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工科”背景下的高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链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新工科”的背景下,新经济的发展对传统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挑战,企业面临的财务问题也日趋复杂,因此相关财务人员面临着新的挑战,进而高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也面临着更高的挑战。文章在分析了国内外财务管理专业培养模式的现状后,以江苏大学为例,构建了“三融合”的人才培养链模型,希望可以为高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新工科;财务管理;培养链
   经济新常态下,由于种种原因,使得近几年我国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变大。受此形势影响,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亟待改革创新。2017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展开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新工科”成为工科专业研究的热题。目前,对于“新工科”的概念并没有一个清晰的界定,但是肯定的是,在其背景下传统工程专业人员只有通过新技术进行“新工科”拓展,才会在当今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上有立足之地。同样的面对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财会工作被替代的部分越来越多,这就要求财务管理专业人员不仅会基础的账目工作,还必须具有管理能力及战略意识并能灵敏地嗅到对企业有利的市场信息,在实际操作上能做到灵活多变。
   一、国内外高校对财务管理专业培养模式现状分析
   国际上对于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这一问题上,各国均有自己的独特方式,且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欧美发达国家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占比很大,80%左右,其中美国大学教育以学术研究、人才训练及社会服务为宗旨,根据社会对不同行业人才的需求,做针对性的训练;德国的高校非常注重实践,开设了大量的相关课程,并结合项目化的教学方式,达到让在校生能做到真正深入与所学专业密切相关的生产实践活动的目的;日本的相关高校则更看重学生能否适应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澳大利亚高等教育的中心是接受教育与训练者,他们的人才培养模式会根据职业结构的不同作调整,进行以能力为基础的训练;韩国的大学为了提高相关人才的应用能力,将实践经验作为聘请教师时非常重要的一项考核标准;英国则是广泛征求用人单位的人才需要意见,校企深度合作,学生在企业与高校交替接受培训教育,为了更好的做到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建立了国际上著名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这种制度成为了职业资格和學历证书之间的一条纽带,进一步扩大了职业教育的发展空间。
   国内对高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各学者观点各异:齐明霞认为,可以通过加强校企合作的体制和“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以及对实习基地合作企业实施多元化改革等方式来培养财务管理专业综合型人才;王郁茹则从教学改革的角度出发,提出优化课程结构及教学内容、全方位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资源,强化实践教学等建议;乔会珍认为,高校在培养财务管理专业人才时要注重对其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将学生放在主导位置,以校企合作的形式,为有意创业的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并充分利用国家的政策支持,让教师也真正融入到企业的实际管理中;陆培中则基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建议完善创新财务管理教学体系、全面建设实践教学体系,以及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来提高专业人才的创新能力。
   综合来看,无论是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工读交替”还是美国的“能力本位教育”等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均已经是较为成熟的方式,可作为我国改进财务管理专业培养模式过程中的参考,国内各高校也在为构建适应当下发展背景的财务管理专业培养模式不断尝试着。例如,江苏大学财务管理专业曾有过这样一次教学改革,在一次税法理论课上,老师邀请了当地一位税务局专业人员来到上课现场,就当时最热点的税务问题进行解读,并与同学们积极互动,事后还对此次教学体验进行了满意度问卷调查。此次问卷调查共发放125份问卷,回收122份问卷,调查人群男女比例为5:1,其中60.66%的人对此次案例教学的总体效果感到非常满意,其余均认为比较满意,另外半数以上的人在课堂中表现非常活跃,积极与老师互动,认真做笔记,且所有人都非常愿意再次参与类似的案例课堂教学。
   整体来看,此次案例教学非常成功,无论是上课模式还是教学内容,都受到了同学们的追捧,这也为后续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参考价值。
   二、“新工科”背景下江苏大学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链模型构建
   以江苏大学为例,设计“三融合”培养链模型,利用2+1+1+X模式,从四个阶段对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链进行分析,如图1所示。
   (一)2年通识能力培养层
   一个合格的财务人员应当是基础扎实、知识面广阔的,不仅要精通财会业务,还要熟悉行业知识,如市场、法律、信息技术、战略管理,具备人文修养、国际视野和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等,有着宽广的知识面和完善的财务理性人的思维,才能应对各行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参与管理决策和战略经营。大一、大二同学通过课堂老师的教授,以专业课程为主,“心理学原理”“计算机基础”等选修课程为辅,全面学习,以便更好地将专业知识运用到工作中去,这些正是培养通识能力的目标。
   (二)1年专业能力训练营
   大三则要将专业训练与竞赛相结合,通过各种碎片式的实验与校内财务软件模拟实习。通过专业软件的练习以及专业教师的指导,例如,用友U8、电子报税系统实践活动,将理论融于实践,再通过专业的课程竞赛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形成财务人员应有的技术以及思维。
   (三)1年职业能力实践场
   增加“校企联盟”活动,推动校内与校外的结合,将同学们在校所学内容真正的运用起来,提高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及职业素养。根据应届财务管理毕业生流向,加强与上市公司财务部、会计师事务所、银行证券公司等机构之间的交流,还可邀请相关创业家、企业家、学者进行学术报告和专题讲座,建立校外长期稳固实习基地和校企资源共享机制,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X年精英修炼过渡期
   不同企业需要不同的财务管理人才,但是纵观财务行业,企业所需人员的能力是不尽相同的。从进公司到熟悉工作内容我们假设为X年,并称这段时期为过渡期。我们着重从以上三个阶段,通过对大学中财务管理专业培养模式的创新,将x有效的缩短,培养出适应各种经济形势下的财务精英。
   三、总结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社会对各行各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也面临着升级的考验,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适应能力,职业素养等均是高校在设计培养模式时应该注意的问题,以期能源源不断地向社会输送能快速适应社会需求的高质量人才。本文的“三融合”模型则是参考了国内外的财务管理专业培养模型,并结合我国高校目前的培养模式提出的,具有很高的可行性,旨在提高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综合能力和专业素质,希望可以为各高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提供些许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佚名.“新工科”建设复旦共识[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01).
   [2]孟祥斌,张倩,田卫华,胡剑英.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工科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沈阳工程学院学報(社会科学版),2019(01).
   [3]江玉荣,陈江华.新工科视角下经济工程专业建设思考[J].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2018(02).
   [4]沈国斐.基于校企联盟的高校人才培养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03).
   [5]Wu Wan,Guanbing Zhao.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the pyramidal training mode of entrepreneural talents[J].Aussie-Sino Studies,2018(04).
   *基金项目: 2017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课题(重中之重)(JSJG004) 的阶段性成果;江苏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项目(项目编号:201810299229W);江苏大学第十七批科研立项资助项目(项目编号:17C0147)。
   (作者单位:刘静静、吕东锦,江苏大学财经学院;赵观兵,江苏大学管理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1048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