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能源汽车制造业应收账款管理浅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我国城市空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控制机动车辆的污染排放成为城市节能减排的重要举措,发展新能源汽车上升为国家战略。在国家及地方政府政策的支持下,新能源汽车实现了产业化和规模化的飞跃式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应收账款的特点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完善合同条款,成立运营监控部门跟踪运营,完善客户信用评价体系,加强对销售部门的应收账款考核,做好企业的现金流量预测等解决对策,以控制应收账款的风险。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制造业;应收账款;国家财政补贴
  新能源汽车制造业作为汽车行业的新兴领域,在诸多利好政策以及消费者购买热情的带动下,利润率普遍高于传统汽车制造业。同样也因为补贴发放政策的影响,车企的应收账款居高不下。汽车制造业涉及零部件的数量多、规模大,汽车制造企业作为行业核心,其资金状况决定了整个行业的现金安全。如果对应收账款的管理不到位,可能会对整个行业形成不利影响。企业应重视应收账款的管理,根据自身的实力控制发展规模,实现企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1 新能源汽车制造业应收账款的主要特征
  1.1 新能源汽车制造业应收账款占资产的比重较高
  2015年,财政部等四部委联合印发《关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通知》明确提出,中央财政对购买新能源汽车给予补助,实行普惠制。消费者购买国家推荐目录的车型,可按照扣减补助后的价格购买。《通知》中也提出,2017年至2020年除燃料电池汽车外其他车型补助标准适当退坡。2017年至2018年,补助标准在2016年基础上下降20%,2019年至2020年补助标准在2016年基础上下降40%。到2020年,新能源补贴政策将终止。
  部分地区补贴规定,国家和地方补贴不能超过车辆销售价格的60%,由于市场主体的趋利性,应收账款中财政补贴的占比应接近这个比例。虽然2017年及以后,财政补助标准不断下降,且由于技术进步,供应商增加等因素的影响,整体车辆售价也会降低,但根据财政补贴兑现的条件,2016年及以后销售车辆需要一定的周期获得補贴,累计未获得补贴金额会在应收账款中叠加体现,占资产的比重较传统汽车制造业高。
  1.2 新能源汽车制造业应收账款的结构更多元
  新能源汽车的价格普遍比传统汽车高,为了鼓励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给予补贴与政策支持,以提升其市场竞争力。与传统汽车制造业相比,新能源汽车制造业的应收账款涉及客户、国家及地方财政,且补贴占应收账款的比例较高。但由于有国家信用保证,企业销售车辆只要符合政策要求,国家能够分批予以兑现,因此,其应收账款质量相对较好。
  为了促进销售,对于能够申领地方财政补贴的部分地区,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会给予其一定账期,即客户申领到补贴后再支付给生产企业的销售策略,故企业的应收账款中一部分与地方财政挂钩。
  对于资质较好的客户,制造企业也给予了一定的账期,亦构成应收账款的组成部分。
  1.3 新能源汽车制造业应收账款的回收期不确定
  2016年,政府规定行驶新能源汽车行驶满三万公里之后才能申领国家财政补贴。2017年,政府将补贴兑现标准缩短至两万公里,地方财政补贴的申领条件也趋向于获得到国家财政补贴后,这要求新能源制造企业的应收款项收回绑定客户购买车辆的运营。但不同的客户使用频次不同,企业对客户运行施加的影响也不同,补贴申报的窗口期不确定,导致补贴的回收期不确定。
  2 新能源汽车制造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随着行业竞争加剧,企业赊销比重加大
  国家及地方财政补贴政策实行“退坡”机制,补贴退出时点的临近,促使客户提前启动的购置计划。但由于其资金紧缺,往往需要汽车制造企业给予一定的账期,或通过资金杠杆——银行按揭、融资租赁等模式支付。银行按揭、融资租赁的金融机构审批需一定的周期,还款期内,客户也存在违约风险,导致应收账款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2.2 缺乏对客户运营义务的约定或束缚,申诉时证据不足或执行不到资产
  2017年,政府要求新能源汽车补贴兑现要求运营至两万公里,政策追溯至2016年执行。政策出台前,部分企业在合同中未与客户约定运营义务,在客户懈于运营时,无有力措施推动。政策出台后,合同中虽然加入此项约定,但应收账款的收回与客户的可执行资产直接相关,部分客户实力较弱,导致应收款项逾期后维权成功率较低。
  2.3 经营现金流紧张,应付账款与银行贷款并增,财务成本居高不下
  由于新能源企业应收账款规模较大,回收周期较长,除补贴外的应收账款回收也需要周期,这导致新能源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高,经营现金净流入为负。资金紧张态势直接传导至上游供应商,采购付款不及时导致部分生产难以开展,生产不均衡,资源配置效率低。为了保证生产能够顺利开展,企业借款规模扩大,负债率高。企业资金成本高涨,吞噬了企业的经营利润,降低了企业的盈利水平。企业的融资难度进一步加大,形成恶性循环。
  2.4 零部件供应商与新能源汽车采购客户定向转账,不利于新能源汽车企业的资金安排
  部分零部件供应商为了应收款项的回笼,与客户联手签订债权债务让协议。供应商把对汽车制造企业的债权转让给客户,客户利用此债权购买车辆,再通过一定的信用周期将款项支付给供应商。转账是客户与供应商定向的资金互抵,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同时减少,虽然美化了资产负债表,但对于应付账款的结构并未优化。定向转账只抵消了个别供应商的款项,打破了企业给供应商应付账款支付的平衡。同时,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经营现金流入的减少,更不利于企业再生产的安排,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 提高应收账款管理水平的策略
  3.1 成立运营监控部门跟踪车辆运营状况   为了企业能更好地控制应收账款的回收进度,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应该成立专门的监督部门,分析售出车辆运营数据动态监控。
  按平均周运营里程数,将客户分为运营优质客户(周运营400公里以上,每周运营5天,1年内达标)、运营达标客户(周运营250-400公里,每周运营5天,1-1.5年内达标)及重点关注客户(周运营250公里以下,每周运营5天,1.5年以上才能达标),客户持续周运营里程数据不达标,需要运营专员现场干预。
  按客户累计运营里程数,将客户分为1.5-2万公里,1-1.5万公里,0.5-1万公里,0.5公里以下四档,结合每档客户的周运营数据进行具体分析。第一、二档客户,周运营里程达标,运营状况比较乐观,如不达标,要及时调查原因,尽早干预;第三、四档客户,周运营里程达标,需持续关注,如不达标,问题较严重,需要进行点对点的督导,加强售后服务的保障。
  基于行业的特点,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还需关注国家对运营及补贴申报政策的调整,及时改进企业的运营策略。
  3.2 完善客户信用评价体系
  由于新能源车辆应收账款回收的特殊性,在评估客户信用等时,除了要选取考察客户的品德、经营能力、资本、资产抵押、经济环境的指标外,还需要对客户是否有真实的业务需求做出判断。对于营运公司,还需确定企业运营资质和新购车辆的运营路线,保证生产企业的销售车辆能够顺利投入运营。通过设定指标权重,将客户分为三等九级,确定客户风险等级,企业通过自身的风险偏好程度确定可接受的信用级别的客户。对金额重大的客户需要成立专项决策小组,集体决策。
  3.3 完善合同条款
  在签订合同时应告知客户负有配合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获得国家及地方财政补贴的义务,应规定时间运营里程以满足申报国家财政补贴的条件,如不能在规定时间满足条件,需在规定期限内补足相应金额的补贴。与经销商、客户签订三方运营协议,以使销售链条上的主体利益一致,保证生产企业在客户使用懈怠时,能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进行权益。
  3.4 加强对销售部门的应收账款考核
  建立应收账款的考核机制,将应收账款的回收率和坏账率作为考核销售人员的业绩的主要指标,销售奖励的兑现与客户的应收款项及国家财政补贴的回款挂钩,设定比例分批兑现。产生坏账的,销售人员需要承担一定比例的损失。
  加强各部门间信息沟通与协作,加强对客户前期的调查及风险评估,包括资金流与运营风险,设定客户的风险评价指标与权重,按得分划分风险级别。合同签订后,利用信息化手段通过销售人员从市场端回传客户信息,通过国家信用及相关系统跟踪客户信用情况。
  对于通过三方转账购买车辆的客户,需要设定转账的比例,支付一定比例的现金,以保证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备货生产。对于转账回款的金额考核时应予以折算,鼓励销售员以现金形式回款。
  3.5 做好资金收支预测,保证资金链安全
  新能源汽车制造业盈利水平虽优于传统汽车制造企业,但应收账款的回收却劣于传统汽车制造企业。新能源汽車产品占比较高的企业资金链紧张,经营现金流不能满足企业日常的资金需求,需依赖筹融资等外部资金维持企业的运转。
  因此,企业要提升对应收账款管理的风险意识,财务部门需加强对销售部门的回款监控,实行月计划、周汇报。每笔回款落实责任人,定时定点跟踪。对于偿还贷款等重要大额的资金需求准备好预案,确保企业资金链正常运转。
  综上所述,要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就要保证企业资金的良性循环,重视企业经营现金流情况,做好应收账款回款预测,加大对回款及时性的考核。新能源汽车制造业的应收账款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存在的风险更大,应坚持事前把关,全面控制的原则。在过程控制时针对其特点采取切实可行的控制方式,密切关注应收账款的风险管控,实现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维 李昊展 乔朋华 桂嘉伟.政府补助方式对新能源汽车企业绩效影响研究——基于企业成长性的深入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7,34(23):114-120.
  [2]郑俊杰.制造业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经贸实践,2018(6):229-23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9401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