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让数学走进生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贾燕

  “数学源于生活,启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而一直以来,教师灌输式、一问一答式等单调乏味的教学模式以及重视理论价值忽视实际应用价值的不良倾向使得数学生活应用性不强,给学生造成数学抽象、枯燥乏味的印象,从而素质教育难以深化。《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大胆表现好奇心、挑战心、想象力。我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大胆尝试,让数学走进学生的生活,并取得了一定的收效。
  一、数学语言走进生活
  前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曾说过: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在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中,主要是通过语言交流。尤其是在我们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将抽象化的数学使学生形象地接受、理解。看似枯燥无味的数学,实则里面蕴藏着生动有趣的东西。正因为此,教师的数学语言生活化是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理解数学的重要手段。教师要结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心理特征等,在不影响知识的前提下,对数学语言进行加工、装饰,使其通俗易懂、富有情趣。
  如认识“<”、“>”,教师可引导学生学习顺口溜:大于号、小于号,两个兄弟来报道,大口朝前是大于号,尖尖朝前是小于号,两个数字中间站,谁大对谁开口笑。区别这两个符号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这个富有童趣的顺口溜可以帮助学生有效的区分。
  二、情景设计走进生活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体验,科学、有效地创造生活情景,让学生在熟悉的数学生活情景中愉快地探究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规律。
  新课程提倡数学情景设计走进生活,几乎每一课时都有情景主插图。如:一年级下册“生活中的数”单元采用的情景图就是学生所熟知的“数铅笔”;第六单元“购物”呈现给学生的是文具商店货架;三年级“对称、平移和旋转”单元则出示了许多美丽的剪纸……,教学情景图的作用体现在让数学知识走进生活,创设了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使学生感觉到在课堂上学习就像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了数学问题一样。不知不觉中由内在兴奋转化为外在兴奋,将参与欲望外化为参与教学活动的行为。
  三、教学手段走进生活
  说到教学手段,许多教师首先想到的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这也是新课标所提倡的。虽然教学手段日益丰富,但我们采用教学手段时也要因地制宜。如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时可以这样处理:物体的表面是有大小的。(教师举起粉笔盒)它的表面在哪里?你能指一指吗?师生共同指出粉笔盒的6个面。书本封面呢?你感觉到它们有大小吗?请你摸一摸课桌上物体的表面,(四人小组准备桔子,树叶,文具盒等)小组成员之间相互比较说一说哪个物体的表面大,哪个物体的表面小。(学生汇报)同学们,你们看到桌上的橘子吗?怎样比较桔子表面的大小呢?我们来开展“剥桔子”比赛,看谁的手最巧,剥得最快。(选择剥得最快的两位同学,实物投影)现在我们来比较一下,这两个桔子的表面,哪个大,哪个小?(学生回答)刚才我们通过观察各种物体的表面,知道它们的面是有大有小的。本堂课是“面积”教学的起始课,学生对于面与体的概念很模糊,为了及早让学生从这种模糊中脱离出来,在教学中教师没有采用花哨的课件,而是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素材,摸一摸,比一比,说一说,体会面是有大小的。在学具准备上既提供平面学具,又提供曲面学具,甚至自己的身体也成了学具,拓宽了学生的认知领域。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每样东西都可以将它的表面找出来,并且都有大小。学生只有充分感知,建立起“面”的直观形象,由教师在此基础上自然而然地引出了“面”的概念,恰当教学手段的使用使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知识真正的走进了生活。
  四、数学作业走进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知识 ,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由于课堂时间短暂,所以作业成了课堂教学的有益延伸,成了创新的广阔天地。学生适当运用课堂内容的自然延伸,能从广阔的大千世界中学习知识。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激发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欲望,引导学生自觉地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问题。
  如学习了长度单位,可以测自己和父母的身高,从家到学校的路程;认识了人民币可以用自己零用钱买所需要的东西;学习了统计知识和百分比应用题,可以去统计本校学生人数以及男女生比例;会计算图形面积可以算一算自己家里的面积,所用瓷砖的块数等。
  将数学教学与生活相衔接,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数学素材,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习数学如身临其境,就会产生强烈的亲近感和认同感,有利于形成似曾相识的接纳心理。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数学即生活,只有将学生引到生活中去,切实地感受数学在生活的原型,才能让学生真正的理解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数学的世界,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390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