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提要] 随着国家双创教育体制的不断发展,吉林省高校双创教育也在逐步完善。但相对于东部沿海省份和國家重点扶植院校,吉林省存在资源匮乏滞后的困境。本文通过对吉林省高校学生双创能力的问卷调查及焦点小组访谈,建立双创能力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吉林省高校学生在双创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结合相关政策,并立足吉林省省情提出可行建议。
关键词:创新创业;大学生;结构方程模型;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9年9月26日
一、前言
2019年两会强调进一步推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鼓励并支持更多的人进行创新创业。大学生作为双创队伍的主要构成,高校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迫在眉睫。由于吉林省双创教育起步较晚,双创环境同其他城市有所差距,教育体制改革有待改善。本文采用了问卷调查及焦点小组访谈的方式,了解吉林省大学生双创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为激发吉林省大学生双创意识和能力提出建议。
二、大学生双创能力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一)数据来源。为了研究吉林省大学生双创能力,在吉林省高校随机抽取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期间共发放问卷1,600份,回收1,528份,其中有效问卷1,398份,有效率为87.38%。
(二)大学生双创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本文立足双创意识、双创知识、双创基本能力、双创思维及双创环境五个维度,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对吉林省大学生双创能力进行分析。(图1)
大学生双创基本能力受双创意识与思维影响,且双创基本能力有待提升。双创意识与双创基本能力两者间的路径系数为0.28。双创思维与双创能力两者间路径系数为0.69。双创思维的改善有助于提高双创基本能力,双创基本能力的提高将加深双创意识,进而增强思维能力。从模型看出,大学生对双创基本能力重视程度较高,大学生对自身的各项双创基本能力培养均衡,但各项下属指标平均分不算太高,双创基本能力有待提升。
双创意识与双创思维相互促进,但缺乏对双创的兴趣与想象力。双创意识与双创思维两者间路径系数为0.06。意识与思维相互影响,共同提升。从总体打分来看,受访者双创兴趣一项打分较低,可能是由于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父母呵护太多,缺少对于事物自主判断和对新鲜事物的兴趣。其次为“想象力”,由于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导致大学生墨守成规,没有足够的想象力。
双创环境对大学生的双创知识有影响,但教师资源匮乏且重视程度不高。双创知识与双创环境两者间路径系数为0.13。双创师资力量越强,学生所学到的双创知识自然就越多。而学生所掌握的知识越多,对老师的能力要求越强。调查发现双创环境在五大指标中平均分最高,但教师数量的平均分在21项指标中相对较低,可见吉林省双创教师资源匮乏。教师数量与其潜变量两者间路径系数为0.89,说明高等教师相对稀缺,导致学生对双创方面知识欠缺。
专业技能与实践知识权重较高,但双创相关实践经验匮乏问题突出。“专业技能”与其潜变量两者间路径系数为1.07。随着国家对应用型人才的不断重视,学生的专业技能也越来越备受关注。“实践知识”与其潜变量两者间路径系数为1.06。高校虽然十分重视实践知识的教学。但不能只有丰富的专业技能,双创经验也不可或缺,在21项指标中,双创经验权重相对较高,但平均分最低,说明大学生对自身双创经验重视程度较高,但缺乏相关的双创经验。
双创思维是双创知识的基础,掌握双创知识有助于提升大学生双创意识。双创思维与双创知识两者间的路径系数为0.79。双创思维是双创知识的基础,双创思维提升使双创知识储存增加,进而增加双创实践知识;双创知识与双创意识两者间的路径系数为0.93。大学生的双创知识基础越好,兴趣就会增加。大学生对双创认识会越来越全面,进而提高双创的意识。
在双创工作中,基本能力起决定性的作用。每个人在接触新鲜事物时都是空白的,我们可以先培兴趣,提高意识,使自身知识面的扩宽;思维在双创基本能力提升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所以我们最后培养思维,深化意识与知识,使双创基本能力得到更大的提升。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双创意识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比较大。在传统观念角度,人们往往习惯处于安稳的现状,不愿主动接受创新和变革。在家庭角度,大多数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处在良好的就业环境下,有一份可靠、稳定的工作。在社会认可度,具有稳定的工作与良好保障的“铁饭碗”更容易被认可和接受。从个人因素分析,双创意识薄弱。当“自主创业,从零开始”和“铁饭碗”的抉择摆在面前时,大部分还是会放弃自主创业。
(二)高校创新创业导师资源紧缺。大部分学生认为学校双创型师资力量不足,缺乏相关专业人才。师资力量充足是推进高校双创教育的重要因素。但吉林省很多担任创新创业课的教师由公共课教师、辅导员、行政兼课教师组成,这部分人专业和双创联系不紧密,没有接受过专门的双创教育,缺乏必要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缺乏双创实践经验,不能满足指导学生需求。
(三)实践技能不足影响大学生双创能力。高校对双创教育认识不足导致能力培养的方式单调,使高校大学生创业兴趣不高、实践技能不强。大部分大学生的认识过于片面,理论化,自身实践经验不足,执行能力较为薄弱。一些大学生虽然自身具有双创意识,但缺乏实践能力。双创能力的培养与提升离不开双创实践。高校可以通过举办创业实践活动,巩固和发展双创能力基础并培养双创意识和素质。
(四)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不完善。双创课程体系不完善具体体现在:吉林省各大高校针对学生开设的双创教育课程缺少双创理论的学习和实践的锻炼,双创教育的课程资源相对欠缺,不能真实的模拟企业创业环境,缺乏对双创教育的实质性学习,且学校在双创方面遵循传统教育,重视书本理论知识教学,使学生双创能力分布存在虚实的状态,导致学生双创能力不能持续稳定的增长的情况。 四、对策建议
(一)主動改变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双创意识。从家庭层面出发,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双创精神,将这种精神外化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为大学生创造一个自由、包容、激励的环境,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潜能和培养双创的意识和积极性;从政府、高校和社会的层面来讲,从政策引导、舆论导向、宣传力度、价值观念等方面鼓励大学生双创,组织相关的竞赛,激发双创潜力,引起创业的态度和行为。引导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改变“铁饭碗”和“稳定”追求的工作目标,让创业的大学生感到重视和支持,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强有力的条件基础;从大学生的角度,应勇于创新,敢于创业。在遭遇挫折和失败时,应树立宽容失败的价值观,理性对待创业失败带来的后果,勇于承担创业过程中的责任。
(二)积极开展创业实践项目,进一步提高双创能力。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展实践训练项目和举办相关比赛,提高大学生双创积极性。在参与实践训练项目相关比赛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提升自身的管理技能并建立对双创的信心。此外,国家、省市、高校等大学生的多层次双创培训计划的数量也在增加,一些有条件的高校,可以积极创建外商投资企业和关联企业,共同创建企业创业孵化基地,鼓励优秀的大学生创业项目商业化、市场化和社会化,充分利用其才能的优势。
(三)引进创新创业人才,组建专业化教师队伍。提升双创教育教学质量,需引进双创型人才,建立具有创新和创业培训资格、拥有实践双创经验,熟悉大学生自主双创政策的专业教师队伍。学校可以选派具有双创意愿,并愿意担任双创教育教学工作的辅导员参加相关资格培训或者在企业、事业单位、社区和非营利组织中进行挂职锻炼。也可通过多种途径,邀请优秀企业家、双创成功人士和具有丰富双创实践经验的政府官员担任双创导师或客座教授,讲授双创知识,分享双创经验,以拓宽师资来源,优化师资结构。
(四)革新课程体系,递进式培养双创能力。学校课程是学生接触双创的直接途径,高校课程改革建立在学生与市场需求关系,优化双创能力的教学体系。我们可以分多阶段进行培养。大一时可以组织学生去听有关双创的讲座,接触科技发展处于前沿的企业等来提高大学生双创兴趣。大二时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有关双创类的比赛增加关于双创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大三时,利用大学生空闲时间进行网课学习,深化双创的认识,提高双创思维,全面提升双创能力。在大四时,鼓励学生进行双创实践,促成学生创业与就业的全新局面。
主要参考文献
[1]安佳,张雨涵,侍术凯.民办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指标体系构建[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21).
[2]侍术凯,安佳,杨承霖,杨春雨,宋佳音.吉林省全民创业影响因素分析[J].统计与管理,2016(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1087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