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生命教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鲁文
所谓生命教育,就是有关生命的教育,它主要是帮助人们认识并珍爱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并在此基础上主动思索生命的意义,找出自己存在的价值与定位,提升生命的质量。其主要内容有:了解生命,欣赏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保护生命;提升生命,回馈社会。
长期以来,我国大中小学各阶段的教育中,真正意义上的生命教育甚少,它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的负面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因此,生命教育的扬帆起航是课程改革的一大突破,是教育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要求
教育的本旨是解放人,发展人,提升人的身心,发展人的潜能,提升人的素质。教育不能仅仅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工具,其本质应该是促进和培育学生个体生命的精神成长与发展。对一些人来说,在知识增长的同时却伴随着对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的怀疑。这样教育的结果不是发展人,而是毁灭人。一位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当上一所中学的校长,每当一位新教师来到学校,他就会交给那位教师一封信,信中写道:“亲爱的老师,我亲眼看到人类不应该见到的情境:毒气室由学有专长的工程师建造;儿童被学识渊博的医生毒死;幼儿被训练有素的护士杀害。看到这一切,我怀疑: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我的请求是:请你帮助学生成长为有人性的人。只有在使我们的孩子成长为有人性的人的情况下,读写算的能力才有价值。”可见,从教育与人的关系、人与生命的关系维度思考,关注生命的教育确实是教育的元基点。只有将对人的认识与理解置于生命之中,才有可能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
二、扬弃中国传统生命观的需要
几千年封建历史中生命的等级观念到今天影响仍然存在。曾经震惊全国的克拉玛依火灾,324名学生丧生,而20多位副处级以上的干部却安然无恙!这是为什么?如果说在生死关头让孩子先走以保护弱小生命映射的是人性的光辉,一句“不要动,让领导们先走”折射出的乃是中国传统的生命等级观念。
生命应该是平等的,生命的尊严应该是至高无上的,在神圣的生命面前,任何世俗之物都应该匍匐在生命之光之下。而传统生命观则把物的价值、世俗的价值远远凌驾于生命之上。这样一种扭曲的价值体系,不仅是对生命的亵渎,造成人的异化,而且直接导致了国家的积弱积贫。理所当然,只有摈弃传统价值体系,以人为本,国家的振兴才是可以期待的。
三、强化青少年学生生命意识的要求
传统价值体系中轻视生命的思想也影响了我们的青少年学生,使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既不珍视自己生命,也不尊重、关爱他人的生命。由于缺乏对生命应有的热爱、尊重与珍惜,一旦遇到挫折和委屈,他们往往就会做出极端行为,甚至走上人生的不归路,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无尽的痛苦和不幸。据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的调查分析,自杀已成为我国15至34岁人群的首位死因。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是否拥有正确的生命观,他们生命意识的强弱关系着未来中国的健康发展。
如何积极有效地推进生命教育,是我们必须进行深入思考的重要课题。生命教育的推进要求学校、社会多种教育力量的共同参与,但无疑学校对青少年的生命教育赋有主要的作用。我们要以实施新课标的要求,将生命教育从课程、教学方式和教师素质等方面建设来加以推进。
1.以思想品德课为主要课程载体,在学科中渗透生命教育
从我国教育实际出发,应该建立以思想品德课为主要载体的全方位学科渗透性教育的的生命教育体系。有专家认为,生命教育应进行以珍视生命、保护生命为主要内容的生命教育。“科学”教会学生认识生命的奥秘;“体育与健康”教给学生生命运动的常识、保健的方法;“艺术”教会学生欣赏生命的美;“语文”发挥文以载道的作用,渗透人性的教育和人文意识,提升学生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理解。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生理及心理发展特点和他们的实际需求,让学生学会选择和逐步构建个人积极的生命价值观。
2.实施分享与体验的教学,使生命教育触及灵魂
所以生命教育必须通过体验教学来实施。体验教学就是通过戏剧、角色扮演、模拟情境等各种方式的体验活动,让学生直接参与表演,分别感受“真实情境”中人物的各种情绪,体会其中的喜、怒、哀、乐,然后经过彼此分享。在有实际体验的背景下,更能理解别人的需求和处境,进而学会体谅别人,学会与人共处。如模拟盲人的生活,体验盲人活动的艰辛,可以增加对盲人的敬佩和关爱。在体验理念的基础上,有专家提出“生命教育”的“经验一情绪”教学模式。它是指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获得有关生命的新知识和新经验,在对新的或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的讨论、思索中获得情绪体验,并通过情绪体验内化为生命价值观。
3.启发教师的生命关怀和生命智慧,实施生命化的教育
教育者自身的生命理念,往往是实践教育目的的关键因素。实施生命教育,必须首先培养教师的生命情怀,让其在教学实践中实施生命化的教育方式。令人担忧的是,我们的一些教师因为缺乏应有的生命教育,缺乏健全正确的生命观,没有把尊重学生当做最好的教育,更没有把珍惜学生的生命当做至高无上的理念,于是不尊重学生的人格、伤害学生的感情和尊严、体罚学生甚至无端剥夺学生受教育权等现象仍然严重地存在着。所以,进行“生命教育”,首先要求教师教人先正己,育人先爱人,让尊重生命成为师德的重要支柱。创造一个师生之间民主平等的关系,对青少年普及生命教育无疑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真正的生命教育是触及心灵的教育,是感染灵魂的教育,而不是传授知识、技能的教育。教育在关注社会文明的同时,更要关注人的发展,教育要引导人追求生命的完善,追寻生命存在的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生命教育是教育的元基点。关注生命,既要关注人的肉体生命,更要关注人的精神生命,
参考文献:
【1】许若兰; 郭朝辉; 论生命教育的缺失与构建――和谐社会呼唤生命教育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 03期
【2】梁巧 润泽生命 敬畏生命――浅述生命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 消费导刊2008年 12期
【3】薛文平 生命教育,给教育注入生命活力【期刊】基础教育研究2004年 Z1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891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