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业协同电子商务发展策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李萍

   摘要:农业协同电子商务作为一种高级的电子商务模式,对于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阐述了农业协同电子商务的相关概念,进而分析农业协同电子商务对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意义,探讨了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业协同电子商务建设策略。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农业协同电子商务;发展策略
   一、引言
   新型城镇化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是解决 “三农”,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随着“互联网+”战略的实施,农业电子商务已经成为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质量、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动力。而早在2016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就明确指出,要“支持适应乡村特点的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商品集散平台和物流中心,鼓励电子商务第三方交易平台渠道下沉,带动农村特色产业发展,推进农产品进城、农业生产资料下乡”。可见,农业电子商务对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目前,我国农业电子商务开展多为农业企业自建网站、政府职能部门建设农业网站以及基于第三方平台的农产品营销等等。这些农业电子商务主要是基于电子商情、网上撮合以及电子交易等层面的应用,很少考虑到农业产业链上各环节业务活动的协同以及产业链间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其存在问题主要表现为:农业产业链的信息标准化问题比较突出,产业链上游及下游环节之间、不同产业链之间的信息平台、数据标准缺乏统一,很难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严重制约了农业电子商务和供应链的发展;此外,农业产业链各环节物流基础设施及物流技术还比较落后,导致农产品流通渠道不畅,信息传递效率低等问题发生。这些都直接影响了农业电子商务的开展和应用,最终导致农业电子商务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无法真正地发挥价值。
   协同电子商务是电子商务应用的高级阶段,可以从技术层面将产业链各个环节活动进行有效整合,真正实现电子商务的功能。与传统城镇化建设不同,新型城镇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集约高效、绿色低碳等原则,注重保护农民的利益,强调城镇化质量的提高。农业协同电子商务可以让农业经营主体均有机会以较低的成本参与到大型的农业产业协同网络中来,并以公平共享、集约高效、绿色低碳的方式来推进农业产业升级改造,这与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原则是一致的。因此,在新型城镇化的大背景下,农业协同电子商务作为一种高级的电子商务模式,可以为研究新型城镇化若干问题提供新的理论及实践支持。
   二、农业协同电子商务相关概念
   “协同商务(Collaborative Commerce)”的基本思想最早是由Gartner Group在20世纪90年代末提出来的,被认为是新一代的电子商务模式。Gartner Group认为协同商务是“将具有共同商业利益的合作伙伴整合起来,通过对整个商业周期中的信息共享来实现各合作伙伴的竞争优势整合,由此创造最大的商业价值和提升企业获利能力”。
   协同是协同电子商务的目的和本质。学者们在已有研究中普遍认为“协同”主要有三层含义:一是企业内部协同,主要为企业各部门之间业务的协同,如采购、生产、销售、财务、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协同;二是企业外部协同,即整个供应链的协同,如企业与供应商、零售商、客户以及物流配送中心的协同;三是产业链协同,由于产业链是多重供应链的复合体,该协同也可认为是跨企业供应链的协同。由此可见,协同电子商务运行是以企业为载体的,其实施是有目标和层次的。协同电子商务的最高级目标和层次是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企业供应链以及跨企业供应链的各种业务的协同与整合,以达到资源最优化利用并创造出最大的价值。
   根据上述协同商务的概念,将协同电子商务应用到农业中,可以推动农业企业供应链以及跨供应链间各种业务的有效合作与集成,实现农业产业链各项活动的统筹管理,从而达到农业资源充分利用的目的,这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原则是一致的。为了更好地探究农业协同电子商务对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意义和作用,本文将农业协同电子商务定义为:在新型城镇化的大背景下,以农业企业为业务单元,利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为实现手段构建农业协同电子商务平台,实现农业产业链各项活动的协同与集成。其基本思想是以统筹管理农业产业链各项活动和改善农业资源配置为目标,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改善与客户的关系、提升农业生产者形象,最终提高农产品综合竞争力,同时也能很好地改善城镇和乡村环境。
   三、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业协同电子商务的意义
   农业协同电子商务的优势与新型城镇化的基本思想是一致的,应用农业协同电子商务对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为:
   (一)促进产城融合,实现“人的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不是简单地将农村变为城市,而是要围绕“人的城镇化”这一核心,实现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融合,让农民工逐步融入城镇。实现“人的城镇化”关键在于解决农民就业问题,即让农民在城市里能够“进得来”、“留得下”、“过得好”。相对于其它行业,农业产业链特别长,以水果为例,就包括育种、栽培、采摘、包装、运输和销售等若干的环节,这为农民就业提供了很多工作机会。但由于农业产业链涉及环节多,涉及的地区、关联产业比较多,为保证产业链输出端的质量,这就要求农业经营主体必须对农业产业链各环节具有强大的管理和控制能力。依托于农业协同商务,一方面可以实现农业产业链各环节活动的统筹管理,加速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融合,改善城镇经济空间布局;另一方面可以让广大农村、中小城市均有机会参与到大型的农业产业协同网络中来,使大量农村、小城镇居民从中受益,在本地就可以实现充分就业与体面就业,这充分诠释了新型城鎮化的“人的城镇化”核心理念。
   (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提高城镇化的质量
   新型城镇化不是简单地追求速度,而是围绕提升质量这一关键,走“集约高效、绿色低碳”的新路子,并将其贯彻到城镇化的生态文明建设中。新型城镇化的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积极推动绿色城镇建设,保护资源,开发新能源、新材料。依托农业协同电子商务,推动农业产业链各环节业务的合作与集成,从而达到农业资源充分利用的目的,因此农业协同电子商务模式相对于传统电子商务模式,对资源的配置更加高效,更加适合“集约高效、绿色低碳”的要求。此外,为了解决快速建设所导致的城市承载力不足等问题,可以充分依托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与物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推行“数字城镇”以及“智慧乡村”建设,促进农业转型升级,以智慧运营提升城镇化的质量,积极保护城镇生态环境、关注人民生活保障。    四、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业协同电子商务建设策略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业协同电子商务以其独特的优势已经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引擎,对于提高城镇化的水平和质量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农业协同电子商务建设是一个系统问题,在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并由此采取相应的策略。
   (一) 加强农业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是电子商务实施和应用的基础和保障,因此农业协同电子商务建设离不开顺畅的农业信息网络和先进的信息化设备。政府应加快高速宽带网络建设,完善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以保障农业协同电子商务平台共享信息资源,实现农业信息交换的及时通畅。同时,还应积极采取大数据、云计算以及物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推行“数字城镇”以及“智慧乡村”建设,以智慧运营提升城镇化的质量,最大程度的提升农业协同电子商务平台的规模经济效益,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积极保护乡村和城镇生态环境、关注人民生活保障。
   (二)构建农业协同电子商务平台
   农业协同电子商务平台是农业协同电子商务建设的核心内容。根据协同商务的定义,企业协同电子商务平台主要是以企业核心来开展业务信息平台建设的。具体来讲,农业协同电子商务平台的建立就是从农业产业链出发,研究各个农业企业的信息和资源的共享和集成,以及农业企业之间在市场环境中的合作和协调机制,建立农业产业链中面向企业内部以及企业间的信息集成支撑平台。农业协同电子商务平台的构建应该具有过程性,主要为:首先在企业内部建立内部网(Intranet),通过企业内部网实现企业内部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调;然后,在企业和合作伙伴之间通过建立外部网(Extranet),与供应商和合作伙伴建立密切的关系。同时,结合具体的业务利用Internet开展销售以及客户服务等商业模式。
   农业协同电子商务平台的构建必须满足:(1)在企业内部运作方面,遵循协同商务合作原则,充分发挥平台的聚合性,围绕企业内部业务及信息往来实现及时高效的方便企业业务处理和信息交流的协同工作环境;(2)在合作企业之间,遵循资源互补及共享原则,利用信息技术达到实时交流信息,实现共赢;(3)在产业链上,对所有关联业务采用协同技术建立协同业务链,实现协同供应、协同营销和协同服务等业务,使得这些业务之间衔接更紧密、响应更敏捷,实现互动并进的协同运作,进而增强产业链的竞争实力。
   (三)建设高效农业物流体系
   物流是电子商务的重要保障,因此农业协同电子商务的发展同样离不开物流的支撑。物流在企业价值链、整个供应链及产业链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如果物流问题没有很好地解决,农业资源合理配置的问题就没有办法通过协同商务得到解决。农业协同商务能够实现业务之间衔接更紧密、响应更敏捷以及互动并进的协同运作,离不开高效的农业物流体系支撑。因此,政府部门在注重改善农业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还必须积极建设高效的农业物流体系,主要为:(1)要做好科学规划工作,应以保障农业产业链资源低成本高效流通为目标,建立布局合理、设施先进、运行高效的农业物流节点网络体系;(2)要加强农业物流网建设,以实现农业产业链各环节地有效衔接和供应链管理为目标,充分利用物联网技术、云计算、全球定位、RFID等新兴信息技术不断完善物流网,建设区域性甚至覆盖全国的农业物流信息平台,实现物流信息共享和及时传递;(3)要重视农业物流园区建设,充分发挥农业物流园的辐射作用,带动农产品加工、配送等附加物流服务功能,切实提高农民收入。
   (四)提高农民信息素养
   农民是农业协同商务的主要参与者,也是最大受益者,因此,农民信息素养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农业协同商务的应用高度及价值。农民信息素养的提高,对于农民参与农业协同价值网络,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是否顺利转型具有重要的影响。针对当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农民互联网与电子商务应用意识薄弱的现状,地方政府应针对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培训计划,普及互联网知识、电子商务操作技能,引导小城镇居民、农民利用互联网思维改造现代农业,发展农业电子商务。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6(06).
   [2]王媛媛.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小城镇电商物流企业服务能力评价研究[D].安徽大学,2016.
   [3]Stamford C. Gartner Group Identifies‘C-commerce’Supply Chain Movement:an Emerging Trend in Collaborative Web Communities[J].Business Wire,1999.
   [4]盛革.广东纺织服装行业协同电子商务模式的构建与研究[J].上海纺織科技,2008(08).
   [5]李薇.协同电子商务,供应链集成能力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J].软科学,2011(06).
   [6]陶耘,成谢锋.云计算在协同农业电子商务体系中的应用研究[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4(04).
   [7]陈倩,吕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电子商务的推动作用分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4(11).
   [8]王慧.“互联网+”时代:借力电子商务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J].中国商论,2015(07).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7SJB1554)。
   (作者单位:盐城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0469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