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阿德勒理论视角下对农村留守儿童自卑心理的研究与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自卑是农村留守儿童所存在的较为普遍的心理问题。结合阿德勒理论进行研究与分析,发现导致农村留守儿童自卑心理的原因主要为亲情的缺失、失败的自卑补偿、盲目地追求优越、缺少社会兴趣、错误的生活方式以及缺乏创造性自我的意识与能力等。文章采用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与技巧,充分发挥自卑的正向激励作用,帮助农村留守儿童超越自卑。
   关键词:阿德勒理论;农村留守儿童;自卑
   一、引言
   截至2018年8月底,“我国共有农村留守儿童 697万人,这与2016年首次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查的数据902万人相比,下降了22.7%”。尽管如此,农村留守儿童仍然是一个规模较为庞大的群体。他们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与教育等原因,易产生诸多心理问题,而自卑正是其所存在的较为普遍的心理问题。基于政府宣传并落实农村留守儿童保障工作,本次研究将在阿德勒理论指导下,对农村留守儿童的自卑心理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寻找导致其产生自卑心理的主要原因,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与技巧,帮助他们恢复良好心理。
   二、阿德勒個体心理学的理论构成
   (一)自卑与补偿理论
   1907年,阿德勒在《器官缺陷及其心理补偿的研究》中将自卑感与生理缺陷联系起来,“他指出人们特别容易患器官的疾病,致使这些器官没有得到发展,或者较其他器官‘低劣’,这些天生缺陷由于环境给予的压力在个人生活中产生不少问题,自卑感由此而生”。在产生自卑感后,人们总会想要通过不断地发展和提高自身的力量来补偿这种缺陷。而个人实现补偿主要通过这两种基本方式:第一种是努力将生理缺陷转变为自身优势,阿德勒将其称之为超补偿;第二种则是承认自身缺陷,然后通过发展其他机能来补偿有缺陷的机能。
   1910年,阿德勒将其理论重点从生理自卑感转向了心理自卑感。在他看来,人们在幼儿时期由于生理、心理等各方面皆处于弱势地位,不得不依赖成年人生存,因此不免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自卑感。自卑感不是一种变态的象征,而是一种普遍的反应,正是由于它的存在才使得个人不断地寻求补偿。这里的补偿则分为失败的补偿与成功的补偿两种。失败的补偿是由人们对生活的错误理解所导致的,他们通常以自我为中心,更多地是去关注自己而非社会,每天沉醉在自己的世界里,自欺欺人,没有实质性的行动。这种补偿不仅不能缓解自卑感,而且会加剧自卑感,导致自卑情结的产生,“当一个人面对一个他无法适当应付的问题时,他表示他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此时出现的便是自卑情结”。与之相反,成功的补偿是通过与社会的合作,不断地发掘自身潜能,从而改善自身处境。对于这些人来说,自卑感已经成为了他们人格发展的动力。因此,自卑感既能够摧毁一个人,使其一蹶不振,也能促使其发愤图强,走向成功。
   (二)社会兴趣理论
   “社会兴趣是全人类和谐生活、相互友好、渴望建立美好社会的天生的需求”。通常表现为与他人合作和帮助他人的准备状态、与他人相处中始终保持着给多取少的做法以及对他人设身处地的理解。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个人只有亲身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去才能逐渐认识并实现自身的价值,从而产生乐观和自信。也就是说,“个人的自卑感其实来源于社会生活的自卑感,且社会兴趣是对个人的每一天然弱点的真正的补偿”。
   (三)追求优越理论
   追求优越是人的本性,是我们生活的基本事实,每个人都有追求优越向上的意志。阿德勒认为追求优越是每个人的目标,但是追求优越并不是在低位或者其他方面超越他人,而是个人为了追求更优秀、完美的自己所做出的努力。如果个人一味地追求自己的优越而忽视了他人和社会的利益与需求,极易形成“优越情结”,变得装横跋扈、虚荣傲慢、自以为是。长时间下去,就会丧失社会兴趣,让人厌烦。
   (四)生活风格理论
   生活风格是个体由于所处的环境不同,生活方式不同,发展出来的不同的行为特征和习惯。个人生活风格的发展与自卑感有着密切的关系。自卑感是由错误的生活方式导致的,因此要超越自卑感,就要形成正确的生活风格。阿德勒将生活风格分为四种类型:支配——统治型、索取型、回避型以及社会利益型,其中第四种是可取的,即以一种不损害他人和社会利益的方式正确地解决自卑与超越的问题。而不良的生活风格主要是由生理的缺陷、儿童时期家庭的溺爱和放纵以及被冷落和忽视所导致的。
   (五)创造性自我理论
   “创造性自我,是指一个人按照自己的生活风格以决定自己人格的能力”。阿德勒指出,“人在塑造他自己的人格和命运中是一种有意识的主动力量,人有可能直接参与他自己的命运,而不是让命运被动地由过去的经验所决定。遗传和环境只是提供了创造性自我塑造人格的原材料”。因此,个人是能够积极主动地按照自己所憧憬得目标,有选择地对待生活中的各种经验的,这种选择性也就是人们天生的创造性,它对个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自卑的成因分析
   本次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在中国知网上,以农村留守儿童(包含“心理”)为主题进行高级检索,在搜索结果中筛选出与主题相关性较高的145篇论文,运用SPSS20.0对这145篇论文中出现的高频词进行频数统计分析。
   研究结果发现,在这145篇有关农村留守儿童的文献中,有59篇提到了自卑问题。因此,自卑已经成为了农村留守儿童所存在的较为普遍的心理问题。结合阿德勒理论对农村留守儿童自卑心理进行研究与分析,发现以下几种导致农村留守儿童自卑心理的原因。
   1. 亲情缺失,导致自卑心理的出现。“自卑感起源于个人生活中所有不完全或不完美的感觉,包括身体的、心理的、和社会的障碍,不管是真实的障碍或是想象的障碍”。与父母双方长期陪伴在身边的孩子相比,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长期外出务工,从小缺少家庭的温暖,安全需要以及爱与归属需要得不到满足。因此,每当他们看到别人的父母陪伴在身边的孩子,心里不免会感到失落、难过,自卑感逐渐产生。久而久之,内心的失落感愈发强烈,自卑心理也愈来愈严重。    2. 失败的自卑感补偿,导致自卑心理的出现。《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中将农村留守儿童定义为:“父母双方或一方从农村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农村,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 17周岁及以下的未成年人”。他们大多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敏感时期,自我认知能力较差,因此极易产生不同程度的自卑感。他们努力尝试过去改变自身的处境,摆脱自卑,但是由于自身性格内向、生活中易受到歧视、学习成绩差等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他们的努力付之东流,自卑感不仅没有得到解决,反而极有可能被继续加剧,最终形成“自卑情结”,对其身心健康成长起一定地消极作用。
   3. 缺少社会兴趣,导致自卑心理的出现。阿德勒认为个人只有参与社会生活才能够实现自身的价值,发展自身的社会兴趣。而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由于性格比较内向、害羞,总是喜欢将自己封闭起来,不愿意也不敢主动与人接触、交流,久而久之就会表现出明显的不合群。因为缺少与人交流的空间,缺少社会支持,所以无法培养出他们的社会兴趣,导致其自卑感的加剧。
   4. 盲目地追求优越,导致自卑心理的出现。任何人都有追求优越的倾向,农村留守儿童也不例外。农村留守儿童父母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改善家庭物质条件,被迫与孩子两地分离。由于长期在外务工,他们对孩子的生理、心理等方面关注都比较少,无法给予孩子应有的关爱与教育。为了弥补自己的那份内疚,他们大多以“物質+放任”的方式对孩子进行补偿。这使得农村留守儿童盲目地追求优越,形成功利主义价值观和“优越情结”。他用一种虚假的优越感麻痹自己,养成了用物质弥补自身在某些方面不足的习惯,最终在自卑中越陷越深。
   5. 错误的生活风格,导致自卑心理的出现。结合阿德勒理论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大多属于回避型或者索取型的生活风格。他们在面对困难时,总是习惯性地否定自己,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去解决,试图回避困难以避免失败,长期下去他们就会逐渐丧失解决问题的信心,这无疑会使他们的自卑心理更加严重。且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大多为其祖辈们,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因此在对孩子的教育方面比较松散、陈旧,尽可能地满足孩子提出的一些要求,过分放纵孩子,使得农村留守儿童过分依赖他人,没有独立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
   6. 缺乏创造性自我的意识与能力,导致自卑心理的出现。农村留守儿童大多处于地理位置偏僻的乡村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普遍比较落后,因此他们总会下意识地将自己归为社会中的底层人士,很难改变自身的命运,仅有少数农村留守儿童有改变自身处境的决心。并且研究发现,由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普遍偏低,部分教师会对其存在一定的偏见,经常将他们同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进行横向比较,打压他们的自信心,久而久之他们就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自卑感加剧、自暴自弃。
   四、农村留守儿童自卑心理的超越
   在阿德勒看来自卑具有两面性,它既能够摧毁人,又能够塑造人。因此,社会工作者在介入过程中,不应一味地强调摆脱自卑,而应充分地灵活地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与技巧,使自卑在农村留守儿童身上发挥正向激励作用,帮助存在自卑心理的农村留守儿童勇敢的去超越自卑。
   1. 促进亲子沟通,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场所,亲子关系的失衡必然会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因此,社会工作者的服务对象不仅包括农村留守儿童,还包括农村留守儿童家庭。一方面,社会工作者要结合每个农村留守家庭的具体情况开展工作。通过与农村留守儿童父母沟通,使其意识到自卑心理对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消极影响,鼓励他们定期与孩子进行视频或语音聊天,恰当的表达出自己心里对孩子的那份爱,让孩子能够感受到自身的重要性。其次,及时了解孩子的各方面需求以及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烦恼,减轻孩子心理压力,避免出现负面情绪过多而导致自卑心理的情况。另一方面,从存在自卑心理的农村留守儿童的实际需求出发,由社会工作者和农村留守儿童共同组成模拟家庭,模拟实际家庭生活。比如家务劳动、家庭出游等,使其能够在模拟家庭中感受到温暖,弥补父母长期外出带来的情感空白,改变消极的人生态度。由于大多数监护人非农村留守儿童亲生父母,因此在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管教方面总会出现“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的情况。这时候社会工作者可以组织农村留守儿童与监护人定期开展家庭会议,使他们能够学会换位思考,通过沟通解决问题,为农村留守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氛围。
   2. 进行成功的自卑感补偿,实现自我超越。自卑其实并不可怕,关键就在于怎样认识自己的自卑。首先,社会工作者应依据个别化原则,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基本特征,为之后与农村留守儿童建立信任关系和个案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社会工作者在访谈过程中应充当一个聆听者和引导者的角色,运用优势视角理论,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发现自身优点,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进行正确的社会比较。与此同时,运用增能的理论,激发农村留守儿童自身能动性和潜能,提高自我认同感,促使他们进行成功的自卑感补偿,以发挥自卑的正向激励作用,帮助其实现自我超越。
   3. 培养社会兴趣,缓解自卑心理。社会工作者可以运用小组工作的方法,将同质性较高的农村留守儿童组织起来,对其进行早期心理健康教育,“从增强他们的社会兴趣入手,使他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进而培养其对他人、社会以及对自己良好的态度,形成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小组活动的开展,在提高小组成员的自我认同感的过程中,增进小组内部成员间的沟通与交流,扩大他们的“人际圈”,增加他们的成功交往体验,缓解自卑心理。
   4. 提高创造性自我的意识与能力,改变错误的生活风格。为全面的客观的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在校表现以及学习、生活情况,社会工作者可以联系农村留守儿童的老师以及监护人等相关人员。然后,通过链接社会资源,招募符合条件的志愿者们,组织存在自卑心理的农村留守儿童们开展课业辅导等活动。以课业辅导此类方式对他们的心理进行介入,逐渐培养其学习的热情,增强其学习的信心,从根本上改变他们“学习无用”的看法。并帮助他们认清自身的处境,鼓励他们通过学习走出现有困境,提高他们创造性自我的意识与能力,摆脱自暴自弃的状态,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与此同时,社会工作者也可以组织一些技能大赛等活动,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活动过程中逐渐矫正其错误的生活风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苏婷.全国妇联:独居留守儿童超200万人[J].课堂内外·教研论坛,2013(05).
   [2]李艺敏,孔克勤.西方自卑研究述评[J].心理研究,2009(04).
   [3]吕翠凤.自卑与内趋力——关于阿德勒自卑与补偿理论的评述[J].上海电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03).
   [4]余海超.浅析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理论的基本内涵[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06).
   [5]刘继茹.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理论的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1998(03).
   [6]曹中保.阿德勒的心理学思想及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2).
   [7]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节选)[J].中国妇运,2008(06).
   [8]卢利亚.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研究[J].求索,2007(07).
   [9]何桂宏.流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自卑与超越[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26).
   *本文系2017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710320019Z”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1049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