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发展BRT市场需求的调查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曹鹏飞 胡心童 李生汉
摘 要:
城市快速公交系统(BRT)是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良好途径,基于BRT快速公交在国内的发展,分析沈阳市交通现状和公共交通存在的问题、沈阳发展BRT快速公交的结果分析,深入了解沈阳在交通压力较大情况下的需求,并总结快速公交在沈阳市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沈阳;BRT;交通;市场需求
中图分类号:F2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13.015
1 快速公交简述
快速公交系统(Bus Rapid Transit),是介于常规公交与快速轨道交通之间的一种新型公共客运系统,简称BRT,通常也被人们称作为“地面上的地铁系统”。它是利用现代化公交技术配合交通运营管理和智能交通技术,通过建造新式公交专用车站和开辟公交的专用道路,从而实现轨道交通运营服务,达到轻轨服务水准的一种独特的快速高效的城市客运系统。
快速公交系统车辆多为铰接式,座位多,站立面积达到每车100~300人,其每小时单方向乘客人数可达1万~2万,比常规公交车高出2~4倍。快速公交的运送能力可高达2万~6万人次/h,而普通常规公交的运送能力通常为0.3万~1万人次/h。
昆明是我国最早开通快速公交系统的城市,其公交专用道线路总长为132km,快速公交线路为9条。其后,武汉、北京、广州等城市相继建设并开通BRT公交系统,这为快速公交系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 沈阳市交通现状及公共交通存在的问题
2.1 沈阳市交通现状
2018年末,城市公交运营线路共计314条。其中公交运营车辆5912辆,年内新增、更新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公交车辆319辆;新开、调整公交线路为36条,实际增加运营里程为84.1公里,公交运营线路长度有5048.7公里。同时地铁1、2号线共完成运营里程740.5万列公里,客运量31603万乘次。浑南有轨电车运营里程达330.1万列公里,客运量1391.3万人次。
2.2 沈阳市公共交通存在的问题
2.2.1 常规公交线网分布失衡
常规公共交通线网的分布不均使得疏密度失衡,了解到部分地段线网分布較集中,呈现过于密集的状态,部分地段线网分布较松散,呈现过于稀疏的状态。由此造成线网分布集中地段有多条线路相互交叉、公交站点数量稠密、人车流相互混杂,线网分布松散地段的居民需步行至所要乘车的公交站点,导致居民步行路程变长、候车时间增多,便捷性降低。现行公交线路的建设,主要沿交通干道进行修建,相对应的站点也重点在交通干道上建设,干路与支路公交之间的联系匮乏,使得降低居民出行的便捷性与高效性。
2.2.2 其他出行方式发展仍需完善
高峰时段出行,居民乘坐出租车尤为困难。特别是在雨雪天气,在市区乘坐出租车极其困难,司机拒绝载客、不开计价器、故意拼单等情况繁多,除了增加居民乘车费用,还影响到居民出行安排。
地铁正处于发展前期,尚未构成网状。地铁建设需要的周期较长,目前地铁的线路少,还未形成网状结构,距离构成全方位线网还需要很长时间。由于地铁线少,较多地区难以直达,所以居民通常需要换乘其他的交通工具,给居民的出行带来不便。并且在早晚高峰时段乘车人数大幅度增加,不能给乘客带来舒适的乘车环境。
有轨电车线网覆盖面积小。在沈阳浑南新区内运行的有轨电车,也是一种公共交通方式,但由于其覆盖面积狭小,运行的大多数交叉口为平交,使得交通安全不能得到高质量保障,极易与道路和地面车辆发生冲突,引起道路交通堵塞,增加道路交通压力。
3 沈阳发展BRT快速公交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实地和网络调查问卷,发放《沈阳发展BRT快速公交调查问卷》共900份,有效回收638份调查问卷,并进行整理及分析。
3.1 居民出行方式情况分析
由图1可知,沈阳有26%的居民出行乘用公交车,24%的居民出行乘用地铁,18%的居民出行乘用私家车,11%的居民出行乘用出租车,9%的居民出行乘用自行车,6%的居民出行乘用步行,6%的居民出行使用其他方式。由此可以看出大部分居民出行选择的交通方式是公交车和地铁,不难得出在当前交通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公共交通出行因其便捷、快速、大运量等特点,从而成为居民的第一选择,这也为进一步发展BRT快速公交系统奠定了坚实基础。
3.2 交通拥堵区域情况分析
由图2可知,居民认为和平区与沈河区交通最为拥堵,分别占35%和30%,占次要地位的是皇姑区13%,铁西区13%,其次是大东区5%,其他地区4%。由此可以看出,以西塔、沈阳站、长白、沈阳北站、青年公园等区域为主要客流流动点,和平区和沈河区的交通压力较其它区的交通压力更为明显,这两个区的交通状况急需进行改进与完善,与此同时,这也为发展BRT快速公交系统提供了坚强有力的前提,可以优先考虑在和平区和沈河区发展BRT快速公交。
3.3 居民出行拥堵时间段情况分析
从图3可知,沈阳居民认为早晚高峰时间:7点-9点、16点-19点,为出行最拥堵时间,分别占46%和32%,其次为11点-13点占比9%,20点-22点占比8%,其他时间占比5%。调查显示,因学生上学或者放学、居民上班或者下班,时段性拥堵中的时段周期主要是早晚高峰时间,表现为早高峰集中涌入、晚高峰分散回流,缓解沈阳市交通压力可以从拥堵时间段入手,优先发展BRT快速公交系统可以极大的缓解当前交通压力。
3.4 居民对建设BRT的态度情况分析
由图4可知,有55%的居民认为建设BRT是便民的,33%的居民认为感觉一般,8%的居民认为没建设必要,4%的居民认为是扰民的。分析得出,大部分居民认为应建设BRT快速公交,在肯定BRT快速公交的同时,也证明其发展是便民、高效与环保的。大部分市民认为建设与发展BRT是缓解当前交通压力的最优选择,这为发展BRT提供了进一步的保障。
4 总结
结合沈阳交通现状,和平区与沈河区交通最为拥堵,在早晚高峰时段(7点-9点、16点-19点)尤为显著,这体现出发展快速公交系统的市场需求与迫切需要。与此同时,大部分居民出行选择的交通方式是公交车和地铁,这为发展快速公交系统提供了支持和保障,并且在解决城市交通的问题上,大部分沈阳居民都有这样一种共识,在较理想的城市交通系统中,小汽车通常只能作为交通辅助工具,而新型公交系统才能作为交通主要工具,由于其占用道路面积少、运输量大、效率高速等特点,高效合理的新型公交系统才能肩负起城市交通的重担。
随着沈阳市交通压力日益加剧,如何在轨道交通与常规公共汽车之间寻求一种既经济实用又保护水土环境、促进交通条件的改善以及对城市高效的公共交通方式,是解决当前沈阳交通问题的关键。而BRT快速公交系统在国内一直处于迅猛发展中,借鉴BRT在其他城市建设发展的成功先例,在沈阳市发展快速公共系统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随着沈阳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结合城市发展的需求和条件,发展快速公共系统具有极高的市场需求。
参考文献
[1]厉健.快速公共交通系统(BRT)发展模式浅析与展望[J].管理社区,2018,(10).
[2]张蕾.BRT发展模式的探讨交通与港航[J].城市交通,2018,(4).
[3]邱瑞康,郭梅.武汉市BRT运行状况调查报告[J].工程技术,2018,(5).
[4]杨玉艳,崔袁丁.城市BRT站点选址问题的研究[J].建筑设计,2019,(10).
[5]靳晓玲.昆明市BRT系统优化分析[J].管理观察,2017,(28).
[6]杨凯.BRT在城市发展中的贡献与存在的问题[J].交通工程,2018,(1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1937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