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德育现状分析及其对策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易红联
[摘要]高校道德教育智育化、德育工作队伍混杂松散、工作机制存在缺陷,加之道德主体道德需要不足等造成高校道德教育低迷、失效,高校道德教育实效性缺失也就成为当代亟待解决的问题。要增强高校德育的实效性,必须创新德育模式、加强高校德育人才队伍建设、构建“一体化”的育人机制,同时还需激活道德主体的道德需要。
[关键词]高校;德育;对策
[作者简介]易红联,湖南城市学院副教授,湖南益阳413000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7)06-0152-03
一、高校德育失效原因分析
1.道德教育智育化是导致高校德育失效的直接原因
高校的道德教育异化成为以知识传授为主的知性德育,德育对象的道德结构呈畸形发展是导致高校德育失效的直接原因。由于受科学主义与实用主义的影响,高校道德教育成为了知识的传授、理论的灌输与真诚的劝导,成为了机械的限制性的管理与处罚,把复杂的德育过程简单地等同于道德知识的掌握,以替代德育。忽视大学生的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习惯的培养,忽视大学生日常在社会、学校、家庭生活中多样化的道德实践,一言以蔽之,忽视其主体作用的发挥。似乎大学生只要接受了所学到的道德知识,外加严格的管理、限制,就不会出现道德上的问题,对他们终生的道德影响也就可以一劳永逸了。这样一来,大学生的道德知识水平似乎得到了提高,可道德规范却难以有效地内化为学生自身的道德信念,致使德育停留在他律的层面,其道德结构呈现出畸形的发展。
2.大学德育工作队伍混杂、松散是高校德育效能低下的根本所在
大学德育工作队伍是教育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道德素质,培养民主法制意识,端正思想认识,坚定理想信念,帮助大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一支重要队伍。高素质的德育队伍是大学生健康成长,成就自我的前提和重要条件。然而,高校德育工作队伍的现状却不容乐观,一方面,人员结构复杂,专业结构欠合理,思想素质、理论水平低。大部分辅导员所学专业并非思政教育专业(一般与所在院系的专业相关),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解决教学科研人员的后顾之忧而照顾部分家属,以及因选拔机制存在缺陷、择业竞争不公平等而引入,这就导致了辅导员整体素质不高。另一方面,又由于高校缺乏合理的考评机制以及真正意义上的竞争机制,使得部分德育工作者提高自身的德育理论水平、学习科技文化知识的动力不足,满足于应付、敷衍局面。由于理论水平、思想素质不高,德育工作者势必难以应对学生遇到的问题,难以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难以解决大学生在复杂形势下出现的复杂问题,造成德育的效能低下。
3.高校德育失效还在于大学德育工作机制存在着缺陷
大学德育工作被机械地分解为相对独立的模块,“两课”教师集中于社科部或马列部,而专职德育工作人员如班主任、辅导员又归属于各个院系。“两课”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课后却缺乏与学生深入交流而未能对学生作进一步的教育指导,因此难以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与思想困惑。作为院系的专职德育工作人员由于理论知识不足,自身素养的缺乏,加之工作琐碎、繁杂,也只能顾及学生的日常管理,从而以“堵”代“疏”,视德育任务为对违反纪律的大学生加以惩处。加之教学、管理各块之间相对独立相对封闭,缺乏交流与协调,导致德育工作失效。
4.道德主体道德需要的欠缺是高校德育失效的一个重要原因
所谓道德需要是指人们对道德所具有的价值、意义认识基础上产生的,制定并自觉遵守道德原则和规范、践履道德要求的心理倾向。道德需要对主体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具有一种内驱力,这种内驱力能有效地促进道德主体不断的提高其知、情、意、信、行,使各种要素平衡协调发展。缺乏内在需要的动力是不存在的。由于社会转型、经济转轨、局部领域激烈且无序的竞争以及多元主体的出现和多元文化的形成等社会环境的影响,致使当代大学生道德需要不足,道德需要的不足直接导致其道德选择出现偏差,道德行为也就难免失范。
建设和谐社会离不开“德才兼备”的人才,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阵地,面对高校德育现状,面对形势的深刻变化,面对当代大学生的新特点,高校德育工作者要积极探寻新措施,努力增强高校德育的实效性。
二、高校德育的对策思考
1.创新德育模式
创新德育模式就是要改变传统的忽视主体需要,轻视人文关怀、主体作用,注重教条灌输的经验型、工具型、单项式的德育模式,以实现高校德育模式的现代化,使高校德育凸显主体精神,回归生活世界,强化隐性德育的渗透功能,提升大学生的品格。
高校德育要坚持主体性原则。道德教育的主体性原则是指道德教育要充分发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强调在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的前提下,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坚持主体性原则,就是要通过教育,使受教育者提高主体意识以及具有自我教育的能力,通过自我修养而自我发展,以实现由教育向自我教育的转化;就是要求教育者按教育目的的方向不失时机地给予大胆引导,帮助受教育者把握好方向,提高受教育者的自我判断、自我选择的能力。
高校德育要回归生活世界,就是教育者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要贴近学生,贴近实际。道德是人们生活的结晶,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产生的某种精神性的选择。陶行知先生指出,没有生活作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作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当前,高校道德教育实践处于与生活逻辑和自然逻辑的背离之中,大学生每天在生活世界和自然世界之中,却在教师理智的支配下记诵抽离了生活和自然的机械的枯燥的道德教条,根本体验不到生活的丰富与乐趣。回归生活世界,就是要将教育生活化、生活教育化。以生活为基点,关注大学生的生活世界,尤其是他们的道德生活空间。要把握德育对象的思想特点,把握其思想形成发展的客观要求,引导、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生存的生活世界,认识自我,解决他们的思想困惑及其实际问题。
高校德育还要强化隐性德育的渗透功能。苏霍姆林斯基指出:“造成青少年教育困难的最重要原因在于教育实践在他们面前以赤裸裸的形式进行,而处于这种年龄阶段的人按其本性来说是不愿意感到有人在教育他们的。”因此,高校德育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针对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强化隐性德育的渗透功能,即把德育内容隐含在教育过程中,渗透在校园生活的各个层面,在与学生的交往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通过建筑构造、生态环境、校园文化活动、网络平台、学校规章制度、教师人格魅力等于无声处渗透德育功能,使受教育者受到外在的形象感染以及内在的理性折服,于育
德“润物细无声”。
2.加强德育人才队伍建设
邓小平指出: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关键在人。高校德育工作能否取得好的效果,关键也在人,在于德育队伍素质的高低,在于德育人创新实践工作的能力。因此,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德育工作,就必须加强德育人才队伍的培养与建设。首先,要优化选人机制,要把素质高有培养潜力、道德品质好、乐于奉献并热爱德育工作的人选拔到德育工作队伍中来;其次,要制定培养方案,强化竞争意识,通过各种有效的培训,使能胜任者走上岗位,不能胜任者则从队伍中分离出去;第三,努力改善德育工作队伍的待遇、地位,让其在政治上、工作上和生活上与高校教学科研人员享有同等权利,消除他人对德育工作队伍的各种偏见,使之能积极主动快乐地投身于德育工作之中,为党的德育事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3.构建“一体化”的育人机制
“一体化”育人机制是指德育工作的整体化机制,构建高校“一体化”的育人机制就是把高校学生的“两课”教育与日常思想教育有机结合的一种运行机制,就是“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大力支持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使高校德育工作诸多环节甚至是全社会均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形成整体效应,提高德育的实效。具体来说,它主要是“两课”教师同校内各层面各部门的教育者互相配合、互相沟通、协同教育,实现德育队伍的一体化;建立以校党委领导、校党委和行政共同决策、校行政全面负责实施德育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实现德育管理的一体化;高校教师、家长、社会力量以大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协同努力、配合育人,实现学校、家庭和社会育人一体化。
4.激活道德主体的道德需要
高校德育不仅需要对道德主体进行道德知识的传授、规范性的管理约束,更需要培养道德主体自觉自愿地接受外在的道德影响并将其内化,也就是需要激活道德主体的道德需要。有需要就有动力,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等无一不来自于道德需要这种内驱力。要激活道德主体的道德需要,首先要让大学生知晓个人不是孤立生存的,互相之间是相互依赖的。“爱别人,就是爱那些使我们自己幸福的手段,就是要求他们生存,他们幸福,因为我们的幸福与此相联系。这就是我们的利益与我们交往的人们的利益混合在一起,以便为共同的福利而工作。”为了自己的幸福,就需要自己在行为上注意遵守社会规范体系即道德要求,注意到别人的幸福。其次,大学生要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就需要在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和谐发展,不断自我完善,不断地内在统一起来,并使之在社会生活中去发展、去完成。
[责任编辑:荷 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483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