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医学高职院校护理教学评价模式应用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教学评价模式也随之转变,对比分析形成性评价教学模式与总结性评价教学模式在医学高职院校护理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2016级、2017级两届护理学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的抽样,分别用两种不同评价教学模式的学生阶段测试成绩进行统计学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实验组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在医学高职院校护理教学中,相比较两种评价模式,形成性评价教学模式可以更大程度地提高医学高职院校护理学生的理论成绩,并更好地培养其学习能力。
  【关键词】医学高职院校护理教学 形成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
  伴随我国医疗行业的快速发展,医护人员紧张的局面未得到及时的缓解,社会对于医护人员的需求不断增大。与此同时,当今社会人们对生活的要求不断提高,对于医疗中护理质量也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的护理教育作为培养护理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不断培养护理一线人才,为各个医院的护理队伍输注新鲜血液Ⅲ。
  医学高职院校护理教学模式在我国是“x+1”,即2/3/4年校内理论知识学习和1年医院临床实习。在校理论学习是医学高职院校护理教育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层次和知识的掌握水平对学生的临床实践有着重要的影响,目前全国开展创新改革,如何通过创新教育评价模式进一步提高医学高职院校护理教育的理论知识学习是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总结性评价教学模式主要是一段时间的教学后,通过阶段性检测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分析总结,其优点是标准统一、结果客观、操作便捷,因此长久以来在教育环节中被广泛使用。但是,随着教学理念的不断发展,此种评价教学方式的缺陷之处逐渐凸显:不能反映出学生之间的差异及差异原因,也不能有效制定出有效的个案化指导方向。如今医学高职院校护理教育模式正在向能力培养方面转变,需要用更加优化的评价模式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评估。形成性评价又称过程评价,是伴随教学过程始终的师生互动性评价,是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及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互评,从而引导教学过程正确、顺利地推进的评价体系。形成性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发现每个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个别问题并帮助其强化改变学习方式,同时为教师提供反馈。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级、2017级共108名学生并将其分作两组。对照组为本校2016级护理专业学生54名,采用总结性评价教学模式;试验组为本校2017级护理专业学生54名,采用形成性评价教学模式。
  1.2方法
  分析对照组2016级、实验组2017级护理专业学生的教学评价模式。开始从学期第2周末、第8周末、第16周末进行定期闭卷考核,第2周末考试成绩作为初始成绩,第8周末成绩作为期中成绩,第16周末成绩作为期末成绩。比较实验组形成性评价教学模式下同一组学生的期中成绩(第8周末)与期末成绩(第16周末)。比较实验组、对照组两组学生的初始成绩、期中成绩及期末成绩,比较形成性评价与总绪性评价不同教学评价模式分析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因素。
  1.3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0.O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016级、2017级共108名学生相应阶段的考试均顺利完成,实验组2017级学生、对照组2016级学生的初试成绩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对照组的期末成绩相比,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期末成绩优于对照期末成绩。2017级学.生的期中成绩与期末成绩对比,P<0 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应用形成性评价教学模式后,期末成绩优于期中成绩(表1、表2)。
  研究中实验组、对照组初始成绩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两组的期末成绩比较,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学生期末成绩优于采用对照组学生期末成绩,说明形成性评价教学模式比总绪性评价教育模式能更大程度地提高学生成绩。反映了学生的在学习的过程中的提高。
  3讨论
  医学高职院校护理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工作的基础,但是需要培养其临床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何种评价教学模式更适用于当今医学高职院校护理教学,更能提高医学高职院校护理教学的理论知识水平一直是最令人关注的問题。文中研究形成性教学评价模式的2017级临床医学高职院校护理教育专业学生在既定学期内定期考核,并将其与应用总结性教学评价模式的2016级护理专业的学生的考核结果进行分析,观察形成性评价在医学高职院校护理教学工作中的价值,按照此模式进行教学反馈以便总结出更完善,更适合我国目前医学高职院校护理教育教学的评价及考核方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8137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