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创新高等职业教育管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 怡
摘要:本文主要就高等职业学生就业面临的困难,分析了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部分不足,提出要改革传统的教育理念,建立现代教育观念,尤其要加强学生的创新教育,只有将创新教育应用到高职教育中,才能培养出对社会有用的应用型人才。
Abstract:This article mainly gets employed on the higher professional student the difficulty which faces, analyzed th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existence part to be insufficient, proposed that must reform traditional the education idea, established the modern education idea, especially must strengthen student's innovation education, only will then innovate the education to apply in the quality education, could raise to the social useful application talented person.
关键词: 就业压力 创新教育管理 有效方法
Key word:Employment pressure; Innovation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Efficacious device
作者简介:张怡,女,汉族,江苏南通人,江苏省南通商贸高等学校助教;研究方向:公共管理
近年来,我国经济进一步融入全球竞争,产业机构的不断优化、升级以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将需要大量高质量高素质的职业人才,这种人才需求是多层次、全方位的,将导致人才培养模式的全面改革。高等职业学校急需进行改革和创新,其中,课堂教学改革管理是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高职教育的课堂教学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就业人数供过于求,高职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压力。一方面,随着新型工业化战略推进,城市化步伐加快,表面上会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但实际上越来越多的农民(尤其是不发达地区)开始涌入城市就业大军人数居高不下;另一方面,高校扩招隐藏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影响着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2009年我国的高校毕业生高达600余万人,比2008年同期增长50余万人,这么多的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压力之大,竞争之强,可想而知。2008年十月的金融危机对全球的经济造成重创,失业人数急剧上升,就业困难影响到所有学校的毕业生。
岗位提供量供不应求。据调查表明,在我国劳动力市场需求中,89个城市中所需的198个岗位中,国家机关和社会团体需要的比例仅为0.8%。与此同时,环境相对艰苦的中西部地区就业岗位都开始出现因人才回流而导致的紧张局势。国内众多部门行业都经受了外来的经济冲击,行业要发展,就必须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在此过程中,资本和技术开始逐步替代劳动力,企业开始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企业出现了富余员工下岗,但稀缺岗位却空位以待,后者数额明显比前者少,实际岗位需求更未有所增加。
岗位需求层次,人才“买方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买方”的选择欲就愈强,“卖方”经受的压力就愈大。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注重应聘者的综合素质,一方面招聘单位对毕业生的考核要求提高,考核面也在扩大,对外语及计算机水平都划出了明确门槛;另一方面毕业生在应聘时会受到专业、成绩、经验甚至户口、性别等方面的限制,使许多学生不得不望而止步。
由于高职教育的起步较晚,和教育对象的先天不足,其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只有先找出问题,才可能解决问题,克服高职办学过程中存在的欠缺和不足。
首先是教学观念上以知识为本,立足于向学生灌输一定的知识量,而不考虑学生的需求和接受程度,忽视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创新能力培养。
其次是教学模式统一,同一个专业的学生用一种模式培养,不考虑学生的地区、基础等差异和个性特点,忽视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第三是教学方法上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满堂灌,注入式“,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没有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发展学生的个性。
就以上存在的不足,我觉得首先是要树立现代教育管理观念。现代教育观念中重要的一点就是相信学生“人人都能学习”,承认、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并认识到学生在自信心、创造力、决策能力、自我控制和约束能力等方面的提高对社会和自我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力,提倡创新教育才符合未来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
创新教育也称创造教育,就是培养创造力的教育,已成为近几年世界范围内教育改革的焦点和核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知识经济的今天,大力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创造潜能。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的这种创新和独创表现为他们自己提出某一问题,并想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创新教育正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对于高职教育来说,我们所说的“创新”是指通过对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使他们作为独立的个体,能够善于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方法,掌握其中蕴含的基本规律,并具备相应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明确以上认识,教育者就应适当调整班级管理思路,在管理措施上予以正确的导向,将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健康的轨道上运行。
传统教育与创新教育在社会需求和对受教育者的认识上存在的差异,决定了它们在教学管理理念上是截然不同的。传统教育旨在强调行动的统一性,使学生的在校生活停留在遵守纪律的层次,使管住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要任务。而创新教育旨在帮助学生开发他们的创造性潜能,着重培养他们开拓、创新的精神,促进学生自我发展,使引导学生发展成为班级管理的主要任务。总之,创新教育是一种与传统教育有着较大差异的崭新的教育。我们只有在充分理解创新教育的理念、把握创新教育的内涵的基础上,才能正确指导我们在班级管理中的教育行为,落实创新教育。
对教育而言,在班级管理中落实创新教育本身就是一次创新。因此我们切不可操之过急,应该遵循创新教育的基本原则,逐步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1、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们就应充分体现以学生的存在为前提,以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为条件和最终目的这一教育目标。就是要一切措施、条件都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张扬而选择设计的。还要让学生能够与教师一起选择、设计和完成多种教育活动,做到主动参与、全体参与和全程参与,提倡学生做课堂的主人,以积极的姿态投入到教育过程之中。创新精神是创造的动力,教学中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重在好奇精神、探索精神、拼搏精神与合作精神,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应体现在:结合教学内容的历史背景介绍中外著名科学家成就,通过对教学内容中问题的提出、探索过程的宣讲,阐述科学发展的曲折经历,弘扬科学家的探索精神。结合教学选择和设计一些具有一定难度的综合问题,指导学生合作参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研究精神。
2、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营造有利于学生创新性思维发展的情境,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有意识的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的培养。 把握教学内容的特点,根据其特点挖掘激发学生兴趣的源泉,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引起探索欲望,进而提高认识兴趣。创新教育不是竞争性教育,而是合作性教育,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师生合作为基础的不断优化教育环境的民主型教育。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有平等民主的作风,以平等、宽容、友善、引导的心态对待学生,让学生的身心自由地表现和舒展开来。教师要培养学生对自己创新能力的自信心和获得创新成就的勇气,积极鼓励学生去探索,选择新途径和新方法处理问题,善于激发学生不断创新的欲望和需要,促使学生的心理处于不断追求创新的“临界”状态。
因此,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的基础上挖掘他们创新思维,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发展技能创新。为学生的发展和高等职业学校的进步创造良好的前景。
参考文献:
[1]周一兵、李雪峰《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初探》
[2]《现代教育观念》
[3] 周三多 ,《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8月第二版
[4] [美]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四版
[5] 杨文士主编,《管理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二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900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