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对策与建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林忠伟
[摘要]伴随着农村留守儿童人数的增加,欠发达后发展地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也日渐凸显,不容忽视。作为一个庞大的群体和未来社会的主人,这些留守儿童得不到良好的心理和文化的教育,实在令人堪忧,一方面可能造成国家人才的损失,另一方面有可能形成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一股潜在力量。文章从国家未来人口素质战略和长治久安的高度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分析其成因,并提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G40-0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0)11-0052―03
全国妇联(2008)利用2005年1%的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研究表明,全国17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规模达5800万人,广西的农村留守儿童也有200多万人。据有关统计,2009年合山市、忻城县、荔浦县、田东县几个市县就有农村留守儿童24825人,很多乡镇小学一个班就有将近50%的农村留守儿童,甚至更多,这其中过半孩子的父母在沿海发达城市打工。伴随着农村留守儿童人数的增加,欠发达后发展地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也日渐凸显,不容忽视。作为一个庞大的群体和未来社会的主人,这些留守儿童得不到良好的心理和文化的教育,实在令人堪忧,一方面可能造成国家人才的损失,另一方面有可能形成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一股潜在力量。因此,对留守儿童教育与关怀的问题应提到国家未来人口素质战略和长治久安的高度来认识。
一、广西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
(一)亲情缺失
据有关调查显示:约73%的父母年均回家不足3次,有的甚至3年才回家1次;近30%的留守儿童与父母通话、通信频率月均不足1次。留守儿童与父母的亲子沟通较少,很多处于幼儿阶段的儿童在父母务工回家时对父母投以陌生和惧怕的眼神,不愿让父母抱,更不愿开口叫父母;而处于学龄义务教育阶段的留守儿童甚至也只是在父母给生活费的时候才感受到父母的温暖,亲子情结淡化、沟通冷漠化,“世上只有奶奶好”是他们亲情缺失的真实写照。
(二)安全缺保
由于学校和家庭之间存在安全监管衔接上的缺失,加之留守儿童缺少家庭的关爱和有效监护及他们对危险缺乏识别和自救的能力,因此溺水、触电、被拐卖、食物中毒、女童被委托监护人性侵犯等事故就时有发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对留守儿童产生了极大的威胁。
(三)生活缺助
有一个很典型的案例:有一位近80岁的农村老人,曾在一段时间内同时带过7个留守儿童,大的读高中,小的三四岁。在生活方面老人本身就需要自己的儿女照顾,但是反过来还要帮带7个孩子,造成老人生活失扶、留守小孩生活失助的现象。父母外出务工给留守儿童增加了劳动负担,年龄稍大的农村留守儿童就不得不过早地参加家务劳动。遇有疾病时,由于老人缺乏医疗意识,不及时带小孩到医院就医或胡乱弄一些土药方给小孩喂服,小病拖成大病的事件也时有发生。调查显示,半数以上留守儿童对目前生活状况不满意,有58%的留守儿童认为自己生活的不快乐。
(四)学业缺察
农村留守儿童大多是交给爷爷奶奶或请他人照料,监护人或者由于年龄较大、文化水平低,或者由于要承担沉重的家庭内外事务,时间精力有限,不可能辅导小孩的学习,对孩子的学习几乎起不到任何监督作用。在教育过程中,留守儿童呈现“学好了,没人夸;学坏了,无人骂”的状况;学校教育也存在师资匮乏的现象,很多乡村小学教师老龄化,知识陈旧,知识水平和现代教学要求脱节,对留守儿童心理、生理等方面有针对性的特殊教育就更加顾及不到;加之有些留守儿童调皮捣蛋,学习缺乏热情和自信,自觉性不强,不按时完成作业及缺乏家庭管教,厌学、逃学、甚至辍学现象屡有发生,令人担忧。
(五)心理缺慰
据有关调查资料,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因子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适应能力不良58.6%、强迫症状55.6%、情绪不平衡42.4%、学习压力情绪40.4%、人际关系敏感35.4%、心理不平衡28.3%、焦虑26.3%、抑郁24.2%、偏执23.5%、敌对22.2%。由于缺少父母的温暖和关爱,部分农村留守儿童不同程度存在着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悲观、焦虑、忧郁、孤僻、自卑;盲目从众;虚荣心强;缺乏安全感和家庭归属感;逆反心理强,对父母外出打工不理解而充满怨恨。由于心理失衡和缺乏父母的言传身教,部分留守儿童交友得不到很好的指导,时常受到他人侵犯,产生厌世情绪或者玩世不恭、行为极端自私有轻生念头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新华网曾报道:2000年以来,中国各级法院判决生效的未成年人犯罪人数平均每年上升13%左右,其中“留守儿童”占较大比例。“留守儿童”违法犯罪问题已经成为中国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
二、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义务教育的制度性障碍
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及其派生的其他相关制度是留守儿童出村入城就学难的制度性障碍。由于当前我国的户籍不仅仅是具有人口登记的基本功能,还在户籍上附加了许多权益和福利,如就业、医疗、教育等方面,致使农村儿童在城市中不能享有与城市儿童平等的权利进入同样的公办学校享受同样的义务教育,导致孩子无法随父母外出务工、被迫留守在家乡就学。近年来,我国逐步确立的“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制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保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当前义务教育经费的分配体制与户籍制度直接挂钩,按户籍分配教育资源的拨付制度又直接导致了进城的农村流动儿童教育经费缺失和流入地政府负担加重、义务教育经费困难重重,农村儿童进城就学问题无法解决。
(二)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化机能单一,资源严重不足
家庭、学校和社会是少年儿童社会化的三大主要环境,学校毫无疑问是留守儿童社会化的一个重要平台,但学校主要是针对儿童的文化教育,对基本生活技能、言行举止、生理及性教育等方面的社会化教育有其局限性和单一性。社会化理论认为家庭是个体出生后接受社会化的第一个社会环境,家庭教育具有先主性。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长期分离,得不到父母在思想认识上的正确引导,所接触到的农村社会环境有些具有极其严重的封建迷信思想、不良的遗留文化或庸俗文化。这些儿童尚不具备是非辨别能力,对一些似是而非的社会现象极易产生认识和价值取向上的偏离,并由此产生“读书无用”的思想。家庭结构的不健全及其功能的弱化致使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资源严重不足。
(三)教育管理方式简化,忽视对留守儿童情感和心理健康的关注
社会环境的变化,家庭教育的缺失,很多乡村学校的课程设置与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不相适应,只注重应试教育,方式简单化,很多学校没有
开设专门的生理、心理课程,更不用说配备专业教师,没有注意到农村留守儿童的特殊性,忽略了留守儿童的生存、安全、道德、生理、心理以及法制教育等问题。教育管理理念也还只是停留在应试教育上,受升学率的影响,教师大都偏爱学习成绩相对较好的学生,有的老师把成绩不太好的留守儿童看成包袱。谈起留守儿童时,几乎每个老师都能够罗列他们的缺点和错误,很多教师认为大多父母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没有“家教”,不讲卫生,缺乏礼貌,对他们存在诸多偏见。许多留守中小学生无奈地倾诉:“老师就连排座位时都把我们排在最后面。”同时,乡村小学老师普遍教务负担重,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关注留守儿童的特殊性,进行有效地管理教育。
(四)部分农村基层组织的管理功能弱化
农村留守儿童很难在短时间内受到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部分基层干部全力以赴以农村经济发展为出发点,以农民收成和收益求衡量绩效,关注的是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及其所带回的经济收入,并把此视为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但对相伴产生的留守儿童监管和教育问题却缺乏认识。只考虑为农民抓票子,没去考虑为农民带孩子,更没有采取实际可操作的管理措施,有效的政策性文件更难以出台,基层政府对农村留守儿童管理功能弱化。
三、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建议
(一)资源配置向三线城市尤其是县、镇及农村倾斜。实现城乡和谐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城乡发展及其资源配置一直处于不平衡状态,城市资源多,发展快,而农村资源少,发展慢,只有实现城乡社会、经济、教育发展一体化,才能统一配置教育资源,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提供基本保障。这就要求国家在制定资源配置政策时,投资取向上加大向农村倾斜的力度。全国有2000多个县,假如每年一个县投入1亿元,总共是2000多亿元,连续投入10年也才是两万亿元,但有这两万亿元的投入,10年之后,我们的新农村建设将会取得非常大的成效:农村和谐发展并实现城镇化,就业岗位增多,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的数量会大大减少,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也将逐步减少。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借鉴韩国,当年他们倾全国之力进行新农村建设,把国家财政超过90%的钱投向农村,快速实现城填化。
(二)改革户籍制度。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和均衡化发展
通过改革户籍制度,消除附加于户籍上的各种义务、权益和福利,使得户籍与其他正当公民利益相脱离,消除人们对农村户籍的歧视,发挥户籍人口注册的基本功能,拓宽人口流动的渠道。同时建立科学的留守、流动儿童信息监测体系,实时动态地掌握流动儿童的进入和流出情况,并以其为依据,有效利用转移支付制度把流出地政府的流动儿童教育经费转移支付给流入地政府。避免各地方政府在教育经费流动方面的利益博弈,并整合和协调各方力量,实现教育资源跨地区、跨边界协同,逐步做到按入学实际人数而不是按户籍分配义务教育资源,相关政府部门将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的入学状况和教育方案一起作规划,切实地将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纳入本地区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破除城市公办中小学的户籍入学门槛,使流动儿童可以按居住地原则,就近进入公办中小学接受学龄义务教育,在学籍管理、升学、竞赛评优等方面实行与城市户籍儿童统一的评价标准,让流动儿童有一个与城市儿童“同城、同校、同班、同师、同学”的“五同”学习环境,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和教育资源均衡化,使城乡儿童享有均等的受教育机会和权利,平等地享有教育资源和服务。最终使农村流动儿童入城就学没有户籍壁垒,外出务工的父母能把子女带在身边进行抚养和教育,从而减少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使孩子的身心得以更健康发展。
(三)强化政府作为。重视学校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生理健康教育
我们应有这样一个认识:农村留守儿童并不是问题儿童,他们需要的是潜移默化的关心与关怀,而不应是被划为另类,受到歧视性的区别对待与关注。因此,政府在主导教育的过程中应要有作为,把农村流动、留守儿童工作纳入国家和各地区新农村建设规划、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之中,将农村流动、留守儿童的各项权益保护列入各级政府实施的儿童发展纲要的检测评估体系,使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工作与实施纲要相结合;以政府为主导,重视学校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生理健康教育,在课程设置上考虑农村留守儿童缺乏父母亲情、家庭温暖等引起的特殊心理,开设专门的心理、生理及安全教育课程,配备专业老师和专门的保育人员或生活老师,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对农村留守儿童自我价值实现的定位作用,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促进他们健康心理的形成。
(四)搭建教育监护网络沟通平台,拓宽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社会化渠道
寄宿制学校很大程度上可以在农村留守儿童照看不周、自理和适应能力低、学习和安全得不到保障、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应以政府为主导,大力发展和完善农村寄宿制学校,建立适合农村留守儿童需求的教育管理模式,加强学校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文化学习及社会化教育。亲情沟通方面,由政府拨款给城市社区、农村学校或村委购置电脑等相关语音视频设备建立“城村”语音视频网络亲情站,有条件的农村也可把亲情站建到队(组、屯),招聘具有电脑知识的大中专毕业生进行管理,帮助农村留守儿童与在城里务工的父母进行语音视频交流。同时,政府为闲时回乡的外出务工人员免费提供上网视频操作培训,逐步把这项服务纳入教育规划,努力构筑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教育监护网络,改变过去只能电话语音沟通的方式,强化视觉和语音的双重沟通,为留守儿童定期或不定期的可以和外出务工的父母进行语音和视频聊天提供一个网络沟通平台,增强亲情、增加留守儿童受家庭教育的机会,使农村留守儿童有一个良性发展的社会化环境。
[责任编辑:霁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459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