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外国人聚集区风险研究综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居住在我国的外国人数量在全世界排名第六,随着居住在我国的外国人数量逐渐增加,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外国人聚集区。由于外国人聚集区的结构异质性强、社会融合不乐观等情况,导致的外国人聚集区风险给我国社会带来了较大的危害。简单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关于外国人聚集区风险的文献研究,文末提出我国对外国人聚集区相关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建议借鉴西方移民流动理论、移民社会融合理论等国外已有研究成果展开后续研究。
  关键词:外国人聚集区 外国人聚集区风险 风险探源
  根据国家移民管理局在2020年1月4日的报告,2019年全年外国人出入我国境内为9767.5万人次,2018年,我国境内常驻外国人达到了70.5万人。此外,联合国2015年《国家移民存量倾向》报告,居住在中国的外国国籍人口为97.8万,占人口总比例的0.07%,在全世界排名第六,在这些外国人聚集区中发生的风险事件不在少数,以北京市为例,在2013—2019年10月份,北京地区已生效的关于外国人的生效判决书共计883份(处于侦查或审理环节的未统计)。
  目前国际国内对外国人聚集区风险方面的理论研究还处于薄弱的阶段,我国对于外国人聚集区风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社区治理模式,以及对已发生风险事件应对的研究上,而对外国人聚集区风险以及风险源的专门探讨还较少,缺乏风险与风险源之间的关联性。目前外国人聚集区风险日益高发,我国处于疲于应对的状态,缺乏对风险源的探究。本文旨在就国内外关于外国人聚集区风险的研究进行一个概括与介绍,为下一步外国人聚集区风险探源打下基础。
  一、外国人聚集区
  对于外国人聚集区,当前没有明确的概念。对于外国人聚集区的概念西方学者主要给出了移民聚居区(Immigrant Community)的概念,并着重从族裔聚居的角度对该概念展开研究。而我国学者则主要给出国际社区、涉外社区以及外国人社区几种界定。
  (一)国外研究
  国外对于外国人聚集区的研究最早出现于20世纪,西方学者给出了移民聚居区的概念,移民聚居区(Immigrant Community)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移民群体聚集,有固定住处、并且在人口规模上占据了相当比重的相对稳定的居住区,是移民社会的载体。
  族裔聚居区,泛指处于社会边缘的少数族裔群体,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的集中居住形成的族裔聚集区。当前,传统的单一族裔形成的族裔聚集区已经逐渐减少,新型的多族裔聚居区成为主流,具有多族裔混合、以经济或人力资本为主导、经济活动以资本密集型为主、聚集区内部松散外部开放的特点。此外,西方学者在族裔聚居的基础上,对移民社区的概念进行了细化,根据其地理空间上的分布,又具体细化为:族裔飞地(ethnic enclaves)、族裔社区(ethnic communities)以及族裔郊区(ethnoburb)。
  族裔飞地(Ethnic Enclaves),是移民聚居区的主要类型,是移民群体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聚集,并组织了大量商业企业服务于自身或者普通人群的一种聚落形态。族裔社区(Ethnic Communities),是指由不同阶层的族裔群体和服务于聚居区内外部的族裔经济聚集而成的群体。族裔社区具有维持族裔特征、经济活动范围广、劳动力分化程度高等特点。族裔郊区(ethnoburb),是族裔社区的一种独特形式,位于大都市的郊区,那里聚集了多族裔的居住区和商业区,少数族裔群体在其中有显著集中。
  (二)国内研究
  我国学者认为,涉外社区,通常指区内常住外国人口达到相当比例,形成多元社区文化的新型功能社区。目前,我国对涉外社区还没有给出统一的概念,但是在部分地区已经有相关的地方性文件对涉外社区做出了规定,如上海市《浦东新区关于促进国际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的若干意见》中规定:“境外人员住户数达到小区总住户数五分之一以上的,就可以认定为国际化居住小区。”
  国际化社区,根据清华大学王名教授的定义:“国际化社区是指以一定地域为基础,社区中的境外人士达到一定数量,社区相应的组织制度、服务体系、环境设施趋向国际标准,包容各类文化和生活方式,不同国家、种族、名族背景的人能够和谐相处的城市社区。文娉、宁奉菊等学者认为,国际社区是由大量不同国籍的人居住在一起,而居住的社区无论在在建设规划还是治理服务上都达到国际化标准,同时这个场地所又是多元文化交融与互动的区域。杨丽从地域性角度来定义,她认为,国际社区中不仅境外人士数量达到一定程度,而且其配套的社区组织制度、社会服务体系以及环境设施等方面都趋向国际标准,虽然有来自不同国籍背景、不同文化、不同生活方式的冲突与融合,但这些人仍然能够和谐相处。
  外国人社區,作为我国全球化背景下一种新的居住社区,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重力量作用下的产物。境外的新迁入者通常最初都居住在同一群体的聚集区中,当其找到一份满意薪水且长期稳定的职位时,便会立即把自己的朋友和亲属们从其他地方吸引过来。如此一来,这样一个移民社区的人口就会慢慢增长,空间逐步扩展变大。它不仅仅是一个中外居民生活发展的地理空间,对于社会治理来说,此类社区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治理空间。
  二、外国人聚集区风险
  外国人在我国一些城市集聚形成了聚集区,虽然这些集聚区可以促进城市的国际化、多元化,可以促进该城市在政治、经济、科技等多方面的发展。但是由于该外国人聚集区内人员的结构异质性强,以及各个境外人员之间的相互影响,在此类社区中更容易引发各类风险。
  (一)国外研究
  国外学者对外国人聚集区风险的研究主要从移民社区风险、族裔聚居区风险两个层面进行研究。
  关于移民社区风险方面的研究。该问题最早由美国芝加哥学派学者托马斯等提出社会解组理论,认为国际移民的跨国迁移会给原有的社会秩序带来冲击。Shaw C和McKay H提出了国际移民会引起移入国社会结构发生变化,削弱移入国社区的凝聚力,降低移入国居民对社会价值观的认同和接纳,引发各类犯罪问题。移民研究著名学者塞尼分析了移民社区所面临的风险,提出了移民的具体风险为:失业、失去家园、边缘化、疾病和贫穷、公共产品占有不充足等,并指出,移民所面临的风险都可能导致移民聚居的社区出现一些风险。   关于族裔聚居区风险的研究。Feld Meyer着重从族裔聚居区居民的社会融入及隔离研究移民社区的风险,该作者提出对于在外来移民聚居的社区内,会强化族群之间的差异,形成族裔社区群体之间的隔离,当族群间的隔离的程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便会引发剧烈的冲突。
  (二)国内研究
  国内对于外国人聚集区风险的研究本身没有足够的理论支撑,大多是对已发生风险的罗列以及总结,并主要集中在外国人社区治理模式方面,国内对于外国人聚集区风险的研究主要从外国人社区治理风险、外国人群体性事件风险、违法犯罪风险等方面。
  关于外国人社区治理方面的风险。刘玉蓉提出了外籍人口社区在社区治理中存在的风险为:1.社区治理能力与多元化需求不匹配;2.不同族裔形成“分隔型社区”阻碍移民融入;3.外籍人口聚居区极易成为国际恐怖主义渗透和活动的“温床”;4.外籍人口聚居社区有效治理的制度供给不足。并指出对于外国人聚居区的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要积极探索符合上述风险特点的治理对策。刘玉蓉结合多位学者研究成果,从公安和边防管理、社会学和人口学、城市外籍移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等角度对外国人聚集区风险进行了研究,从违法犯罪、公共卫生等方面对风险进行了细化,提出了“链条式”的管理新模式。王亮结合了外国学者关于族裔社区发展以及牛文元院士的社会燃烧理论,针对外国人社区提出了政治、治理、社会、经济四个层面的风险,并具体细化为移民流入后多元文化对主权国家文化认同冲击的风险、社区治理整合难的风险、族群冲突的风险及外国人族裔经济封闭性风险等。
  关于外国人群体性事件的风险。董纯朴和张军提出了外国人爆发群体性事件呈现出涉及面多元化、事件处理复杂化的特点,并对外国人群体性事件划分为:非违法涉外群体性事件、违法涉外群体性事件等类型。
  关于外国人违法犯罪方面的研究。近年来,中国的涉外刑事、治安案件不断上升。于志刚提出了外国人犯罪具有:1.案件性质相对复杂;2.涉嫌犯罪的外国人来源地、犯罪地相对集中;3.犯罪类型相对固定等特点。丁家祥以上海地区为例,指出外国人违法犯罪具有:1.财产性案件集中;2.犯罪嫌疑人具有地域性特点,以非洲裔为主;3.犯罪嫌疑人具有年龄性特点,以中青年为主;4.犯罪团伙组织结构向职业性和社会网络体系演变;5.违法犯罪手段逐步趋向智能化的特点和趋势。
  三、外国人聚集区风险因素的研究
  对于外国人聚集区风险因素的研究,西方国家主要通社会学诸如社会融合、社会解组等方面的理论来对外国人聚集区风险进行研究,而我国还处于很薄弱的阶段。
  国外关于移民社区风险因素的研究。Sampson R J在《Linking the micro-and macrolevel dimensions of community social organization》指出,社区居民的构成,或者社区人口的结构是导致社区风险的因素之一。对某一个社区而言,其居民构成异质性越强,该社区越容易出现风险,出现违法犯罪的情况越多。Feld Meyer认为,移民社区内出现各类风险事件源于族裔聚居区内族裔隔离的形成,当某一移民社区内的一些族裔群体处于弱势时,该类移民社区就极易出现各类风险问题。Wagner U通过对西欧国家的研究发现,移民社区存在风险的原因在于移民流入国的本地居民对移民群体的偏见和排斥,由于社会资源是有限的,移民群体同当地居民之间为了争夺教育、就业、住房等社会资源处于竞争状态,在激烈竞争的基础上,导致了当地居民对移民群体的偏见和歧视,由此导致一系列的社会风险问题。
  在国内,王亮参照外国学者关于族裔社区风险以及族裔社区社会融入方面的研究,将可能引发外国人社区社会风险的因素区分为社区经济状况、社区认同状况等7个一级指标并对其进行了具体细化,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可观测价值的指标。王亮根据外国人聚集区已发生的风险对风险源进行了研究,提出外国人聚集区风险是在多重因素影响下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了跨境迁移过程中产生的个体因素;外国人社区管理中的制度因素以及外国人社区所处的环境因素。
  四、述评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对外国人聚集区风险的研究主要在现存风险,以及对外国人聚集区风险的治理模式上,但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的不同外国人聚集区经济发展程度不同,民众接受程度不同,对外国人的要求、管理方式也不同,目前在外国人社区管理方面还未形成具有普适性的管理模式,各地只是根据各自国情有针對性的开展相关外国人的管理。此外,大部分学者对外国人聚集区风险的研究是风险进行罗列,对已经发生的案件进行总结和提出对策,综合多因素进行风险源探析的研究较少。国外学者结合了西方移民流动的理论、移民社会融合理论等对移民社区风险有比较系统和广泛的研究,并已经形成了研究体系。
  
  参考文献:
  [1]Zhou Y.Beyond ethnic enclaves:Location strategies of Chineseproducer service firms in Los Angeles[J].Economic Geography,1998,74(03).
  [2]Portes A.The social origins of the Cuban enclave economy ofMiami[J].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1987,30(04).
  [3]Price M.A review of“Ethnoburb: The new ethnic community in ur-ban America”[J].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2012,102(01).
  [4]方岩.涉外社区警务建设探析[J].政法学报,2006(12).   [5]杨丽.国际化社区概念辨析[J].社团管理研究,2011(06).
  [6]文嫮等.上海国际社区需求特点和规划原则初探[J].现代城市研究,2005(05).
  [7]Shaw C,McKay H.Juvenile Delinquency and Urban Areas[M].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42.
  [8]Feld Meyer.Immigration and violence:The offsetting effects of immigration on Latino violence[J].Social.Science.Research,2009(38).
  [9]Wagner U,Christ O,Pettigrew T.Prejudice and group related behavior in Germany[J].Journal of Social Issues,2008.
  [10]迈克尔·M·塞尼.移民、重建、发展:世界银行移民政策与经验研究[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8.
  [11]刘玉蓉.外籍人口聚居区治理的复合路径选择[J].新西部,2017(08).
  [12]刘玉蓉.外籍人库聚居区风险治理的框架构建——基于“链条式”管理的思维[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6(05).
  [13]王亮.全球化背景下外國人社区的风险及治理[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18(05).
  [14]牛文元.社会物理学与中国社会稳定预警系统[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1(01).
  [15]于志刚.在华外国人犯罪刑事政策研究[M].中国法制出版社,2017(04).
  [16]王亮.大都市外国人社区社会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广州大学学报,2019(03).
  [17]王敏.广州市外国人居住管理问题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2.
  [18]朱晓洁.城市公安外国人管理服务工作现状及完善对策研究——以天津市为例[D].天津:天津大学,2016.
  [19]张军.涉外群体性事件的预防与处置[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08).
  [20]赵聚军.广州黑人聚居区的形成与族裔居住隔离现象的萌发[J].行政论坛,2017(04).
  [21]陈招等.论我国涉外群体性事件处置对策的完善[J].铁道警察学院学报,2014(01).
  
  (胡诗睿,中国人民警察大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2188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