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王臻
摘要:近年来,中国金融风险进入到了高发阶段。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导致许多实体经济逐步走向颓势,整体经济增速缓慢,大量的僵尸企业堆积。此外,杠杆率的提升,整体市场的资金流动性不足,给金融风险的发生带来了前提条件。为此,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范成为当今首要的问题,也是当今调控经济政策的目标。需在政策、市场、监管等方面共同努力携手,防止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构建一套完善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体系。
关键词: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
从有“金融”这一词开始到现如今经济形势的高速发展,各种各样的制度的变迁,风险就一直伴随其存在的。特别是在当今金融形势多样化、资产证券化、金融工具多样化、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等形势下,金融风险的类型、层次都变得愈发的复杂和难以防范。特别是对于系统性金融风险来说,由于其本身关系着整个金融系统内部的各个机构之间的协调、关联等重要作用,对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范显得尤为重要。此外,现如今金融交易形式的多样化,信息化的普及使得交易成本降低、交易效率提高带来的杠杆效应为金融风险的发生埋下了导火索。因此,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比较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其发生、衍变、发展的探究对于更好的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范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
一、系统性金融风险概述
(一)金融体系
在论述系统性金融风险之前,首先对金融体系进行概述。金融体系是建立在金融市场之上,以资金作为经营主体,将银行、保险、基金等各种金融机构联系在一起的统称。金融体系的基本功能就是资金的支付、流通以及融通功能。一个好的金融体系的运转对整体的金融市场繁荣和稳定有着关键的作用,而且对于经济的运转效率的提升、风险率的降低都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另外,在金融体系内,以融资方式的不同可以划分为直接融资体系和间接融资体系。直接融资体系是指以货币市场、股票、债券等为融资手段;间接融资体系主要依托银行的贷款为主要融资手段。另外,对于不同国家来说,金融体系的构成有着不同的形式,其受制于各个国家的体制制度,但是本质上各个国家的差异性不大。
(二)系统性金融风险
广义上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指的是由于经济形式的变动或是内外部的经济冲击使得金融体系内的一家或是几家的金融机构遭受损失,而后在金融体系内进行传导,从而造成整个金融系统的功能遭受损害,进而发展成一种全局性、系统性的风险。对此,可以发现,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是需要条件的,一是经济的冲击;二是冲击的传染及扩散。在金融体系内部,冲击的扩散是非常迅速的,为了避免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就要从冲击及扩散两个方面进行防范及管控。
二、系统性金融风险积累扩散机制
前文对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概述里提到了系统性金融风险需要冲击及传染扩散两个必要条件。本部分将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积累扩散机制进行概述,其实这也是冲击和传染两种形式的另一种表现机制。风险的積累及风险的扩散本身都是一种动态的过程,也都有不同的划分维度。
(一)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积累
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积累要考虑到时间的维度,而且要注重经济周期大环境下的影响。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积累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金融体系内的某家金融机构会出现聚集的行为,在整体的经济上行期间,资产价值也飞速增长,金融机构不断扩张资产的负债获取更高的利润。这种扩张的背后是风险的提升以及后续大规模系统性坍塌的铺垫和隐患;第二、金融体系内的其它金融机构看到了利润之后,也采用相应的办法进行资产的运作,这种顺周期性为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积累了条件。在经济上行时期的大环境下,相关的监管机构也会调整市场的违约率,更加顺应整个的顺行周期;第三、在同质化的想象越来越严重,金融机构间为了获取更高的利润,不断地进行同质化的操作,加剧了整个金融系统的顺周期性。
除了时间维度的积累方面,系统性金融风险还存在着其它层面的维度积累。这种积累的方面概述为,一方面在整个金融市场中重要的、有推动性作用的金融机构往往集中在上述几家单位手里,这些金融机构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一旦发生危机整个金融市场将会发生坍塌;另一方面,重要系统性机构危机的发生也更容易出发道德风险,道德风险的积累更加容易导致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和传染,加大了系统性金融风险发生的概率。
(二)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扩散机制
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扩散机制很好理解,就是导致系统性金融风险从最开始的小规模的、局部的危机演变为全局的系统性的金融风险。扩散机制本身也是系统性金融风险传播的主要机制和重要方式之一。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扩散从金融机构的角度来看是通过该机构的资产负债表来表征的,而在投资人的角度来看是投资人心里恐慌为主要的表现形式。当局部的金融风险发生时,相关的金融机构以及非金融机构的资产会大幅度的缩水、贬值。相关机构的高层为了保证资金的流动性,被迫以低于实际价值的方式变卖资产,使得整体的市场的资产流动陷入被动状态。此外,非金融机构企业由于其自身的资产下滑以及本身偿还银行债务的压力增加,也会被迫转变经营模式,以小负债、低偿还压力的方式进行。随着金融市场不断地发展和深化,各个企业之间的资产负债的关联性越来越高,金融风险的扩散越来越剧烈。其次,当系统性金融风险爆发的之际,资本市场的价格已经紊乱,相应资产的持有机构不能正确的对这些资产进行合理的估值,只能按照较低的价格估值及出售使得整个的金融市场企业的资产缩水、企业的市值缩水,从而导致企业不断地抛售不健康的资产。这种恶性循环的方式使得整个的金融市场处于更加严峻的环境,使得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扩散更加的迅速。最后,当真正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来临之时,人们总会出现恐慌心理,“乱投医”的情况使得市场上出现恐慌性抛售的行为。这种极端行为使得整个市场的资金流动性进一步的减弱,进而导致投资人、资产持有人、金融机构等多方的信心不足甚至是崩溃。这种恐慌性的心理会加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扩散和传播,也是整体市场动荡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措施
基于前文对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论述,笔者认为应该从改善宏观经济政策、强化市场纪律、改革金融监管框架三个方面来防范和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
(一)改善宏观经济政策
宏观经济政策的改善需要相关金融政策的配合才能保证整个市场稳健的发展。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于当今经济政策的大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关联。为此,在制定宏观经济政策上,应该更加倾向于保证货币的流动性,保持整体市场资金流动的文件态势。在政策的制定和发布前,要避免再次陷入极度的宽松或是极度的收紧的政策上,要防控金融风险。另外,宏观经济政策的落实要更加符合大众民情,要多去倾听市场的声音。
(二)强化市场纪律
强化市场纪律要更加严格的控制金融市场的准入条件,避免一些僵尸企业、套牌企业或是不正规的私募企业进入金融市场,扰乱整体的金融市场秩序。另外,对于一些本身技术力量雄厚,资产规模较大的企业,但是其生产的产品已经不适用于市场形式的企业要进行整顿和改造,要对其进行市场化的转型,避免政府直接干预,让投资者真正做到自主决策。
(三)改革金融监管框架
改革金融监管的框架应该遵从大方向的正确性,要对改革的方向进行更加独立、专业、权威的改造。另外,要逐步移交领导的相关职能,让市场和投资人做主,保证整体市场交易的公平性和权威性。监管部分不要与被监管部门有任何的利益关系,要从整体市场的角度出发,发挥监管的效用,保证金融市场合理、合规、合法的发展,维持其健康的流动下去。监管部门自身也要担负起提升行业发展的责任。
参考文献:
[1]范小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监管策略[J].改革,2017(08).
[2]陈守东,王寅,王婷.系统性金融风险及其防范对策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2013(12).
[3]黄益平.防控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J].国际经济评论,2017(05).
[4]王靖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测与防范的国际经验[J].中国金融,2011(08).
[5]张茜.浅析经济转型中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及其防范[J].金融经济,2015(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0091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