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杭州试点垃圾分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常马琴

  垃圾是一种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垃圾的分类回收不仅能够减少环境污染、美化家园,甚至能够变废为宝、节约大量资源。杭州市决定实行垃圾分类,无疑是将杭州打造成“国内最清洁城市”迈出的重要一步。
  
  随着杭州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生活垃圾产生量迅速增加。据杭州市城管办数据显示,2009年杭州市生活垃圾产生量达到了234.72万吨,日均6430吨,比2008年增长9.74%。
  迅速增长的生活垃圾给处理设施带来了很大压力,目前全市6家垃圾处理企业基本处于满负荷运作状态。有专家指出,如果按照这个增长速度下去,杭州这个美丽的城市在不久之后就会被垃圾所包围。
  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杭州市决定试点垃圾分类工作。此次的垃圾分类工作于2010年3月25日正式开始,共有37个小区参与试点,采取分批开展垃圾分类收集处置工作的方法。
  据了解,如果能够严格推进《杭州市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置工作实施方案》,那么杭州年内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置率将达到40%,2011年将达到60%,2012年将达到80%。
  
  垃圾分类,时隔10年再试水
  
  其实,这并不是杭州市第一次提出垃圾分类计划。据了解,杭州的垃圾分类工作可以追溯到2000年。当时,杭州和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厦门以及桂林8个城市被建设部确定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
  2000年11月,杭州市政府办公厅下发《杭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实施方案》,该方案将杭州市的生活垃圾分为了4类:①可回收垃圾;②非回收垃圾;③有毒有害垃圾;④大件垃圾。实施方案还确定了在垃圾收集点按可回收垃圾、非可回收垃圾和有毒有害垃圾三类来设置若干不同颜色的收集容器。
  但此后的一段时间,杭州市大多数的垃圾收集点只设置了黄绿双色垃圾桶来分别收集不可回收垃圾和可回收垃圾,而对有毒有害垃圾并没有设置相关的收集容器。再加上一直以来全社会对垃圾分类的认识不高,2000年以来杭州实行的垃圾分类计划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
  针对前几年垃圾分类实施中的不足之处和生活垃圾不断增长的事实,时隔10年之后,杭州再次实行垃圾分类的计划浮出水面。
  在制定本次实施方案之前,有关部门专门赴北京、上海、广州等地考察。考察结果发现,各兄弟城市在垃圾分类工作上形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最大限度地发掘垃圾的回收价值,尽可能地减少城市生活垃圾的产量”。与此同时,“将有毒有害垃圾分离出来,单独进行回收、运输,减少对环境的巨大影响”。
  “杭州也一样,垃圾减量和环保的任务非常重。为此,必须先将可回收物和有毒有害垃圾分离出来,然后再对其他垃圾进行详细分类。”杭州市城管办相关负责人说。
  与2000年制定的垃圾分类方案所不同的是,本次采取民意调查和专家设计相结合的方式,最后将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厨房垃圾、其他垃圾和有害垃圾四大类,并专门设计了4种不同颜色的垃圾桶。其中,蓝色对应可回收物,绿色对应厨房垃圾,橘黄色对应其他垃圾,红色对应有害垃圾。
  施行数月,困惑不少
  “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的工作还是挺好的,但是从原来的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两类扩展到现在的4类,而且每次扔垃圾时要分4个垃圾桶,让垃圾‘对号入座’,是不是太多了?我每次扔垃圾就感觉像是在做选择题似的。”
  家住杭州上城区西牌楼社区的张女士认为,新的垃圾回收工作太繁琐了,每次扔垃圾时都不太方便,老是怕扔错;而且有时候两夫妻都忙于工作,并没有很多的时间进行仔细的垃圾分类。
  记者发现,很多市民都有和张女士相似的困惑。按照现在的分类方式,市民需要在家中安置4只垃圾桶,这不仅增加了垃圾桶的数量,而且扔起东西来并不顺手。有时候在厨房中整理出的可回收垃圾,如塑料瓶等还需扔到厨房外的可回收垃圾桶中;或者在客厅吃个苹果,扔苹果核时却需跑到厨房中。
  新的垃圾分类工作对一些上了年纪的人来说更是一种挑战。一些老年人眼睛不好,区分不出垃圾袋的颜色,也无法认清垃圾桶上所标明的字,因此也就无法做出正确的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很难但其实也简单。难在需要全社会每人每天、每时每刻都参与进来,简单的是,只需举手之劳,把垃圾扔进该扔的桶内就行了。”面对市民的疑问,本次杭州垃圾分类推广的主要负责人、杭州市生活固体废弃物处置监管中心主任张束空说,形成垃圾分类的习惯,需要一个过程,“大家慢慢适应,总会学会的”。
  张束空认为,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洗衣煮饭并不比垃圾分类简单多少,但大家都乐此不疲,原因在于洗衣煮饭都是利己的,而垃圾分类从表面上看来仅仅只是利公的,所以大家在开展垃圾分类的工作时抱着与处理自己衣食住行不同的心态。“其实,利公最大的受益者也是我们自己,因为这保护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张束空说。
  还有不少市民反映,虽然社区中已经整齐地摆放上了4只垃圾桶,桶上分别写着:厨房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可是对垃圾分类的宣传力度还远远不够。很多试点社区仅仅是分发了垃圾桶和垃圾袋,没有后续的活动,没有关于垃圾分类的宣传手册,这让很多人,尤其是老年人对此次的垃圾分类工作只有大致的了解,而具体的实施方案并不知晓,所以也就无法对垃圾进行正确的分类。
  对此,张束空表示,他也看到了这项宣传任务本身的艰巨性,因为它需要全民动员起来,需要改变的是全民保持了几十年的生活习惯,但他也说:“如果这项工作一旦开展好了,就是一项造福子孙后代的大好事。”
  “杭州想要成功试行垃圾分类,社区的宣传很重要。要让每个市民清楚了解什么垃圾该放到什么颜色的垃圾箱里,这个很难,尤其对那些上了年纪的人来说更难。”浙江省社科院教授杨建华也非常关注杭州这次垃圾分类,他提出,试点社区要做好示范带头作用。
  
  分类之后,配套需跟上
  
  “我在家里将垃圾严格按照要求分成了4类,但环卫工人却将其混放后再送到小区垃圾站,之后垃圾运输车也是混装混运。”有市民直言,即使大家在源头上做好了垃圾分类的工作,但是中端运输、末端处理不能跟上,分类工作也将是徒劳无功的。
  “市民的顾虑我们早就想到了,大家请放心。”针对杭州市民的这种疑虑,张束空表示。
  的确,按照新制定的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体系,杭州今后的垃圾不仅要分类运输,而且还要分类处理。其中,厨房垃圾要求日产日清,再通过清洁直运,用于沼气发电、焚烧发电等循环使用;其他垃圾是定期收运,经过压缩转运,用于焚烧发电;可回收垃圾鼓励市民出售,利用市场上现有运行较成熟的废品回收系统循环;而由于一个家庭产生的有害垃圾比较少,所以定期收集,然后进行二次分选,能回收利用的回收利用,不能回收利用的安全填埋。
  “目前,杭州市也已着手对垃圾收集车统一色调,并在车身贴上垃圾的分类,方便市民随时监督,确保垃圾从源头到处理,都是分类的。”张束空解释道。
  但是,据记者观察,由于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工作涉及到的部门比较多,目前的硬件配套设施也并不完善。比如现在用于清洁直运的垃圾压缩车还只够试用于个别试点小区中,因此并不能保证每个试点区都能实行厨房垃圾的清洁直运;而建设新的垃圾中转站和重新装备垃圾分类车都不是简单的事,因此要真正做到桶车直运、车车直运、日产日清还是有一定困难的。所以目前部分垃圾在运输时还是采取了混装混运的方法。

  还有不少市民提出了另一个他们所担心的问题,那就是:进行新的垃圾分类计划后,垃圾运输和处理环节会增加一定的成本,而该成本所带来的相应费用是否会分摊到住户的身上?
  除上述问题外,很多市民还反映:试点前期,杭州市城管办为试点社区的每户人家每天发放2个垃圾袋(绿袋子装厨房垃圾,黄袋子装其他垃圾),那如果以后停止垃圾袋的免费供应,垃圾分类工作该如何进行下去?垃圾分类工作所发放的垃圾袋也是塑料制品,这是不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新的垃圾?
  
  试点中成效渐显
  
  针对杭州市新的垃圾分类方案存在的问题,一些市民、网民通过各个渠道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很多建议、意见也已经为一些垃圾分类试点小区所试用。
  比如有市民提出要对垃圾分类实行“实名制”,即在垃圾袋上印上户名或相关编号,并进行定期评比,开展奖惩措施,对垃圾分类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不配合工作的群众给予相应惩罚,该方案已在湖滨街道涌金社区得到了很好的实施。
  还有市民针对“奖惩制”已制定出了详细的征收“垃圾分类费用”和具体的计算方法。他们将实行垃圾分类的用户分为了优秀、一般和较差三类:分类为优的住户,可以免收垃圾分类费;分类为一般的住户,向其收取100%的费用;分类做得较差的,收取200%的费用。
  根据民众建议,杭州市还推出了垃圾分类投放积分绿卡的举措,即小区每户居民可获得一张垃圾分类投放积分绿卡,投放1个可回收(如可乐罐、饮料瓶、牛奶盒)或有毒垃圾(如废旧电池、过期药品、废旧灯管)将获得1颗星,积满1颗星的,获得1副环保宣传扑克牌,积满5颗星的,将会获得一只灯笼。达到一定积分后,还可以到社区领取环保垃圾袋、肥皂、洗衣粉等奖品。
  针对宣传教育工作滞后的现状,有网民建议应该整体上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尤其要从孩子抓起。为此还有人专门建议在全市幼儿园和中小学设置垃圾分类课程,“通过宣传图片、光盘和游戏等多种形式,让孩子们从小就树立环保意识,掌握垃圾分类的方法”。
  也有专家指出,垃圾分类的技术和管理问题不是关键,因为这些都可以一个个攻破,最为关键的还是人的工作。专家认为,10年前杭州市开展的垃圾分类工作之所以失败,很大的原因在于过度强调了硬件设施而忽略了公众环境责任意识的培养,所以此次垃圾分类工作应该将注意力放在公众素质的培养上。
  为了解新一轮垃圾分类工作的进展情况,2010年8月下旬,杭州市民情民意办公室对试点小区的1200户居民家庭进行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评价调查。调查显示,市民对试点小区的工作成效满意度值达到74.1,对实行垃圾分类后减少小区垃圾臭味的认同值为92.6。可以看出,杭州市试点区的垃圾分类工作已收到了初步的成效。
  
  相关链接:垃圾分类在国外
  
  在德国,各地的垃圾桶都具有统一、标准化的设计和简洁清楚的标识,如各地投放玻璃的垃圾箱就被漆成白色、绿色和棕色,分别用于投放透明、绿色和棕色的玻璃瓶。
  日本有家用分类垃圾箱,人们在家就可以轻易地给垃圾分类。同时,扔垃圾还要分日子:每户都有统一发的表格,写着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玻璃、罐头、电池等十余种。如可燃垃圾(包括果皮、菜渣等)是每周一、三、五扔;每周二可扔旧报纸;每月第四个周一可扔不可燃垃圾,如电池等。日本垃圾袋是半透明的,所以扔了什么垃圾一目了然。
  每个英国家庭都有3只垃圾箱:一个黑色,装普通生活垃圾;一个绿色,装花园及厨房的垃圾;一个黑色小箱子,装玻璃瓶、易拉罐等可回收物。社区会安排3辆不同的垃圾车每周一次将其运走。
  瑞典的许多超级市场都设有易拉罐和玻璃瓶自动回收机,顾客喝完饮料将易拉罐和玻璃瓶投入其中,机器便会吐出收据,顾客凭收据可以领取一小笔钱。瑞典的清扫公司由3家民间团体联合组成,该公司给每户居民4种纤维袋,分别盛放可以再利用的废纸、废金属、废玻璃瓶和废纤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3262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