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职英语翻译教学模式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施 芬
摘要 高职院校英语翻译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动手翻译能力。该文分析了高职院校非英专业翻译课教学的现状,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翻译教学模式及其课堂设计。
关键字 高职 以学生为中心 课堂讨论 英语翻译教学
1 我国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现状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翻译课教学的一大特征是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或以老师为中心,教学模式单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语言语法的知识传授,轻翻译技能培养的情况比较普遍。课堂上,教师多根据既有教材,分析原文语言特点,然后逐句翻译讲解;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学习兴趣,对课程往往是以得到老师的“正确译文答案”为最终目标,只有较为简单的一问一答,忽略了讨论、启发、交流、修改的过程,课堂上没有互动的气氛,不利于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翻译意识。加上部分院校扩招后采用大班教学,学生上课容易分散注意力,教师没有精力在课堂上进行针对性强的、点对点的辅导,因此,只能采用讲授的方式上课,效果大打折扣。
再者,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难以因材施教。高职院校的学生,其文化基础相对而言较为薄弱。同时,高职院校的学生有来自参加过普通高考的应届生、还有来自中专学校、中技学校、职业高中及中高连读的五年制大专生,生源来源较复杂,容易产生一定的心理冲突。因此,高职学生在课堂上不如重点本科院校学生那样容易达到高注意力和集中度的状态,自信心也不足,习惯于被动地听教师讲授知识,自主学习能力还没有养成。然而,高职英语翻译课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本科的英语翻译课教学,主要以教师讲解和文学翻译训练为主,这种教学模式在高职这样的特殊环境下,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
2 以学生为中心的翻译教学模式构建
对于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而言,由于他们有自身的专业课程要修,并且翻译教学的开展要在学生具备良好的语言能力之后才能开设,所以翻译课程的学时就会受到限制,其课程性质基本上要归于选修。这就更需要对所需学时、学分和应该开设的课程有科学的安排,再进一步创新翻译教学方法和手段。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具有学时少、专业性强、实践色彩浓等特点,在这些因素下如何充分考虑它的教育教学特点,借助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根据学习者的个体差异,营造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氛围,提高翻译教学的效率,要求广大学界同仁勇于创新翻译教学的模式和方法。
2.1“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实施这一教学模式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要尽量让学生自己控制学习内容和方法,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来,鼓励学生更多地负责自己的学习。翻译学习不仅要知道学什么,更重要的是怎么学,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一方面要结合学生的需要、兴趣、特长及其弱项等来组织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另一方面要积极评价学生的优秀译文,培养学生对翻译的自信心,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教授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学习的技能和方法以及使用这些技能和方法的自信心,而学生也会在这一点上受益终身。无论在课堂教学或实践都应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走向社会竞争力为归宿来安排教学。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具有如下主要特点:①翻泽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的翻译能力,而不是只在教学生学会翻译某些句子或文章。②翻译教学的重点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了以学生为中心,并强调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激发学生对翻译课的兴趣。③重视翻泽过程。在教师的帮助指导下,学生学会如何理解原文,并且通过恰当的技巧来表达自己的译文。④为了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老师必须对学生的作业持积极的态度。
对于高职高专的学生来说,应侧重实践性,在实践中把理论消化、吸收。所以在教学中应该是以课本为媒介,以实践为目的,通过翻译实践来讲解课本中的理论。在翻泽实践中使学生认识到这些理论不是僵化的教条,而是非常实用。同时在实践过程中,他们会遇到许多用惑、问题,这使得他们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感到有的放矢,学习起来更有积极性。
2.2翻译课程的科学设计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应该尽量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让学生和教师扮演同样积极主动的角色。所以,可以先将相关练习发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前或者课堂上通过集体讨论完成。个人或小组的代表上台展示其译文成果,阐述其在翻泽过程中的思路和理由。同时,这一过程也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阐述过程中,因为要给出合理的解释,学生会运用到老师讲授的翻译技巧和理论进行分析,如果发现提出的理由不能令其他同学信服时,他会很快意识到自己的译文有误或者需要改进。如果学生在总结的时候感到困难,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提示。参与译文展示的学生阐述完毕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提问,或提出不同意见并给出理由。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对展示的个人或小组进行点评。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一步理清翻泽思路,不断改进自己的译文,重新构造知识。最后,通过归纳的方式推导出教师所要讲授的技巧。这是一个相互启发、开拓视野的过程。从这些实践中总结出一些有规可循的翻译原则。讲解结束后,教师还应该再次给予相应的习题进行实践和巩固。通过这个过程,学生亲自参与了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有助于他们对技巧产生更深刻的体会。
并且,教师应该在每次课后布置翻译作业,并收集部分同学的作业进行认真的批改。在第二次课上,展示优秀的译文并进行点评。同时也展示存在问题比较多的译文,并进行点评和修改。这样不仅能鼓励表现比较好的同学,刺激学生们努力提高作业质量的积极性,还能帮助所有同学了解到一些典型的问题。在点评作业的过程中结合上节课教授的技巧,可以让学生们了解技巧在实际翻译任务中的应用。为了增加学生的参与,还可以让学生点评学生的作业。这也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并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经常在翻泽中常犯的错误。
另外,教师要培养学生运用职业英语的能力,包括较熟练地运用英语获得知识、获得信息、构建人际关系、表达自己及演示等各个方面的能力。如进行商务英语的口泽、谈判等实践,它实际上是一种模拟实践,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实践能力和岗位职业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以这些需求来安排形式多样的活动,设计和布置不同的任务,通过种种途径来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
2.3模式存在的不足
“以学生为中心”的翻译教学模式同样也有其局限性。其一,当同一组学生在一起讨论问题时间过长时,一些学生容易开始分散精力,有时候他们会讨论某些个人的事情,忘记了正在进行中的问题;其二,这种方式会滋长某些学生的惰性,尤其是那些处于中下水平的学生。这些学生太依赖小组成员,他们不会去思考,仅仅只是等待其他人来回答,“窃取”他人成果;其三,这种教学模式会使某些学生感到困惑,特别是那些在处理语言解码和语言编码能力较差的学生,他们认为这种方式使他们对自己的翻译能力感到不自信。
2.4教师在模式中的作用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阐述了各种不同的观点,这时,教师应作为一个指导者,给与他们适当的帮助。例如,当学生遇到对词语的选择或是对原文无法理解,在小组讨论中又难以达到共识的时候,他们就会希望从教师那里得到提示。其次,教师要及时发现组群成员之间的问题,并对其进行调整,以使得小组工作能够更有效的进行。教师必须观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再次,当学生在班上朗诵其作业的时候,教师对其进行积极的评价,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的肯定态度会大大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 结语
总之,在英语翻译学习中,学生不能只是作为被动的学习者和接受者。应通过教师的引导、鼓励和帮助,培养成为能够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怎样完善高职高专院校中非英语专业的翻译课程模式,仍是教师们在实践中要不断摸索和探讨的问题。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439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