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首经贸周边对共享单车布局影响研究与实证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近几年来,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及物联网等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共享经济快速发展,资本市场大量进入共享公共产品供给领域。“共享”作为一种发展理念首次被写入十三五发展规划,共享经济的发展为城市绿色、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实现途径。共享单车打通了共享交通的“末梢神经”,有效地将公共交通与居住、工作、休闲等建筑进行了衔接,实现了门对门的交通,使交通出行形成了一个连续的过程,减少了很多阻碍,解决了城市人们“最后一公里”出行难问题和实现绿色环保出行。由于研究经费及时间精力等问题,本文以首经贸周边为例分析共享单车的布局。
  【关键词】共享经济 共享单车 布局
  1研究意义
  本研究旨在通过实地考察的方式去印证,在建筑离公共交通的距离超过一定程度的情况下,慢行交通系统就是交通路网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以共享单车为研究对象,假设共享单车可以帮助人们实现交通连续性过程,选取首经贸地铁站作为圆心,探究在一定半径范围内,不同功能建筑对于共享单车的分布影响。同时利用SPSS、ArcGIS、Tableau等可视化软件对实际调研数据进行分析,最终得出共享单车最佳适用的距离范围,即人们选择使用共享单车时,目标建筑与轨道交通站点的半径范围。同时也以此来实证共享单车对于北京市轨道交通与居住区和工作单位都相对距离较远的情况下的必要性与契合性。本研究的最终结果可以为政府相关规划部门提供可靠的理论背景,使北京市的路网交通可以更加连续,交通工具之间更加具有衔接性,实现门对门交通,方便居民的日常需求;同时研究成果也可以为各大共享单车公司提供可靠的数据分析,使共享单车可以更加有效地进行集中分布,满足人民的日常需求。欧洲国家从19世纪70年代中期就开始重视自行车交通建设和公共自行车的投放使用,而关于公共自行车的研究始于21世纪初,重点关注自行车的建设运营、基本使用特征以及人的选择和出行行为,并从建成环境影响自行车交通出行的角度开展了系列研究。在实践方面,国外也注重通过税收和行政手段,保障自行车的使用和停车设施建设。从2007年开始,我国对共享单车的投放使用引发了学者对自行车的重新关注,学者们试图从道路交通环境、公共自行车供给规模和距离公交站点的距离、骑行主体具体使用情况等角度展开相关研究。虽然这种新型经济模式正在以其革命性的力量颠覆传统产业的经济模式,但在我国共享制度体系尚未完善的情境下,共享单车面临诸多挑战,其中较为突出的是围绕个体对单车的占有欲、公共自行车站点配置不合理、用戶租借困难等问题,我国学者对自行车的关注重点放在了自行车停放及租赁站点的选址布局上,大部分学者从自行车与城市轨道交通、公交系统换乘的角度出发,通过自行车交通客流预测,结合用地性质和居住人口分析,构建选址优化模型,开展了公共自行车停车设施、租赁点的规划布局方法研究。
  2研究内容
  本研究从首经贸周边公共交通站点的分布与覆盖入手,分析共享单车的集中停放处与公交站点和轨道交通站点之间的关系,从而可以提出一个假设,即共享单车可以在交通系统中起到衔接作用,帮助人们实现交通连续性过程。提出假设之后,采用实地调研的方式进行实证。从调研的可行性与便捷性角度出发,选取首经贸地铁站作为圆心,通过百度地图中距离的测量,在半径为一公里的圆内选取三个观察对象,依次为首经贸(距离首经贸地铁站实际距离约200米,图一)、万年花城玫瑰碗小区(距离首经贸地铁站直线距离约600米,图二)、汇丰家园小区(距离首经贸地铁站直线距离约1000米,图三)。由于共享单车不能进入小区与学校,通过前期调研找到观察对象的正门,将实际距离的测量定义为从观察对象的正门到相较最近的首经贸地铁站站口的距离。
  对于以上三个观察对象以及首经贸地铁站周围使用共享单车的居民进行随机采访与问卷发放,共准备400份问卷,每个对象发放100份,来获得人们对于共享单车的需求度与目的地。最后将所有统计的数据利用Excel、SPSS、ArcGIS等可视化软件进行分析,得到这些建筑对于共享单车的吸引度,同时测算出三个观察对象的市民选用共享单车前往首经贸地铁站的频率,即可得到共享单车的最佳使用距离的范围,印证短距离交通中,共享单车对于北京市轨道交通与居住区和工作单位都相对距离较远的情况下的必要性与契合性。
  2.1首经贸周边地区公共交通站点的分布与覆盖特征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位于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与四环路之间,其周边公交站点与轨道交通站点都比较稀少,每一站的覆盖面较大。一共有5条公交线路(分别为691路、692路、351路、67路、专4路)和1条轨道交通线路(10号线)途径首经贸。同时寻找首经贸周边地区共享单车的集聚区域,分析其与公共交通站点密度的关系,可以初步得出一个假设,即共享单车可以在交通系统中起到连接作用,帮助人们实现交通连续性过程。
  2.2首经贸周边市民对于共享单车的需求度
  近几年来共享单车在北京大规模生产,其市场非常庞大,道路中非机动车道的自行车几乎都是共享单车。利用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去调查研究首经贸周边地区共享单车的使用人群,了解人们使用共享单车的目标建筑以及使用的频率与时间段,同时调查结果也能证实共享单车对于交通路网起到的连接性与必要性。
  2.3不同功能建筑对共享单车的吸引力度
  本研究选取两种不同功能建筑——三个观察对象作为调研地点,分别为居住用地的丰汇家园小区、万年花城玫瑰碗小区,大型基础服务用地的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这三者代表距离首经贸地铁站三个不同的距离,根据共享单车使用者的人群类型以及出行目标去选取不同的高峰时间段进行调研,最终得出不同功能建筑对于共享单车的吸引力度,即分布规律。
  2.4共享单车的适用最佳距离
  利用Excel、SPSS、GIS以及可视化软件对于实地调研中获取的全部第一手数据进行整合与分析,探究不同高峰时期三个观察对象对于共享单车的使用频率与使用距离,从中找到影响因子,并对其进行总结归纳,最终得到一个共享单车最适用的距离范围。
  3研究目标与方法
  3.1研究目标
  通过对不同高峰时间段三个观察对象周边共享单车数量的统计与分析,印证出在轨道交通站点以及公交站点距离目标建筑具有一定距离的情况下,共享单车是交通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一项交通工具,使交通过程更加连续,具有对必要交通的支持性这一目标,同时利用SPSS等可视化软件测算出共享单车最佳使用距离的范围值。
  3.2研究方法
  实地调研法
  首经贸地铁站位于丰台区三环与四环路之间,毗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故选取首经贸与其周边的居住区作为观察对象,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实地统计共享单车数量的形式调查人们出行对于共享单车的需求度。在实地统计共享单车数量时,需要根据不同建筑的需求度,选择其需求度高的时间段进行统计,尽可能多的获得全面详实的第一手资料。
  3.3数据分析法
  将实地调研中获取的相关数据,利用SPSS、ArcGIS、R语言等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整理,从中剖析出不同的功能建筑对于共享单车的分布影响,初步得出一个共享单车的分布规律,同时根据分析出来的人们使用共享单车的频率与距离等数据推算出共享单车适用的最佳距离范围,为最终的报告撰写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
  4技术路线图
  参考文献:
  [1]李炳炎,徐雷.共享发展理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享经济理论[J].学习论坛,2017,33(06):28-33.
  [2]李琨浩.基于共享经济视角下城市共享单车发展对策研究[M].城市交通,2017.
  [3]姜玲丽.基于城市居民出行特征分析的北京公共自行车系统发展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6.
  [4]约翰?普切尔,拉尔夫?比勒著.孙苑鑫译.难以抵挡的骑行诱惑:荷兰、丹麦和德国的自行车交通推广经验研究[J].国际城市规划,2012(5):26-42.
  [5]李敏迪.车辆供给和距离效应对公共自行车借车行为影响[J].公路交通科技,2017(2):121-128.
  作者简介:徐诺(1995——)男,汉族,北京,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2017级研究生,金融专业。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9819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