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三兔”牌宣笔品牌发展分析与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提要] 本文以文化强国战略为背景,选取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宣笔为关注对象,采用SWOT分析法,对安徽省“三兔”牌宣笔品牌发展进行分析,并对“三兔”牌宣笔品牌发展提出建议,以更好地弘扬宣笔文化,树立文化自信。
   关键词:文化强国理念;SWOT分析法;品牌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9年4月13日
   随着文化产业建设推进,文化行业不断发展转型,传统文化产业的前景可观。近年来,国内购买毛笔的消费者也呈逐渐增长趋势,毛笔产业理应是优秀传统文化产业的领头羊,然而市场开发力度不够、缺乏整体战略眼光、品牌管理意识不强、人才供给不足等问题依旧是行业发展诟病,阻碍着传统文化产业向前推进。本文仅以对“三兔牌”宣笔的介绍与SWOT分析,理清其自身优劣势,找出“三兔”宣笔品牌发展的痛点,为其更好地把握市场机遇,规避威胁,从而提升品牌竞争力提出品牌发展建议,也为弘扬传统文化提出拙见。
   一、“三兔”牌宣笔品牌发展现状
   宣笔是我国四大名笔之一,历史悠久。相传由秦朝著名将军蒙恬发明,故称为“蒙恬笔”。自制作以来,深受文人墨客喜欢。据记载,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唐代书法家柳公权对宣笔爱不释手,曾向宣州制笔者写过“求笔贴”。“梦笔生花”、“江郎才尽”等成语也与宣笔颇有渊源。宣笔在2008年加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家庭,充分肯定了宣笔在中国文化历史上的地位与荣耀。
   “三兔”牌宣笔是宣笔的一种,主要由安徽省泾县三兔宣笔有限公司生产制造,该公司成立于1961年,继承了两千多年的宣笔传统技艺,拥有一处历史悠久的制作坊和唯一一个研发制作宣笔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生产的产品规格多种多样,性能各不相同,在京东的“三兔”牌宣笔排行榜中,热销榜前三名为中楷狼毫,其次为小楷紫毫和大楷狼毫等等;产品价格由高到低不等,总体价格亲民,价位低者主要受学生党喜爱,用来毛笔入门;价位高者大多由书法家、绘画家及相关爱好收藏者购买,好评颇多,回头率较高。由于质量过硬,品牌曾荣获中国文房四宝协会行业金奖和“国之宝”美誉,“三兔”牌商标已经成为安徽省著名商标之一。
   二、“三兔”牌宣笔品牌发展态势SWOT分析
   (一)“三兔”牌宣笔发展优势分析(strengths)
   1、制作工艺独特,历史悠久。宣笔制作原料主要选用产于皖南山区的动植物资源。这里气候温和,水热组合条件良好,生长的紫竹坚韧挺拔,用作笔杆;同时选取山兔毫、黄狼尾毫、石獾毫、香狸鬃等为毫料。宣笔制作工艺主要分为选料、水盆、制杆、装套、修笔、镶嵌、刻字、检验包装八道工序以及126道操作过程,每道工序都有具体的技术标准和制作要求,集结了笔工制匠们的智慧和劳动成果,外行人难以模仿超越。
   2、具有文化艺术价值。台湾当代著名作家白先勇曾言:“毛笔存在,中国文化就存在。”宣笔作为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工具,在历史长河中,纵横捭阖,执笔者将所相想所念写入一撇一捺,中国灿烂文化得以流芳百世。
   3、兼备经济实用价值。宣笔制作产业的壮大为当地居民提供丰富的工作岗位,解决经济问题,同时带动了徽州古村落等旅游资源的发展。除此之外,“三兔”牌宣笔由于口碑较好,曾远销日本及东南亚地区,在获得经济发展的同时,带领中国文化走出国门,让世界感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二)“三兔”牌宣笔发展劣势分析(weaknesses)
   1、品牌宣传方式单一。“三兔”牌宣笔除了在淘宝等购物APP上,通过用户搜索对其销售外,主要做徽州旅游产品对游客进行展览。宣传角度非常狭窄且不利于品牌管理。首先,一些商家为了赚取利益,打着“三兔”的招牌自产自卖,大大降低了宣笔的产品质量;其次,游客旅游的目的主要是观光游览,看到心仪的商品会选择适当购买,购买量少。“三兔”牌虽被批准为安徽省驰名商标,却没有充分利用现代技术进行品牌宣传传播,在市场上的知名度不如湖笔等其他名笔。
   2、品牌延伸空间利用不完全。在传统市场中,品牌延伸主要分为纵向延伸和横向延伸。“三兔”牌宣笔虽然有利用线上线下资源优势进行纵向的品牌延伸,但产品种类和产品线,没有品牌间的合作与分享,局限在自己领域的辐射范围,横向延伸有待进一步发展。
   (三)“三兔”牌宣笔发展的机会(opportunities)
   1、國家政策支持。国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与日俱增。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现代文化产业和市场体系需不断健全,生产经营机制需不断创新,文化经济政策需不断完善。这为“三兔”牌制造企业指明了作为传统文化产业应该前进的方向。宣笔在2008年成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宣笔文化的重视。
   2、企业领导人重视。张文年身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张苏先生的长子,已得其父真传,1988年起,任泾县茂林宣笔厂技术指导。张文年引进了较为先进的企业管理制度,逐年改善工人待遇,稳固了宣笔制作技艺的基础队伍。此外,他还鼓励家中后辈留在宣笔制作行列中,吸引青年一代学习传统技艺的兴趣,以便“三兔”牌宣笔更长久的传承和发展。
   (四)“三兔”牌宣笔发展的威胁分析(threats)
   1、互联网的冲击。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传承了两千多年文化的毛笔文化受到了巨大冲击。传统书写毛笔字的习惯悄无声息地被颠覆,提笔忘字、不愿写字的社会现象屡见不鲜。原有书法课程的学校渐渐取消书法课,青少年们对毛笔文化兴趣日益消减,购买宣笔的消费者越来越少,企业的盈利不容乐观。长此以往,“三兔”牌宣笔将伴着科技发展被人们遗忘。
   2、毛笔产业存在壁垒,不易打破。经调查发现,毛笔作为中国传统手工业,各类制作企业基本各自为政、形成壁垒,彼此之间虽会有交流,但学术会晤较少,拘泥于自己的一方天地,不愿将制作经验示与他人。“中国笔王”周鹏程曾说:“过去,老师傅都把手艺看得过重,一点都不愿透露。”虽然现如今有制笔大师周鹏程等人不吝传授,但市场仍然稀缺宝贵的经验交谈,自产自销的局面日益严峻。    3、后继人才匮乏。由于制作毛笔过程单调又极其复杂,制笔行业人数也急剧下降。已过知命之年的周鹏程先生感慨:“十年后,可能没有青年人从事这一行业了。”如今的“三兔”牌宣笔有限公司的研发部门仅5~10人,宣笔制作房间内,妇女工人较多,操作工年纪相对较大。年轻人很少能专注于如此慢节奏的工作方式,也难以克服制笔过程的艰难困苦,传统工艺的继承不容乐观。
   三、“三兔”牌宣笔品牌发展建议
   (一)注重核心制笔技艺的保护,扩大品牌影响力。宣笔制作技艺能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关键在于其独一无二的制笔技术。宣笔制作技艺相当于公司的“专利”,在寻求产业升级的同时,应加强核心力量的保护,通过定义独特的市场定位、建立自己的消费群体以及制作自己的品牌口号等来扩大品牌影响力。
   (二)加强品牌创新能力,扩大品牌延伸。宣笔文化是独一无二的文化,需要不断通过品牌创新保持活力。在已有专业制作团队的基础上,企业应针对市场发展状况与时俱进地调整“三兔”牌宣笔的制作,融合最流行和最受人民喜爱的文化元素,不断进行品牌延伸,实现宣笔内涵的全面创新。
   (三)将宣笔文化融入当地教育。企业可与当地学校合作,外派具有丰富经验的人员进入学校开展专业知识讲座,开展毛笔教学课堂。这不仅可以为企业寻求有志青年,也能让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传承优秀文化。将宣笔文化融入到当地教育中去,是一项前所未有的举措,过程必然艰苦。但天道酬勤,愿在不久的未来,我们可以看到宣笔文化年轻一代的微光。
   (四)联合文房四宝文化,形成产业集群效应。人们在购买宣笔时,往往会与徽墨、宣纸、歙砚一并选择购之。文房四宝在历史演进过程中,互相促进发展,影响深远而广泛。“三兔”牌宣笔如果能与其他三宝的品牌佼佼者合作,寻求共同利益,促成产业集群,不仅能一定程度上获得交易成本、销售渠道和价格等方面的竞争优势,形成信息融通,不断为公司发展注入活力。
   (五)丰富品牌传播渠道。(1)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推广。如今互联网与百姓日常生活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品牌宣传以方便快捷地提高品牌营销的传播价值。例如,邀请本地知名度较高的明星进厂参观,与普通工人一起感受宣笔制作过程,让明星效应与广大消费者结合,提高影响力。同时,深度挖掘宣笔独特文化,制作相关纪录片利用互联网进行宣传,再通过成立官方微信、官方微博等媒介手段进行宣传,让世界人民深切感受宣笔两千多年的魅力,吸引海内外顾客,树立品牌文化。(2)充分利用旅游资源进行宣传。宣城文化灿烂悠久,文脉源远流长,每年来宣城旅游参观者数不胜数。在旅游旺季时,“三兔”牌厂商不仅需要向游客进行单一的静态宣笔展示,可以和当地其他旅游品牌合作,寻求静中有动,或通过实地书法创作欣赏、或通过文房四宝共同进行展览等等,合理动用旅游资源,令游客驻足,让游客产生長久的兴趣,在合作中共赢。
   总之,“三兔”牌宣笔有限公司作为一家宣笔制造企业,身兼传承传统文化之重任,理应受到全省甚至全国文化工作者的关注。如何摆脱发展困境?如何进行品牌管理?如何肩负起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值得我们深思。希望有更多从事相关工作的前辈,共同研究,传承传统文化,希望“三兔”牌宣笔发展得越来越好,前途一片光明。
  主要参考文献:
  [1]吕艳梅.衡水侯店毛笔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
  [2]柳非攻.“互联网+”时代下企业品牌管理研究——以“乐刻”为例[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8(9).
  [3]李长青,赵效江,史友国.“体育产业新政策”背景下安徽花鼓灯发展的SWOT分析[J].韶关学院学报,2015,36(6).
  [4]李逾男,杨学艳.品牌管理[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7.
  [5]朱宗友.中国文化自信解读[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9014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