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村改居”社区转型发展中村民社区意识的弱化及其重塑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杨佳楠

  摘 要:随着城市化不断推进,“村改居”社区成为加快城乡一体化的主要渠道,“村改居”社区虽然改变了村民的居住环境,但实际上却造成了村民心理的隔阂。在转型过程中,村民传统的乡村性意识与新的“村改居”社区意识产生错位,使其对转型后的社区归属感、认同感及参与感降低,从而影响社区意识形成。社区意识是社区发展的灵魂,对“村改居”社区发展具有推动作用。为促进村民社区意识重塑,社会工作者应通过运用专业的方法帮助村民增强其社区归属感,从而推进“村改居”社区健康良性发展。
  关键词:“村改居”社区;社區意识;社区归属感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30-0023-03
  一、问题的提出
  “村改居”社区是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所产生的一种社区组织形式,它主要是在城市化推进中,将各个零散的农村集聚在某一个空间位置,形成一种合力[1]。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到,“村改居”社区其实处于一种断层状态。首先,社区村民的社区意识正处在某种意义上的交替过程当中,转型前的农村意识逐渐面临解体,新的社区意识在形成中,村民对转型后的社区归属感、认同感、参与感低较低,从而形成村民意识淡薄。其次,目前“村改居”社区虽然已经发展为城镇社区,但是由于“村改居”社区村民尚未真正实现的市民化转型,使其在社区参与方面保留着传统社区的参与方式,由此面临断层问题。最后,受传统思想束缚,村民们在遇事时更倾向于寻找村委会而非居委会,因此存在居委会难以发挥其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村民的社区归属感与其社区归意识成正比,积极的社区归属感在一定程度上能提升村民的社区意识,从而增强他们“亲社会行为”,村民形成较强的社区意识便会积极主动参与到社区公共事务中,有利于盘活社区活力,促进社区良性发展。此外,社区意识作为精神纽带,有利于增强村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及认同感,对完善社区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提升“村改居”社区村民的社区意识对于促进社区整体发展有重要意义。
  二、“村改居”社区村民的社区意识现状的三维度分析
  第一,“村改居”社区村民的社区归属感。社区归属感是指居民将自己主动归入某一地域人群的集合体中的一种心理状态,而这种心理不仅有自我身份认同,还有对社区寄托着某种主观意识的情感[2]。因此,良好的社区归属感对居民社区意识的形成具有推动作用。吴莹等通过对上楼农民的调查分析得出在村改居过程中,约有78%的村民认为自己仍然属于原来存在的一分子[3]。李政的调查和吴莹类似,在李政对D村对调查研究就“是否认为是社区成员”这一问题,只有31.6%的村民认为是[4]。而郭占峰等人也指出,村庄合并后,村民需要适应新环境,在此过程中村民的归属感减少并使其产生较强的失落感[5]。由此可看出,“村改居”社区村民对转型后的居住环境归属感较低,主要原因受心理和情感因素影响,传统农村的熟人社会、舒适度和转型后社区生活的陌生形成对比,由此导致村民在心理上产生离群感,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村民社区归属感的形成。
  第二,“村改居”社区村民的社区参与感。社区参与感是指社区居民积极主动直接或间接地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目的在于通过参与提升居民的归属感,对社区意识对形成具有促进作用[6]。目前,“村改居”社区村民的社区参与度较低。一方面,由于对于社区参与意识淡薄,受原有村庄生活习惯影响,对于“管好自己”的这一想法根深蒂固,从而形成了“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的局面;另一方面,社区配套设施的不完善也是影响村民参与的原因之一。黄春梅等人指出,在M安置小区附近大范围修建商品房社区,在空间上造成隔离状态,安置小区的相关配套社区不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村民公共生活,从而使其参与感低[7]。社区村民的参与度低其实可以归结为两点:一是居民以前是生活在自我管理的空间里面,平时对于村里面的活动关心也较少,主要是因为他们认为这些活动都是和自己没有直接的利益关系,参加与不参加也不会对自己造成任何损失。二是居民们只顾与自己相关的,对于他人的往往采取忽视的态度。村民参与度低不但不利于促进村民间的沟通,也不利于社区工作及时得到反馈,造成村民与社区间沟通产生错位,使村民参与感愈来愈低,社区意识相应的难以得到发展。
  第三,“村改居”社区村民的社区认同感。社区认同感是指居民对社区的情感联系,心理上对社区产生认同,使居民强有力地联系在一起。社区认同感有利于促进社区凝聚力,形成一定的社区共识,对提升居民的社区意识具有重要意义。张晔对成都市“村改居”居民社区认同感的调查得出,“村改居”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虽处于中偏上水平,虽然村民对社区有认同感,但并不强烈[8]。李佳佳通过对豫南C社区拆迁安置社区村民认同状况分析指出总体平均值为2.4736(共5分,3分为中间值),从侧面反映出村民对转型后社区的认同感较低。村民社区认同感低的最重要一方面是其需求得不到满足,从而使其生活质量下降,进而导致对社区满意度较低的现象。社区意识是社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关心的一种心理感觉和观念,因此,认同感低不利于社区意识产生。
  三、“村改居”社区村民社区意识弱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村改居”社区村民自身层面
  1.身份转型的错位。“村改居”社区村民对居民身份转型的错位是导致其社区意识难以形成的原因。由于居民长期生活在传统的农村中,对自身的身份已根深蒂固,而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他们的身份认同。农民对于他们而言不仅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更多的是一种“乡土”的情结。因此,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使他们离开几代人共同生活的地域,心理上会产生一种落差感。身份转型的错位会直接影响村民的社区意识形成,从而使他们对新的“村改居”社区的归属感降低。
  2.传统思想的束缚。“村改居”社区虽然改变了村民居住环境,但实质上他们还保留着乡土气息。他们生活在一个类似城市的外貌却保留着原来农村生活习性的环境中,他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与城市居民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例如在小区里大声喧哗,随地丢弃废物,损坏公共设施,而这些现象在城市里是极少见的,但不是说没有这种现象的存在。另外,村民习惯了原来的无拘无束的生活,他们不拘于被一层单元房约束,环境的改变在某种程度上也会使他们做出一些不当的行为。   3.经济结构的改变。经济结构改变表现最明显的一点是社区内除去外来租客,村民们多则因拆迁而分到多套房子(面积视原居住面积而定),少则就一套。在此之前部分村民以务农为主,部分就近工作,但目前随着土地征收和房屋分配的情况,很多人通过出租房屋、卖房屋来获取收益,成为百万富翁,改变了原有的经济结构。经济收入的变化也促使他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一定的转变,集体意识逐渐淡化,更多的是自我为中心的个体意识,而这不利于社区意识的形成。
  (二)“村改居”社区层面
  1.服务意识淡化。社区居民社区意识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离不开社区居委会成员。由于“村改居”社区的特殊性,社区工作人员并非该社区成员并且在开展工作时积极性较低,容易存在服务缺失的问题。此外,”村改居“社区由于各种原因,存在资金来源受限、基础社区不完善等情况。一旦社区服及社区设施务缺乏,无法满足“村改居”社区村民需求,便会在某种程度上会降低村民对社区的满意度,相应的对其认同感也会降低,从而会产生其社区意识缺乏。
  2.社区活动单一。若要提升“村改居”村民对社区的归属感、认同感,最重要的一点是社区活动的开展。一方面,社区活动有利于拉近村民和居委会间的距离,增进彼此的了解;另一方面,社区活动的开展为居民参与社区提供了途径。但就实际情况而言,社区开展的活动往往受到上级部门主导,没有从村民的实际情况出发,并且活动的创新性较低,因此,活动形式单一,很难吸引村民参与其中。村民对社区活动的参与热情不足,容易阻碍其社区意识的形成。
  3.诉求渠道受限。“村改居”社区最主要的特点是人口结构复杂化,群体构成复杂必然伴随着需求多样化,在面对不同需求的情况下,如何畅通诉求渠道则成了“村改居”社区最重要的一点。“村改居”社区居住群体以中老年人居多,他们对于新媒体接受力相较于年轻人困难,因此居委会因根据村民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方案,畅通村民诉求渠道。诉求渠道受阻,导致村民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从而会使其对社区的满意度降低,对社区意识形成产生消极影响。
  四、重塑“村改居”村民社区意识
  若村民有了强烈的社区意识,就会关心社区的各类事务、文化活动以及参与社区治理。对于村民社区意识薄弱的这一状况,通过社会工作者介入社区运用专业的方法来帮助村民重塑社区意识,为社区注入强大的动力。社会工作者通过开展小组活动、村民领袖教育等方法,帮助村民重塑村民社区意识。
  第一,丰富社区活动,促进村民间互动且增强社区凝聚力。丰富社区活动有助于增进村民之间的互动,从而提升他们彼此之间的凝聚力,社区村民的社区意识薄弱主要是社区的归属感、认同感及参与感不足,产生这一系列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社区活动的时间安排以及活动的创新度,若方式一成不变以及内容单一,村民对其参与的热情度便会下降。只有创新,才能使社区活动保持活力和吸引力,举办的活动越有创意,才越能让村民都有兴趣参与进去,在活动中增进村民之间的交流。针对这些情况,社工开展“社工走进你”小组活动,共组织四次活动,例如游戏——“绑腿跑”比赛活动、举办社区文化节、志愿者活动等活动,通过观看文明社区影片可以提升村民对本社区的环境的正确认识,在平时能注意周围的情况,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可以促进村民的满意度。而志愿者活动可以帮助村民樹立奉献与服务的精神,提升村民的综合素质。
  第二,完善社区服务,增强村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社区应该要从“服务”二字出发更好地惠及村民,让村民在被服务过程中感受到自己是社区的一员,促使村民更好地融入到社区中。在此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应该要充分吸收各种意见,结合村民的真正需求,更好地为村民提供相应的服务。“村改居”社区居民的中年人较多由于受自身文化程度限制,主要从事低技术工作,无法适应新创造出来的职业的需求,一些新兴的工作基本上不会有很多的机会给予这些失业下岗的群体。因此,对于这部分村民,社工可以通过社区内的资源取得镇上企业的相关信息,走访镇上的一些企业,同镇上的企业对接,企业根据发展的需要提供相应的岗位,下岗的村民可以在社区进行登记,社区向村民提供相关的就业信息,促进村民就业。通过满足居民需求,帮助提升其满意度,从而促进居民社区意识形成。
  第三,健全利益表达机制,提高村民参与性且增强责任感。社区内每个村民的基本情况不一样,因此对于利益的需求也各不相同。若村民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对社区的满意度就会下降,因此通过建立利益表达机制,积极引导村民理性合法地表达利益诉求,并且在社区中搭建灵活多样的诉求平台,对村民的诉求要做到迅速回应。此外,社工也可以通过培育社区领袖的方法来增强村民的责任感。社工选出具有潜质的楼组长作为社区领袖培训对象。社工通过运用培育社区村民领袖方法,召开楼组长会议,会议上社工听取每位楼组长对于自己所管理的楼层的近期的情况,并且鼓励社区领袖要乐于助人、善于倾听周围村民的意见,反馈社情民意,积极协调对于社区内发生的矛盾,充分发挥好社区村民的自主管理能力。这样可以提高村民对于社区事务参与的积极性,也能让村民感受到自己是社区内的一分子,体现主人翁精神。
  第四,提高工作人员热情,全心全意为社区村民出谋划策。社区工作人员对于“村改居”社区的管理持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无奈感,很多工作人员一开始也是很想改变社区的情况,还设计了很多的方案,但是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阻碍,久而久之就变得对于整体的工作失去了热情度。而针对此现象,社区工作人员应该加强学习,在工作中一定要和村民保持良好的关系,了解村民的真正需求,倾听民声。平时应该多走访到村民家里了解情况,与村民之间保持良好的联系,同社区领袖之间应该多接触,掌握村民的最新情况。其次,居委会以绩效考核的方式带动社工的工作热情。通过物质与精神激励,让社区工作者感到“经济上有想头”,要将经济奖励与绩效挂钩,根据岗位责任制年度考核结果,对于考核评为优秀或称职的社区工作者,给予一定的经济实惠,从而激发其工作的热情。此外,社工应根据村民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做到全心全意为村民服务。通过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能够让村民真正感受到社区的温暖,也可以促进彼此之间的良好沟通与合作的关系。
  五、结论与启示
  本文通过对“村改居”社区村民社会意识弱化进行分析,以期通过相关的措施来提升村民的社区意识,更好地促进社区的整体发展。“村改居”社区面临诸多困境,在解决过程中会碰到不同程度棘手的问题,因此在其发展中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及财力。通过对村民的社区意识进行重塑来增进他们对社区的整体的责任感,树立他们对于所居住社区的主人翁意识。而对于村民社区意识的淡薄,不仅要从村民自身进行改善,相应的社区和社区的工作人员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改善,将自己真正地视为社区的一分子,为社区的整体发展出谋划策,并能在平时的生活中起到自我管理的作用,督促身边的每一位村民。对于一个社区的良好发展,需要作为社区主体的社区成员的共同努力,打造一个温暖的社区,从而促进本社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吕青.“村改居”社区秩序:断裂、失序与重建[J].甘肃社会科学,2015,(3):135-138.
  [2]  单菁菁.从社区归属感看中国城市社区建设[J].社会学研究,2006,(6):125-131.
  [3]  吴莹,叶健民.“村里人”还是“城里人”——上楼农民的社会认同于基层治理[J].江海学刊,2017,(3):88-95.
  [4]  李政.村庄合并后农村居民社区意识的弱化及其原因分析[J].南方论刊,2011,(10):66-68.
  [5]  郭占峰,李琳,吴丽娟.村落空间重构于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对村庄合并对成效、问题和原因的社会学阐释[J].学习与实践,2017,(1):85-95.
  [6]  刘俊.居民社区治理参与意识研究——以南京市N社区为例[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17.
  [7]  黄春梅,张义烈.农转非社区参与式治理探析[J].宜宾学院学报,2016,(4):81-88.
  [8]  张晔.成都市“村改居”居民社区认同感影响因素与营造对策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0578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