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农业产业化的“加速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周文波 陈 庆

  “我和同龄人相比够幸运了,当年一进农科院就师从余遥和宋荷仙等专家,多亏他们的悉心指点和无私帮助,自己才少走了许多弯路!”甫一见面,四川省农业科学院院长、省科技顾问团农业组组长李跃建就充满感情地讲起了自己的成长经历。
  1982年7月,以优异成绩从四川农学院毕业的李跃建,进入了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工作。自此,他的科研工作就与四川农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人生道路上留下了一串串坚实脚印,在农业科技创新研究和转化方面取得了一个个令人瞩目的成绩……
  
  大胆创新,选准产业突破口
  
  “创新就是要找准突破口,选择解决重大难题的科研课题,这样才能对农业生产有实际意义!”从事农作物遗传育种研究26年,李跃建最突出的研究成果就是慢锈性小麦育种技术。
  条锈病一直是影响四川省小麦生产的头号病害。上世纪70年代以来,四川多次爆发小麦条锈病,小麦平均减产10-15%,严重的地方导致小麦绝收,给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解决这一问题,培育小麦抗病品种是较为经济安全的办法,但搞了多年都没有取得重大进展。
  “这个问题不解决好,四川农民将长期蒙受重大损失,作为一个农业科技人员问心有愧啊!”李跃建打定主意要攻克解决小麦抗条锈病这一难题。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李跃建就和课题组成员长期深入小麦主产区,选择多个地区进行多点穿梭选育,将高产、稳产和高效等综合因素有机结合,通过无数次实验和论证,终于摸索出一套全新的育种技术,创造性地解决了慢锈性育种难题,并育成和推广了以“川麦107”为代表的慢锈性新品种。以此为基础,李跃建主持研究了慢条锈性抗病的遗传机理,找到了慢锈性基因的分子标记,明确了慢锈性蛋白质基础,填补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空白。“川麦107”及其慢锈性研究于2003年和2006年分别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目前,“川麦107”是我国南方地区产量最高的优质白粒小麦品种,已在四川、湖北、贵州等省推广4000多万亩,增产小麦6.5亿公斤,创社会经济效益6.9亿元。
  四川蔬菜种植面积达1500多万亩,年产值仅次于水稻而居第二位,但亩产量和总产量在全国仅处于中等水平。长期以来,四川省蔬菜种植依靠的是本地品种和从省外引进的品种,蔬菜新品种的培育研究非常薄弱。
  “蔬菜大省缺乏新种品牌支持的局面不能再持续下去了,这对四川蔬菜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十分不利,也制约了农民增收!”李跃建的积极建议得到了省领导的大力支持,从2001年起,蔬菜作物遗传育种研究纳入了省重点攻关项目。作为首席专家,李跃建根据四川省的特点提出“早熟、优质、高产、抗病”的育种目标,组织省内多个育种单位联合攻关,在6年多的时间育成50多个蔬菜新品种,其本人亲自参与的课题组便育出“川绿1号黄瓜”、“甜栗1号南瓜”等7个早熟优质高产的蔬菜品种。
  “我们争取在三五年内,对四川现有蔬菜品种进行更新换代,使杂交新品种的比例占到50%以上,使全省菜农收入有较大幅度增长!”李跃建对四川蔬菜产业发展满怀信心。
  
  有容乃大,不以成败论英雄
  
  “科学研究是一项十分枯燥和寂寞的工作。要创新,就必须更多地瞄准学科前沿,而这样的探索往往意味着巨大的风险。有的学者为了一个课题,常常耗费多年甚至穷其一生也未必能出成果。对于成功者理所当然应该给予肯定,但失败者也同样应该得到理解和尊重,否则就不符合科学规律。”从事农科研究多年的李跃建深知科技创新的艰巨性,多年来在营造良好科研环境、促进创新成果的产生上作了大量努力。
  “水稻宿根稻”技术是一项国际上没有成功先例的科研项目,其对于保护环境、节约人力资源有着重大意义,一旦突破将产生重大经济社会价值。水稻专家李勤修选择了这个课题,一干就是20多年,遗憾的是直到退休仍未取得实质性突破。
  “李勤修虽然没能成功,但他的精神深深鼓舞着年轻科研人员,其艰苦努力应该得到尊重和认同,我们在李老师退休后仍返聘他继续从事这项研究。”李跃建充满感情地说。
  尊重科学、宽容失败的学术氛围使更多的农科院科技工作者敢于直面挑战,乐意选择一些耗时日久、周期很长但对于农业生产有着重大价值和意义的项目……
  食用菌研究专家肖在勤十年磨一剑,发明了食用菌融合核分裂技术,首次在世界上实现食用菌远缘杂交,获得了国家发明二等奖。而在该项研究启动之前,国内外权威专家已经作出了不可能实现食用菌细胞核融合的结论,肖在勤为何敢于向当时的“学术禁区”发起挑战呢?
  “是单位和组织尊重科技人员的艰辛劳动和正确对待失败的氛围,让我鼓起了敢闯禁区的勇气。选择这一课题时,我早就有了思想准备,也许直到退休也搞不出成果来,但自己的努力起码会得到农科院的理解和认同。”回忆往事,肖在勤感慨万千。
  不以成败论英雄,不以科研成果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农科院宽松和谐的学术氛围,不仅激发了在职人员的科研热情,也吸引了众多优秀人才加盟。目前,全院拥有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7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75人。近5年来,农科院共派出300人次到国外学习考察、合作研究,归国率达到95%。
  “其他地方可能有更好的待遇,但农科院这种氛围却不是处处都有的。”拒绝某外国公司以收入10倍的高薪聘请,心甘情愿留在农科院从事科研的玉米专家张彪说出了大家的心声。
  
  不能增收,先进技术也要打折扣
  
  “科研从生产中来,成果为生产服务,这是农业科技工作者应该秉承的宗旨。一项农业科研技术如果不能帮助农业提效农民增收,无论其再好再先进,价值和意义势必也会大打折扣!”李跃建任院长以来,秉承省农科院注重推广实用技术的优良传统,带头组织各方面的合作,把先进的科学技术送到全省农业生产第一线,送到了天府之国的田间地头。
  “李院长,真是太感谢你们了,这些年农科院的专家帮助我们发展塔罗科血橙,让乡亲们增加了好多收人哟!”每次来到简阳市的三岔镇,李跃建和同事们常常被当地热情的果农围住,争着请他们上家里吃饭。
  三岔镇过去一直是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禁止网箱养鱼后,当地农民收入一度大幅下降,甚至影响了社会稳定。1999年,在省农科院的大力支持下,该镇开始大力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种植优质意大利无核血橙为重点,努力开辟农民增收新门路。近10年时间过去了,在一批批农科院科技人员帮助下,三岔镇血橙种植面积日益扩大,品种也不断提档升级,先后获得了“四川省血橙之乡”、“无公害农产品”等佳誉,当地果农也因此走上了富裕之路。
  从农业科技成果研制出来,到成果正式推广应用以前,必须进行中间试验,即进一步研究新成果的高产、高效潜力和在各种条件下的适应性,达到技术上进一步完善,为大面积推广奠定坚实基础。坚持科技创新和成果示范推广两手抓,大力建设在全省有推广价值的示范基地,是农科院近年来探索出的科技产业化新路。
  “我们近年来在川西广汉、川东北宣汉等地陆续建立了中试基地,依靠科技创新,加强中试熟化,再通过点、片、面的途径推广技术成果,这样就大大加快了科研技术推广使用的进程,对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和增加农民收入有着显著作用。”李跃建显得很自豪。
  记者了解到:依托分布全省的中试基地,省农科院取得了一项项佳绩……
  2008年,省农科院创造了多项玉米、水稻、小麦超高产记录:
  在宣汉县峰城乡,农科院科技人员和当地农技人员一道,在1.2万亩耕地上扩大示范超高产玉米生产技术,平均亩产达到了727.4公斤,比当地前3年平均亩产增加33.6%。
  在简阳东溪镇,农科院在1210亩旱地上示范玉米高产技术,亩产高达610.4公斤,比前3年平均亩产增加47.1%。
  20多年来,在连山镇小麦中试基地的示范带动下,德阳市的小麦单产水平长期位居全省第一。
  一项项科研技术的推广运用,背后是李跃建和农科院领导对默默奉献在基地一线的科技人员的关心:挤出宝贵的资金,为一线科技工作者提供物质保障;尽力提高外勤补助,使远离成都的科研人员安心在基地工作;对一些长期服务在生产第一线,在评定职称时往往被科研论文的量化规定所困扰的实用型人才,不惜为其破例或专门到有关部门进行解释说明
  “李院长每年几乎有一半以上时间在全省各地出差,随时了解各地农业产业化推广进程,为在基地工作的院内人员排忧解难,真正起到了稳定一线科技队伍的作用!”农科院人事处长向跃武告诉记者。
  “近5年来,农科院科技转化率达到了87%以上,这些在一线辛勤奉献的科研人员功不可没。如果不是他们植根基层,农科院的很多先进技术根本走不出院门,更不可能有今天的地位和影响!”李跃建的话里透出的是欣慰和自豪。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742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