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互助快递运营模式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校园快递日益普遍的现实情境下,校园快递管理面临着两难选择,禁则会出现“最后一公里”的难题,放则会面临校园安全等系列问题。如何在两者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既可以满足学生的网购需求又能保证校园的有序管理,可以说意义重大。以共享经济为背景,通过对现有校园快递服务模式的分析,结合共享经济的相关治理理念和制度管理理念,设计一种互助型校园快递运营模式,以期有效缓解校园快递的需求与管理困境。
关键词:校园快递;共享经济;运营模式;服务平台
中图分类号:F25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25-0044-03
引言
“共享经济”一词,最早由美国教授马科斯·费尔逊和琼·斯潘思于1978年提出,指“社会资源”拥有者有偿与他人共享使用权,从而优化社会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共享经济在社会经济中的应用可谓名目繁多,有共享交通方面的如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等,也有共享各位物品,包括充电宝等,甚至共享服务,如物流、餐饮等。本文研究的校园互助快递是共享物流的一种新应用。物流业现在已不仅仅是过去的物流运输工具加搬运这种模式了,已经实现了其余互联网的高度结合应用于物流服务,必须承认,“共享物流”代表着物流业的未来[1]。物流行业最大的管理难题在于物流成本和效率问题。共享物流的原理是通过物流资源的共享,互通有无,可以降低物流成本,同時可以使企业将有限的资源应用于某环节或某专项领域,最终实现物流系统变革和效率的提升[2]。
校园快递环节涉及物流企业、高校、学生等多个组织与个体,校外与校内多重空间,物流需求时间与物流提供时间等不同时间节点,俗称“最后一公里”问题。在校大学生是社会中生活中的主要消费群体,是推动这种“共享物流”的主力军,其消费趋势对社会物流业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如何让校园师生有一个满意的网购体验,校园物流自然是商家和物流公司必须深度思考的问题[3]。当前校园快递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第一种,各大快递公司纷纷在学校附近建立服务网点,租用固定的场所收发或由快递员每天将快件运至临时场地,并在固定时间内发放快件。第二种,自提模式,主要有便利店自提、门卫自提及自助快递柜包括高校和快递公司合作的校园智能柜。第三种,独立的快递网点和服务社。但这三种模式都存在信息共享程度低、未充分利用校园闲置资源、带来校园环境安全问题、代理点安全性低、稳定性差、货物管理不规范、服务人员态度差、主营业务单一、盈利空间较小等一系列问题。
本文针对以上校园快递存在的诸多问题,通过广泛的问卷调查,汇总整理当前大学生对校园快递的诉求,设计一种新的互助型校园快递运营模式。
一、校园互助快递的理论基础
(一)共享经济及其实际应用困境
1.共享经济。对于共享经济,有人认为共享经济是对共享的狭义解释,是人类社会向高阶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在互联网平台发展成熟这些必要条件下,以共享使用权为目的的一种消费模式[4]。著名共享经济学者杰里米·里夫金提出,“共享经济带来了一场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资源革命,它带来了经济生活的全新组织方式,将会超越传统的市场模式。”作为共享经济有关各方有偿分享闲置资源,实现双赢,共同分享增值效益[5]。综合目前的文献,本文认为,共享经济是依托网络平台,以闲置资源或服务的共享利用为核心的一种经济现象。
2.共享经济实际应用困境。目前我国出现了许多的共享经济新形态,但经过一段时间运营发现存在众多问题,主要有以下的三方面。
第一,信任危机。越来越低。对于共享经济而言,如何打造人群对目前的商业和其他大规模组织的信任度变得非常重要[6]。共享经济热极一时的时候,吸引了众多资本的眼光,消费者也对这种新生事物表示了极大的兴趣。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一种新的项目缺乏严谨的可行性分析与项目设计就匆匆上马,会因为实施过程中的各种缺陷引起信任危机,最终带来资金链断裂,市场萎缩等后果。共享单车行业中的悟空单车、小蓝单车等的倒闭,说明共享经济这种新型消费模式的高度不确定性存在着较大的信任危机的可能。
第二,集体认同感。共享是一种对什么是什么和应该是什么的集体理解,共享是集体认同(递归公共)和集体行动的组成部分。强调了集体认同感的重要性,这是动员和激活人群的关键[7],这是一些企业或自营组织在打着共享经济的旗号经营时常常忽略的一个方面。最近滴滴面临的多起负面案件引人深思。在并购快的、Uber后,滴滴完成国内打车市场的战争,开始取消补贴、不断提高抽成,车主面对的是每单收入下滑,产生付出大于回报的心理。不管是否用共享的名头包装,至少在与乘客同在车内那一刻,司机依然是需要专业主义精神的职业。但如今多数车主缺乏这种集体认同感,车主对于网约车的品牌没有归属感,这种情绪还会在不经意间流露给乘客,类似恶性循环到现在依然没有得到合理解决。
第三,顾客的感知体验。当大量的快递机构涌入校园争夺市场的时候,不可避免会出现过度竞争的恶果。丢件、损件事件时有发生,这最终使师生对校园快递服务的感知体验下降[8]。在提供共享的同时,设计者在设计平台时或者经营者在经营是要注重顾客的体验。共享单车在设计过程中的某些缺陷,比如扫描问题、软件使用问题、单车投放问题等等,都给顾客在体验过程中带来一些感知上的负面影响。因此,客户的感知体验是共享经济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高度不确定性的因素。
(二)互助型校园快递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现如今,大学校园利用网络平台实现信息的共享是实际可行的。在校园里,师生和同学间的交流等等是必不可少的。此时课堂上下、线上线下的联系就是信息共享的纽带。在大学校园的师生日常服务机构下运营校园互助快递平台,可以更加制度化和规范化,增加客户的可信度,降低创立成本,增加平台存在的稳定性,解决校园环境安全和代理点安全性低的问题,使送货时间更灵活,货物管理更规范。在满足全校师生的生活需求的同时,增加一些特色的校园快递服务,可使平台主营业务不再单一化,盈利空间扩大。 综合所述,本文所要构建校园互助快递的平台是一种对零散闲置资源的综合利用,通过借助网络平台,合理整合校园当下的快递资源,充分构建师生同服务平台之间的彼此信任,关注快递服务质量和消费者感知体验,打造一个更为优质的高效率的,且带给师生最真实的集体认同感和快递服务体验的校园快递互助服务平台。
二、校园互助快递现实需求调查
(一)调查方案设计
1.调查目的。通过了解各高校校园快递发展现状,采集数据,深入分析,打造一个更为适用的校园快递机构。
2.调查对象。全国各地区高校的在校师生,由于校园快递的需求者以大学生为主,因此本次调查以高校大学生为主要的调查对象。
3.调查内容。关于校园快递配送运营情况以及校园快递发展和使用现状。
4.调查方式方法以及具体实践。首先通过阅读现有文献研究,了解到有关的信息,明确调查对象是基本覆盖各个省份大学校园,调查内容是校园快递的运营,针对现状设计问卷调查,然后通过发放问卷调查的方式和现场访问的情况做记录和采集数据。
(二)调查结果分析
问卷调查,发放115份,有效回收111份。
1.基本信息。本次调查共向不同地区的学校发放的学校中,华北华东地区的学校占比较多,东北地区和西南地区偏少。其中男女占比,女生较多,为男生的两倍多。
2.快递代取代寄使用现状调查。从调查的数据来看,使用快递代取和代寄的人数占比较大,但是仍然有31.53%的人目前没有使用过这个服务。而使用过此服务的人中,平均每周代取代寄的快递在1—3件的居多,3件以上的极少。针对现在各大校园已经有的类似快递代取代寄的组织,从问卷设计的几个问题了解到目前此服务的发展现状。第一,校园中的学生或者教师使用此服务的原因中,取快递的地点距离太远是占比最重的,而且,从问卷数据中可以发现,课程与取件时间冲突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第二,50.45%的人对目前此种服务的满意度是持一般的态度,持有满意态度的人数占比仅有31.53%,不满意的人数相对较少。第三,36.04%的人认为,他们使用过的快递代取代寄服务中最让他们满意的是寄送的速度;35.14%的人最不满意的是快递代取代寄的价格。
3.平台构建信息调查。就目前的需求来看,从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到,目前能够被接受的快递代取代寄的价格的范围是0.5—1.5之间,一般下午和晚上的时间段比较容易被选择为收快递的时间,二者所占的比例也差不多,而早上的时间段比较不容易被接受。
从调查数据发现,62.16%的人不愿意让陌生的同学帮自己代寄代取快递,但是55.86%的人却愿意自己去给别人代寄代取快递。
综合本次调查的数据来看,使用快递代取和代寄的人数占比较大,但仍然有人目前仍没有使用过快递代取和代寄。而使用过此服务的人中,平均每周代取代寄的快递在1—3件的居多。取快递的地点距离太远,是此服务被使用的重要原因。快递代寄代取服务能够提供勤工助学机会、干洗衣物的配送和公众平台自助销售生活用品的配送的期望值还不错。对目前此种服务的满意度持一般的态度,认为最满意的是寄送的速度,最不满意的是寄送的价格。目前能够被接受的价格的范围是0.5—1.5之间,一般下午和晚上的时间段比较容易被选择为收快递的时间。另外,了解到有人不愿意让陌生的同学帮自己代寄代取快递,但是却愿意自己去给别人代寄代取快递。
三、校园互助快递运营模式设计
(一)校园互助快递平台运营流程设计
来自全国各地的发往学校的快递,如果已经有各大快递公司的平台代收点,学校师生可以自己去取,也可以通过下单的方式找代取机构,代取机构可以从各大代收平台帮助取件,同时也可以直接接受来自校園外的师生包裹,直接帮师生送上门。学校师生同时可以在本机构下单,接受包裹的同时寄出其他的包裹,不用自己去寄包裹。
(二)校园互助快递平台运营管理设计
1.平台构建背景。本平台拟与学校的勤工助学中心合作,挂靠此平台可以解决师生对本平台的不信任问题。可以解决由此带来的消费者对目前的商业和其他大规模组织的信任度危机问题。消费者若对此平台有任何疑问都可以快速又方便地找到勤工助学中心解决。此外,与勤工助学中心合作可以了解到更多的勤工助学学生基本信息,为其提供兼职的机会,降低本平台的招生成本。最大的优势是,学生在兼职的时候能够得到一定义工时长。
2.平台工作人员。本平台安排长期性的在职人员和流动性的兼职生。能够满足师生随时下单随时提供快递代取代寄的需求,减少拖延时间,提高代取代寄的工作效率。最重要的是,安排一些在校兼职生,让学生从被服务的一方变成了帮别人服务的一方,在为师生提供快递代取代寄服务时会更加体验到服务的归属感,有一种为自己服务的感觉,有利于平台的建设。
3.平台业务范围。通过问卷调查的数据可知,为了满足师生的需求,该平台除了主营业务快递代取代寄之外,还提供其他业务的服务,比如师生最希望的干洗衣物的配送,平台自销生活用品送上门等。平台经营目标明确,边界划分清晰,主营业务就是快递代取代寄,而其他的业务服务也只是零散的与快递代寄代取的附带服务,实际上也属于快递的行业范畴,并不会发生冲突,解决了经营业务范围广泛且不精的问题。
4.平台APP设计。办公地点可以设置在勤工助学中心的办公地,同时主要是线上的服务,通过专门自制的平台APP提供服务。平台APP由基本信息、业务选择、意见反馈三大模块。其中,基本信息包括平台信息,当前派送人员信息;业务选择包括代收、代寄及其他业务。
(三)平台风险管理设计
1.信息安全问题。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很多人宁愿自己给别人代取代寄包裹也不愿意别人给自己代取代寄包裹,通过分析和再次的调查,发现这当中最大的原因是害怕自己的包裹信息被泄露,不愿意相信陌生同学。因此,本平台在构建时候,挂靠在学校的工作机构下也是考虑到此因素。另外,在设计的平台APP中,也将信息保护列为重点。当天的工作人员都是需要实名认证的,并且在工作的当天都是要进行登记的。若是存在包裹信息泄露的情况,可以随时找到当天工作人员。 2.员工奖惩考核制度。工作人员实行奖惩制度,每月统计1次,评价标准包括业务量以及服务态度。其中服务态度由下单师生在使用过平台APP收寄包裹后进行评价。本平台根据评价标准实行相应的奖励和惩罚制度,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和提升使用者满意度。
3.顾客满意度回访。每月在平台APP公布抽奖福利,调查使用者对本月本平台的使用满意度。了解实际情况,从另一方面提高顾客的体验认知感。
四、结论
(一)互助型校园快递具有社会与经济双重效益
1.规范校园的发展、提高经营者的收益,以校园为支撑,为各快递公司开展校园快递服务,逐步完善学校管理的规范化和快递服务的优质化,降低配送成本。
2.学校资源的优化使用,提供勤工助学机会,使学校进一步发展、贫困大学生进一步减轻家庭负担。
3.利于倡导合作共赢的理念,校园互助快递实际是一个广大师生用户、学校以及快递公司的共同合作的现象。校园互助快递的有效发展是实现三方共赢局面必不可缺的部分。
(二)互助型校园快递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
校园互助快递的发展前景目前来说是非常不错的。首先,趋势所向。在网络覆盖的新时代,网上消费促使快递物流业飞速发展。网络购物已经成为主流的购物方式,而在校大学生则是网络购物的主力军。我国大学生基数庞大,这是校园快递存在的消费者基础所在。其次,第三方物流快递机制并不完善,刺激校园快递项目扩大并不断涌现。最后,政策支持。国家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校园快递的出现,也是大学生项目创意灵感来源与既有物流机制改良的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 张宝珠,李青.共享经济视角下“共享物流”模式的研究[J].时代金融,2017,(21):192.
[2] 王继祥.中国共享物流创新模式与发展趋势[J].物流技术与应用,2017,(2):80-84.
[3] 胡玉洲,邓玲.校园快遞模式优化研究——以惠州学院为例[J]惠州学院学报,2016,(2).
[4] 董成惠.共享经济:理论与现实[J].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16,(5):4-15.
[5] 马强.共享经济在我国的发展现状、瓶颈及对策[J].现代经济探讨,2016,(10):20-24.
[6] 屈丽丽.信用和边界 共享经济绕不过的两道坎[J].商学院,2015,(10):50-52.
[7] Rethinking the Sharing Economy:The Nature and Organization of Sharing in the 2015 Refugee Crisis.Kornberger,Martin,Leixnering,Stephan,Meyer,Renate E.,H?觟llerer,Markus A.,Academy of Management Discoveries,21681007,2018,(3).
[8] 詹荣富,黄立军.面向学生感知差距的校园快递质量影响分析——基于广州地区校园快递市场的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7,(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0271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