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农业规模经营主体对环境的影响机理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吴洵涛 姬亚岚
摘要:当前农业经营方式转变为规模经营成为社会共识。然而,高强度高投入的土地经营模式产生了严重的农业环境问题,文章通过分析不同农业规模经营主体的行为特征与差异,比较其对环境影响程度的不同,发现农业企业、农业大户以经济利润为目标,会更多地考虑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的比较,扩大规模、高投入等行为更为积極;家庭农场、合作社进行生产活动更多考虑生存的需要,边际报酬概念较为薄弱,扩大生产、增加农业投入方面意愿较弱。
关键词:农业经营主体;规模;环境
一、成本收益理论和效用理论
目前有关农业环境影响因素的理论基础主要有经营主体成本收益理论和效用理论。
成本收益理论主要指经营主体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衡量总收益和总成本,从而制定决策行为。效用理论是以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需求定理为基础的。分析了经营者在效用最大化原则下的生产意愿。假设不同组织形式的规模经营者是理性的经济人,介绍在有限资源条件下追求最佳利益的行为选择。
效用是指消费者对其消费的商品的满意程度。经济学家用它来衡量理性消费。如何分配有限资源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自我满足感的概念。效用理论是用效用来衡量的方法分为基本效用理论和序贯效用理论。基数效用是通过绝对数(如1、2和3)来测量的。其分析方法为边际效用分析。序数效用是根据第一、二、三序数等偏好程度反映效用的次序,其分析方法是无差别曲线法。效用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所确定的需求定理:当购买的商品数量很小时,边际效用就很大,消费者愿意付出更高的价格来获得商品,那么商品的价格就很高;随着商品数量的增加,购买后,边际效用下降,消费者支付意愿逐渐降低,商品价格随之下降。也就是说,商品需求和价格的变化方向相反。
规模农业的主体是粮食和农产品的主要生产者、农业生产要素的主要投资者和农业环境污染的主要生产者。假设企业实体是一个“理性经济人”,其投入行为和施肥意愿可以看作是一种基于最大效用原理的行为意愿,可以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需求定理来解释。作为一个理性的经济人,它的目标是使生产经营收入和投资利润最大化。当化肥、农药等投入的边际效用较大时,经营者愿意付出更高的价格购买化肥、农药,并大量施用化肥、农药。随着化肥和农药用量的增加,其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并没有显著增加。化肥和农药的大量使用并不能使主营业务的效用大幅度提高。此时,化肥和农药的满意度下降。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营业务的效用,增加化肥和农药使用的意愿将会降低。
二、不同主体对规模经营环境的影响行为差异
根据以上理论,以农业利润为经营目标的规模农业,其特点是高投入和高强度的土地利用,由于长期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土壤养分过量积累和养分失衡现象已经相当严重;土壤环境中的重金属、农药、有机污染物等物质的残留量日益增加;农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和自我净化功能严重削弱,抵御环境风险的能力大大降低,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如土壤污染、地表水富营养化、地下水硝酸盐累积以及农产品污染等。
在市场经济中,假设所有的规模农业经营主体都是理性经济人,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根据经济学成本收益理论,利润=总收益-总成本、总收益=价格×产量、总成本=平均成本×产量,用公式表示π=TR-TC=P×Q-AC×Q,以利润为目标的经营主体的行为主要为使π最大化,从而可以从价格P、产量Q、平均成本AC三方面来考虑不同主体影响环境的行为差异。
(一)成本压力导致的行为差异
理性经济人首先要衡量自己的成本,不同组织形式的农业规模经营主体可以通过采用新技术、减少劳动力、降低资金成本、减少资本投入量、降低地租等方式来减少平均成本,从而增加纯利润。
对于工商农业企业,其生产成本不仅包括原料的投入,还包括雇佣员工的劳动力成本、地租、税收、金融资本的机会成本等,一些大型企业在硬件投入上巨大,如厂房建造、农田运输道路、机械设备等,这些成本是企业必须以资金形式流出的显性成本,农业企业在做出生产或定价决策时,总收益必须弥补全部的显性成本才能维持经营。为了减少平均成本,农业企业还可以扩大自身规模达到一个适度有效规模,该规模下平均成本最低。
对于农业大户与家庭农场来说,显性的劳动力成本与地租的多少取决于该经营主体雇工数量、租用农地面积大小的程度,规模较小的大户和家庭农场受耕地规模、劳动力过剩、无边际报酬观念和就业机会不足的制约,劳动力的机会成本几乎为零。员工少,成本支出低。农业生产活动的开展主要是为了生存,而不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结果。对于农民合作社来说,原料、能源等投入的平均成本与其他主体基本一致,由于合作社大多由本地的小农户组成,互助形式普遍,劳动力、地租、农用设备等全为隐性成本。
综上从成本上考虑,农业企业平均成本高,在市场中面临的压力较其他主体大,在生产经营中紧盯经济利润,扩大规模对自然环境的侵占多,且对环境保护意识方面较为薄弱。而其他经营主体由于其显性成本低,生产经营压力小,对环境保护方面做的较好些。
(二)产量压力导致的行为差异
产量的多少直接决定了总收益的多少,在长期市场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利润与农产品的供给量成正比。
对于以利润为追求目标的农业企业、大户来讲,往往通过扩大自身规模、增加土地面积、雇佣更多的劳动力、加大原料投入、提高复种指数、控温控湿等方式来扩大产量,一些方式不仅提高总成本,同时也扩大了对环境的开发,增加了人类生态足迹,对环境资源的攫取呈现不可持续性。另一些方式其高投入、高能耗的方式增加了对农业环境的污染程度,如化肥、农药、薄膜的过度使用,大量化石燃料的使用也会间接影响环境。
对于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由于农业生产活动主要是为了生存而进行的,所以不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结果,经营主体扩大产量的意愿较小,化肥、农药的使用量与频率没有农业企业、大户那么高,其对环境的影响程度较小。 (三)价格压力导致的行为差异
现实中,农产品市场是非完全竞争市场,但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各经营主体没有完全的定价权,在产量成本不变的条件下,较高的价格会带来丰厚的利润。经营主体为获取一定能力的定价权,往往使自己的产品倾向于差异化,差异化意味着部分垄断权或定价权。
对于农业企业、农业大户,往往通过以下几种定价策略:
1. 高品质化策略:市场对农产品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把引进、培育和推广优质农产品作为抢占市场的重要营销策略。淘汰劣质品种和落后生产技术,以质取胜。实现农业高效、农产品优质,实施“优质、高价格、高产、高效”战略。
2. 价格歧视策略和市场导向策略:农产品销售立足本地市场,聚焦国内外其他市场,寻求销售空间,开拓空白市场。实施产品市场价格歧视战略,确定产品销售区域,根据销售地的消费习惯,实行不同价格销售同一产品,生产适销农产品。
3. 反季节化战略:农业生产季节性与市场需求均衡的矛盾所造成的季节性价格差异,蕴含着巨大的商机。实施“淡季供应、价差收益高”战略。一是实施设施育种,使产品提前上市;二是通过贮藏保鲜延长农产品銷售周期,将生产旺季销售改为生产淡季销售或消费旺季销售。
4. 名片策略:名片是对品牌效应的追求,一是提高质量,增强农产品的品位,用质量创造品牌;二是做好包装,美化农产品的外观,面向树木;三是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公众形象,创造品牌,并伴随着动力,以名牌产品开拓市场。
5. 多元战略:农产品消费需求的多样化决定了生产品种的多样化。一个产品不仅要有多种品质,还要有多种规格。培育适合不同季节的品种,多品种、错开季节投放市场。实施“多品种、多规格、小批量、大规模”战略,满足多层次消费需求,提高综合效益。
对于家庭农场与合作社,更侧重于以下几种方式来定价:
一是本土化战略:近年来,国内消费需求已从盲目崇洋媚外转向崇尚自然、追求新奇、热衷本土产品、以蔬菜为食的野生蔬菜、以肉为食的野生动物。经营者往往以高质量的产品占领市场,不断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二是嫩乳化策略:人们的消费习惯发生变化,市场出现崇高嫩鲜食品的新潮。农产品嫩乳化能带来一定的差异化,这方面发展潜力很大。
三是加工化策略:发展农产品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提高最终产品的售价。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产品占世界总产量的90%,加工后增加值为2~3倍。在中国,加工产品仅占总产量的25%,附加值的25%。我国农产品加工潜力巨大。
综合以上,差异化的追求程度,导致各经营主体的行为方式的不同,对环境的影响有两种不同的结果:一是正面效应,如农产品多品种化增加当地的农业生态物种多样性,有一定程度保持生态平衡的作用;一是负面效应,如反季节产品,增加如薄膜等污染品投入,改变动植物的正常生命周期等。土特化策略加大了对野生动植物的获取,不仅影响当地的环境,还可能引起生物污染。加工化策略、品牌策略,增加对农产品的处理工序,产生的废弃物增加,对环境又有部分影响。
(四)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比较
假设所有的规模农业经营主体都是理性经济人,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在做出生产或定价决策时,考虑成本、产量、价格的三项因素下,各经营主体最终会比较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当产量较低时,经营主体每增加一单位产量,增加的收益将大于增加的成本,利润将增加。因此,当边际成本小于边际收益时,经营主体可以通过生产单位的产品来增加利润。高产量水平的情况下也可以照此推理,也就是当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时,经营主体可以通过减少生产来增加利润。
三、建议
上述理论分析表明,农业企业、农业大户以经济利润为目标,会更多地考虑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的比较,在扩大规模、高投入等行为更为积极;家庭农场、合作社进行生产活动更多考虑生存的需要,满足生存需要的后并不追求更大的利润,边际报酬概念较为薄弱,在扩大生产、增加农业投入方面意愿较弱。农业规模经营确实给社会带来了足量的农产品,然而从保护环境的角度上来看,农业环境日趋严重。从实践来看,近年来,工商企业农业发展迅速,甚至达到了一个高潮。环保意识增强之前,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农业工商企业和农业大户在经营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相对较为严重,多种不同组织形式的农业主体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不同,本文研究提倡发展对环境影响较小的合作社及家庭农场为主。
参考文献:
[1]陈靖.粮食安全视角下的农业经营问题:基于大户经营模式的讨论[J].中州学刊,2013(04).
[2]陈秧分,孙炜琳,薛桂霞.粮食适度经营规模的文献评述与理论思考[J].中国土地科学,2015(05).
[3]崔照忠,刘仁忠.三类农业产业化模式经营主体间博弈分析及最优选择[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08).
[4]贺雪峰.论农地经营的规模:以安徽繁昌调研为基础的讨论[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2).
[5]加里·贝克尔.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6]杨国玉,郝秀英.关于农业规模经营的理论思考[J].经济问题,2005(12).
(作者单位: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0469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