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学生主体视角:开辟高校学风建设新蹊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黄锐波

  摘要:传统高校学风建设模式强调垂直组织的管理控制,学风建设的措施以泛群体或集体为立足点,不能适应当前新形势下高校学分制的推行和大学生分层化、个性化倾向日益强烈的趋势。高校学风建设的问题以学生出现学业危机为显征,学风建设须立足于大学生的成长规律,须立足于个体成长的案例事实,才能准确把脉学风问题的显性及深层原因,从而构建系统、科学的学业危机干预机制和学风管理体系。
  关键词:学风建设;学业危机;教育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1)05-0127-03
  
  一、高校学风建设问题研究综述
  
  学风建设是高校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工程的重要环节,探索切实有效的学风建设体系已经成为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一项不可回避的任务。
  在学风建设的组织平台上,传统模式主要以学院、系和班级为视角,强调以垂直的管理组织层层落实学风建设的各项措施,这些措施一般包括建立任课教师点名制度、以班级为单位的考勤制度、班主任巡查课堂制度等。当然,这些措施一定程度地实现了对学生课堂出勤率的控制,然而,其不仅耗费了较大的精力在课堂出勤环节的监控上,而且也未必能够有效地扣住学风建设的根本环节。
  在学风建设的工作措施上,比较普遍的做法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从教学环节强调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以改善学风状况(如倡导灵活多样的教学互动内容)、从学籍管理环节提倡学业退出机制(如实行在校学生达到一定学分或科目“挂科”后予以警告或退学处理)、从校园文化建设的角度进行着手(如倡导推动高质量的讲座文化提升学生的学术兴趣,或包装校园文化景观的方式来强化学风熏陶)。
  高校学风建设一直是学界广泛关注的命题,关于学风建设的研究成果中,主要分为对策性研究和理论性研究两大类别。二者都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之处:一是对策性研究缺乏可普遍推广的科学结论,着重于个别的经验总结。如强调“独立学院”的特殊性、职业学校的特殊性、特殊专业学校的特殊性、新建学校的特殊性、民办学校的特殊性以及有的强调大一新生的特殊性等。这些对策性研究的成果大多数立足于学风建设体系中某个特殊的领域或者某个个别的环节,并没有深刻地去挖掘学风建设的发生机制以及其学理性根源。二是理论性研究存在四层缺陷:其一是缺乏明确的研究对象,如探讨构建高校学风建设体系的研究中从领导决策系统、实施系统、管理制度系统和监督反馈系统四个层面提出构建学风体系的要件,未能扣准学风问题的发生主体;其二是理论探讨的深度不够,如探讨学风建设长效机制的研究中从党风、考核、文化、教学和激励等几个方面去进行体制性的探讨,并没有切入到学生主体的认知层面;其三是分析的角度过于宏大叙事,如立足于市场经济来探讨学风建设的多样性与针对性、立足于网络社会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这样的宏大背景进行探讨:其四是有关的结论观点缺乏事实依据。极少研究者将自己的研究结论建立在学风建设的现实案例和调查数据上。
  综上所述,学风建设问题其实不只是传统意义上以学生群体为视角的“泛集体”问题,其背后有着复杂的学生主体认知问题乃至更复杂的个体成长障碍问题。从另一个角度看,随着高校普遍推行学分制,传统以班级为单位的组织管理模式未必符合学分制下“同班不同学”的现实,学籍上的同班同学可能因选课的教师和课程安排不同而不在一起学习。因此,学风建设在学理上不再是一个抽象的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具体的现实问题:其具体性表现为学风问题以学生出现学业危机为显征:其现实性表现为学风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对出现学业危机的学生进行有效的干预和管理。
  
  二、大学生学业危机的显性成因及深度分析
  
  要深入探究学风建设问题,必须根据一定的标准识别出存在学风问题的现实对象。本研究中。我们选择的样本对象是根据某大学《关于实施学业黄牌预警制度及重修限定的规定(试行)》这一文件所筛选出来的、有相当学分重修的“学业问题学生”。2008年6月以来,该大学教务处颁布了《关于实施学业黄牌预警制度及重修限定的规定(试行)》(以下简称“学业黄牌制度”),对该校2007级及以后的学生实行学业预警管理。2009年,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个别访谈的方式,对该校存在学业黄牌预警及黄牌警告的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共调查学生238名;2010年,又采取重点跟进调查的方式,对54名连续四学期出现学业黄牌的学业不良学生进行深度访谈。
  经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调查,学生出现学业危机的显性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1)沉迷电脑游戏,占25%;(2)社团活动及兼职过多,占20%:(3)学业基础较差,占17%;(4)专业认同及学习兴趣低,占15%;(5)家庭变故、经济压力或身体有既往病史,占10%。
  通过对出现学业危机学生的深度访谈及长期辅导,造成学生学业危机的深度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想信念淡薄。在调查和访谈过程中,大多数学生表现出比较低的成就动机,不知道来到大学应该持有何种目标和如何去实现读大学的目标。多数人仅将获得学位证书和顺利毕业作为自己的大学目标。在访谈过程中,理想信念薄弱这一特征在学业危机学生中显示度最高,其中以大学所在城市的本地生源学生尤为突出。学习“压抑”和大学“无聊”曾在访谈过程中被学生多次表露,并由此而导致的沉迷网络游戏成为了困扰学生学业的主要显性原因。
  (二)生涯意识欠缺。在调查和访谈过程中,多数学生并不了解和认同自己的专业方向,不知道自己将来想从事何种方向的职业并承担何种社会责任、有何社会担当。对于自己所在专业的学科知识构成和基本课程框架及其知识供给意义。缺乏基本的认知和了解。专业方向感模糊和专业意识欠缺。造成了学生在与专业方向相关的生涯规划上表现出无助与彷徨,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应该学习什么和应该怎么学习,这成为学生陷入学业困境的另一主要原因。
  (三)学习方式不适。在调查和访谈过程中,多数学生表现出明显的角色转换不适感,在来到大学的第一年中。多数人并不完全适应大学的选课制度、上课方式和学习方式。在灵活多样、需要自己去选择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面前,不少学生无从判断、无从人手,从而导致多数学生选择了“逃避大学”,选择了与大学格格不入的生活方式如自我封闭、自我放纵和逐渐远离大学主流生活圈。在访谈过程中,不少学生表现出不能完全面对自己目前的大学生活,这主要与他们未能完全适应大学生活有关。尤其在遭遇学业困难和学业危机的时候,大多数学生表现出被动和无助,不能主动寻求相关人员的咨询与帮助,也不能得到有效、及时的关注与辅导,因而逐渐陷入学业困难和个性成长障碍的恶性循环中。
  (四)知识结构模糊。在调查和访谈过程中,问及学生如何评价学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多

数学生表示没有印象、不知大学有何专业设置、不明本专业的主要课程结构。除了少数学生表示有接触过本专业的简单介绍和选课咨询外,多数学生并不清楚自己所在学院、系的学科设置和专业方向,也不知道自己的专业特色和学科特点。多数学生对于自己在大学所学专业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和专业学习的切入点相当模糊,并表示很快淹没在大一的基础课和其他与专业无关的课程之中,对自己的专业疏离感很强,无从入手,进而渐渐产生专业认同危机并陷入学业危机。
  
  三、学业危机干预与管理的对策建议
  
  针对以上造成学生学业危机的主要成因,学业危机的干预与管理需要多方位的渠道和措施相匹配:
  (一)切实加强新生教育。利用新生入学时对大学充满好奇心和参与热情的时机,通过各种平台向新生落实大学新生教育的相关内容和课程。其中以理想信念教育、生涯规划教育、大学适应性教育、学习方法论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为主。新生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以新生入学为契机对其实施“主体性教育”的最佳选择。建议以学院和各系教学单位为主体,邀请本系教授或教师代表,分别从专业的各个方面介绍专业方向、专业特征、专业前沿、专业课题及专业学习方法论。引导学生尽快找到专业学习的切入点和专业人门要领,在让学生认识学院和系教授、教师的基础上,凝聚和加强学生的专业认同和专业兴趣,避免学生在大一求知欲较强的时期错过专业入门的好时机,进而导致专业疏离和专业认同危机。
  (二)稳步发展社区教育。以学生公寓为平台构建学风建设的工作体系,这一理念已经引起了学界的重点关注。学生公寓社区是学生课余的主要活动领域,多数学生出现学业危机的根源性土壤并不在课堂上,而是发生在相对自由、无人约束的公寓宿舍领域。要充分利用思想教育进公寓的工作机制和工作平台,对学业困难学生采取一对一、一对多的有针对性的学业辅导,关注、关心和跟进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业生活,保证及时、通畅的信息渠道。将学风教育、第二课堂教育等教育内容融入社区学生工作中,积极探索内容规范、设置合理、形式灵活的社区教育课程体系,并列入学生社区表现考评范畴之中。如有可能,建议有实施学分制的高校教务处在选修课中增设学生社区表现学分,作为学生学位申请的要求之一。通过社区学分表现来培养学生课余生活的良好习惯养成、杜绝不良生活习性,营造学生关注社区文化共同体、服务社区,营造良好的社区学习氛围。
  (三)着重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目前已经作为一项显性课题提上了高校学生工作的主要日程,从对学业困难学生的调查和访谈过程中来看,绝大多数的学业困难学生都存在或轻或重、或显或隐的心理健康问题,其中网络游戏依赖症、焦虑症和不同程度的抑郁症表现得比较突出。因此,学生辅导机构须着重加强对此类学生的心理辅导,通过建立心理健康咨询的绿色通道和网络聊天室,密切关注此类学生的心理状况和生活状况,做到信息渠道畅通、关心疏导及时。高校应提升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工作平台,在专业心理咨询教师的配备和咨询环境的建设上加大投入。针对若干心理健康问题比较严重的学业困难学生,要及时做好信息登记、信息跟进、及时辅导、密切关注,保证学生在校期间的心理健康和人身安全。值得一提的是,当前高校心理健康咨询与辅导的主流偏重于学生的情绪管理课程建设,而对于学生意志品质的训练课程探索明显存在疏漏。尤其是针对因沉迷网络游戏而陷入严重学业危机的学生,心理咨询过程中意志品质的训练尤其重要。
  (四)严格执行学籍管理制度。严格的学籍管理制度对于少部分不能自觉约束自己的大学生无疑会起到以儆效尤的作用。通过建立学业黄牌预警和学业黄牌警告制度及学生的滚动数据库,对屡教不改者和对思想和学业确无进步愿望表现者,严格根据学籍管理制度应予以劝退等处理,并将处理结果予以公布和宣传,做好相关学生的教育和被处理学生的善后工作。在执行学籍管理制度和学业预警制度的过程中,对于学业困难学生的学业情况,学校必须主动保持与学生家长的及时沟通联系,落实学生家长对子女学业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充分调动和利用学生家长的教育资源,共同对学业危机的学生走出困境承担责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456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