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一长衫,一骈文,一挥手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赵若云

  一尊偶像,竖立在少年李立三的心龛。这尊偶像,就是鉴湖女侠秋瑾。
  秋瑾有诗云:“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诗豪,酒壮,热血飞扬。偶像是什么样,自己的命运也就成了什么样。
  来自偶像的基因,影响了李立三的一生。只是,他比秋瑾更悲壮。
  金一南在《苦难辉煌》中写道:“这是中国革命中一位极富悲剧色彩的人物。几十年忘我奋斗无人知晓,三个月的错误却结结实实检讨了30多年。最初因为横冲直撞的性格被人称作‘坦克车’;最终却像绑缚山崖任苍鹰一遍又一遍啄食的普罗米修斯。”
  千秋功过,青史截屏。
  我只想截取安源大罢工的一段影像,看一看当年作为罢工总指挥的李立三,有着怎样的诗酒年华与热血青春。
  湖南“三剑客”
  李立三重见毛泽东的那一年,是1921年,在长沙。当时,李立三22岁,毛泽东28岁,相差6岁,正值诗酒年华。他们的初遇,是在6年前,也就是1915年。
  当时22岁的毛泽东正在湖南一师读书,化名“二十八画生”,通过报纸向长沙各校发出征友启事,意在寻觅高山流水。
  16岁的李立三闻讯而来,彼此交谈几句,仿佛话不投机,于是转身离去,只留给毛泽东一个匆匆的背影,算是成了毛泽东的“半个朋友”。
  能做朋友的人,总有相似处。
  毛泽东18岁投笔从戎,李立三18岁弃文就武。毛泽东酷爱诗词,李立三雅好风骚。李立三18岁从军前赋诗云:“浩气横斗牛,如焚痛国仇。诗书从此别,投笔效班侯。”这一年,毛泽东也咏出“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豪迈诗句。
  之后,李立三赴法国勤工俭学,因为不断“滋事”,被法国军警押上轮船遣送回国,同行者还有蔡和森。他们一到上海,见到陈独秀,陈独秀当即决定批准二人入党。多年后,李立三回忆说,我是一个没有介绍人、没有预备期的中共党员。
  入党后的李立三,按照陈独秀的指示,立即返回家乡湖南从事工人运动。
  湘江北去,百舸争流。长沙小吴门外清水塘,李立三再次见到毛泽东,两人已不再是当年的话不投机,而是酒逢知己。
  毛泽东热情地向李立三详细介绍湖南革命,特别讲到自己曾经于这年秋天到安源了解到的情况,希望李立三常驻安源,直接领导路矿工人斗争。
  领导安源大罢工的人,是湖南“三剑客”,毛泽东,李立三,刘少奇。三人都去过安源多次,并在那里久留。所不同者,毛泽东率先去的安源,是踏上安源煤矿的第一人,当时作为中共湖南省委负责人,在罢工中坐镇长沙指挥;李立三受毛泽东派遣赴安源,是罢工总指挥;刘少奇后来也同样受毛泽东派遣,和李立三一起指挥罢工,并在李立三离开后继续领导那里的工人运动。
  掩不住的文采风流
  1921年12月下旬,隆冬时节,毛泽东带着李立三,从长沙登火车,赶赴安源。
   安源煤矿老后街,一个十分简陋的小酒店里,毛泽东和李立三安顿下来。白天,他们走街串巷,访问工友;晚上,掌起油灯,与工友在小酒店,促膝长谈。
  毛泽东离开安源时,决定由李立三常驻安源,指导这里的所有工作。李立三首先要做的,是创办平民学校,还有工人补习学校。
  按照当时民国政府的规则,办学校,县知事(县长)必须点头,才算“合法”。
  李立三一袭长衫,一卷骈文,一身文气,出现在县长面前。
  舉人出身的县长,喜欢舞文弄墨,看到李立三递上的办学申请,辞章华美,文采生动,微微一笑,决定当场考一考李立三。县长坐在太师椅上,慢条斯理地问:“足下祖上何郡邑?”
  薄薄的长衫,掩不住文采风流。李立三随口吟道:“渌江渌水绿悠悠,三刀石下状元洲。马脑潭前龙现爪,姜湾文笔点春秋。阳三石后十八子,六孔桥前半荷藕。”(编者注:前四句是醴陵有名的民间歌谣,后两句暗示李家住芋园。)
  县长听着听着,眉开眼笑道:“醴陵历史名城,芋园书香门第。妙哉!妙哉!”
  县长接连又出了几道难题,李立三均对答如流。
  县长又要下棋。李立三主动奉陪,为了早点儿得到办学批文,故意卖个破绽输一局。县长得意扬扬,当即在申请书上盖上官印,批准办学。
  历史好像没有留下李立三用骈文写的那篇申请书,一憾。
  好在,申请书也好,平民学校、工人补习学校也罢,只是一个工具,李立三志不在此,他要的是借助这些“合法”的工具,在安源掀起革命的风暴。
  李立三在平民学校,为工人子弟免费教课,晚上就以教员的名义,联络家长,暗中宣传革命。他把创作的《工农联盟歌》,在工人中传唱。歌曰:我们工农创造人类衣食住,不工作的资产阶级把我们欺。起来!起来!齐心努力巩固我团体。努力奋斗,最后胜利是工农的。
  痛饮歃血酒
  安源煤矿,这块近代工业的热土,显示出朱门酒肉与路冻死骨的强烈对比。
  一边是烟囱林立,煤车飞驰,机声隆隆;一边是酒店、妓院、赌场、鸦片馆。一边是幢幢高耸的德式公寓、日式洋楼;一边是七倒八歪的低矮草房、破旧茅棚。一边是大腹便便的蓝眼睛、高鼻子和长袍马褂的绅商、官吏,前呼后拥,招摇过市;一边是面黄肌瘦、衣衫褴褛、满身乌黑的矿工,拖着疲惫的身躯,艰难求存。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工人在李立三的宣传鼓动下,决心不再沉默。 但是,成千上万的工人如何组织起来?
  李立三先是创建中共第一个产业工人俱乐部,接着创办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开始从工人中发展党团员,建立党的秘密组织。
  工人俱乐部的活动,工人闹翻身的热望,引起资本家的警觉,企图以武力解散俱乐部。恰在这时,汉阳工人罢工的消息,像一颗火星向着弹药库飞迸而来。安源罢工,箭在弦上。1922年9月,大罢工的条件已经成熟。
  安源煤矿所在的江西省萍乡县,哥老会、红帮势力汹汹,工人加入红帮的很多。矿上资本家,也常常利用红帮压迫工人,红帮也借口“讲义气”保护穷人,实则又常常欺骗工人。甚至,安源街上的赌场、店堂、妓院、鸦片馆等也都由红帮控制。
  这时,刘少奇已经来到安源,与李立三分析了帮会有两面性,毛泽东此前也叮嘱李立三,安源煤矿帮会势力很大,必须得到他们的帮助才能跟工人建立关系。
  这天,一身书生打扮的李立三,一手提着一只大公鸡,一手提着高度白酒,在受党影响的红帮小头目和两个矿工保镖的陪同下,径直找红帮大头目来“拜山”。
  一方是党的代表,信仰马克思;一方是红帮老大。我至今都无法想象,两人见面时,会是怎样的情景。
  结果,红帮老大哈哈大笑,传令下去,摆上供桌,斟满酒坛,杀鸡滴血,与李立三歃血为盟。
  酒罢,李立三把鸡血碗一掷在地,抱拳提议,说自己要组织安源罢工,红帮老大既然饮了血酒,发了重誓,必须在罢工期间做到三条:鸦片馆关门、赌摊停业、不发生抢劫。红帮老大,拍胸拱手,一口答应。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安源的党团员在李立三领导下,日夜宣传鼓动。
  毛泽东再次来到安源,召开支部会议,提出斗争策略。
  面对当局“取消工人俱乐部”和暗杀的威胁,李立三声明“誓死不离安源,坚决同安源工人一起战斗”。
  毛泽东再次指示实施“哀而动人”的罢工策略,李立三顺势提出“从前是牛马、现在要做人”的罢工口号。
  星星一样的火种燃烧向森林,条条溪流就要汇合成滚滚江水,天边的怒云翻滚着撞击着就要引来闪电,成千上万的工人正从一盘散沙迅速凝结为一道铜墙铁壁,结果——1922年9月14日,安源大罢工开始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2800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