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县域工业园区运营绩效评价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李兴开 杜涛 卢东宁

  摘 要:县域工业园区既能促进入驻园区企业发展,又能极大地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因此对县域工作园区运营绩效进行评价并促进县域工业园区发展意义重大。在对现有工业园区绩效评价文献综述的基础上,以陕北为例,分析构建了以“以企业集中区”为主要特征的工业园区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分析了指标体系的应用方法。
  关键词:县域工业园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11.058
  
  通过县域工业园区运营绩效评价,能够全面反映县域工业园区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不仅有利于政府从宏观层面对县域工业园区进行准确定位,并做好规划和建设工作,也有利于县域工业园区明确自身发展方向,了解园区发展的不足,有针对性地做好招商引资工作,促进园区发展。陕北县域工业园区发展相对滞后,目前大都处于以“工业集中区”为主要特征的发展阶段,重复建设明显,入驻园区企业数量少,园区内产业链条没有形成,园区整体运营效果差。因此,构建形成适合陕北工业园区运营实际的绩效评价体系,全面分析评价陕北工业园区发展状况,对于促进陕北工业园区发展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1 有关工业园区的典型绩效评价述评
  目前国内有关工业园区绩效评价的研究文献很多,从研究的内容上来看,分为综合性绩效评价,循环经济绩效评价,产业共生绩效评价,可持续发展能力绩效评价,综合发展潜力绩效评价等。
  1.1 综合性绩效评价
  我国学者元炯亮在2003年首先提出了最有代表性的综合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包括经济指标、生态环境指标、生态网络指标和管理指标等四个一级指标,又将经济指标分解为9个二级指标,将生态环境指标分解为9个二级指标,将生态网络指标分解为3个二级指标,将管理指标分解为5个二级指标。陈共荣构建了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等三个层级指标进行生态工业园绩效评价,将准则层分解为经济发展指标、生态效益指标、减量及循环指标和绿色管理指标,进一步将上述准则层指标细化为16个具体指标,并以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进行了具体绩效评价应用。
  1.2 循环经济绩效评价
  许乃中等从指标体系的可操作、可量化、可考核原则出发,考虑生态效率和物质循环利用问题构建了工业园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将准则层设计为资源效率、物质循环利用率、环境效率等三个层级,而将指标层设计为万元工业产值综合能耗、万元工业产值水耗、单位土地面积工业产值等9个指标。吴丽丽等在对我国园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现状的调研基础上,选取出现频率较高的指标和有代表性的个性化指标,构建了我国综合类工业园区循环经济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该评价体系包括经济发展水平指标、资源产出效率指标、资源循环利用指标、污染物控制指标、循环经济管理等五大类一级指标和25项二级指标。
  1.3 产业共生绩效评价
  王曙光等构建立了包括14个量化指标的工业园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考虑工业园区运营过程中能源、资源、环境、经济以及产业共生稳定性5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对日照生态工业园和信发生态工业园的产业共生效率进行了评价研究。王元亮认为共生评价是对生态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判断,并在系统分析生态工业园区共生评价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建立了以协调同生、循环再生、产业共生和清洁自生为准则层,包含22个具体指标的生态工业园区共生评价指标体系。
  1.4 可持续发展能力绩效评价
  高建斌等以工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梳理了国内外相关文献,构建了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产业集聚指标、招商引资指标、经济发展指标、园区开发指标、行政管理及服务指标和社会发展指标等6个一级指标和24个二级指标。丁昌福和李旭则从自然环境质量、资源与生态、社会经济及园区可持续发展和园区协调共生程度等角度出发,构建了生态工业园区的评价指标体系,以促进工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1.5 综合发展潜力绩效评价
  姜楠侧重于工业园区的综合发展潜力的评价研究,从园区发展水平、发展潜力、发展协调性等三个方面来考察工业园区发展潜力,相应形成3个一级评价指标,并具体分解为9个二级指标和31个三级指标。雷明和钟书华首先研究了灰色关联度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模糊评价法和加法合成法等评价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生态工业园区综合评价模型——“弓箭模型”,并应用该模型,从主体模块、结构模块、管理模块、绩效模块四个方面对探索性地对苏州工业园、日照经开区等9个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进行了综合评价。
  综合以上五大类型园区绩效评价来看,主要侧重于工业园区物质生态化、循环利用化与可持续发展角度进行评价的,这些工业园区往往是建设较早,发展较充分,规模较大,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链条,具备一定的发展特色的省市级工业园区或是高新工业园区,而对于大部分县域工业园区来说,很难具备上述特征,因此对于大量的县域工业园区的绩效评价,还要根据其具体发展情况,建立更符合其发展特征并能促进其发展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2 县域工业园区的基本特征
  縣域工业园区是区县(市)促进县域经济提档升级、转型调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平台和载体,承载着区县(市)一级政府主管部门为了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重托。尽管县域工业园区对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但就整体而言,我国县域工业园区往往具备起步晚、规模小、发展不充分等特征,而以陕北工业园区为例来说,更是具备以下明显的特征。
  2.1 低水平发展
  陕北是煤炭和石油为主要资源的资源型地区,受“资源诅咒”效应影响,工业园区建设起步较晚,发展缓慢,主要是受近十来年国际能源价格下跌,经济下滑的影响,陕北两市及各区县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需要才逐步发展起来的。经过几年的发展,陕北县域工业园区有了一定发展,对发展中小工业企业,促进当地经济转型升级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就整体而言,经济转型升级发展需要培育和发展大量中小工业企业,是一个较漫长的过程。尽管陕北各县域都设立了工业园区,但到目前为止,陕北县域工业园区还普遍处于以工业集中区为主要特征的低水平发展阶段,表现为把中小工业企业集中到某一区域集中管理并促进其发展,园区内产业链没有形成,物质与资源的循环利用基本谈不上,园区的竞争力没有形成,为企业提供的发展空间不大。   2.2 重复建设
  陜北县域工业园区在低水平发展的同时,还有明显的重复建设的特征,以延安市为例,各区县都有工业园区,有的区县不止一个工业园区,尽管各工业园区在具体名称上各不相同,但基本上表现为若干中小企业的简单集中重复建设,导致的结果是陕北县域工业园区不能根据不同区县经济发展优势和特色形成各具特色的工业园区。
  2.3 运营效果差
  陕北工业园区运营效果差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入驻园区的企业运营效果差,具体为入驻园区企业数量少且几乎没有共生发展关系,以运营状况比较好的安塞工业园区为例,2016年共统计入园企业30家,其中非能企业29家,投产的为13家,在建企业就有8家,而投产的13家企业中,实际运营的也就一半左右,其他企业有的只留看门的,有的企业则大门紧闭。另一方面,园区运营效果差,由于入驻园区企业数量少和运营效果差,直接导致园区运营效果差。在陕北类似安塞工业园区的县域工业园区并不多,而有的园区情况更差,只有一两家企业入驻并坚持运营。连入驻企业数量都无法保证的园区根本谈不上会有好的运营效果。
  3 陕北县域工业园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 指标体系构建的指导原则
  基于陕北工业园区的特征以及与发展较好的各类生态工业园区相比的差距,不能按照上述文献中的指标体系对陕北工业园区运营绩效进行评价,需另外建立一套符合陕北工业园区发展实际的评价指标体系。
  3.1.1 科学性原则
  通过评价要能全面反映园区的运营状况和发展水平,因此进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时,一定要讲究科学性,指标设计不仅要全面,又要能真实反映出园区的运营和发展状况,切忌片面性或顾此失彼。
  3.1.2 可操作性原则
  在进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设计时,在遵循科学性原则的同时,特别要考虑可操作性,便于进行评价的实施,因此,评价指标设计时应该简洁明了,便于识别和理解,其数据也容易收集、统计和计算,这样园区绩效评价才能得到有效实施。
  3.1.3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
  在进行园区绩效评价时,有些绩效方面是可以并需要通过量化指标进行评价,但对于无法进行量化反映的绩效方面,只能进行定性评价,因此,评价指标体系应当遵循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方能系统地反映园区运营绩效。
  3.1.4 可比性原则
  通过园区绩效评价,不仅要能反映园区自身发展状况,并将园区现在的运营绩效与过去的运营绩效进行比较,同时还要将不同园区绩效进行比较。也就是说同一园区之间要进行纵向比较,以反映其发展能力,不同的园区之间还要能进行横向比较,以反映不同园区的具体不同发展状况,因此评价指标构建时要遵循可比性原则。
  3.2 指标体系的内容
  根据陕北工业园区的实际情况,参照环境保护部2009年发布的《综合类生态工业园区标准》及现有工业园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纳其中适用的指标部分,构建形成陕北工业园区绩效议价指标体系内容。
  D1 产业集聚指标
  D11 产业发展定位
  D12 符合产业方向的企业占比
  D13 园区内企业依存度
  D2 经济发展指标
  D21 人均工业增加值
  D22 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
  D23 单位工业用地工业增加值
  D24 园区税收收入及同比增长率
  D3 园区发展指标
  D31 园区开发面积比
  D32 入园企业及同比增长率
  D33 园区就业人数及同比增长率
  D34 园区内污染物排放达标情况
  D35 园区内工业废水再生利用率
  D4 园区管理及服务指标
  D41 管理及服务机构是否健全,办事程序是否公开透明
  D42 是否有相应的机构,对引进项目进行资源、环境方面的论证
  D43 落实当地各项管理政策情况
  D44 履行行政管理及服务时限承诺情况
  4 陕北县域工业园区评价指标应用分析
  4.1 明确主要指标释义及计算办法
  评价指标应用的前提是要明确指标表达的意义及计算办法。产业集聚指标主要是考核陕北工业园区的基本发展水平,其中园区内企业依存度是以企业在园区内部的销售额占园区企业总销售收入的比重来表示。经济发展指标主要考核陕北工业园区取得的经济效益,其中,人均工业增加值按以下公式计算:
  人均工业增加值=园区工业增加值园区年末从业人员数(人)
  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按以下公式计算:
  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当年工业增加值(万元)上三年前工业增加值(万无)1/3-1×100%
  单位工业用地工业增加值按以下公式计算:
  单位工业用地工业增加值=园区工业增加值(万元)园区工业用地面积(km2)
  园区发展指标主要考核陕北工业园区的发展能力及未来发展潜力,其中,园区开发面积比以开发面积占园区规划面积的比例来表示,园区内工业废水再生利用率以循环利用的废水量中全部废水量的比例来表示。园区管理指标主要是通过定性的角度评价陕北工业园区总体管理及服务水平。
  4.2 园区样本选取
  陕北两市各区县均有工业园区,而且有的县区还不只有一家工业园区,也就是陕北县域工业园区的数量在三十家以上,对每家工业园区全部进行调研并进行评价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因此,应选取十家左右具有代表性的工业园区进行评价即可。
  4.3 评价方法的确定
  在对陕北工业园区运营绩效进行评价时,首先要以选取的样本工业园区,将各项指标数据进行平均,计算出平均水平,然后选择专家,确定各项指标的标准水平,将计算结果与标准水平进行比较,形成陕北工业园区运营绩效的总体评价。其次,再进行单个工业园区运营绩效评价,形成单个工业园区与总体评价之间的不同状况。
  4.4 绩效评价及发展对策建议的形成
  通过实地调研后,获得相关数据资料,开展评价工作,并依据评价结论,结合县域经济及园区发展实际,提出具体发展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元炯亮.生态工业园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环境保护,2003(03):38-40.
  [2]陈共荣,戴漾泓.基于模糊数学方法的生态工业园区绩效评价研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4):82-89.
  [3]许乃中.工业园区循环经济绩效评价方法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3):44-49.
  [4]吴丽丽,刘玫,付允.综合类工业园区循环经济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标准化探讨[J].标准科学,2015,(01):43-46,54.
  [5]王曙光,李桂香,崔兆杰,等.生态工业园区产业共生效率的量化评价[J].工业技术经济,2013,32(06):33-38.
  [6]王元亮.生态工业园区共生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02):71-74.
  [7]高建斌.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06,(06):150-153.
  [8]丁昌福,李旭.生态工业园区的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J].广西轻工业,2010,26(05):71-72.
  [9]姜楠.生态工业园区综合评价体系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7.
  [10]雷明,钟书华.生态工业园区综合评价模型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30(16):50-53.
  [11]李兴开,杜涛,卢东宁.丘陵沟壑资源型地区工业园区发展路径研究——以延安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28):1-3.
  [12]李兴开,杜亚芳,李茸,等.基于入驻动机的延安工业园区服务提升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7(33):104-108,187.
  [13]高建斌,桂国庆,黄秋如.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06,(06):150-15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1857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