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刍议淡水渔业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对淡水渔业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从发展动力和市场前景等方面,分析了对淡水渔业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可行性,然后在建设渔业生态系统、开发渔业产业、发展休闲渔业等基础上,对淡水渔业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措施进行详细分析和阐述,以供相关人员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淡水渔业;资源;开发利用;发展现状
  中图分类号: F326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9.02.031
   我国水域面积广阔,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与气候条件之下,水生生物资源逐渐多样化。同时也拥有最大规模的淡水渔业资源。在我国产业结构中,淡水渔业资源是最重要的构成部分,是水产养殖的基础。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自然资源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导致我国渔业资源面积减少。在可持续战略实施下,淡水渔业资源需要寻求更多有效的方式进行开发与利用,在保护自然资源的基础上满足更多人的需求,进而确保淡水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 淡水渔业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疆土辽阔,内陆江河交错纵横,湖泊与水库众多,是世界上淡水资源面积最多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世界上发展淡水渔业最早的国家。我国淡水渔业的发展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对世界渔业文明的发展与进步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淡水渔业就进入了新纪元,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再加上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从事渔业产业的人员有了更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技术指导和政策的引导下,淡水渔业进入正轨,并且踏上了新的台阶,取得了理想的成绩。在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淡水渔业也面临更多的发展机遇。
   我国淡水渔业包含了内陆所有工厂化的养鱼池、普通池塘、湖泊、水库、河渠以及部分稻田,这些都是适合养殖和捕捞水产品的淡水水体。我国内陆水域总面积约1838万hm2,淡水湖泊面积为3.6万km2,水库有200万hm2,这些水域基本都可以进行渔业的开发。随着我国养殖技术的更新和进步,鲢鱼、鳙鱼人工繁殖获得成功,青鱼和草鱼进行了人工繁殖,池塘养殖中的水、种、饵、混以及防等精养法是我国水产养殖中的一个里程碑。这项技术对水产苗种依靠天然的状态进行了改善。当前,我国的淡水渔业已经进入了承包制的状态中,在技术、资源以及政策上的支持,让我国的淡水渔业稳定发展。
  2 开发与利用的可行性
   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国际渔业发展中,我国的淡水渔业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淡水渔业总产量占据了渔业总产量的40%左右。而在社会发展、人口数量增多的大背景之下,生态环境恶化和渔业资源逐渐衰退,使人们生存环境逐渐严峻。淡水渔业作为人们衣食住行中的食材,有必要对其进行合理开发与利用,以此解决粮食危机,对水环境进行改良,优化人们膳食结构,提供更多的劳动岗位。这些是淡水渔业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意义,而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之下,我国淡水渔业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可行性更高,其可行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发展动力和机遇
   在我国改革开放后,淡水渔业有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在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下,我国淡水渔业有了更多的发展动力。在实施农业供给性结构调整中,中央以及地方政府都对水产养殖业高度重视,将其作为促使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民增收的关键产业。在这种情况下,淡水渔业的开发与利用就有了更多政策上的支持,同时还会有资金上的支持,这些都为淡水渔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动力。因为我国大力实施地区开展战略,对一些经济贫困的地区加大了开发力度。比如我国西部地区,国家给予了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的支持,让淡水渔业较为发达的地区获得了发展与进步,同时也迎来更多发展机遇。
  2.2 优质产品的市场前景
   当前我国渔业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渔业发展正从数量效益转为质量效益。水产品市场问题,实际上是质量上的问题。在养殖产业中,传统养殖中很多水产品价格都持续降低,但是名优特水产品价格比较稳定,很多优质的水产品有着很好的市场优势,同时也具备一定的区域资源优势。比较常见的罗非鱼、鳗鱼等都是优质水产品,这些水产品不仅在国内有很大的市场,在国际市场上也有一定的竞争力。我国已经加入WTO,再加上“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将我国淡水渔业推向国际市场。在进口商品关税下降后,需要进口的各种鱼类需求物资和原料价格也逐步下降,这让渔业生产成本也相应的降低,对提升淡水鱼产品市场竞争力有很大的意义,同时也会有效提高淡水渔业生产经济效益。所以,淡水渔业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经过对优质水产品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水产品进行加工,延长产业链,提升其附加值。通过这种方式来促使市场流通,解决卖鱼难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可促进淡水渔业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顺利开展。
  3 淡水渔业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措施
   淡水渔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每年总产量都在提升。但是在市场过剩与饱和、产品单一、养殖成本提升以及流通不畅等情况下,广大渔民养殖水产品的积极性遭受打击,这也让淡水渔业的发展面临了瓶颈。为促使淡水渔业产业的稳定发展,需要加大对淡水渔业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其措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3.1 建设平衡的生态系统
   构建平衡的生态系统,可以对淡水渔业资源进行可持续发展与利用。在实际工作中,一是要建设多样性的渔业生态系统,构成能够适应水库、湖泊、淡水水体层等综合性的生态工程,以此提升鱼类对水域和饲料的利用率。在淡水渔业地区可广泛构建鱼草、鱼畜以及鱼藕等相关生态渔业基地,让水域和陆地之间可以形成一套完整的食物链,以此构成循环生态系统;二是加强对淡水渔业资源的保护,要对淡水水域氧气、光照以及生物饵料构成进行分析,使用水生饵料生物资源和科学配置的水生动植物,保持水域雌雄比例,以此保护鱼类资源;三是可以采取合理的引种驯化和人工放流增殖方式,对渔业资源进行保护,进而平衡渔业生态资源。其中最主要的是发展生态渔业,生态渔业是我国独有的,传统生态渔业有桑树基鱼塘、甘蔗基鱼塘及鱼鸭混养等。这些模式都能够对水体生态环境进行优化,将不同产业结合在一起,以此提升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现代生态渔业更加重视产业可持续发展,重视水体生态系统的循环。在对淡水渔业资源进行开发时,要依据各个地区的特点,运用生态学原理,例如生态学中的食物链原理、生物分布和增长模型等。   3.2 合理开发渔业产业
   我国渔业产业规模相对较大,但是从养殖技术和渔业企业规模上来看,还处于初期阶段。开发与利用的淡水资渔业源占据的比例较少。要想对淡水渔业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与利用,需要对传统渔业生产方式进行改革与优化,使其向现代化的生产模式转变和发展。比如水产品的加工,一直都是我国渔业生产中相对薄弱的环节,其对我国渔业的开发与利用形成了阻碍。因此,在对淡水渔业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时,可以从水产品加工方面入手,促使加工方式的多样化。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将传统加工中的大块冻鱼、盐鱼、干鱼进行改善,将其向鱼糕、鱼香肠以及方便的小包装发展,在此基础上促使淡水渔业产品加工的多元化发展。经过对渔业产业的开发,可以带动渔业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除此之外,还需要对现有的淡水渔业资源进行开发,优化产业结构,构建生态环保型与资源节约型的生态环境,以转变渔业增长方式,促使我国渔业产业的现代化发展。
  3.3 合理开发休闲渔业
   淡水渔业的开发和利用不仅是为了生产更多水产品,满足人们的食用需求,同时还能够丰富与充实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除了对鱼类资源本身进行开发之外,还可以在淡水渔业资源基础上实施休闲渔业形式,比如旅游观光、垂钓、饮食文化以及农家乐等。在实际开发与利用中,将淡水渔业中的所有环节结合成一体,将游、钓鱼业设计成系列性的服务。同时还可以在各省、市地区建设钓鱼协会和游钓中心,定期举办钓鱼的休闲比赛,让人们的休闲方式更丰富。还可以在城郊地区开发大规模的观赏鱼生产技术,加强对特色渔业营养滋补与鱼类小吃的生产,对渔区生态景观进行美化和完善。在人们生活品质不断提升之下,淡水渔业的休闲项目开展将受到更多人的欢迎和喜爱,让更多的人选择到淡水水域地区观光、垂钓以及娱乐。当前我国的游钓人口将近1亿人,在国民经济逐渐发展之下,这个群体将逐渐扩大,可见淡水渔业休闲模式的开发与利用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
  3.4 发展技术型渔业
   使用鱼类中的生物技术主要是培养或是选出品质好的鱼类种类。经过对克隆或是分离等相关技术的运用,可以制备出更高效疫苗的目的基因。经过外援基因的转移,可以对淡水渔业养殖状况进行改良,提升鱼类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为了提升淡水渔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率,还可以加强对淡水水生动植物基因工程的运用和研究。比如建设水生动植物基因,以此培养出多种转基因鱼,创造出更多的新鱼种。除此之外,还可以对淡水动植物细胞工程进行研究,对细胞融合、个体培养以及定向培养等方面进行研究。经过对雌雄发育进行完善,对淡水水生生物的性别进行控制。在目前的发展中,我国关于鱼类的基因工程还有基因的喂养、转移以及免疫等相关方面。经过对鱼类生物技术的研究,可以提升淡水渔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效率,在此基础上保障水生生物的多样性。除了生物技术之外,还有信息技术、电子技术等,都已较为广泛地使用在淡水渔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将自动化技术使用在渔业中,可以自动控制增氧机的启动与关闭,同时还可以对淡水区域的环境与生物因子进行自动监测。使用技术对淡水鱼进行饲料、设备和技术上的管理。总之,在经济发展和渔民增收的情况下,将各种先进技术使用在淡水渔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使用自动投饲机、挖塘机以及清淤机等,以此为淡水渔业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打下基础。
  4 结语
   淡水渔业是我国基础产业中最关键的构成部分,在渔业产业不断发展之下,市场接近饱和状态,随即也伴随着鱼产品流通等问题的出现,这些问题阻碍了我国渔业的发展。为了促使淡水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对淡水渔业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在实际工作中,可以经过对渔业生态系统的建设,促使渔业产业的多样化发展,开发休闲渔业模式以及技术性渔业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升淡水渔业产业的经济效益,对淡水渔业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和利用,进而促使我国基础渔业产业的稳定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宋开明.浅议淡水渔业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经济视野.
   [2]鲁统赢,陈梦霞.我国淡水渔业生产现状及发展策略[J].南方農业,2016,10(15):146.
   [3]农新.让渔业“休闲”起来[J].农村新技术,2016(08):4-7.
   [4]周井娟.我国水产品加工业的演变轨迹及发展预测[J]. 中国渔业经济,2017,35(03):42-47.
   [5]赵梦.自然资源约束下的最优利用原则分析[J].环球人文地理,2016,(16).
   [6]翁重光.浅谈淡水渔业养殖生产对水库水域的影响[J]. 中国农资,2013,(12).
   作者简介:董琳,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农业经济管理与渔业经济。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8820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