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SWOT分析法的郑州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近年来,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足成为制约城市乃至国家经济总体水平提升、产业结构调整和参与全球分工的重要因素。借助战略研究常用的SWOT分析方法,进一步明确当前郑州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整体态势,进而探寻郑州市未来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战略思维与发展对策,即应从生产性服务业适度超前规划、产业发展竞合、产业分工协作和承接产业转移等方面进行系统推进。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SWOT;发展对策;郑州市
  中图分类号:F7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19-0142-03
  一、引言
  随着全球化与生产网络分工的深入推进,服务业发展正逐步突破传统的时间、空间界限进入全球资源配置与要素重组的环节[1]。其中,以服务贸易和外包为载体的生产性服务业展成为主要内容,并呈现出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和集群化发展趋势。作为为其他商品和服务的生产者用作中间投入的服务,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直接相关,其地位日益重要[2~3]。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也不断提高,而供给不足成为进一步发展的瓶颈,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足成为制约城市乃至国家经济总体水平提升、产业结构调整和参与全球分工水平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郑州市经济迅猛发展,空间形态日新月异,作为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正积极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通过对郑州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分析与对比研究,可以探析郑州市目前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中的做具有的优势与劣势,以及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本文借助战略研究常用的SWOT分析方法,进一步明确了当前郑州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整体态势,近以探寻郑州市未来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战略思维与发展对策。
  二、郑州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SWOT分析
  (一)机遇分析
  1.服務全球化加快发展带来的机遇。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全球经济服务化和信息技术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最为明显的是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跨国投资比重进一步加大[4]。全球服务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是东南亚、东亚和南亚,中国将是主要的参与者,郑州市在其中一些行业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因此,服务领域和高端制造业成为全球产业转移重点,郑州市生产性服务业将借助契机实现快速发展。
  2.信息网和交通网络的发展带来的机遇。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是国家中心城市生产性服务业中企业管理体系和生产体系不断分离的催化剂[5]。便捷和低成本的信息和交通网络有助于各种企业在不同的区域分别开展技术研发、产品生产、市场营销等环节,以便充分发挥城市—区域比较优势,并催生企业管理行业的新一轮革命,服务环节的重组和重新分工成为重中之重。
  3.生产性服务业政策带来的机遇。我国“十三五”规划提出大城市要优先发展服务业,拓展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主要面向生产者的服务业,细化深化专业化分工,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有序发展金融服务业,积极发展信息服务业,规范发展商务服务业,这也为郑州市发展生产服务业指明了方向。经过四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其中,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也是“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和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
  4.中原城市群建设带来的机遇。中原城市群地处国家中心地带,在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继“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之后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原城市群为郑州市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支撑。
  5.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和郑州大都市区建设带来的机遇。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是全国首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作为郑州新区总体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和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之一,也是河南省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基地,是郑州市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主要孵化基地。《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强化郑州物流及商贸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和中西部地区现代服务业中心、对外开放门户功能,全面增强国内辐射力、国内外资源整合力。推动郑州与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四市深度融合,建设现代化大都市区[6]。这都为郑州生产性服务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二)挑战分析
  1.全球化风险和危机带来的挑战。当前,我国已经进入新一轮的对外开放阶段,开放程度更强,经济融入全球化的程度也不断加强,因此经济受全球化风险的影响和挑战也越强,这对郑州市尚不完全成熟和发达的生产性服务业也是巨大的挑战。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对郑州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也正带来较大的冲击,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市场运作成本和压力,压缩了它们的有效市场需求[7]。
  2.周边地区竞争带来的挑战。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坚实基础是发达的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具有相辅相成的双向互动关系,生产性服务业从发达的制造业中实现衍生、分化和依托制造业扩大市场有效需求。当前,我国虽说处在快速工业化阶段,但以制造业低端化、高消耗和污染压力为主,在一定意义上已经威胁到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制造业仍处在“微笑曲线”的底端,高端的研发和设计环节依然很薄弱,这些都制约了制造业的进一步纵深发展。因此,与国际大都市相比,郑州市及其周边区域制造业的规模明显偏低,缺少世界级的生产研发基地,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郑州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并且,郑州市周边区域(如武汉)制造业发展,对郑州市也是一种现实的挤压。
  3.与制造业非协调发展带来的挑战。从产业关系来看,生产性服务业主要是满足中间需求和向外部企业以及其他组织的生产活动提供中间的投入服务,与其他产业关联效果大,在产业链中,上下游各种服务业相互依存和相互关联。近几年,郑州市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对郑州市制造业水平的提高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但从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互动发展情况来看,各行业之间还存在一定差别。最为突出的现象是,发展较快的制造业往往吸收了大部分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使用,这对发展较慢的制造业非常不利。郑州市制造业主要行业产品流向物流服务业、信息服务业,而流向其他生产性服务行业的较少。   4.辐射能力和市场需求有限带来的挑战。由于生产性服务业是对制造业的中间投入,因此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需求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速度。作为河南省省会、中原城市群中心城市和国家中心城市,郑州市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决定了郑州市不宜大规模地发展一般制造业,而仅仅依靠郑州市自身的制造业不可能长期有效地支撑郑州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健康快速发展,这就要求郑州市要充分加强与中原城市群其他城市的发展关联度。但目前,以郑州市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还没有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体系,郑州市的生产性服务性还难以对其他城市产生较强的辐射能力。
  此外,郑州市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还有待深层次地挖掘。一些垄断行业企业的生产性服务部门主要还在从事政府公关和媒体策划等业务,没有从事市场意义上的运营,呈现“空心化”现象,对生产性服务的需求不多。而一些中小型民营企业发展能力有限,尚不具备规模效应。政府服务外包业务基本都是通过事业单位或下属单位机构完成。
  (三)优势分析
  1.人力资本优势。郑州市是河南省知识资本和人才资本最为丰富的地区,是河南省科技和教育事业最为发达的地区,是全省科技辐射能力最强的地区,科技人才拥有量及培养规模在全省排首位。人才优势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与此同时,郑州市的人力资源成本相对较低,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具有明显优势。郑州市的技术创新和研发中心,特别是像航空港区、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为郑州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做好了准备,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城市产业向心集聚和有效供给能力。
  2.经济基础和产业结构优势。近些年,郑州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逐年提高,其中生产性服务业在服务业中的比例也逐步提高,说明郑州市服务经济发展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和基础。相对河南省其他城市而言,郑州市工业化的层次和成效要高于其他城市,服务业成为引领郑州市产业结构提升的主要力量。当前,郑州市产业升级的基本逻辑是:第三产业占总体经济比例不断上升,而第三产业中生产性服务业的比例不断增加。近几年,郑州市更加重视环保和资源保护,更加注重科技创新,强调以人为本以及更加主动的开放姿态,这些都对郑州市的产业结构转变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3.政策支持。近年来,得益于郑州新区、中原城市群、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宏观战略的实施,河南省和郑州市政府在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和高成长性服务业方面给予了广泛的政策支持和倾斜,《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高成长服务业大省的若干意见》等政策相继出台,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出了更为明确和细致的指导意见,现实指导意义更为重大。
  (四)劣势分析
  1.整体技术水平不高。目前,郑州市生产性服务业的总体技术水平相對不高,大多生产性服务企业规模较小,研发投入不足,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核心技术发展相对滞后,不少生产性服务企业提供的还是知识和技术服务链上的低端产品,尚未形成良好的推动者、使用者和传播者于一身的良好运行机制,制约了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支撑作用[5]。同时,缺乏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自主品牌,也影响了郑州市生产性服务业的辐射能力。
  3.产业发展融合度低。近年来郑州市的地价、房价和综合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造成了商务成本上升,使得大量资本流向投资成本较低的地区,在影响郑州市制造业发展的同时,也影响了郑州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郑州市的商务成本、交通问题也不容乐观,企业负担和政府行政成本相对偏高,生产性服务业企业融资较为困难,企业经营信心不足。尽管成本上升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经济结构的优化,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然而现代企业大都注重生产技术的应用和管理水平的提高,生产成本的降低空间很小,成本上升必然导致企业利润下降,制约了郑州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4.管理体制和政策劣势。当前,服务业市场尚未建立起完整统一的市场体系,服务行业的管理多是分块管理模式。源于产品经济时代的政府机构设置难以适应如今服务经济主导的产业结构,缺乏对服务业统一规划、协调管理和服务的机构。对已经成长为支柱行业的科技发展和教育文化领域的一些产业,仍沿用原有模式和惯性思维,在一定程度上都难以满足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需求。
  三、郑州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一,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适度超前规划。生产性服务业是制造业高度发展的产物,又反过来影响并加速推动着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也使得现代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密不可分。所以,做到城市或区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适度超前规划有助于推动城市区域产业发展与相互融合[5]。当前,郑州市中心性经济功能辐射中原城市群,城市区域外向连接日益便捷、高效而密切,但毋庸置疑的是,郑州市尤其是中心城区土地和人力资源成本上升必然会影响这一中心性功能的发挥。同时,郑州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整体上较东部沿海城市与内陆其他中心城市还有不小的差距,缺乏经验与技术。因此,适度超前规划以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为引领的产业发展是郑州市推动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的不二逻辑,宜提前着手加快进行。
  第二,开放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竞合。当前,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市场将更加开放,“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双向对等发展模式持续演进,跨国公司基于自身理念推进服务产业在大陆的纵深转移与发展,也给予了包括郑州市在内的区域中心城市新的战略机遇。因此,进一步推进服务业开放发展也是区域中心城市实现产业发展与竞争力提升的重要途径。实践证明,如金融业、信息产业等生产性服务业的跨区域流动为区域中心城市提供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因此,抢抓机遇,积极参与全球生产性服务业分工体系是区域中心城市发展的重要契机。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机制,大力推进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加强国际生产性服务业产业流动的跟踪与研究,借鉴成功典型,探讨生产性服务业双向发展的有效路径,让生产性服务业即能够“引得进来”,也能够“走得出去”。   第三,推进产业分工协作与职能分解。建议各级政府积极顺应产业发展趋势,吸收借鉴各地区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经验,及时总结郑州市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的经验教训,鼓励和引导部分具备条件的制造业企业向服务型部门转变和转型发展,加快推进工业企业二、三产业分离。选择一些行业优势明显、带动能力强劲、上下游服务配套拓展能力强的龙头企业或国有大中型企业开展先期改革,加快企业转型升级与职能分解,以点带面,顺次推开,鼓励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联合等多种新型态式进行产业价值链整合与拓展,加快形成专业能力强大、带动优势明显、竞争水平高的生产性服务业产业体系。
  第四,有序承接生产性服务业产业转移。基于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化,通过承接生产性服务业的国际产业转移,有利于推进我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承接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的转移,首先是各级政府要营造良好的环境与氛围。完善、便捷、高效的基础设施建设是营造高端生产性服务业承接环境的前提和基础,其基础性软件工程体现为要强化技术人员培训,加大专业科技人才的引进力度,充分利用各种形式承接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的国际转移与区域转移。总结并拓展以往招商引资的成功做法,积极鼓励和承接全球性跨国公司和高端龙头企业和高端产业向郑州和周边城市落户,进一步使这些企业成为更多关联性、合作性企业入驻郑州市的桥梁,推动自生技术进步与创新,加快区域生产性服务业产业结构升级。
  参考文献:
  [1]  黄少军.服务业与经济增长[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2]  Coffey W.J.,Polese M.Producer Services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A Policy—Oriented Perspective[J].Regional Science Association,1989,(1):13-27.
  [3]  刘志彪.论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经济增长[J].中国经济问题,2001,(1):10-17.
  [4]  李江帆,毕斗斗.国外生产性服务业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11):16-19.
  [5]  杨建涛.转型期区域中心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重构研究——以郑州市为例[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18.
  [6]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的通知(发改地区[2016]2817号)[EB/OL].发展改革委网站,2017-01-05.
  [7]  Han S.S.,Qin B.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Producer Services in Shanghai[J].Urban Studies,2009,(4):877-896.
  Research on the Countermeasure of Zhengzhou City’s Producer Service Industry Development Based on SWOT Analysis
  YANG Jian-tao1,2
  (1.Institu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and Innovation,Henam University,Kaifeng 475004,China;
  2.Academy of Hinterland Development,enam University,Kaifeng 475004,China)
  Abstract:In recent years,the lack of production services develop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actor that restricts the overall level of the economy of the city and even the country,the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the participation in the global labor division.With the SWOT analysis method commonly used in strategic research,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oduction service industry in Zhengzhou is further clarified,and the strategic thinking and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uture production service industry in Zhengzhou City are recently explored.It is proposed that the system development should be promoted from the aspects of moderate advance planning,industrial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industrial division of labor and undertake industrial transfer.
  Key words:producer service;SWOT;countermeasure;Zhengzhou city
  [責任编辑 刘 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9797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