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研究综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了国内外绩效评价的发展历程,同时对平衡计分卡在我国的发展作了整理,最后指出我国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绩效评价;平衡计分卡;发展历程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1 国外绩效评价发展历程
  1.1 成本控制绩效评价时期
  19世纪初,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工业革命的浪潮掀起了成本会计的第一次革命,企业为满足自身生产发展的需要,普遍采用简单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来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利润。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企业的经营活动越来越复杂,这对企业成本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911年,在“科学管理之父”Taylor的科学管理理论基础上,美国会计人员哈瑞设计了标准成本制度,建立了标准成本和成本差异分析制度,实现了成本计划、成本计算与成本控制的结合,将重点放在了事前成本预算和事中成本控制,真正做到了对成本的管理,促使成本控制绩效评价体系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1.2 财务指标绩效评价时期
  到了20世纪初,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所有权与经营权的进一步分离,使得各利益相关者开始逐渐关注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而单一的成本控制绩效评价已经不能满足各利益相关者的需求,从此进入了财务指标绩效评价阶段。
  20世纪初,企业合并的浪潮正在大规模地推进,促使一种新型企业组织——多元化经营型企业得到迅速发展,为创新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创造了条件。美国杜邦公司创新的杜邦财务分析体系,以投资报酬率为核心指标,将其分解为销售利润率和资产周转率,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分解,让企业内部各部门理解其创造的业绩与公司整体的效益之间的联系,让管理人员知道影响投资报酬率变动的因素和指标并提高管理效率,从而成为大型综合性企业绩效评价的理想选择。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的创立,完善了以财务指标为中心的绩效评价体系。1928年,亞历山大沃尔选择了7个财务指标并赋权,然后同行业平均水平作比较,得出相对比率,最终得出总评分,据此评价企业的信用水平。20世纪50年代,美国通用电气公司针对投资报酬率的局限性,提出了剩余收益指标。美国思腾思特咨询公司在对剩余收益指标改造之后,于1982年提出了经济增加值的理念,基本含义可表示为资本收益与资本成本的差额,用来激励管理层增加股东财富,成为当时美国资本市场的资本运作绩效评价指标。
  1.3 战略性绩效评价时期
  20世纪90年代以后,经济全球化进入全方位发展阶段,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明显,市场瞬息万变,使得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愈加复杂多变。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必须以长远的战略规划为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核心竞争力并拥有立足之地。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仅含财务指标的传统绩效评价方法显然远远达不到要求,非财务因素逐渐得到学者们和企业的高度重视,包含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的具有战略性意义的绩效评价方法应运而生。
  2 我国绩效评价体系的发展历程
  我国绩效评价体系的发展历程与我国国情密切相关,由于我国的执政方式和经济体制的特殊性,首先取得比较系统发展的是国有企业。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变以及国企改革的大浪潮,我国国有企业绩效评价研究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2.1 实物产量指标绩效评价阶段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70年代期间,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企业无自主经营权,一切以国家的指令性生产计划为依据进行生产和运作,因此以实物产量作为考核指标。这种绩效评价方法只关注实物的产出,的确缓解了当时物资紧缺的困境,但是导致企业的生产成本被忽视了。
  2.2 产值和利润指标绩效评价阶段
  改革开放后,我国进入市场经济体制时期,国有企业拥有了自主经营权,国家以企业创造的经济效益对其进行考核评价,主要以产值、成本和利润等指标进行考核。1982年,国家计委、国家经委等部门提出以总产值、上缴利润等16项经济效益指标为标准,对国企进行考核。虽然这种绩效评价方式反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但也存在诸如缺乏指标间的可比性等一系列问题。
  2.3 投资报酬率指标绩效评价阶段
  1992年,国家计委、国务院生产办及国家统计局针对我国工业企业,制定了专门的工业企业绩效评价指标,具体有成本费用利润率、产品销售率、净资产增加值、资金利润率、资金流动周转率和全员劳动生产率。1993年7月,8项财务评价指标公布在财政部颁布的《企业财务通则》中,并且被划分为偿债能力指标、营运能力指标和盈利能力指标,来衡量和评价企业的绩效水平。1995年,财政部在对之前的8项指标做出调整后,公布了包括10项指标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其中增加的指标有总资产报酬率、资本保值率、社会贡献率和社会积累率。这一阶段的指标虽然有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但是严重地偏重财务指标会使企业出现短期行为,不利于其长远发展。
  2.4 国有资本金综合指标绩效评价阶段
  1999年6月,财政部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操作细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规则》,该绩效评价体系包括基本指标、修正指标和评议指标三类,以24项定量指标和8项定性指标来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发展能力、资本效益和资产运营状况,首次将非财务指标引入我国绩效考评体系中,实现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的相互结合,使得反映我国国有企业经营状况的结果更加全面。2002年,《企业效绩评价操作细则(修订)》将指标缩减调整为28项,使企业绩效评价体系趋于合理和完善。2009年,《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出台,将经济增加值作为评价央企的绩效评价方法。2016年,《关于完善中央企业功能分类考核的实施方案》将中央企业按照竞争类、功能类和公益类进行了分类,同时实施有针对性的绩效考核。   通过对我国国有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梳理和分析,可以看出其经历了从选择单一指标到选择多类型指标,从注重短期经济效益到关注企业长远发展,从注重财务指标到综合选取指标的变化过程,这些变化反映了我国政府对国有企业绩效评价的高度重视,推动了我国国有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逐步完善和发展,更重要的是,对我国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我国其他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3 国内平衡计分卡研究现状
  李宏健(1998)重点介绍了三种绩效评价方法,其中就包含了平衡计分卡,在文中解释了企业管理层为何要平等重视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并通过图解的形式剖析了平衡计分卡的基本内涵。
  叶盛(2000)认为在工业经济时期,传统的财务绩效评价系统可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但是在如今重视知识的信息化时期,必须存在反映企业的无形资产、员工的知识储备和创造力等潜在因素,认为平衡计分卡很好地满足了当代企业绩效评价的要求,堪称绩效评价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
  吴金梅(2000)从企业战略管理的角度介绍了平衡计分卡,详细分析了平衡计分卡在各个方面弥补传统绩效评价系统的不足,同时说明了其对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性,最后说明虽然在国内推广平衡计分卡的实施可能会遇到阻碍,但为了适应当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企业应该砥砺前行。
  4 结语
  虽然有关绩效评价的理论在不断完善,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我国企业绩效评价多以构建公司整体层面的指标体系为主,未说明这些指标与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可能导致在执行过程中可能存在部门间互相推诿的现象,不利于企业战略目标的顺利实施。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要注意厘清各指标与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注重绩效评价实施的过程和结果。
  [参考文献]
  [1] 李宏健.当前世界级企业之管理会计实务[J].对外经贸财会,1998(04).
  [2] 叶盛.平衡计分卡: 业绩评价系统的新发展[J].财会通讯,2000(10).
  [3] 吴金梅.平衡计分卡: 企业战略管理的方法[J].经济管理,2000(08).
  [收稿日期]2019-01-04
  [作者简介]白慧(1994—),女,山西省臨汾市人,硕士研究生在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797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