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学生语言感受能力的培养方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唐阳海

  语文教学以语言实践能力训练为中心,而语言实践能力的训练又以语言感受能力训练为中心,那么,何谓语言感受能力?语言感受能力是对语言的一种直觉思维能力,即通过语言的表层意义迅速而准确地捕捉到语言的深层意义,简称“语感”。按叶圣陶先生的说法,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一种“正确、丰富的了解力”。特级教师周一贯先生说:“简单地说,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所谓敏感,就是无需经理性的分析和逻辑判断之后再来下结论,而是一读一听之际,就比较确切地理解了含义,辨出了谬误,体会了情味,几乎不费什么精力,达到了自动化的程度。”语文学习中语感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倾向,又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语感的强弱,反映学生语文修养的高下。教师应在阅读中培养训练学生具有敏锐的语言感受力,并顺利地向写作迁移,这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
  那么,如何进行语感培养训练呢?
  必须承认,语感是可以培养的。语文课标在“基本理念”部分就强调“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在总目标中又要求在阅读方面注意“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然后在各阶段目标中再对此加以具体化。这是一个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系统工程。语言感受力最主要靠阅读来培养,并在长期的阅读训练中不断得到积累。语感培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注重阅读积累,学会揣摩比较
  
  语言是一种表情达意的符号体系,人在感知语言后,心中形成的形象成为语像,进一步赏析语言,使之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中学生已经在学习中积累了部分语言,而中学阶段是体验、丰富、发展的阶段,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引导学生将记忆与理解、感悟、鉴赏等环节联系起来,使之形成自主积累的意识、能力与习惯。只有通过不断的接触、揣摩、体味、理解新的词语,达到熟练的掌握,并应用于下一次新词的理解,这样才能形成了形成良性循环,达到阅读积累的目的。
  要提高学生语感受力,丰富学生头脑的意象积累,方法与途径有很多,但最主要的途径是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完成课标要求的名著阅读以外,可以建议学生自主阅读例如《青年博览》、《读者》等刊物里的文章。这类文章语言大多极有特色,可读性强,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对有代表性地文章进行精读,用心体味文章语言特色。经过长期的努力,对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和积累丰富语言是不无裨益的。另外,养成学生勤于观察生活的好习惯,多欣赏有益的影视也是一种途径。还可以利用课外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口述新闻、开辩论会、进行报刊资料剪辑等来强化语感。此外,教师运用优美的语言,为学生创设引人入胜的情景,将学生带入情景中去,对课文充分感受,在学生心灵深处引起共鸣,给他们一种“润物细无声”之感。也能给学生提供培养语感的氛围。
  当然,学生在积累的过程中还要注意运用揣摩比较的方法。如教《背影》中父亲买橘子一段时,教师变读有关句子,让学生对照课文,比较少掉了什么,这些语词有什么作用,讨论明确:“蹒跚”说明父亲老了,腿脚不灵便,“慢慢,用两手、用脚”说明行动艰难等,这就必须引导学生细细揣摩,这样才能发现用词的妙处,进而达到“意会”。引导学生揣摩比较很重要,“咬文嚼字”是其中重要的环节之一。一般采用的方法是:圈出重点词语;把圈出的词语去掉和原文对比,体会被删词语为什么用得好;抽出重点词语进行规定情境的造句;要求学生记住课文中的一些精彩词语,并领会这些词语的精彩之处,这样反复训练,自然能提高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二是引导学生切身体察。在语文教学中,应密切语言文字和学生生活联系,叶老说:“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应当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到上去。”为此,在教学中,当学生接触到某一事物时,要反复引导他们推敲这个事物可以用怎样的词语来准确表现它;当学生接触到描述某一事物的语言文字时,要引导他们仔细品味这些文字的精妙之处。这样“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反复揣摩比较,敏锐的语言感受力何愁不能提高?
  
  2 强调朗读训练,享受吟诵乐趣
  
  朗读、吟诵是我国传统的重要的语文教学方法,也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言的多种意味隐含在语音的高低快慢强弱之中。教师要真正认识到它的重要地位,加强朗读示范,注重朗读技巧,采取多样形式,倡导自由的读。朗读,对文章整体感知,了解文章的思路、结构,得到语音感、语气感、语法感、语体感、畅达感、分寸感等,对文章的理解也就了然于心。
  吟诵,是根据文章的需要和自己的需要,有意拖长腔调,夸张抑扬,讲究韵律节奏的一种精读方法。叶老在《精读指导举隅》中说:“吟诵的时候,对于讲究所得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吟诵玩其味,因声求气,因文悟道,传达出文学的情趣,畅发读者的感兴,实在是训练语感的良好方法。老舍《济南的冬天》、朱自清《春》都适合运用吟诵的方法进行教学,这样学生笔下那生动优美而又富有创意的《家乡的冬天》、《故乡的冬日》也就不足为奇了。
  课标对诵读也给予了足够关注,对诵读方法做了具体表述。在“教学实施建议”中指出“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从这点出发,教师就必须在古今中外名篇上多下功夫,通过大量篇目的朗读吟诵,实现语言的积累与语感的积淀。
  
  3 展开联想翅膀,拓展想象空间
  
  语感教学需要大量形象思维的参与,形象思维能力是语言感受能力的重要成分,因此在教学中对联想和想象应予以足够重视。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实践证明,要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必须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和联想的活动。在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灵感思维、直觉思想和创造性思维中,训练学生正确的语感。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把眼前所读的语言文字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沟通,对于作品中形象的描写,抽象的论理,借助联想和想象,点燃自己头脑里储存的生活表象,唤起鲜明的“内心现象”,或者再现作者笔下的生活情境,再造想象,创造想像,补充文章的实际内容,增加、印证作者的相同感受,直到自己的语感与作者的不相上下,也就深得文章的旨趣了。
  在阅读过程中,特别是在感知描写的语言文字时,引导、培养学生准确而迅速地在头脑中呈现有关表象,并进行必要的联想与想象。对语言文字有敏锐感受力的人,读王维《使至塞上》,就会通过再造想象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十个字里读出一幅旷远荒凉静寂的图画来。又如读《始得西山宴游记》中所云“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崖;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心凝神释,与万物冥合”,这是多么率直、任意与淋漓的文字,阅读时仿佛自己也是如此放纵于浩浩天地之间,寄情于山川草木之中。学生凭借想象联想再造了“西山”,“再造的山”重现了昔日作者的情怀。学生对这些文字的感受能力也就自然提高了。
  
  4 及时进行语感向写作迁移
  
  学生阅读完风格中各异的文章,并在阅读中培养起语言感受能力,其目的在于能运用于写作实践中,这里就涉及语感的迁移问题。语感迁移就是将学到的语言经验有变化地运用到另一种语言情境中去的活动。这也是培养语感的最终目的――即在实际运用中得以巩固,提高。
  实现语感向写作的迁移,要重视再造意象。学生在欣赏作品时有过某种心境体验,而这些被鲜明地留在脑际,在作文过程中,当遇到类似意象,在意象的驱使下,调遣词句,传情达意,学生脑中的意象已被重新组合,深染上本人的感情色彩,不同于原有意象。要顺利完成语感的迁移,教师还要注意对语感定势的引导。语感定势有积极、消极之分。积极的定势可以达到语感迁移上的“不自觉”,把情意表达得淋漓尽致;消极的定势,往往使表达落入俗套,词不达意,或语体不分。
  在进行语感迁移训练中,可以利用语言转移训练的方法。即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对语言材料按一定要求进行重新构思、组织、融洽、润色,并进行新的表达。如规定情境造句,给几个词语在某一情境中造句;对学生的作文进行面批,教师对学生习作中部分语段或词句共同修改。这些都不失为语感迁移训练的好办法。因为语感总是和语境、情境结合在一起,离开了情境说什么语感呢?同样,进行片断仿写、扩写等训练,也是具体办法之一,它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语感的品位。
  总之,敏锐的语言感受力是阅读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只有当语感顺利完成向写作迁移时,才算真正达到了语文教学的目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447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