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项目导向教学法在《药物制剂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项目导学教学法基于自身特点,在药物制剂技术中具有良好的适用性。文章以项目导向教学法在药物制剂技术中的实践应用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实施项目导向教学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阐述分析,随后着重分析了项目导学法在药物制剂技术中的具体实践与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项目导学教学法 药物制剂技术 实践应用
  
  项目导向教学法是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中所采用的行为导向教学法指导下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我国教育界受到教育专家和教育工作者的高度评价,是一种值得职业教育重视和推广的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方法。
  该教学法的基本模式包括:开放的项目创意、项目方案、项目计划、项目实施和项目结果五个步骤。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不是把传授现成知识作为教学所追求的目标,或者说不是要求学生按照教师的安排去得到一个结果,而是要求学生掌握获得这一结果的方法和途径;学生参与整个教学项目的全过程,并注重对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达到既培养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1-2]。
  1.《药物制剂技术》实施项目导向教学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药物制剂技术》是药物制剂技术专业的重要专业课之一,着重讨论常见药物剂型的生产操作和质量控制等基本理论。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药物制剂岗位所需的基本知识、操作技能与技术应用能力,重点强化学生的常见药物制剂生产的能力和产品检验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职业精神与创新意识、自我发展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传统的授课方式是老师一言堂,老师讲什么,学生学什么,教学中突出以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只能随着老师的思路走,学生没有独立思考的机会和空间,教师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忽略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这种教学方式难以适应高职高专教育发展的需要。针对传统教学方法这一弊端,笔者根据《药物制剂技术》授课内容的不同,采取了不同的授课方式,如启发式、讨论式等,特别是采用项目导向教学法实施教学,受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项目导向教学法在《药物制剂技术》教学中的实施
  2.1项目导向教学法的实施步骤说明及教学目标[3-4]
  2.2评价体系构建
  采用项目化教学的课程应设计符合工作过程的考核方式。课程组讨论确立了本课程最后的总评成绩是由形成性考核、技能考核、期末应知理论考试成绩三部分构成,比例为 4∶ 2∶ 4。形成性考核即为过程考核,由工作过程评价和工作态度评价组成。工作过程评价(25%,表示占总评分数的比例,下同)包含搜集资料能力(5%)、制定合理计划能力(5%)、项目实施能力(5%)、检查工作的能力(5%)、沟通与协调能力(3%)、语言表达能力(2%),工作态度评价(15%)包括出勤情况(3%)、参与积极性(3%)、合理建议(3%)、团队合作(3%)、工作效率(3%)。
  技能考核采用工作结果考核方式,根据完成项目后的结果进行评分。以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2∶3∶5)三部分组成。
  3. 实施成效及建议
  项目教学开始时采用“先听讲后实施”有利于课程顺利进行。实践过程中采用过“先实施后听讲”,任务引入后直接由学生设计方案、实施项目。结果表明学生普遍不得要领,效果较差。这与高职高专学生主动学习能力较差有关。而采用前一种方式,学生可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主要知识点,设计方案时能有较为明确的思路。在实践过程中加深知识的理解,能力的培养。因而在实施过程中仍主要采用先听讲后实施。
  教学时需将不同优势的学生划分为各个小组。划分小组时若按学生意愿进行分组时,往往出现能力相近的学生在同一组,这样的竞争结果往往是差别明显。且有些学生出于习惯而一直在同一組,对于沟通协调能力也得不到很好的锻炼。因此划分小组时,不应一成不变,教师可根据学生不同优势进行科学划分。
  项目化教学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更高,既要工艺理论基础扎实又要技能操作水平较高,真正实现“双师型”素质。教学实施的场所除包含授课和实践区的理实一体化教室外,还应增设资料区,供学生遇到问题时查阅资料,有利于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104.
  [2]徐朔,项目教学法的内涵、教育追求和教学特征[J].职业技术教育,2008,29(28): 5-7
  [3]周湘平.职业教育中注重采用行为导向教学的意义[J].世界职业技术教育,2004,(4):41-43.
  [4]王玲,陈军.专业综合型项目教学法在实践中应用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63)7:18-2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0226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