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开展“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试点示范对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六大经济走廊之一,而南宁市在“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的发展框架内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为促进南宁市打造“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示范区,文章基于“五通”层面分析南宁市与东盟国家合作交流间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南宁市开展“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试点示范的总体规划,及建立中国-东盟城市联盟论坛、完善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交通网络、打造国际产业合作新模式、建设沿边金融综合改革升级版、促进对外文化合作交流五个方面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一带一路”;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五通”;国际合作交流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12.004
1 研究背景
“中國—中南半岛经济走廊”是《推动共建丝绸之路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提出的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规划建设的六条经济带之一。南宁市在“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的发展框架内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1.1 建设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区域性国际城市
以南宁市为节点,“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向东连接珠江-西江经济带,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向北连接长江经济带,贯通国家新的南北经济大动脉;向南连接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是连接“一带”与“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桥梁纽带;向西沿南昆铁路途经云南进入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和澜沧江湄公河区域,开拓新兴市场。南宁市应充分发挥其地理优势,构建面向东盟、联动西南中南开放合作新高地,加快建成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区域性国际城市。
1.2 建设“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城市
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形成“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是中央对广西的“三大定位”,也暗含了南宁市对外开放的战略目标。广西着力构建的“南向、北联、东融、西合”的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中的“南向”指畅通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其担负着国家全面开放发展的重大任务。因此,南宁市要全面升级“南宁渠道”,充分发挥首府龙头带动作用,促进广西建设成为中国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要放大自身格局和定位,立足区位优势、港口优势、沿边优势和诸多合作平台,深化多层次全方位区域合作,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成为推动“南向开放”深入发展、建设“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城市。
在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战略优势支持下,南宁市将肩负起建设“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城市和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区域性国际城市的重任,努力协助广西成为周边区域开放发展的重要交汇点和支撑点。
2 南宁市开展“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五通”合作存在的突出问题
近年来,南宁市与东盟国家在开展“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建设的“五通”合作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仍有部分问题待解决。现就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五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分析。
2.1 南宁市缺乏高规格和大型的友城交流平台,友城工作开展所采取的形式和涉及的领域不足
南宁市的友城工作相比发达省份的城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首先,友城工作开展所采取的形式和涉及的领域不足,且与友城交往活动的频次不够。目前南宁市进行友城活动的主要形式为文化、艺术和教育交流,如互派文艺演出团、建立姐妹学校、教师交流、学生互访、异地培训、互派公务员等形式,而经贸活动开展不足。其次,南宁市缺少高规格的平台开展交流活动,缺少一定规模的合作项目,仅局限于自身的友城资源开展活动且规模不大。在友城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政府部门间常出现沟通不畅、信息不通的情况,导致工作开展受阻。
2.2 南宁市与东盟国家间的立体交通网络通道建设仍显不足,多式联运发展程度不高
目前,南宁市与东盟间的交通网络衔接不畅、功能交织,不利于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效能的充分发挥。其运输方式相接驳的基础设施配套存在欠缺,尤其体现在水铁联运、公铁联运建设方面。南宁市当前的主要集疏运方式为公路运输,没能很好实现与铁路、水路等方式的联运,存在运输成本较高等问题。交通网络的互联互通可有效促进多式联运的发展,故南宁市应加快构建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抓紧建立多式联运机制。
2.3 国际产业合作形式和合作领域有待进一步丰富和拓宽
在合作形式上,与东盟的产业合作除合作建设境外产业园、吸引外商投资和入驻产业园外,其他形式的产业合作还较少,尤其是政府层面的合作,还需建立更多合作载体和平台。在合作领域上,国内传统产业与大部分中南半岛国家的产业结构相似,双方在出口和吸引外资等方面存在一定竞争关系,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双方的产业合作;在新兴产业方面,受限于东盟各国产业发展情况,部分中南半岛国家新兴产业基础比较薄弱,产业发展还需在国内加以培育,加上产业实力不强,导致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金融等先进领域的合作机会较少,有待进一步挖掘合作机会与潜力。
2.4 金融国际化水平不高,金融监管有待加强
南宁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金融国际化元素不足,与周边国家的城市交流合作机制还不健全,政府层面的金融交流合作不多,金融合作层次水平也需进一步提高。随着中国—东盟(南宁)自由贸易区升级,南宁市与中南半岛地区的贸易量和交易的本币结算需求不断增长,但跨境人民币结算渠道还不够畅通,本币结算供给需进一步增加。在地方金融监管方面,存在管理缺失和管理不力等问题,金融法制建设不够健全,社会、企业和个人的信用体系建设滞后,亟待加强各个层面的征信体系建设。 2.5 文化交流合作层次较低,文化产业方面竞争力不足,缺乏文化品牌与高附加值产业
人员往来、活动交往是南宁市与东盟各国的主要文化交流与合作方式,其文化产品也是偏向于民族与自然资源等传统领域,双方高层次文化方面的合作较少,也缺乏相应的配套。且没有充分挖掘与利用各方的文化内涵,使得文化产品市场化程度低、附加值低且产业链不长,品牌效应形成困难。南宁市目前的文化创意产业存在散、小、滥等问题,文化市场发育不成熟,其文化交流模式不利于进一步增进与东盟各国的关系。
3 南宁市开展“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试点示范的总体规划
南宁市开展“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试点示范建设的基本思路是根据“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依托“南宁渠道”现有机制和成果,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基本框架,结合“南向、北联、东融、西合”的目标,突出创新导向,力争开创南宁市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南宁市应结合“南宁渠道”升级的部署,着力推进“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建设的一系列先行先试举措,特别是坚定地寻求通过政策创新实现突破,并专门进行系统性规划,确保规划实施的政策、组织、资金和人才,采取设立一批“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试点示范园区和试点示范项目的方式,争取做到一年布局、三年见效、五年收获。
4 对策建议
针对南宁市与东盟国家间合作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南宁市自身定位和未来发展需求,主要从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个层面提出建设示范试点的重要对策建议,为南宁市开展“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 试点示范建设提供参考。
4.1 建立中国-东盟城市联盟论坛,打造西南地区最大的区域性城市国际组织
“一带一路”倡议鼓励开展城市交流合作,欢迎沿线国家重要城市之间互结友好城市,加强人文交流和政策沟通。南宁市作为面向中南半岛的重要门户城市,有着独特的地域优势和文化优势,但是目前缺乏高规格和大型友城交流平台。以南宁市为举办地开展中国-东盟城市联盟论坛,能为南宁市的对外开放和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建设搭建优质合作平台,建立具有影响力的区域性城市国际组织,为中国和东盟城市之间的政策沟通提供便利化服务。基于中南半岛国家的主要诉求,中国-东盟城市联盟论坛可下设7个分支机构,分别对应论坛的主要议题,包括市长峰会、智慧城市、科技农业、电子商务、新能源、气候变化和灾害应对和旅游发展。在论坛开展过程中可加入新的分支机构,扩充城市联盟论坛的议题。东盟国家自愿选择加入中国-东盟城市联盟论坛,成为论坛会员,履行会员的义务并享受会员的权利,并可根据自身城市发展所需参与分会论坛,与其他会员城市进行政策、经贸、文化、旅游等多方面的会谈,达成合作意向;也可通过秘书处向理事会提交特别议题,扩展会员城市间多方面多层次的合作交流。
4.2 完善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交通网,构建多方位道路联系
经广西出海的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将重塑沿长江运输至上海绕行大半个中国海岸线到东盟的传统路线,该通道建设的完善不仅能改善南宁市现有的网络交通状况,还能促进南宁市与东盟国家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往来,凸显南宁市作为面向东盟重要枢纽的城市地位。
(1)推进南宁市公、铁路通道建设,完善跨境运输线路。一是推动“1+X”多方省际合作:促进东部沿海重要城市铁路与南宁至东盟的集散节点的对接,接续中国各地发至东盟国家的班列或零散集装箱,再编成“南宁-东盟”跨境集装箱班列运往东盟国家;待中老铁路、中泰铁路完工,可与中老铁路和中泰铁路形成对接,惠及更多中国西部省区和中南半岛国家,增加南宁与东盟其他国家的道路联系。二是优化铁路运输线布局,促进南宁-凭祥铁路与苏满欧、郑新欧等中欧班列接驳。三是强化南宁市中心城市功能,加强与周边城市道路衔接:打通南宁与湖南、柳州等之间的高速公路,实现高速公路网较为全面的贯通互联。构筑以南宁市为中心,连接中、西南与东盟的区域高速公路网络格局,提高我国中南地区与华南地区的通道能力。
(2)实现综合轨道交通互联互通。一是建设现代化综合轨道交通综合体:将南宁中心火车站建成集国铁、城际、城市轨道以及长途客车、市内巴士、出租车、私家车于一体的面向东盟、连接重庆并直接进入城市核心区域的现代化轨道交通枢纽综合体,实现其与城际轨道交通、城市公共交通、公路等的无缝衔接。二是加快城际通道的建设:串接吴圩机场、南宁火车站、南宁东站、南宁南站、南宁港等主要节点,强化城际轨道、城市地铁与主要客运枢纽的无缝换乘。
(3)打通南宁港—钦州港通道,打造“机场—客运站(铁路)—铁路线—南宁港—钦州港”一体化交通运输线,构建方便快捷的货运出海路径。目前由南宁港中转前往东盟与中国中南、西南地区的船舶较少,而钦州港则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打通南宁港与钦州港间的通道,推出相关合作,可快速吸收经由钦州港出海的船舶以南宁港作为其中转港。并借助钦州港相对南宁港较为成熟的各类资源,实现共同合作与发展。此外,在机场内部或周边建立专门的客、货运通道以及连接港口专用铁路线并将其伸入机场内,实现机场、客运站及铁路站三者的互通,打造通往南宁港—钦州港—东盟方向的一体化交通运输线。在减轻重庆至钦州港铁路的负荷的同时,也提供企業另一种运输途径选择。
(4)强化铁路运输的多式联运能力。按照“客在内、货在外”的思路,整合中心城区既有铁路货运站,推动铁路货运站场向外围城区布局,打通铁路枢纽南北大通道,强化南宁市铁路集装箱中心站、铁路货站以及港口联运码头等设施的建设,构建辐射东盟、西南地区集装箱中转、联运、区域性物流配送的铁路货运枢纽,与南宁港及北部湾港口群实现联动发展。
(5)完善南向物流网络通道建设,打造全产业链空港物流服务体系。一是结合“完善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基础设施,推进交通通道互联互通”部分的措施及南宁市物流规划,可建立面向东盟的南向物流通道如下:以中国—东盟国际物流基地和南宁空港物流基地为中心,依靠空港、海港连接城际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和铁路,开通铁路集装箱班列,形成由重庆经广西到新加坡的海陆联运线路,并依托“八桂快运列车”接驳中欧班列及中越(东盟国际)跨境直通车,以郑州、苏州、凭祥为中转节点,形成由重庆经广西到新加坡的陆路通路,并实现新丝路沿线中亚、欧洲各国与东盟“海上丝路”各国的互联互通。二是以中国-东盟国际物流基地、南宁空港物流基地和广西-东盟经开区物流园为依托,充分发挥南宁综合保税区的优势,加快临空经济示范区物流发展水平早日步入成熟期,并以空港物流供应链整合商作为发展趋势的主体,推动空港物流业向综合一体化服务的现代物流模式转型,拓宽物流产业链。 4.3 打造国际产业合作新模式,探索经济发展新引擎
为了落实全区数字广西建设大会的具体行动和《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促进广西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南宁市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需拓展产业合作新领域。在重点产业领域如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及生物医药等为中国与东盟各国相关企业搭建合作平台,发挥科技创新的纽带作用,努力推动双方产业结构优化。
(1)建立中国—东盟区域性信息产业国际市场通用标准体系。一是由中国与东盟各国商务与工业部门联合电子信息行业协会合作建立制定信息产业规范标准的委员会,依托中国—东盟区域性国际市场建立通用标准体系,推动区域内各国互认人员资质、产品标准、认证认可结果,为产业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提供政策保障和沟通渠道。二是组建产业联盟,从技术研发到应用,让企业通过专利授权分享、风险投资收益共担等方式,实现以降低运营成本为基础的技术资源共享,快速实现技术的更新和产品的升级。
(2)创新产业合作载体,构建合作发展平台。一是建立组装生产基地群,将已有边境经济合作区作为平台,以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中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泰国、越南、老挝等国家为合作重点,在边境线地区合作建立组装生产基地群,利用自身较为齐全的零部件、辅料、技术和邻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在合作区内生产最终产品,进而出口到国际市场。二是共同构建质量技术服务体系,借助“互联网+”技术优势,搭建“中国-东盟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大数据平台”,提供知识信息技术支持,积极引导本地与东盟国家企业、行业协会、商会、制造业质量专家到各企业开展制造业质量诊断、质量改进服务。
(3)加强医疗器械及设备产业技术合作,提升生物医药产业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南宁市在着力引进主流中高端医疗设备项目的同时,应主动迎接“一带一路”背景下桂港澳与东盟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国际创新合作圈建设背景下的重大机遇,联结中国与东盟各国生物医药与医疗设备企业、高校院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可考虑设立“医疗器械与新医药”科技专项,围绕重点医疗设备器械建立技术创新中心;牵头组建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生物制药重要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一批创新合作组织,共同探索建立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产业技术体系;在南宁生物医药产业园设立一个与医疗器械产业相配套的检验检测专业机构,为企业提供更便捷快速的产品检验检测通道。
4.4 建设沿边金融综合改革升级版,助力打造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
2018年,沿边金融综合改革收官,广西将深入推进沿边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打造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南宁市作为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核心城市,将贯彻这一目标,深入建设沿边金融综合改革升级版,助力打造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
(1)设立中国(南宁)—东盟人民币投贷基金。中国(南宁)—东盟人民币投贷基金提供人民币借贷和小币种兑换,东盟合作国家可根据自身资金情况缴纳一定份额的本国货币,并根据缴纳份额获得相应的人民币紧急借贷资金。同时,境外融入资金使用范围可扩大到诸如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地产等建设项目,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为南宁市产业项目开发建设筹集低成本资金。
(2)优化跨境人民币业务运营环境,促进与沿边国家的合作交流。一是建立动态型政策预防机制,降低跨境人民币业务风险。南宁市自贸区、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应组建专业团队用于密切跟踪正开展的跨境人民币业务,并对未来可能发生结果进行科学性预测,建立动态的政策机制。二是建设信用体系,减少非法套利和洗钱活动的发生。南宁市政府需推动相关征信部门或组织建立一套能覆盖企业、个体工商户的非银行信用信息系统,对接企业及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整合信用信息资源并实现共享。 三是构建区内外贷款识别体系。跨境人民币贷款业务属于南宁市拟重点发展的跨境人民币业务。南宁市政府除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对流通渠道加以要求外,还需建立专门的贷款账务核算体系,以此严格分离银行机构的区内跨境人民币贷款业务与区外人民币贷款业务,避免区内外两种贷款业务相互交叉。
(3)建设面向东盟的跨境金融服务中心。跨境金融服务中心的建立有助于南宁市与东盟国家间的金融业务有效开展:一是通过跨境金融服务中心办理境内外人民币衍生品投融资业务,降低企业的汇兑损失,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推动南宁市内企业“走出去”,东盟国家企业“走进来”。二是为边境经济活动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三是加强与东盟国家在融资担保方面的合作,推动成立专门的担保机构,为东盟国家来南宁市融资或本地企业到东盟融资进行担保,降低跨境融资业务风险。四是与南宁跨境金融信息服务基地合作,促进南宁市与东盟国家间的征信信息合法流动和充分共享,鼓勵双方的征信机构通过市场化的方式互设分支机构,为双边企业投资兴业提供征信服务。
4.5 促进对外文化合作交流,传播“南宁新声音”
文化交流作为一种新的手段,与政治、经济、军事等齐驱,不仅能联络各国情感,更能促进国际合作,是“一带一路”的支撑和灵魂。南宁市应不断加强与东盟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合作,让其发挥促进国际合作的重要催化剂作用。
(1)开发本土特色文化,打造对外文化交流品牌。一是开展系列驻地计划活动,将本土文化与国际视野相结合。将东盟国家元素融入南宁市本土文化中,通过综合与嵌入,创造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和表现方式,与外国受众全面贴近,使之更好地理解并接受中国文化。二是推动传统文化与动漫产业相融合,推出“南宁故事”系列动漫。南宁市可把传统文化如邕剧、壮女等特色形象融入现在正推进的动漫产业中,利用青少年喜爱的动漫作为输出工具传播南宁特色文化。三是建立项目调研审批组。可由外事侨务办牵头,联合市内高校、驻外企业和文化机构建立项目调研审批组,利用抽样调查、案例分析和深度采访等方式,对南宁文化产品在东盟国家的影响进行调查研究,掌握南宁文化在东盟国家间的传播情况,为南宁文化产品“走出去”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 (2)推动中国(南宁)—东盟文化合作圈建设。一是利用南宁市优良的地理位置及不断提高的城市地位,举办中国(南宁)—东盟文化精品联合巡演系列活动。加强与东盟国家及友好城市的联系,打造合作网络,共同推荐一批文化精品,并结合各地的文艺节庆活动,开展联合巡演。二是加强中国(南宁)—东盟文化合作圈的文化产业的交易与合作。通过举办区域国际性文化产业交流交易活动、开展文化产业项目区域国际合作、建设区域国际营销网络等方式,推动东盟国家间的文化产业交流合作。三是借助东盟会相关平台,促进高层次文化交流。南宁市应争取中国—东盟相关文化活动方面的主办权,增加与国内邻省及东盟国家高端人才的接触与交流,学习合作经验,寻求和把握合作时机,为南宁市与东盟的合作奠定良好基础。
(3)以“文化+”模式提供产业发展新动力,促进文化产业融合与升级。一是以“文化+互联网”模式发展文化产业,合作著名网站,共同制作集南宁特色与年轻潮流于一体的优秀网络作品,并对东盟国家提供网络、文化基础建设和产业发展软硬件建设的援助,推动对外文化交流升级。二是借“文化+科技”打造新文创。基于数字技术与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数字内容跨媒体传播,南宁市可通过影视作品、主题公园及特色小镇等把传统文化打造成IP,其粉丝经济所产生的文化衍生品更能推动文化资源进入大众文化消费圈层。三是凭“文化+金融”缓解融资难问题。可促进本地银行成立“文化产业金融服务中心”,推广商标权质押、专利权质押、股权质押等特色产品,针对大型文化项目,综合运用项目贷款、投资银行等金融产品加大对该类活动的融资支持力度,支持企业转型升级。此外,鼓励传媒企业、VC或PE机构与银行等合作发起文化产业投资基金,进行融资。
5 结论
南宁市开展“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试点示范工作,对其建设“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城市和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区域性国际城市的有着重大意义,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通过基于“五通”框架侧重分析了南宁市与东盟国家合作交流存在的突出问题,并结合南宁市自身定位和未来发展需求,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对策建议。此举不仅能促进南宁市与东盟国家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还有助于进一步扩大中国与“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沿线国家的全方位合作,深化中国与东盟面向繁荣与和平的战略伙伴关系。
参考文献
[1] 卢伟,公丕萍,李大伟.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建设的主要任务及推进策略[J].经济纵横,2017,(02):50-56.
[2]盛叶,魏明忠.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通道建设探究[J].当代经济,2017,(02):4-6.
[3]张建平.“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与中南半岛互联互通的实践与构想[J].东岳论丛,2017,38(09):117-124.
[4]南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南宁市物流业发展规划(2017—2020)的通知南府办〔2017〕50号[Z].
[5]赵光辉.“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交通物流通道布局战略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6,38(08):55-64.
[6]屠年松.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建设下的贸易合作研究[J].企业经济,2018,(04):5-10+193.
[7]周丽娟.中国(广东)自贸区跨境人民币创新业务研究[D].合肥:安徽财经大学,2016.
[8]程柳松,张贤,容云.沿边金融改革的探索与思考[N].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2018.
[9]对外文化交流可持续发展实现路径探析——以国际艺术家设计师南京驻地计划为例[J].对外传播,2017,(05):70-73.
[10]姚宜,伍慶.广州建设文化对外开放新枢纽路径[J].开放导报,2018,(04):105-10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8923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