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省域金融发展与科技创新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运用熵权法测算我国30个省份2011—2016年金融发展和科技创新水平,借助耦合协调模型分析两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表明,金融发展与科技创新耦合协调呈现出从东部往西部阶梯式递减趋势,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区域差异化,但我国各地区的金融发展与科技创新正在呈现出逐渐关联、相互结合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金融发展;科技创新;熵权法;耦合协调模型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03-0083-02
  引言
  在创新驱动战略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科技创新成为推动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金融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走科技创新道路,就必须充分发挥金融发展的支持作用。科技创新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离不开金融,所以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金融体系以满足科技创新的资金需求。同时在当前全球孕育着新一轮的科学技术竞争的高潮、我国处于经济高速发展和转型的关键时期,研究科技和金融的互动性是重要举措。因此,深入研究金融发展和科技创新二者的耦合协调互动关系,全面认知金融和科技创新的互动关系,掌握当前金融发展和科技创新耦合协调现状,有利于优化金融发展体系和拓展金融发展空间,并为优化科技创新投资渠道和发展路径等方面提供参考依据,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金融发展与科技创新综合评价体系构建
  (一)熵权法
  熵代表定性概念的可度量度,定性概念的不确定性随着熵越大而变大[1]。其主要计算步骤如下:
  1.对指标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二)指标体系构建
  本文选取2011—2016年中国内地除西藏以外的30个省份、市、自治区的数据,所有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金融统计年鉴》和各省统计年鉴。
  本文借鉴丁艺等(2009)[2]及豆晓利(2012)[3]的研究,从金融规模(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年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金融业生产总值、保费收入)、金融基础(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移动电话)和经济规模(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三个方面构建有11个二级指标的金融发展水平测度的指标体系,从创新投入(R&D经费支出、R&D活动人员、R&D经费投入强度)、创新产出(专利申请量、专利授权量、技术合同成交总额)和创新支撑环境(高等院校数量)三个方面构建有7个二级指标的科技创新水平测度的指标体系。
  二、金融发展与科技创新耦合协调度研究
  (一)耦合度模型
  耦合度是衡量子系统间相互关联程度的测量指标,耦合度越高,则子系统间关联性越大,且向着有序方向发展;耦合度越低,则子系统间关联性越小,且向着无序方向发展。金融发展子系统与科技创新子系统的耦合度模型如下式所示:
  式中,C是指金融发展与科技创新的耦合度,取值C∈[0,1],U1、U2分别为金融发展子系统和科技创新子系统的综合得分。当C=0时,耦合度极低,两个子系统之间处于无序状态;当C=1时,耦合度极高,两个子系统之间达到良性共振[4]。将耦合程度划分为三个层次:0≤C≤0.3表示系统处于低度耦合;0.3<C≤0.7表示系统处于中度耦合;0.7<C≤1表示系统处于高度耦合。
  (二)耦合协调模型
  耦合协调度是系统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过程中协调共赢程度的定量测量。本文引入耦合协调理论,从耦合协调发展的视角,分析两者间的共生作用机制,测量两者间的耦合协调度。科技创新与金融发展交互耦合的协调程度如下式所示:
  式中,D为金融发展与科技创新耦合协调度,取值D∈[0,1];C为耦合度;M为金融发展与科技创新耦合协调指数,反应两者的整体协同效应;α和β皆为待定参数。
  根据耦合协调度的大小,可以将耦合协调度划分为四个层次:当0≤D<0.4时,金融发展与科技创新为低度协调;当0.4≤D<0.6时,金融发展与科技创新为中度协调;当0.6≤D<0.8时,金融发展与科技创新为高度协调;当0.8≤D<1时,金融发展与科技创新为极度协调。
  (三)实证结果分析
  根据金融发展和科技创新的耦合协调度模型,依次计算了金融发展综合得分U1、科技创新综合得分U2和耦合度C。在研究金融发展和科技创新两个子系统的耦合协调过程中,金融发展对科技创新的资金支持很重要,科技创新给金融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会,所以本文的耦合分析认为金融发展和科技创新同等重要,并结合相关学者的文献,将待定参数确立为α=β=1/2即M=(U1+U2)/2。通过分析我國30个省份、直辖市、自治区区域金融发展与科技创新的耦合度和协调度计算结果,得出以下结论。
  从耦合度来看,各个区域的金融发展与科技创新的耦合度大部分集中于中度耦合区间(0.3,0.7],表明我国各个区域的金融发展与科技创新逐渐关联,相互结合发展。处于低度耦合区间[0,0.3]的区域大部分为西部地区。
  从协调度来看,从空间上看,我国的金融发展与科技创新的耦合协调度较高的省份多为东部沿海发达区域,耦合协调度较低的省份多为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呈现出明显的由东往西呈递减空间分布规律,证明科技创新对于金融发展的有较高的依赖性。耦合协调度排前六名的依次为江苏、广东、山东、浙江、北京、上海,这些省份都处于东部经济发达区域,其中江苏的耦合协调度达到0.709,处于高度协调。中部地区的协调度都处于[0.2,0.4]。西部地区协调度都处于低度协调,宁夏和青海最低。因此,达到空间上布局的协调是金融发展与科技创新的协调发展的良好保证。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选取2011—2016年省、直辖市、自治区30个省份的数据,运用熵权-TOPSIS法构建了金融发展和科技创新综合得分,利用耦合协调理论,构建了金融发展与科技创新耦合协调度模型,实证分析了两个子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结果表明,我国各省的金融发展与科技创新耦合度逐渐上升,两者之间关系逐渐紧密;各省整体上存在着金融发展和科技创新耦合协调度偏中低程度,除了东部沿海地区处于金融发展与科技创新协调发展的成长期,其余的中西部地区都处于萌芽期。要想实现金融发展与科技创新相互发展、相互协调的良性发展,一方面,建立金融发展与科技创新的结合方式和路径,国家及各省都应当加大金融机构对科技创新的资金支持力度,提升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效率和发展速度;另一方面,制定差异化的金融发展和科技创新发展战略,针对我国东中西三个地区较大差异的现状,政府可以发挥中间协调作用,将金融资金带入科技领域,将科技带入金融领域,从而促进金融与科技结合且协调一致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富喜,毛爱华,李赫龙,贾明璐.基于熵值法的山东省城镇化质量测度及空间差异分析[J].地理科学,2013,(11).
  [2]  丁艺,李树丞,李林.中国金融集聚程度评价分析[J].软科学,2009,(6):9-13.
  [3]  豆晓利.中国金融产业集聚水平测度[J].金融发展研究,2012,(12):16-19.
  [4]  崔木花.中原城市群九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系[J].经济地理,2015,(7):72-7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1625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