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无边界职业生涯适应能力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提要] 无边界职业生涯是指从事职业工作的人,不再局限于在某一个特定的组织(企业)从事长期稳定的工作,而是在某一行业的不同组织(企业)或跨行业组织(企业)从事相同、近似或不同的职业岗位工作。无边界职业生涯表现出明显的特征:职业边界模糊、组织更换频繁、雇佣关系改变、职业角色变更、人际关系网络扩大。无边界职业生涯模式下,职业个体需要更强的职业适应能力,在心理能力、认知能力和行为能力等方面都提出更高的能力要求。
   关键词:无边界;职业生涯;职业;适应能力
   基金项目:2018年度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职业教育适应能力培养研究”(课题编号:XSP18YBC301)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9年2月20日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企业为了应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组织管理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组织结构从传统的科层结构模式转向扁平的组织结构模式,呈现了小型化、信息化、虚拟化和分散化等多元企业发展趋势。与此相适应,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雇佣关系也发生了变化,由传统的长期雇佣向短期雇佣转化。同时,企业员工的职业生涯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传统的职业生涯的边界被弱化,促进了无边界职业生涯的产生。
   一、无边界职业生涯模式
   (一)无边界职业生涯的概念。无边界职业生涯是指从事职业工作的人,不再局限于在某一个特定的组织(企业)从事长期稳定的工作,而是在某一行业的不同组织(企业)或跨行业组织(企业)从事相同、近似或不同的职业岗位工作。无边界职业生涯可以分为自愿无边界职业生涯和非自愿无边界职业生涯两类:前者是出于主观原因,个体为寻求更好的发展环境或者发展机会,跨越原来的职业边界寻找新的工作,具有主动性特点;后者是由于客观环境发生了变化,例如企业规模缩小、重组或者裁员等情况下,个体不得不重新寻找工作机会,具有被动性特点。自愿无边界职业生涯和非自愿无边界职业生涯,职业生涯的转换均是职业结构和职业环境因素影响的结果。
   (二)无边界职业生涯模式。在职业生涯发展模式上,传统的职业生涯模式一般有两种:一是职业生涯经历“探查—建立—保持—退出”四个阶段,四阶段模式是职业生涯“学习”、“适应”、“保持和发展” “退出(退休或离职)”的直线过程;二是“稳定期”和“过渡期”交互出现模式,是职业生涯“选择、实行—调整目标—再次选择、实行”的循环过程。在这两种模式中,职业生涯的每个阶段都会保持较长时间,职业生涯的跨界情况较少。
   20世纪90年代以后,尤其是21世纪以来,知识经济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企业和个人都面临越来越激烈和复杂的竞争局面,传统的职业生涯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和未来社会的发展,打破职业生涯界限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无边界职业生涯的出现是企业和个人无法避免的自然选择。无边界职业生涯模式是由无数个“进入—尝试—发展—退出”四个阶段构成的小循环组成的职业发展过程。在这个职业生涯过程中,职业边界可能会在每次小循环结束时被打破,无论是自愿的还是非自愿的,职业生涯的无边界(或反复跨界)成为一种常态。
   (三)无边界职业生涯的影响。与无边界职业生涯出现相伴随的是个人与企业之间雇佣关系的变化和个人成功标准的变化。在雇佣关系方面,短期化雇佣代替长期化雇佣。与传统的职业生涯模式相比,无边界职业生涯中每个职业阶段时间变短,因此在不可避免要面临未来职业生涯重新选择的情况下,职业个体更注重个人能力的提升,企业的培训机制和工作的挑战性对个体职业能力的有效提高具有更重要的意义。职业个体对企业的忠诚度被个体能力提升需要代替,个体与组织(企业)之间的心理契约由传统的“关系型”向“交易型”转变。
   除了雇佣关系的变化,无边界职业生涯中职业个体的成功标准也随之发生变化。在传统的职业生涯中,职业成功更多地体现为薪酬增长、职位晋升、职业声望提高、系统内人际关系稳定等外在因素;在无边界职业生涯中,职业成功可能体现在知识和技术水平的广度和深度、个人兴趣爱好与工作的契合度、个人工作与家庭生活的平衡度、职业生涯经验的丰富度、超出系统边界的人际关系或社会网络的扩大度等内在因素方面。
   二、无边界职业生涯特征
   与传统职业生涯的长期性、稳定性和线性发展相比,无边界职业生涯表现出以下几个明显的特征:职业边界模糊、组织更换频繁、雇佣关系改变、职业角色变更、人际关系网络扩大。
   (一)职业边界模糊。在传统的职业生涯模式下,职业边界是清晰和稳定的,主动或被动打破职业边界的情况较少,职业个体长期稳定地在一个职业环境中进行线性发展。在无边界职业生涯模式下,工作的短期化致使职业个体需要不断打破或跨越职业边界,尤其是随着无边界职业工作的转换,个体在知识和技能方面不断深入或扩大,知识边界被打破,在选择职业工作时,职业边界的限制被不断削弱,职业边界呈现模糊化的特征。
   (二)组织更换频繁。组织(企业)在无边界职业生涯模式中只是一个交换关系中的对象,职业个体根据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结合个人兴趣、家庭情况、事业目标,在选择的职业工作的时候,更多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对组织(企业)的忠诚度下降,更换组织(企业)的频率比传统职业生涯模式下明显提高。
   (三)雇佣关系改变。在传统的职业生涯模式下,职业个体更倾向于长期稳定的雇佣关系,长期或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成为最佳选择;在无边界职业生涯模式下,职业个体不再追求长期稳定性,更注重企业环境对自身能力的提高,合适的雇佣时间更容易被接受,雇佣时间的长短更多取决于个体对知识、能力、经验、兴趣、人际关系新需求的满足程度,与企业的雇佣关系由长期的“关系型”雇佣,转向中、短期的“交易型”雇傭。    (四)职业角色变更。在传统职业生涯模式下,职业个体的职业角色主要是在稳定或基本稳定的组织(企业)内部线性的垂直变更,纵向的职务上升是满足个人职业成功感的重要因素;在无边界职业生涯模式下,个体职业角色的改变是在垂直和水平两个轴线上运行,跨边界的职业工作变更的动因是个体的需要(兴趣、家庭、经验、目标、人际关系),在满足需要的前提下,职业角色在跨边界后可以是水平的(职务和岗位的层级相同或类似),也可以是垂直的(职务或岗位的层级)上升或下降。
   (五)人际关系网络扩大。在传统职业生涯模式下,人际关系网络处于一种边界内、外的稳定状态,人际关系的变化在广度和深度方面比较平缓;在无边界职业生涯模式下,根据职业边界变化的强弱和频率的高低,人际关系会产生新的变化,形成新的人际关系网络。
   无边界职业生涯不是线性发展的,也不是简单的一个个小循环构成的大循环过程,是在一次次的循环中前进的复杂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无边界职业生涯的模式也许还会发生新的变化,出现新的形式和特征。
   三、无边界职业生涯对职业适应能力的要求
   无边界职业生涯,从个体的角度来说,是超越单个就业环境边界的一系列的就业机会,无论是自愿的还是非自愿的无边界职业生涯,在每一次的“进入—尝试—发展—退出”循环阶段,都要面临新的组织(企业)环境的考验,能否顺利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得到发展,受到个体的职业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尤其是职业适应能力,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一)职业适应能力的概念。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某种职业所需要的、能够胜任工作过程、完成工作任务的多种能力的综合体,是在特定的职业活动中个体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形成的综合能力。职业能力包含三个方面:职业胜任能力、职业素质和职业生涯管理能力。在职业能力研究中,一般将职业能力具体分为职业特定能力、行业通用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或者分为专业能力、竞争能力、适应能力和情感智商,等等。
   职业适应能力是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核心能力之一。职业适应能力是个体从事职业工作时,必须具备的个体心理特征基础上的行为特征,是组织系统中个体与其他个体、个体与系统环境交互作用过程中能够促进个体和环境发生演化的能力。
   (二)職业适应能力的内涵。适应性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建立在职业个体心理特征基础上的行为特征。职业适应能力包含心理能力、认知能力和行为能力三个方面。心理能力包括挫折承受力、情感智力;认知能力包括自我认知能力、思维能力;行为能力包括人际交往能力、学习能力、组织管理能力。
   1、心理能力
   (1)挫折承受力。个体在遭遇挫折情境时,个体承受打击和压力,突破困境的一种耐受能力。无边界职业生涯模式下,职业个体会多次打破直接边界、变换职业环境,在新的职业环境中,个体之间、个体和环境之间会发生交互反应,职业个体会受到其他个体和环境的压力,良好的挫折承受力有利于个体化解职业压力,更快地通过修正自身行为方式改变自身生存状态,适应新的职业环境。
   (2)情感智力。性格、兴趣、动机、情感、意志等的综合体,也可称为情感智慧或情绪智力。无边界职业生涯模式下,职业个体在每个职业生涯阶段,都要经历“进入—尝试—发展—退出”的四个小的阶段,情感智力因素对个体快速融入环境、与环境发生良性交互作用的过程具有重要的影响,对融入过程、交互作用效果产生减缓或加速、削弱或强化交互作用。
   2、认知能力
   (1)自我认知能力。就是职业个体在组织系统环境中对自身和自身与环境关系的认知、评价的能力。在边界职业生涯模式下,个体在打破职业边界、进行职业选择时,需要综合考虑新的职业环境中自身知识和技术水平的适合度和提高度、个人兴趣爱好与工作的契合度、个人工作与家庭生活的平衡度、职业生涯经验的丰富度、人际关系或社会网络的扩大度等方面的因素,良好的认知能力,是对自我和职业环境的契合度做出科学判断的基础,是无边界职业生涯成功的保障。
   (2)思维能力:就是职业个体将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分析、概括、比较、抽象、综合、具体化和系统化等一系列过程。在无边界职业生涯模式下,职业个体是通过一次次的跨越职业边界、寻求自我能力的提升和自我需求的满足,如果没有良好的思维能力,无法在新的职业工作中解决工作问题,很难在新的职业工作中取得成功。
   3、行为能力
   (1)人际交往能力:包括人际感受能力、人事记忆力、人际理解力、人际想象力、风度和表达力、合作能力与协调能力等方面。人际交往能力是无边界职业生涯成功的润滑剂,在无边界职业生涯模式下,组织的更换、角色的变更、人际关系网络的重建都需要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力作为支撑。
   (2)学习能力:职业个体在职业环境中,完成知识学习、经验积累、工作任务、职业发展的能力。在无边界职业生涯模式下,职业个体的每一次职业变换,都需要进行重新的学习和积累,通过与新环境中其他职业个体以及职业环境进行交互作用,在职业工作过程中完成知识技术的学习和职业经验的积累,为下一阶段职业工作的转换做好准备;
   (3)组织管理能力:就是为实现工作目标,有效运用各种方法,合理地组织和有效地协调各种力量的能力。在无边界职业生涯模式下,组织管理能力在“进入—尝试—发展—退出”的职业环节中影响着职业个体职业角色的垂直发展轨迹和速度。
   无边界职业生涯模式下,基于职业边界的打破、组织的变更、雇佣关系的改变、角色的变更、人际关系网络的扩大等特点,职业个体需要更强的职业能力,尤其是职业适应能力。无边界职业生涯模式在心理能力、认知能力和行为能力三个方面都对职业个体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认识到职业适应能力的重要性,并不断有意识地提高职业适应能力,才能保障无边界职业生涯的成功。
  主要参考文献:
  [1]王婷,杨付.无边界职业生涯下职业成功的诱因与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18.26(8).
  [2]刘晋,黄波,盛小丰,王颖,于晓彤.跨越职业边界的新途径:员工的主动职业行为[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8.35(2).
  [3]王忠军,黄蜜,王仁华.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不同代际员工组织承诺的影响因素[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7(5).
  [4]易婷婷.无边界职业生涯模式及其表现形式[J].中国商界,2010(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7849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