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会计学专业国际化进程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经济一体化、”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国际化人才供不应求,如何培养具备院校特色、服务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会计专业国际化人才值得探究。本文通过梳理前人的研究基础,在深入分析现有院校会计学专业国际化人才内涵的基礎上提出会计学专业职业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并探讨其当下培养存在的不足,据此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经济一体化 会计专业国际化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各项资源频繁地跨国配置与流动,市场对会计人才的要求日趋专业化、高端化和国际化。2010年,财政部在《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建设国际一流的会计人才队伍,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知识结构优化、实践经验丰富、创新能力突出、职业道德高尚的高层次会计人才。因此,培养具有国际化水平的高素质会计人才迫在眉睫。
  一、会计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随着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定位的实施,个别院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调整为以职业资格考试为核心,以学生能够通过几门考试为培养目标,在培养过程中舍本求末地侧重考试技巧和应试能力,忽略了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锻炼,逐步演化成为职业资格考试的“培训班”,毕业生面临知识面狭窄、人文素养不高、社会适应性差等问题。此外,部分会计专业没有深入理解“国际化人才”的内涵,认为使用国外教辅资料、聘用外教英文授课、进行国际职业资格考试就是实现了“国际化”,却不知国际化人才应具备国际化视野、通晓国际规则、具有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和素质。
  (二)与国外高校或者会计师公会的合作不深入
  部分会计专业只是引入几门职业资格考试的课程,或者要求会计师公会认证现有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以豁免考试。这种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合作模式只是停留在教辅资料互换的层面,而没有深入到课程设计、课程建设、师资培训、会员资源等方面,实现全方位的教育资源整合。
  (三)国际化师资匮乏
  会计专业的培养方案要求授课教师既要具有坚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又要具有社会企事业单位的实践经验,更要具有海外留学背景和扎实的英语表达能力,或者通过国际职业资格考试,但是这样的人才在人力资源市场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很难成为项目全职教师。如果聘用企业、会计事务所等单位的专业人才进行兼职授课,又很难保证授课的连续性和教育质量。
  (四)课程学习困难
  会计专业国际化课程大多选用英文教材及教辅资料,而且部分课程需要阅读大量的案例,这给英语基础差的学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此外,很多学生在本科阶段是非会计专业的,没有建立起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直接学习具有较强实践性的课程比较吃力,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打击,对职业资格考试产生抵触心理。如果校方维持难度较高的授课内容,会导致部分学生无法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甚至出现考试不及格、延期毕业的情况。
  二、会计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策略
  (一)明确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国际化人才培养应注重课程体系与国际接轨,从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到考核机制,都要具有国际化特色。就授课语言来说,合理的双语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学生掌握专业知识,与授课教师进行互动和探讨,而不是在语境理解和翻译中花费大量的时间。再有,项目应给学生提供进入跨国企业参观考察的机会,为学生选择具有国际工作背景的导师,运用大量的国际案例,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国际化教育的氛围。
  (二)与国外高校或会计师工会开展深入合作
  国内外的专业动态、实践案例、校外导师、实习岗位等各类资源是最宝贵的财富,特别是国内高校应将现有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与国外高校和会计师公会进行融合,在充分借鉴的基础上,设计出本土化的国际课程。
  (三)丰富国际化师资队伍
  国际化师资团队是普通高校会计学专业国际化发展的基石,令人可喜的是中国国际教师数量逐渐增多、国内高校与国际高校合作不断深化发展,但普通高校会计专业在国际教师人才引进中仍处于发展阶段。开设会计专业的院校应扩大教师招聘与培养渠道,建立以自有教师为核心、社会专家为辅助的师资团队。在高薪聘请海外优秀博士的同时,大力培养现有教师,鼓励他们参加职业资格考试,到合作企业进行调研与实践。当下院校可通过引进更多具备留学背景的教师、鼓励教师参加国际会议、出国访学、各种长短期培训等提升师资队伍国际化水平。另外,还可以从毕业生中选拔优秀人才,派遣至外方合作高校进行学习,学成后归国从教。从教学安排上,针对1门课程成立以自有教师为主、职业专家为辅的教师团队,通过课堂讲座、实地调研、案例分析等方式提高课程的实践性,缓解教师资源匮乏的问题。
  (四)优化课程设置,合理安排授课内容
  近十年来,会计专业课程国际化程度得到大幅提升,引入国际会计准则、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等课程,但总体而言会计课程设置依旧存在课程设置规则导向、内容重复、重专业化轻通识教育的问题。因而围绕会计教育课程改革体系的思考显得非常必要,如何精简课程、增加学生通识课程教育值得探讨。首先可增强课程国际化,如与国外高校共建课程、增加对当前热点社会问题探讨的选修课程、扩大基础通识课程的选修数目;其次,高校应多地区性校企合作,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尤其在日新月异的当下,高校教育体制与市场需求仍存在一定的差异,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存在脱轨现象,高校可以调研方式了解企业需求,甚或与企业联手展开人才定制式培养方案。如华侨大学泛华学院通过调研印尼商会就特色专业设置针对性课程,实施特色教学;再者,增加信息化课程比重。高职院校学生虽以强调技能为主,但基础的数据统计分析、信息化处理、信息检索能力亦是必需;最后是加强外语教学。众多学者突出强调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但在当下中国的发展中,可打破英语为主流语言的培养方式,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发展,支持外语教学多元化。
  培养会计专业国际化人才的道路还很漫长,普通高校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深入分析行业需求变化,在不断进行市场调研与预测的基础上,设置适应人才需求、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国际化会计专业人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8359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