳整理,善于抓住重点以及围绕重点思考问题的方法。这在预习和课外自学中尤为重要。
(二)鼓励学生“议”,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对于那些容易混淆的概念,没有把握的结论、疑问,就积极引导学生议。真理是愈辩愈明,疑点愈理愈清,对于学生在议中出现的差错、不足,老师要耐心引导,帮助他们逐步得到正确的结论。
(三)引导学生勤“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思考尤为重要,它是学生对问题认识的深化和提高的过程。养成反思的习惯,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反思知识点和解题技巧,反思各种方法的优劣,反思各种知识的纵横联系,适时地组织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题设条件能否减弱?结论能否加强?问题能否推广?等等。
三、鼓励质疑,激起向权威挑战的勇气
我们会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有的同学在解完一道题时,总是想问老师,或找些权威的书籍,来验证其结论的正确。这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他们对权威的结论从没有质疑,更谈不上创新。长此以往的结果,只能变成唯书本的“书呆子”。小学阶段,对于学习优秀的学生,应该培养他们相信自己,敢于质疑的精神,甚至应该养成向权威挑战的习惯,这对他们现在的学习,特别是今后的探索和研究尤为重要。若自己能找到一道题的巧妙解法,对学生来讲也是莫大的鼓舞。例如:一块长方形地,面积是576平方米,宽8米,如果长不变,宽增加 到24米,扩大后的面积是多少?按教材中的解答思路应为:先求长方形的长,576÷8=72(米);再求扩大后的面积,72×24=1728(平方米).
质疑:先求扩大后的宽是原来宽的几倍,24÷8=3;扩大后的面积就是原来面积的几倍,576×3=1728(平方米).
这种解法便于口算,计算简便,是一种巧妙解法。体现了学生对问题的再思考与理解。
可见,教学中对这样的新发现、巧思妙解及时褒奖、推广,能激起他们不断进取,努力钻研的热情。而且我认为,质疑教学,对学生今后独立创造数学新成果很有帮助,也是数学探索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四、鼓励学习创新,让学生学有创见
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学习,而且要鼓励创新,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
(一)注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老师要深入分析并把握知识间的联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依据数学思维规律,提出恰当的富于启发性的问题,去启迪和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同时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试验、分析、猜想、归纳、类比、联想等思想方法,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二)引导学生广开思路,重视发散思维,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大胆探索。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分类时,教师事先做好一些只露一个角的三角形教具,让学生观察判断是什么三角形.当露出一个钝角时,学生自然地说出是钝角三角形;当露出一个直角时,学生说是直角三角形;当露出一个锐角时,学生自然地说出是锐角三角形,而这时老师拿出的确不是锐角三角形,这样使学生产生了疑问,继而由疑问转向思考,强烈的求知欲促使学生去实践去探索,为学习新知识创造了良好的开端。
以上是自己在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方面的一些做法。当然,教无定法,在培养学生兴趣的同时,我们还要不断探索,以找出更多更好的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方法,这样才能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375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