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对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为农村全方位建设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多样化的选择。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驱动力量。根据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要求和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分析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内容、模式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对策,对壮大村集体经济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村集体经济;建设;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19-0005-04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制度和政策体系,加快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多名专家学者从不同视角对村集体经济建设发展进行研究。张月瀛(2018)围绕区域发展,明确提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要加大农村集体经济政策扶持力度,根据当地实际,结合市场需要,充分利用乡村资源优势,提高集体经济管理水平,弥补农村农业发展的弊端,实现农村振兴[1]。赵学辉(2018)认为,强大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要求各地区要根据当地情况,市场定位和区域优势,积极探索发展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新途径[2]。陆雷、崔红志(2018)根据农村集体经济理论分析提出,目前农村集体经济的状况与其功能定位不相适应,它也不符合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振兴的要求,迫切需要通过政策引导和制度机制创新来改变这种形态[3]。王丽娟、邱孟根(2018)围绕经营管理视角提出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到一定阶段,面临建设支出的增加、负债压力的加大、收入渠道的缩减、村集体积累的增长速度放缓、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营与管理出现混乱等难题,需要寻求新的创收路径,突破困局[4]。许思阳、赵萌春(2010)通过实证研究和分析,认为加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尤其是提高村级经营保障和公共服务能力,对于增强美丽乡村建设的后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5]。本文在专家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了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战略。
  一、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要求
  村集体经济组织是一个基于家庭承包、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6]。农村的生产、供销、信用、消费等形式的合作经济是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经济[6]。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服务性。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不仅要解决成员的生产和生活各方面的基本问题,还要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让农民真正富起来。要求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需要根据不同的消费需求,充分发挥其提供服务的功能,通过多样化的形式,打造多种类型的服务平台,提供本地化和定制化的服务,从而开辟出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径。
  第二,推進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联合性。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是多个个体自愿合作的结晶,通过合理配置生产要素,扩大生产规模,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需要与其他经济组织进行联合,凝聚力量,形成竞争优势,共同发展,实现共赢。要求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需要发挥集体生产资料的优势,通过土地资源入股、集体资金投资、代理生产原料等多样化的方式,积极主动地与国企、私企、其他村庄集体经济组织等不同经营主体联合发展,激发集体经济的发展活力,在联合中寻求新的发展契机。
  第三,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系统性。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是多个部分组成,是一个整体,有着特定的运行规律和产业体系。要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调整结构,把其所经营的不同产业进行渗透、交叉和重组,从而推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形成结构优化的经济组织产业集成体系。
  第四,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创新性。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它的发展是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地改革和创新,顺应时代的潮流。要求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改变原来传统落后的发展方式,寻求与这个时代发展主题相契合的新的发展方式,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尤其是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可以使之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五,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灵活性。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需要根据自身的优势和劣势进行规划发展,充分利用自身有利的条件,寻找多元化发展方式,弥补自身短板。要促进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突破原有地区缺乏资源和发展环境的局限,结合自身优势,寻找潜在的发展空间,依托其他优势区域进行发展来弥补自身的短板。
  二、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内容
  根据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要求,依据山西省村集体经济建设发展实地调研,分析典型村庄发展内容可以分为五类(如下表所示)。
  第一,以“服务”为主导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结合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服务性的要求,突出提供服务发展定位,以山西省夏县庙前镇张郭店村、王裕口村和姚村为代表,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内容是通过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将仓储、物流、加工、劳务、物业等服务,形成村集体经济的综合服务保障模式。“服务”为主导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形成的综合服务保障模式主要包括四个方面:首先,为各种市场主体,特别是粮食生产经营单位提供加工、流通、仓储、劳务等有偿服务;其次,为企业、农民、家庭农场和合作社等企业实体提供技术、信息以及生产经营服务,如物资供应、病虫害防治、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等;再次,通过建立综合服务、便利服务店或劳务队伍等方式,开展家政、卫生、养老、道路维护、绿化管理、河流清洁等社区服务以及金融、保险、广播和电信等付费代理服务[7];最后,开发利用集体经营建设用地等土地,大力建设物业项目,发展物业经济,开展物业管理服务。
  第二,以“联合”为主导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结合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合作性的要求,突出联合经营发展定位,以山西省繁峙县老泉头村为代表,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内容是通过“政府+银行+公司+农户+合作社”的形式实现与其他经济主体的联合经营。以“联合”为主导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形成的联合经营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鼓励村集体通过把集体资产资源作为股份的方式,加入到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效益良好的工商企业;二是探索建立支持村庄集体经济发展基金,积极探索资金使用运作模式,实现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7];三是探索政府援助、扶贫开发、村村联合、企业入驻等多种方式,实现多元化的联合经营;四是优化乡镇集体经济合作,鼓励有潜力的村集体与其他经济实体共同开发混合所有制经济项目。   第三,以“系统”为主导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结合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系统性的要求,突出产业融合发展定位,以山西省夏县大吕村、北大里村和南大里村为代表,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内容是通过借助标准化特色经济作物种植生产及加工和旅游资源的开发,形成产业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系统”为主导的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形成的产业融合发展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采用工业化思想、技术和生产方式,推动农业升级发展,依托农业机械和农业先进技术实现农业生产的产业化和标准化;二是利用互联网思维和金融服务信用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建立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三是利用农村资源优势,建立现代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依托相邻原料的优势,实现产业链的前后延伸;四是利用第三产业的服务功能,依托市场供求信息,实现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8];五是利用当地生态资源促进农业、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
  第四,以“创新”为主导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结合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创新性的要求,突出科技驱动发展定位,以山西省夏县赵村为代表,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内容是通过借助高标准设施生产区建设,形成高标准的设施农业发展。“创新”为主导的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内容形成科技驱动发展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促进村集体经济组织和科学研究及教学单位的联合,逐步形成新的知识密集型的农业技术型企业;二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提升产品品质为核心,逐步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和竞争力,形成新的高技术产业运行机制和高科技管理体系;三是将技术开发、人才聚集与村集体经济的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加速村集体经济的高精尖化;四是建设农业科技集团企业和实验园区,有选择地建设一批农业技术实验园区[9];五是发展区域化的高标准设施农业,打造新的产业基地。
  第五,以“灵活”为主导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结合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灵活性的要求,突出跨区域发展方向,以山西省繁峙县楼岗村为代表,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内容是通过借助异地投资企业和跨区域承包土地等多种形式,形成在其他区域的发展。
  “灵活”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鼓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建立专业合作社,向周边乡镇的村庄出租土地,同时利用异地的剩余劳动力,发展跨区域的高效生态农业;其次,通过自身技术、资金和人才优势跨区域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仓储物流、乡村旅游、住房经济等新型农业形式;最后,充分利用集体积累的闲置资金,通过股份合作和股权投资参与其他区域发展优秀的企业。
  三、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围绕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内容,调查分析其在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问题。
  (一)发展能力有待提高,激励机制有待健全
  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中对资产的运转和操控上缺乏系统性,而上级政府也尚未建立健全相关业务指導性文件或运作管理的统筹性具体工作方法,存在调控失效的现象[6]。再加上村级组织每届的任期时间较短,村干部的频繁调整使得村干部缺乏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长期规划和思路。
  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中对财政补助政策的依赖,存在“坐等”政府援助的惰性观念,积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思想不强。此外,分行政村(社区)的干部年龄过大,文化程度较低,自身发展的能力不强[10]。
  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激励机制不足,对集体资产资本使用的严格控制,村干部担心集体资产的流失将带来连带责任,一味的保守发展;另一方面,对于资金利用效率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存在跟风形象工程、投资渠道单一、建设项目重复等现象[11]。
  (二)科技投入不足
  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中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缺乏,科技领军人才及后备人才不足。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村集体经济在享受职称待遇、福利待遇、个人发展空间等方面对高层次研发人才的吸引力明显不足,引进人才的配套政策和措施不到位,无法吸引和留住人才,导致无力开展技术和产品创新。以夏县庙前镇南吴村为代表,该村在今后产业持续发展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懂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不断提高农民专业技能,尤其是果品加工以及健康养殖等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懂得专业技术的人员。
  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中科技创新平台分布行业散、研究方向散、人才分布散,相互之间缺乏互联互通,整合度不高,不能形成拳头型的创新力量。在高端科技服务业特别是金融风投创投机构、技术交易机构、科技企业孵化机构等方面还存在空白,创新链存在缺口,没有形成自我良性运转的闭环。以夏县裴介镇鲁因村为代表,长期以来,红枣产业作为主导产业进行重点发展,但缺乏创新平台,导致农产品科技含量低,再加上机械化生产水平有限,其产业附加值低。
  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中对研发投入方面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培育上力度不够,不能形成持续大规模的投入,企业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以夏县南大理乡赵村为代表,高效设施农业发展处于初始状态,有待于进一步打造成赵村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品牌化尚待建立
  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中没有关注各类市场主体的售后服务,导致缺少问题的反馈,无法针对性采取措施,久而久之就会逐渐丧失市场的主动权。以夏县庙前镇张郭店村为代表,该村发展了手工红薯粉条加工厂,主要为各区域提供储藏、加工、出售等服综合性服务,但销售渠道缩减、客源减少等很多棘手问题。
  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中提供大多围绕农业的有关服务,往往追求眼前的效益,而没有从长远的战略角度上把握服务品牌化的特殊性,缺少相应的品牌管理机制来规范服务行为,无法建立独具特色的品牌化服务,这将制约村集体经济服务创收经济结构的高度化。以夏县庙前乡王峪口村为代表,发展特色产业的干鲜果加工,与同区域提供的农产品加工的村集体经济相比并不突出,其关键在于缺乏品牌化的建立,无法获得竞争优势。
  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中大部分农业从业人员文化水平、技术能力整体不高,再加上缺少职业化的培训,所能提供的服务层次不高,这不利于集体经济服务创收的长远发展。以姚村为代表,在运城和太原组建商贸集团公司和建筑工程队,吸收本村劳动力两百多人,对外进行劳务输出,但这支劳务队伍普遍文化水平不高,缺少技术培训,只能局限于单纯地付出劳力获得收入。   (四)农民主体地位不够突出
  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中农民主体没有自主发展的空间和能力,村集体经济能够选择自己的生产和市场,就能够获得本属于自己而被龙头企业取走的那部分利润。以翼城县唐兴镇苇沟村为代表,将村集体的土地与当地龙头企业亿通铁厂捆绑在一起,依附铁厂提供给村民一定的就业岗位,没有考虑在此基础上独立发展,导致在后来铁厂的没落中村集体经济也没有更好的发展。
  四、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提高发展能力,健全激励机制
  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中以坚持市场导向,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坚持用市场手段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与此同时,发挥政府在颁布政策、统筹规划、提供资金等方面的作用。
  把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任务纳入党委和政府目标责任制的评估中,建立并完善监督管理的体系。健全规章程序,设立标准,严格要求,责任到人,推动服务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推行每一个季度评估的审核模式,合理客观地评价服务成效;建立健全激励与监督约束机制[10]。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绩效的实施与经营者的收入挂钩,探索股权激励机制,建立管理层“贡献份额”或“工作份额”。
  调整农村基层党组织和领导班子,通过新旧之间的良好过渡,使其人员更专业、更年轻、更有知识,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拼搏劲头。同时,有必要把有能力、有担当、有意愿的人才调整到领导班子,让他们带头发展村集体经济,带领农民致富;村党组织的成员和村委会的领导小组,需要不断加强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理论水平和文化素质,更需要去村集体经济发展好的地方学习经验,提升致富的综合能力[12];设立特殊的奖励政策,让为村集体经济发展付出辛苦和做出贡献的工作者获得国家和群众的尊重和认可,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加大科技投入,培养职业农民
  建立健全村集体经济保障机制,帮助提高村集体经济相关合作社、企业、农业研究部门科技创新能力,同时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服务水平,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农业科技企业,逐步形成“国家+地方+企业+私营”的多元化科技创新体系。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继续提高村级财政转移支付水平,确保资金到位。各级财政定期为村集体经济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实施精准化的项目管理,激活其发展的新动能。将各部门的产业资金、结余资金、帮扶资金等进一步统筹安排,整合资金,优先用于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13]。
  职业化农民培养是综合服务保障的重中之重,也是村集体经济服务创收体系的战略重点,更是改变农业发展方向的必由之路。一是把长期从事农业生产,具有一定产业规模和高文化素质的种植专业户、农业合作社的精英和返乡的知识青年等进行重点教育和培训,有针对性地进行多类型课程学习,并开展相应实践培训,提高具体操作能力,重点培育出一大批热爱农业、知识丰富、善于经营的专业型农民。二是鼓励农民通过弹性学制到职教园区参加中高等农业职业教育,定期举办技术交流活动,成立相应的学习班,对农民进行集中培训。三是探索城乡间的人才合作与交流模式,进一步完善城市医师、教师、科技人员和文化人才的定期服务;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吸引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到农村兼职工作,为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提供智力支持。
  (三)强化品牌化建设
  品牌是当地的代表性名片,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一村一品”。首先,进行全面的科学品牌研究和诊断。充分研究市场环境,针对消费者群体和竞争对手,为品牌战略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指导。在品牌研究和诊断的基础上,需要突出差异性、体验性和包容性的品牌核心价值,可以触及消费群体的心理需求。其次,村集体经济品牌的建设需要的是系统性规划,能够让消费者快速识别并且能够在其心目中占据重要的位置是关键。不仅是对品牌载体品质要求严格,确定和推广品牌的营销传播活动也是必要的,这样每个活动都能体现品牌的核心价值。确保每个营销活动投资都被添加到品牌中,并且所有这些投资都会积累以增强品牌资产。此外,村集体品牌化是一个长远的战略过程,建立品牌后续服务平台,提供售后服务,同时注意对于品牌的维护,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相关维护方案。
  (四)提高农民主体地位
  在推进村集体经济过程中要以人为本,从各地实践调研,解决群众困难的前提下,尊重群众的选择,引导群众自愿参与农村经济建设,让群众明白自己既是建设的付出者也是成果的获得者,从而积极主动地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建设村集体经济的同时促进农民自身发展。不斷改革和完善农业相关制度,维护农民权益,让其真正参与村集体经济建设中,大力推进农民增收。
  使用政策确保参与建设的每个人尽可能得到合理的利益分配。公平正义要求在发展机会上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必须坚持用人公平,并采取政策确保村集体经济参与者享有平等机会。村集体经济组织中的成员根据自己的能力和贡献获得适当的职位,并获得应得的报酬。用制度保证各司其职,让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能够自觉地做好本职工作,无论是管理者和普通成员,都要求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
  参考文献:
  [1]  张月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思考[J].商业经济,2018,(12):107-109.
  [2]  赵学辉.新时代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意义及途径[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12):173.
  [3]  陆雷,崔红志.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与政策建议[J].中国发展观察,2018,(11):36-38.
  [4]  王丽娟,邱孟根.关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思考[J].当代农村财经,2018,(5):29-32.
  [5]  许思阳,赵萌春.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之探讨[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8):116-117.
  [6]  徐杨.对上海郊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分析与思考[J].中国集体经,2018,(35):15-16.
  [7]  范海瑜.太原市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县的考察报告[J].山西财税,2018,(9):22-27.
  [8]  王留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机制与路径分析[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8,(3):96-100.
  [9]  蒋和平,何忠.我国科技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农业科技管理,2004,(5):1-6.
  [10]  梁昊.中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问题及对策[J].财政研究,2016,(3):68-76.
  [11]  仝志辉,陈淑龙.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农村集体经济的变迁和未来发展[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6):15-23.
  [12]  赵意焕.我国新时代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困惑与出路——基于我国西南部某山区县的调研[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8,(1):43-49.
  [13]  徐秀英.村集体经济发展困境与出路[J].开放导报,2018,(3):43-47.
  [责任编辑 吴高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9798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