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岷江上游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岷江上游所拥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缤纷多彩、独特古老且级别高,所开展的保护工作成效显著。基于此,提出岷江上游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的指导原则,以羌绣、萨朗、羌历年为例,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的实践策略,认为其利用应立足地区实际逐步扩展利用范围,加深利用程度;对不同种类的项目,采取差异化的利用方式;把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统一的管理体制,加强对地区文化遗产利用的整体把握,充分发挥多元主体的能动性,有效实现文化与经济价值并举。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岷江上游;利用;整体把握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13-0162-03
  岷江上游地处青藏高原与川西平原的过渡地带,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汉、羌、藏等民族文化的碰撞与交汇带。多元民族文化与自然生态系统的耦合,孕育了众多特色鲜明的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合理有效地传承和利用岷江上游的非遗资源,能有效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实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发展。
  一、岷江上游非遗资源特征
  1.非遗资源缤纷多彩。古老的土地上孕育了众多缤纷多彩、特色鲜明的民间非遗资源,涵盖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戏曲、民间曲艺、民间美术、民间信仰、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传统手工技艺、民族医药、民俗、岁时节令等多个领域,各个领域均社会与文化价值深厚。民间文学方面,羌族巫师(同时又是羌族的精神领袖)称为“释比”,“释比”拥有自己的宗教经典,多达36部,包含《上坛经》《中坛经》和《下坛经》各12部;民间音乐方面,有羌笛、羊皮鼓、手铃、口弦琴、小锣等的演奏,有羌族多声部、羌族古歌、川西藏族山歌、情歌、酒歌、赞歌、山歌、苦歌、盘歌、祭典歌、决术歌等各类歌谣;民间舞蹈方面,有萨朗舞、卡斯达温舞、羌族羊皮鼓舞、铠甲舞、哈日、巴戎等;传统戏剧方面,有羌族著名的72出“释比”戏,“花灯戏”等;传统手工技艺方面,包括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羌族刺绣、羌族碉楼营造技艺等;民俗方面,包括羌历年、祭山会、领歌节等,丰富多彩。
  2.非遗资源独特古老且级别高。岷江上游所处自然环境长期较为封闭,所形成的人文现象独特而神秘,这些文化资源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浓烈的乡土气息。如川西藏族山歌,倾注了藏族人民的情感、喜怒哀乐,风格鲜明;羌族的领歌节,可看作是羌族的妇女节,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举行,只准女性参加,节日期间妇女们身着节日的盛装,走进山林,尽兴地享受节日的欢愉。区域内大多数非遗都易参与(如羌年)、能给视觉带来享受性(如萨朗)、有独特的艺术性(如卡斯达温舞)、文化内涵深厚(如羌戈大战),为非遗的开发利用奠定了良好的条件。地区内若干项目已先后被列入国家、省、州级非遗名录,如羌年、羌族多声部民歌、羌族羊皮鼓舞、羌族刺绣、羌族碉楼营造技艺、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羌族瓦尔俄足节、羌戈大战、大禹的传说、卡斯达温舞、阿尔麦多声部民歌、博巴森根、川西藏族山歌等已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对提升地区的知名度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5·12”地震对岷江上游的自然与人文影响巨大,使得非遗生存空间被严重破坏、传承载体损失巨大,区域内羌族文化的传承人释比后继乏人[1]。经过震后抢救性、整体性、生产性、数字化保护,整个阿坝州(包含岷江上游)的非遗保护工作取得了较大成效,已收集整理并编写出版了《羌族民间故事》《羌语简志》《羌戈大战》《赤基格布》等著作,尚在继续收集整理羌族节庆、婚礼、丧葬等习俗以及羌族服饰、羌笛制作等传统技艺,已完成茂县非遗传习中心、汶川绵羌绣传习所等20余个灾后重建重点项目,确认了一批非遗传承人,并建立起多级多层的较为完善的非遗保护体系。
  二、岷江上游非遗利用的指导原则
  国家层面,非遗利用的总体战略,过去强调的是公开活用,即以鉴赏文化遗产、公开发表相关研究成果以及介绍文化遗产为主要内容;当前强调的是促进地区振兴等方面的活用,包括推动乡村振兴、促进旅游业发展等,赋予非遗时代的意义和功能。岷江上游的非遺利用,应遵循以下指导原则。
  1.逐步加深利用程度,保护与利用相互促进。在非遗保护政策体系和有效传承机制基本建立后,我国对非遗开始由单纯保护提升到探索其社会功用的实现。2012年,我国提出了“生产性保护”概念,以期在非遗传承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良性互动中尝试建立一种有效机制[2]。从最初的简单公开活用,到加强最容易利用项目——技艺的利用;再到推动民俗艺能、风俗习惯的利用,目前把非遗利用与地区振兴广泛结合起来。这种演变过程具有必然性和客观规律性,它既与非遗资源自身的利用难易程度有关,涉及项目的类别、传承发展情况、社会认知度等影响因素,也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有关。我国当前正在有序地推进非遗的合理利用,不断优化利用模式。岷江上游非遗的利用,也应逐步加深利用程度,在非遗传承保护的基础上实现其经济与社会功能。
  2.依据项目的差异,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的利用策略。根据非遗项目自身特点制定利用策略,不同种类项目的利用策略不尽相同。对于音乐舞蹈类表演艺术,利用的重点是推进演出数量和受众范围的增加,在政府引导下发挥市场对演出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国有、民营、社区等多类剧场的建设和公演,并在有效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剧目和拓宽演员工作内容,提高表演艺术的影响力。此外,地区表演舞台的建设也是促进地区振兴的较好途径。对于传统技艺,利用策略更为多元化,在支持特定个人或团体传承核心技艺的基础上,推动相关衍生产品的创新开发,促成以非遗技艺为核心的产业链整体发展,并重点推进产品展示、技艺体验。民俗方面,利用的重点是推进生产、生活、祭祀等仪式以及传统节庆活动的开展,并与地区民俗艺能公演、民俗文化展示、特产推广售卖等活动相结合,推动以旅游业为基础的地区产业全面发展。岷江上游非遗的利用策略应结合地区的实际发展情况、项目的自身特点,同时合理借鉴他山之石来制定。   3.依靠多部门、多主体共同推进利用管理。过去我国对非遗的保护与利用由文化部门负责,但因文化部门工作重心在保护,而非遗的利用又涉及经济、社会、环境等多个部门,因此我国整体上对非遗利用的管理不够深入,缺少着力点。在目前文化、旅游管理部门合并的背景下,须建立多部门协调配合、共同推进非遗利用的管理体制。此外,民间团体、社区等多元主体在我国的非遗保护与利用中尚未发挥应有的作用,主要由政府和企业推进的非遗利用存在着过度利用的可能。岷江上游在非遗的利用管理过程中,应注意依靠多部门、多主体共同推进,实现文化遗产的一体化综合利用。
  三、岷江上游非遗利用的实践策略
  在物质载体尚未形成之前,非遗通常只是作为一种知识、技艺或是技能存在于传承人的头脑中,其最大特点在于它的非物质性。唯有当传承人将这些技艺技能展现出来的时候,人们才能感受到它们的存在。本文选取岷江上游三个分别代表手工技艺、表演艺术、民俗的典型案例加以分析,以探究具体的推进策略。
  1.手工技艺:羌绣。羌绣主要分布在汶川县的两镇四乡(绵镇、威州镇、龙溪乡、克枯乡、雁门乡、草坡乡),是在继承古羌人挑花刺绣的基础上演变发展而来的,其图案的题材,大都是反映现实生活中的动植物及人物等等。对羌绣传统生产技艺的利用,可考虑在“生产性保护”基础上的全方位、广渠道的多元化格局。生产性保护模式集“活态保护”“生态圈保护”“博物馆保护”“档案保护”与“旅游开发保护”于一体,长效且可持续[3]。非遗生产性保护的关键在于让非遗回归生活,让非遗成为百姓的日常生活需求,具体措施包括:首先,建章立制,成立羌绣传承人协会,推动技艺的全面展示、体验和培训。协会的工作包括:一是制定传徒授艺、原材料购买、传统工艺流程和核心技艺保持等方面的规范化章程,确保在项目开发中真实客观保留原材料的原汁原味,保证传承质量;二是开展服务、管理、维权等自律和监管工作,防止非遗资源利用的过度商业化;三是构建“代表性传承人—核心学员—爱好者”三级免费传承体系[4]。其次,推动羌绣创意性开发,拓展羌绣消费市场。羌绣应发挥其传统特性,从构图、配色、针法等方面保留民族特色,并与现代设计相融合,不断创新产品,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市场需求。如利用羌绣既制作原始古朴的羌族服装、鞋垫、云云鞋、围腰等,也制作时装、家居、办公用品、提包、汽车装饰、壁画等,使其适用范围从传统的装饰品拓展到生活日用品,产品的附加值也得以不断提升。最后,举办特色羌绣艺术展,提升羌绣知名度并推动旅游业发展。艺术展的举办还能刺激传统历史街區及其周边的设施建设和振兴。也可建设各种博物馆展示宣传羌绣并促进销售,如位于汶川县映秀镇的“阿坝州藏羌织绣博物馆”,是很典范的集设计、生产、销售、展示于一体的羌绣文化一条街[5]。
  2.表演艺术:羌族萨朗。萨朗,意为“唱起来、跳起来”之意,为羌族歌舞的统称,是羌族人民娱己娱神的重要方式。萨朗粗犷、奔放,却又不失温婉与精致,是典型的歌舞一体的少数民族艺术形式,具体来讲可采用以下利用模式:一是旅游开发模式。将萨朗作为投入要素,通过创意打造,依托主题适宜的旅游景区,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项目,满足市场需求,吸引游客,以获得经济效益。二是演艺演出模式。这是歌舞艺术最传统的产业模式,演艺企业和剧场积极经营萨朗演出,市场的力量推动着演出资源的有效利用。生活空间和社会文化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而不断变化,羌族传统的歌舞表演和文化内涵也随之发生改变,对萨朗的保护不能仅从维持最原始的表演环境入手,同时应在建立真实详细的萨朗歌舞文化资料库的基础上,创造新的演出环境来帮助传统萨朗的过渡,保持其多样性和可持续性发展的文化空间。还可考虑创新剧目形式、拓宽演员工作内容,拓展萨朗的影响范围。三是影视开发模式。通过影视剧进行萨朗保护和传播是受众面最广、传播速度最快的途径之一。影视开发模式产业链条的延伸性强、产品附加值高,一条不断成熟的影视产品产业链甚至能牵连起非遗产业领域的各个环节。四是纪念品开发模式。非遗通常寄托在具体可观的物质载体上,因此,非遗纪念品开发的对象,就是这些与非遗具有相近艺术文化气质的载体。现有民间舞蹈的纪念品开发种类繁多,例如舞扇、舞蹈服、影音录像和明信片、挂件等,以其美观实用、文化内涵丰富而受到消费者的喜爱,萨朗也不例外。五是艺术培训。萨朗带有强烈的民族性、地域性和民间性特征,其艺术培训市场主要集中在萨朗流传的地域内。新媒体平台越来越多地打破了这种时空界限,通过网络教学和影像制品,使萨朗能够在更广范围内分享。
  3.民俗:羌历年。羌历年是羌族一年中最为隆重的节日,庆祝时长多为3—5天。作为一个聚集了羌文化客观性、社会性、民俗性、传承性等多元要素的综合载体,羌历年活动有感恩、祈福和吉庆等内容。近年来,由于国家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地方政府逐步介入到羌历年这一传统活动仪式当中,保护与发展、传承与演变并存。羌历年可以考虑做以下利用:一是利用传统仪式吸引游客。仪式与当地民俗艺能充分结合、共同推广。主要可开展以下活动:节日装饰、“释比”主持大型祭祀仪式、“跳锅庄”等羌历年节庆活动、个体祭拜和犒赏。中国古羌城曾隆重举行过“茂县2018羌年庆祝”活动,采取动静结合的方式,多角度、多种方式呈现古羌文化,让游客尽可能零距离体验羌人过年的别样风情,感受“羌年”魅力。未来过羌历年,可采用的利用模式包括经典回归型——老壶装陈酒,主要是针对较为偏远地区或待开发旅游区,坚守传统;传统提升型——老壶装新酒,是对传统羌历年的改装与提升,既要保持传统风格,又要有内容创新;提炼整合型——新壶装陈酒,要求“壶”与“酒”的吻合度要高,节庆的主题和内容与岷江上游的文脉特征要高度一致,可考虑邀请羌族少年艺术团参与演出传统节目等。二是通过羌历年这个平台,有效促进地区振兴。那些被大众忽略甚至遗忘的、可以展现羌族特色的传统手工艺项目,可借助羌历年这一平台,重获关注;各类充满创意的老字号和地方特色鲜明的旅游商品,借助羌历年的氛围和平台,将企业自身的风采通过羌历年、通过拳头产品,分享给广大游客与当地百姓。
  四、结语
  岷江上游一带对非遗的利用目前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应立足地区实际情况,在尊重非遗利用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率先推进难度小、效益好、收益面广的非遗利用项目,加大非遗与旅游的融合,重点扶持对地区振兴有较好影响的项目,逐步加深利用程度,保护与利用相互促进。在利用方式方面,应当根据非遗项目自身特点,对种类不同的项目,采取差异化的利用方式。采取对地区文化遗产的统一管理和一体化利用模式,把对非遗的利用纳入对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整体框架中,加强对地区文化遗产利用的整体把握,在“政府指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联动思路的引领下,充分挖掘非遗与地区历史文化传统的契合点,通过推广地区文化魅力来促成非遗的综合利用,实现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并举。
  参考文献:
  [1]  蒋秀碧.阿坝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及困境分析[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3,(6):46-49.
  [2]  张兆林.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变迁及其现实问题[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22-25.
  [3]  陈俊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利用模式研究[J].学习与实践,2015,(5):118-123.
  [4]  谢欣.城市社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7.
  [5]  耿纪朋,苏建,杨天美.羌族刺绣生产性保护实践调查报告[J].鄂州大学学报,2013,(7):116-11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2333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