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全域旅游背景下巢湖市旅游发展现状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全域旅游是实现区域旅游产业融合和转型升级的新思想、新方法、新路径,也是经世界旅游发展验证过的共同趋势和发展方向。选取安徽最具代表性的全域旅游城市——巢湖市为研究点,利用增长级理论以及SWOT分析法,逐一对巢湖市旅游发展现状进行剖析,探讨在全域旅游背景下如何实现巢湖市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全域旅游;巢湖市;旅游发展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18.009
  當今世界已进入旅游大时代,旅游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在2016年1月19日的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指出中国旅游要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公共服务体制、相关产业、生态环境、政策法规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发展全域旅游可以优化配置社会经济资源、促进产业间融合,提升一个区域的综合经济实力,全域旅游战略不仅是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关于旅游业发展的战略选择,更是市政部门推进区域经济社会综合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国家旅游局运用全局战略眼光,从国家整体层面全力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分别于2016年2月和11月,先后公布了两批共计500家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随后,全国各地掀起了一场如火如荼的发展“全域旅游风暴”,全域旅游从抽象性的概念变成具体性的行动,中国顺利开启了全域旅游的新时代。
  1 全域旅游背景下巢湖市旅游发展概况
  巢湖市位于皖中,是合肥市代管县级市,是中国唯一的世界级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巢湖市以辽阔的水域风光为背景,以湖岛、山林、湾咀为自然景观特征,以巢文化和圩田风光为文化要素,是一座融风光游览、休闲养生、文化体验、科普研究、旅游度假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城市。2016年2月,巢湖市作为安徽省中北部唯一县(市)成功获批为国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为了更好地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巢湖市规划设计确立一带(环巢湖旅游休闲观光带)、两核(巢湖主城区、中庙姥山岛景区)、三区(巢湖半岛旅游休闲区、巢湖南岸山水画廊旅游区、巢北现代农业旅游区)的空间布局,着力打造多元化“全景巢湖”,促进旅游业发展,以带动巢湖市整体经济持续增长。
  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的增长极理论认为,一个国家要实现平衡发展只是一种理想,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经济增长通常是从一个或数个“增长中心”逐渐向其他部门或地区传导。因此,应选择特定的地理空间作为增长极,以带动经济发展。在全域旅游大背景下,巢湖市抓住发展要点,紧扣旅游优势资源,以发展全域旅游作为增长极,进而为整体经济发展带来强力引擎,与此同时发展全域旅游还带来了巢湖市产业结构的调整,朝着更有利的产业结构化发展。2018年,巢湖市共接待游客950万人次,同比增长32%;旅游综合收入40亿元,同比增长28%,截至2019年1月全市累计实施旅游项目82项,总投资逾90亿元,对一批A级景区、乡村旅游景点改造实现“添韵增色”,全市旅游基础设施基本配套、旅游环境明显改善、接待能力显著提高,整体经济呈现良性循环发展。
  2 全域旅游背景下巢湖市旅游发展SWOT分析
  在对巢湖市全域旅游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采用SWOT(内部优势、劣势以及外部机会和威胁)分析法,对巢湖市旅游发展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和概括,寻找巢湖市旅游业发展具有的竞争优势、劣势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1 优势分析
  (1)旅游资源丰富。巢湖市旅游资源构成品种全、容量大,目前具有的代表性景点共111处,其中人文风景资源有53处,自然风景资源有58处。巢湖不仅拥有多彩的风光还拥有巢湖民歌、粉蜡笺加工技艺两大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有众多独具民俗特色的节庆活动如散兵镇采茶节、中垾番茄节、黄麓葡萄节、槐林渔网节等。
  (2)区位条件优越。巢湖市位于安徽省省会合肥的东南部,紧邻南京,是长三角城市群的重要腹地,区位条件优越,客源市场广阔。巢湖不仅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更是安徽省内最大的湖泊,目前已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为区域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便捷的可进入性。
  (3)政策引领支持。在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单位建设以及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下,巢湖市以全域旅游创建为引领,编制了《巢湖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以特色资源、历史文化、市容村貌等核心要素为中心,实施基础设施、生态景观、文化旅游、美丽城镇、乡村旅游“五大工程”,通过政策先行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步伐,旅游业由“景区旅游”开始向“全域旅游”转变,旅游发展模式的逐渐转变,促进了旅游发展模式新格局的形成。
  2.2 劣势分析
  (1)旅游产业融合度不深。目前巢湖市出台了旅游+商贸、旅游+文化、旅游+农业、旅游+林业、旅游+体育等产业融合政策,这些政策虽然体现了“旅游+”产业融合理念,但在实际践行中与规划要求差距还很大,很多融合仅停留在简单的层面上,没有深度挖掘产业间的融汇互通关系,“旅游+”的牵引作用还需进一步加强,旅游产业结构还需进一步优化转型升级,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增长点”作用。
  (2)品牌知名度不高。巢湖市旅游资源地域分布不够集中,优良级旅游资源数量不多,资源深度挖掘不够,特色景区没有新亮点,大部分旅游开发仍停留在传统的观光旅游类型上,旅游目的地吸引物体系还未建立。旅游者可参与互动的旅游项目相对较少,缺少具有核心吸引力的旅游项目,缺乏具有较强影响力和带动性的龙头景区及产品,整体旅游品牌知名度不高。
  (3)宣传推广力度不够。目前的宣传推广未从“综合旅游区”的整体层面出发,巢湖市整体旅游形象还未深入人心。一是旅游形象定位不够精确,“皖中明珠,湖天胜景”的宣传口号虽然一定程度上突出了巢湖旅游的特色,但忽略了巢湖旅游中的文化等相关产业融合的元素;二是旅游营销手段单一,目前除了传统的营销手段外,最有特色的就是利用节事活动进行营销,如“牡丹观花节”“中庙渔火节”“半汤郁金香高地赏花节”等节事活动,但发挥作用有限。缺乏紧跟时代潮流新媒体旅游宣传手段,系统规范有效的旅游营销策划能力有待提高。   (4)旅游软件不硬。巢湖市作为首批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单位,在智慧旅游景区建设和系统建设方面远落后于其他旅游发达城市,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智慧旅游条件不完善、不配套,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化手段新技术没有很好地接入,游客的智能感知体验感较低,旅游者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无法得到真正地满足,好评率不高,导致重游率低,旅行社会影响力弱。
  (5)旅游专业人才不足。在发展全域旅游的过程中出现综合性旅游人才极度匮乏的局面,现有的旅游人才结构不合理。一是旅游高层次新业态人才缺乏,旅游发展人才储备力量不足,造血能力差;二是旅游从业人员职称层次不高,现有的队伍中以未评定等级人员为主,高级职称人员较少;三是旅游人才流失率比较大,巢湖作为一个县级市,社会经济生活条件不如发达城市,缺少相应的地区吸引力,导致优秀的人才向区域外流动;四是旅游从业人员的外语水平低,熟练掌握一门或多门外语的人数寥寥无几,难以适应旅游业向纵深发展的国际化需要。
  2.3 发展机遇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旅游市场迎来井喷时代,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必然导致旅游消费将出现持续增长趋势。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战略性支柱产业地位的确定、良好的旅游业发展态势和国际国内优良的旅游发展环境为巢湖市全域旅游发展提供了优沃的成长土壤,国务院《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等诸多政策的制定、颁布和实施,将进一步推动旅游市场的爆发增长,这些有利的外部条件为巢湖市旅游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巢湖市作为首批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又是长江经济带上的“一颗明珠”,还坐拥全国首家国家级旅游休闲区试点单位——环巢湖国家旅游休闲区和半汤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两大“国字号”大旅游项目,这些是巢湖旅游发展的天时地利人和的区域发展背景。在国家和地方相关政策、金融、资金等方面强劲的支持下,巢湖市必定可以整合全域范围内一切可利用的旅游资源,逐步形成集生态观光、养生度假、研学旅行于一体的全域旅游目的地。
  2.4 面临挑战
  巢湖市旅游发展在拥有有利外部环境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是在旅游发展过程中过度寄希望于用全域旅游解决发展中的所有问题,旅游项目建设过于在“全域”上面下功夫,贪大求全,而忽视了对巢湖市旅游发展的内核进行深层次研究分析和深度挖掘。二是目前的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规划工作浮于表面,缺少系统性和全局性,顶层设计层面的统筹协调发展机制尚未形成,统筹全市大旅游发展的力量不够,导致各区镇的旅游联动发展机制未能形成合力。三是旅游发展的同质化现象和“低端化”现象严重,各景区景点在旅游产品、旅游项目、旅游业态融合等的规划和投资建设上存在简单模仿、复制和低劣伪造,旅游产品可替代性强,缺乏自身独特的竞争优势,不能实现永续健康发展。
  3 结论
  巢湖市以旅游发展作为增长极,從而带动整体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途径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未来的旅游发展过程中,巢湖市要利用自身优势,规避自身劣势,抢抓全域旅游发展的好时机,勇迎挑战,放眼长远,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适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旅游新路径,实现旅游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金早.全域旅游大有可[R].2016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2016-1-29.
  [2]蒋作明.淮北市全域旅游发展对策研究[J].宿州学院学报,2017,(11).
  [3]江海旭,李悦铮.大连市全域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名城,2018,(6).
  [4]郭佳.全域旅游视角下区域旅游发展模式研究[D].贵阳:贵州大学,2018.
  [5]徐爱铎.县域全域旅游的发展模式、问题与对策[D].济南:山东大学,2018.
  [6]聂云霞.基于全域旅游视角下的济南市旅游发展对策研究[J].品牌研究,2018,(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2328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