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当前流行音乐对青少年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流行音乐以其优雅自然的情趣和融合传统与现代文明于一体的形式,深刻引导着一代代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流行音乐同时也成为校园内一道“驱之不去,避之还来”的风景线。我们既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现象的现实意义与重要性,也要客观辨析出它的消极意义和负面的影响,正确引导青少年面对流行音乐。
  【关键词】:流行音乐、青少年、影响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5-0147-0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流行音乐发展迅速,而其最大的消费群体就是青少年,成为青少年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这一前提下,准确、深入的分析流行音乐对青少年的影响,把握流行音乐背后的青少年心态,正确的引导青少年面对流行音乐就显得极为重要。
   一、流行音乐背后的青少年心态及喜爱原因
   流行音乐以其贴近大众的内容、易于接受的形式和娱乐的方式丰富了青少年的精神生活,激发了他们开朗、乐观、向上的情趣。而多元化的音乐风格开拓了青少年的艺术视野,愉悦了他们的身心。
   青少年随着性生理的成熟对异性交往存在渴望,他们需要一种载体予以诠释,而流行音乐中的一些爱情歌曲正好唱出了他们对爱情的憧憬与渴望,引起了他们内心的共鸣。
   青少年追求独立,成人意识较强。他们极力仿效成人,模仿成人的外表和行为,通过对明星人物的依恋和认同来强化自我,从歌手中找到自己理想的影子。因此,认同歌手实质上也是青少年对自身的一种认同。
   情感宣泄需求。这一时期他们的情绪和情感不断的丰富,对生活充满激情朝气蓬勃,但同时也盲目、狂热、冲动,情感体验的两极性在他们身上表现的十分明显。多元化的流行音乐正好给他们提供可一个发泄情感的平台,或多或少的缓解了青少年内心的压力,满足了青少年的需求。
   媒体的诱导。新闻媒体为了自身的市场占有率,不断的炮制所谓的新闻热点,迎合社会的需要,把舆论的正确引导抛在脑后。青少年由于认识的局限性,对一切新鲜事物都存在较强的好奇心,他们迫切的想了解社会、人生、情感,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在媒体的大力宣传和炒作之下,他们的信仰和价值观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他们对流行音乐的如数家珍,对其他经典音乐的一无所知,幻想着一夜成名的明星梦。
   二、流行音乐对青少年的影响
   流行音乐反映的是特定社会文化环境中流行的音乐审美品味,因而总是良萎并存的。换句话说,从整体上看,流行音乐本身并不是为青少年而创作而存在的,因此,它的许多内容或音乐表现风格、手法对于青少年来说并不合适,甚至是有害的。下面将从以下几方面具体分析流行音乐对青少年的影响:
   由于流行音乐被视为青少年自己的音乐,他们把面对现实的不满、对成人社会的不满都呈现于流行音乐中。同时流行音乐也赋予了青少年的群体归属感,他们通过流行音乐形成了对自己的身份认同,同时也是对占社会支配地位的权利集团与意识形态的逃避、抵制与反抗。
   喜欢流行音乐的青少年中有一部分人是出于从众的需要。流行音乐的传播构建了一种文化氛围,流行音乐成为青少年之间联系的纽带。为了让自己适应这种文化氛围,不破坏群体的内聚力以及审美态度和行为方式,一部分人往往会把自己的好恶深藏于心,在表面上显示出对流行音乐的喜爱。
   流行音乐在青少年中还形成了一种时尚压力。当流行音乐被视为青年文化的表征时,不喜爱流行音乐就被视为一种落伍、一种心态的老化,因此他们唯一的选择就是喜爱流行音乐。流行音乐已不仅仅作为一种音乐存在,而是形成了一种文化氛围,一种青少年生存、成长的文化氛围。这已经超出了主观选择的范围,而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事实。
   现代流行音乐的艺术性正被快乐原则所消解。一些流行音乐缺乏高尚的文化底蕴和应有的审美价值,更有一些格调低下的流行音乐使人陷入哀怨缠绵、多愁善感的狭隘天地,导致青少年思想消沉、学业荒废,这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不利的。同时长期“看音乐”致使我们在谈论某一首歌曲时眼前出现的是同一画面。毁灭了艺术的个性,对青少年的创造力的影响是毁灭性的。
   在市场经济轨道下,流行音乐的内容中存在着大量对于金钱、物质、享乐的描写,体现了人们对金钱的摄取欲望和世俗生活享乐的期待,充斥着迷茫、痛苦、困惑与失落等感情色彩。青少年长期处在这一环境下,势必造成青少年价值观的滑坡,最终使青少年在成长中冷漠、麻木、宿命论,当这些占领了青少年的心灵将是多么可怕。
   大众传播媒介在流行音乐的流行中起着重要的诱导和催化作用。“流行”与大众传播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几乎任何流行的事物都是以传播为前提的。德国学者伊丽莎白?内尔-纽曼认为:“个人的观点和态度要受周围人和大众传播的影响……就人际影响和大众媒介这两种作用而言,后者的作用更大。”不同群体由于年龄和文化的差异,其受传媒影响的程度会有所不同,而对青少年而言,传媒无疑是最具代表性和权威性的,它所传播的文化信息便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审美趣味和文化偏好。从一定意义上说,是大众传媒控制了青少年对音乐的选择。
   流行音乐,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的存在有着合理的客观基础与主观需求。因此,意图消弭流行音乐对青少年的影响显然是不现实的,我们应正视流行音乐的社会影响,分清其利弊,还青少年一个纯净天空。
  参考文献:
  [1]于光远等编:《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卷》1980年
  [2]杨长征 《关于“流行音乐与青少年成长”专题访谈的说明》刊于:《青少年文化时尚研究》2004年2月
  [3]王韶坡/整理《“中学生与流行音乐”访谈实录》刊于:《中国青少年研究》
  [4]吕 杰 《嵌在青春的日子里:大学生与流行音乐》刊于:《中国青少年研究》
  [5]刘 扬、王珑玲《岁月如歌:“青少年与流行音乐”访谈比较》
  [6]沈汝发 《且行且歌:“流行音乐与青少年成长”研究》刊于:《中国青年研究》2003.1
  [7]张蓉《浅谈20世纪流行音乐迅猛发展的原因》刊于:《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6
  [8]李小兵《流行音乐中的几种主要体裁形式》刊于:《人民音乐》2001.10
  [9]张进《流行音乐的特点及其发展》刊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1.3
  [10]陈炼《从艺术社会学的视角看当代中国的流行音乐》刊于:《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7.3
  [11]《西方追寻东方--世界流行音乐发展中的“双向”追求》刊于:《人民音乐》1997.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556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