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从“需求侧改革”到“供给侧改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邓静子 林小宁

  摘要: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要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升级,完成从“外延式发展”到“内涵式发展”的转变;“供给侧改革”成为人才培养模式内涵式建设的研究课题。本研究在解析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供给侧改革”内涵的基础上,设定了“供给侧改革”的基本内容,明确了“供给侧改革”的主要对象。同时,本研究总结出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供给侧改革”的主要特点,精细了人才培养模式“供给侧改革”的“着力点”,为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内涵式建设提供了基本思路。“供给侧改革”可以优化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整体结构,提升人才培养模式整体性教育功能,实现培养人才的有效供给,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这对于克服目前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弊端,加强开办商务英语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内涵式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需求侧改革”、“供给侧改革”、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商务英语专业内涵式建设
  1.“供给侧改革”---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内涵式建设的研究课题
  通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开设商务英语专业的高校已经增加到216所,覆盖了所有类型和办学层次的高校,显示出商务英语专业发展的“规模优势”。但是,“捆绑起来的舢板不等于航空母舰”。我们必须冷静地看到,目前商务英语专业之所以有较高的增长速度,主要是基于国内外市场需求,属于典型的“需求侧改革”拉动的结果,呈现出一种“数量型”的外延扩张状态。
  需求和供给是经济学中一组相互对应的基本概念。“需求侧改革”主要体现为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即通过货币和财政政策,加大投入,刺激消费,扩大出口,促进经济增长。“供给侧改革”主要通过市场调节,充分发挥劳动力、土地、资本和创新等要素的作用,从而促进经济发展。在西方经济学发展史上,凯恩斯主义学派主张“需求侧改革”,而新古典主义学派则倡导“供给侧改革”。两种不同的改革理念,在历史上不同时期或不同国家都曾发挥过作用(李杨,2015)。与经济改革相似,高等教育同样存在“需求侧改革”和“供给侧改革”两种不同的逻辑。一段时间以来,国内高等教育的“需求侧改革”体现出三种特点:(1)投资。政府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我国高校规模迅速扩大。(2)消费。学校采取扩招的方式,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上大学,让更多家庭消费高等教育資源。(3)出口。从政策上支持学生出国留学和来华留学。这种以政府为主导的“需求侧改革”在一定时期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而高等教育的“供给侧改革”,主要有人力资源(教师和学生等)、教育资源、资本(学校资金和无形声誉)和创新(思想、理念、制度、文化)(刘云生,2016)。从这些维度看,“供给侧改革”主要是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的行为,凸显出高等教育内涵式的发展路径。
  从我国商务英语专业发展路径来看,人才培养一直走的是“需求侧改革”的路子;“看似繁荣的商务英语专业,其背后却是一种浮泛的平面化状态,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正处于粗放型的规模扩张状态,急需进行内涵式建设”(莫再树、孙文娟,2010)。具体表现在:(1)各个高校纷纷设立商务英语专业,学校数量持续增加;(2)人才培养目标同质化现象普遍,没有体现区域和地方特色;(3)部分学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来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专业设置单一化倾向。人才培养有效供给不均衡,人才培养规格“百校一面”,体现出商务英语人才供给的“结构性问题”。在“需求侧改革”理念影响下,学校注重于外在投入和消费拉动,以至于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人才培养质量逐年下降。单纯地依靠“需求侧改革”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给大学人才培养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弊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实现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型升级,就要完成从“需求侧改革”向“供给侧改革”的转变。具体而言,就是要从注重规模、数量的发展转变到注重结构、质量、效益和创新上来。当前,培养中高端创新人才成为社会新需求。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人才的有效供给,成为高等学校管理者和理论研究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高等教育的“供给侧改革”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现状,共同提出了关于人才培养模式“供给侧改革”的研究课题。
  2.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供给侧改革”的基本涵义
  站在“需求侧”和“供给侧”两个维度来看待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求侧”是作为“需求方”的客观存在,而“供给侧”是作为“供给方”的“主体存在”。“需求方”可理解为“外部关系”,“供给方”可理解为“内部关系”。据此,“需求侧改革”可解读为“外部关系”的变革,“供给侧改革”则是“内部关系”的变革。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内因成为推动事物发展变化的主要方面。唯物辩证法关于“内因与外因相互关系”的基本观点说明,“供给侧”是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的“基本面”,因而“供给侧改革”就成为人才培养模式内涵式建设的落脚点。简言之,“供给侧改革”就是人才培养模式的“自我革命(内部变革)”:即通过人才培养模式内部的“结构性调整”,改变人才培养系统的要素禀赋,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整体结构,提升人才培养模式整体性教育功能,实现人才培养的有效供给,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客观需求。
  人才培养模式是由若干要素组成的集合体。要素作为人才培养系统的基本组分,成为人才培养模式“供给侧改革”的主要研究对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供给侧改革”,就是要根据人才培养的需求对相关要素进行优化组合,构建一个符合客观实际的人才培养系统。具体而言,就是要根据各个要素在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功能作用,找出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关键要素,以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为联系纽带,组成一个具有整体性的人才培养要素系统。因此,科学界定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构成要素,精准人才培养模式“供给侧改革”的“着力点”,成为推动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供给侧改革”的关键环节。本研究依据系统与要素的基本范畴,在总结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对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构成要素作出如下界定: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培养目标为导向、以学科基础为依托、以课程体系为核心、以教学方式为平台,以培养评价为保障。它们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人才培养系统,体现出具有整体性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合理内涵。   3.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供给侧改革”的主要特点
  在“供给侧改革”思想指导下,本研究以学科基础、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方式、评价形式为主要研究对象;调查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实践情况,对比分析不同高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异同;在基于实证研究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供给侧改革”的主要特点。
  3.1学科基础的交叉性
  商务英语交叉学科是由语言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国际商法)在学科交叉领域融合生成的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成为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支撑。培养综合型创新人才是建立交叉学科的基本任务,多学科合作培养人才成为商务英语交叉学科的基本特征。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学科基础,交叉学科决定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性质、基本定位、基本类型、基本结构和发展方向。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供给侧改革”,可以推动单一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向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升级,从而实现人才培养模式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人才培养模式学科基础(交叉学科)的合理界定,将人才培养模式从课程或专业层面提升到“交叉学科”层面,可以提升人才培养模式的层级,拓展人才培养模式的覆盖领域,增强人才培养模式的整体培养功能,为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学科支撑。交叉学科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所依托的学科知识体系,体现出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跨学科性。
  3.2人才培养目标的综合性
  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双重性、实用性等特征,培养的复合型人才具有多元化结构;即文化多维化、知识多元化、技能多样化,体现出商务英语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特点。调查发现,由于学校所属类别、办学层次、所在区域经济存在差异性;人才培养目标体现出层次化、地方化、特色化的基本特征:如上海财经大学在培养目标中强调毕业生应胜任跨国公司管理、外资银行、四大会计事务所等部门工作,体现出财经类院校的优势特色。浙江工商大学强调学生应掌握与国际商务相关的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大连外国语大学强调学生掌握应用语言学、应用经济学等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黑龙江大学将培养学生从事外事、教育等部门工作的能力素质纳入人才培养目标,从而提高人才培养的规格水平。值得关注的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设立了国际商务管理、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国际经济法等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充分体現出人才培养类型的多元化特色。上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设计,充分发挥了各个高校自身的学科优势,体现出人才培养目标多样化和综合性的基本特征。
  3.3课程体系的交叉性
  课程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直接影响到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朱文忠,2011)。商务英语课程体系是融合语言学、管理学、跨文化交际、国际贸易、市场营销和金融学等知识内容的综合课程群。商务英语课程体系包括公共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实践环节、毕业论文五个部分。目前,商务英语学界正在制定《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简称国标)。该“国标”提出了商务英语课程体系的基本要求:公共课程参照教育部和外语类专业国家标准的要求设置。核心课程按四大模块设置,各模块占专业课总学时的比例为:1)语言知识与技能课程模块为50-60%;2)商务知识与技能课程模块为25-35%;3)跨文化交际课程模块为5-10%;4)人文素养课程模块为5-10%(王立非、叶兴国、严明、彭青龙、许德金,2015)。商务英语课程设置的实践说明,商务英语课程体系具有交叉性与整体性的主要特点,体现出鲜明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教育特色。
  3.4教学方式的多样性
  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实践性、参与性、体验性特性,要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多元化、全方位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如案例教学法、交际教学法、对比教学法、任务教学法、模拟教学法、现场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协同教学法、师生互动式教学法、沉浸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与多媒体、网络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扩展学习空间,提高教学效率。在商务英语教学实践中总结创造的许多鲜活的教学方法都是围绕着人才培养需要产生、发展形成的,成为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供给侧改革”的一大亮点。
  3.5教师知识能力的复合性
  复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的基础因素,成为人才培养模式“供给侧改革”的核心问题。商务英语课程体系知识内容涉及语言、商务和实践技能三大领域,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和实践经验有着特定的要求。“复合型教师将多学科知识学习和语言学习有机结合,可以指导学生系统学习相关学科知识,掌握用语言表述知识的能力。因此,商务英语教师应该是语言和商务学科交叉领域中的专家”(平洪,2009)。商务英语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教师必须具有复合型的知识能力素质。复合型教师既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又有相关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实践经验,成为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供给侧改革”主要着力点。
  3.6评价形式的多元性
  培养评价既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人才培养模式运行的基本保障。具有整体性的培养评价体系成为人才培养模式“供给侧改革”的关注点。商务英语要努力构建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课内评价和课外评价相结合、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学校评价和企业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理论评价和实践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诊断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产出评价与效果评价相结合、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的整体性评价体系。在人才培养实践中,培养评价体系使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对人才培养实际水平进行测量评估,为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与改革提供基本依据。
  综上,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是由具有不同功能的要素组成的人才培养系统。各个要素之间以系统功能为纽带,体现出要素与要素之间的交叉性、关联性。研究认为,人才培养模式组成要素通过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可以形成人才培养模式的整体新优势、整体新功能、整体新优势,从而实现人才培养系统的整体功能效应。我们要以“供给侧改革”思想为指导,在总结人才培养模式各个组成要素基本特点的基础上,以学科基础、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师资队伍、评价形式为抓手;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模式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改善人才培养模式的整体结构,提高人才培养模式整体教育水平,从而推动商务英语专业内涵式建设发展。   4.结语
  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供给侧改革”对于商务英语专业内涵式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因为“一门学科的发展,要具备两个相互推动的基本条件:一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是外部条件;二是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是内部条件(戴庆厦,2014)。研究认为,主导和推动商务英语专业可持续发展的不是外部力量,而在于系统的内生动力。内涵式发展强调商务英语专业的内在禀赋、内部结构和内部创造力的不断优化重组,从而促进商务英语专业的可持续发展。人才培养模式“供给侧改革”是大学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供给侧改革”,既能满足国家关于人才培养的总体需求,也是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轉型升级的内在需要,体现出人才培养模式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的改革范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由诸要素组成的人才培养系统,具有整体性的人才培养功能作用。努力构建集各种优势要素为一体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培养中高端商务英语人才,为社会经发展提供有效的人才供给;正是商务英语才培养模式“供给侧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地。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供给侧改革”,通过在学科基础、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师资队伍、评价体系等方面改革创新;从而完成人才培养模式从“需求侧改革”到“供给侧改革”的转变。这对于克服目前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弊端,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整体性结构,提高人才培养模式的整体性教育功能;加强开办商务英语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内涵式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戴庆厦.社会语言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5.
  李杨. 2016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33.
  刘云生.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教育怎么办?[J]. 教育发展研究, 2016(3):75-77.
  莫再树. 基于语言经济学的商务英语教育研究[M]. 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2014:81.
  莫再树,孙文娟. 商务英语写作教材建设的现状研究[J],外语教学, 2010,31(5):81-85
  平洪. 商务英语专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 中国外语,2009,6(4):18-21.
  宋娜娜. 基于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高校商务英语课程建设[J]. 当代外语研究, 2012,23(6):34-36.
  王立非,叶兴国,严明,等.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要点解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2(4):297-302.
  朱文忠. 商务英语教学研究[M]. 北京: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1:7.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6年度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立项项目“基于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6YBQ008)和2016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全方位与多维度视域下的商务英语课程体系研究”(项目编号:湘教通〔2016〕400号-序号19号)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邓静子(1983-),女,满族,河北承德人,博士,国防科技大学文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商务英语教育;林小宁(1954-),男,壮族,河北承德人,湖南省出版物发行协会原副秘书长,研究方向:图书出版与发行。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346450.htm