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地方工科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创新创业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和重要体现。本文以吉林化工学院为例,为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进一步完善了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利用第二课堂、实践教学、专业教育改革及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来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提升。通过鼓励学生参加学科竞赛,为学生提供成果展示平台,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创新 创业 课程模块 第二课堂
  创新创业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和重要体现。《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文件指出,把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面向全体、分类施教、结合专业、强化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吉林化工学院在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以工程教育改革推动创新创业发展,构建理论与实践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依次递进、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系列创新创业课程,建立了创新创业课程模块。大一通过专业导论课来认知专业;大二通过就业与创业指导、人文素质教育来规划职业生涯;大三通过专业教育、工程素质教育和科技创新活动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大四通过学科前沿讲座、综合创新训练与毕业设计,提升学生就业创业核心竞争力,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四年不断线培养。
  一、构建了理论与实践结合、公共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依次递进、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吉林化工学院在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构建了理论与实践结合、公共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在公共教育中开设就业与创业基础概论必须课;在专业教育中,结合专业特点与行业特色开设专业导论、学科前沿、综合创新训练等课程或实践性环节。同时设定了人文素质教育选修课程模块(要求学生选修至少1学分);工程教育选修课模块(要求学生选修至少3学分);创新创业选修课模块(要求学生选修至少3学分)。通过选修课模块的课程学习,拓展学生知识面,提升学生科学与人文、工程与社会、创新与创业的综合素质。以人文素质教育选修课程为例,2018年春季学期,学校共有2726名学生选修了50门人文素质教育选修课,总选课量为5091人次。
  二、构建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学生个性发展、特色成才创造条件
  第二课堂是指培养方案中所规定的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以外的其他教学环节。学校以完善的第二课堂育人体系引导学生参加职业拓展项目、学科竞赛、大创计划、科技活动等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精神、意识能力。学校支持各种类型健康向上的学生社团和俱乐部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感染、熏陶和激励。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允许将大学生开展创新实验、发表论文、获得专利、参加创业实践活动和自主创业等成效折算为学分。
  三、搭建好学生科技训练实践平台,为学生铺好创新成长阶梯
  2017年,我校的创新创业中心成立了菁创汇,以追求创新创业工作实效,探索建立以项目实训驱动人才培养模式。中心开放创业苗圃、创客空间、实训平台、拓展培训等区域,融合创业共同服务资源和运营策略辅导资源,引入基金和风投,形成完善的创新创业实训教学和实践成长环境。我校的创新创业中心是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协会中国大学生创业网络服务联盟、中国高校创業同盟理事单位,是国资委三农工作委员会全国青年农民创新创业培训基地,吉林地区高校创业沙龙发起单位。将与我校大学生三创协同中心、众创空间、大学科技园形成完善的创新创业孵化系统,打造国内一流、省内领先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训和实践公共服务平台。
  四、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
  学校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梳理专业课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即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推进以课育人、以人育人、以信仰育人,形成了课程、专业与思政课教学紧密结合、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截止2018年,学校立项20项校级“学科育人示范课程”,获批吉林省“学科育人示范课程”2项。
  五、通过鼓励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学生提供成果展示平台
  学校一直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省级、国家级各类竞赛来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培育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完成理论向实践的飞跃。通过建立“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培养模式,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思考的能力。
  六、结语
  将创新创业教育有效融入人才培养体系,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必要途径。地方工科院校都在积极探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然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更新传统质量观,重视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培养。更需要加强学生很多非技术能力方面素养的培养,如爱国思想、社会责任感、职业操守、团队精神等,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8613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